「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學習成績那麼好,別的地方也一樣優秀,我家的孩子也一樣在學習,也很少在他身上下功夫,可是為什麼要比別人差呢?」一個寶媽這樣抱怨。
事實上,我們每個孩子都是極具潛力的潛在股,腦中蘊藏著不可估量的能量。也許他的行為還不夠聰明,只是你沒幫他激活他的大腦。知名腦科學專家洪蘭教授和他的團隊發現,激活孩子的大腦並不困難,只需要三種方法。並非別人家的孩子都有變聰明的秘訣,而是我們的父母自己沒有掌握科學地激活孩子大腦的三個方法。
小孩不夠聰明教腦三法,科學活化兒童大腦,學渣變學霸。
人腦到底有多少能量?
在12歲之前,兒童是在童年時期,在這個階段,人類大腦發展最迅速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通過幹預手段發展智力的黃金時期。
人腦中蘊藏著無限的能量和潛能,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的大腦只有一成左右的活化發展,還有九成的潛能等待激活。因此,我們所展示的智慧,不過是我們大腦真正力量的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能量,都隱藏在可見的冰山之下。
(一)保證兒童每天有適量的體育活動
人類大腦有兩個半球,它們之間由神經纖維連接。人腦的兩半球就像兩個工作崗位,各司其職,左腦負責語言,邏輯,等等,右腦負責身體的協調。
教育家們通過科學實驗研究證實,每天進行適當的運動,不僅能促進兒童右腦的發展,而且還能培養他們的創造力。運動有助於兒童反應能力和判斷力的提高,右腦通過運動的跳躍獲得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信息。與此同時,孩子們的反應會更敏捷。
兒童右腦是一個急需開發的神秘寶藏之地,需要不斷地去充分挖掘。
(二)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日常閱讀習慣
兒童的大腦具有極強的可塑性,這是終生的、可持續的發展過程。閱讀在當今教育界的教育提案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朗讀是刺激大腦最有效的方法,朗讀可以有效地刺激孩子大腦的各個區域,文字可以傳達給孩子對能力的需求,繪畫可以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如兒童畫一般選用鮮豔的色彩,這種五彩的感官刺激可以幫助孩子的各種感官發展。
讀書是兒童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讀書不停,大腦就會不斷地吸收新的知識,大腦內部也在不斷地更新和改造,以保證大腦的活力。
(三)每天與孩子們玩遊戲
兒童融入社會的第一步,就是和同伴玩遊戲。玩遊戲在學前階段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孩子通過參與遊戲獲得所有知識,玩遊戲是孩子日常的學習方式。玩遊戲時,兒童的大腦會吸收促進其大腦發育的腦神經營養素。遊戲可以被認為是兒童大腦的營養物質,讓兒童獲得很多能力。
兒童在遊戲中可以發展同伴交往能力,懂得如何與他人合作,並建立良好的規則意識。家長可以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發展的遊戲,與孩子一起進行遊戲,有助於激活孩子的大腦。
兒童大腦需要被激活,同時,父母應該注意以下兩點來保護兒童大腦。
(四)不要打小孩的頭
兒童的頭部非常脆弱,各種腦神經都分布在其中。打擊小孩的頭部,可能會使小孩的頭部受到衝擊,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到時候再想彌補傷害,就會後悔晚了。
(五)鼓勵孩子多用腦力,保持腦力運轉
機器不運轉就會生鏽,大腦功能就會衰退。父母鼓勵孩子多動腦,同時也是保護孩子大腦功能,畢竟大腦越用越聰明。
兒童的成長需要自由,但也不能完全放養兒童。兒童大腦的激活和發展,需要家長採取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對於大腦來說,只要你走過,就會留下走過的痕跡。兒童需要自主地玩耍,也需要有針對性地玩耍,這是教育幹預的結果。
保障兒童活動,幫助兒童形成閱讀習慣,與兒童玩不同的遊戲,通過這三種科學有效的方法,有效地激活和開發兒童的大腦,兒童就能從學渣變成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