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兒童腦神經科大夫:要想養出聰明寶寶,做到這幾點

2021-01-19 BiuBiu育兒

一個母親,妥妥的學霸,是知名外企的高級經理,被公司派到美國,和丈夫住在紐約,原本快樂的生活才剛剛開始。

但是,在懷孕28周時,女兒因宮內感染而早產。生下來還不到2斤重,胳膊沒有爸爸粗。因為感染病毒後沒有自主呼吸,身體很虛弱,醫生甚至還建議母親,儘早去看孩子,因為可能是最後一面。

兒童病情一直不好,左右腦分別出現最高級別的出血,醫生詢問母親是否選擇放棄兒童,因為即使兒童在機器的支持下,生存困難,殘疾或低智力的機率也非常高!

媽媽不願放棄!

因此,在專業醫師的幫助下,孩子4個月的腸胃手術,出院後,又經歷了嚴重的胃食管返流、上肢肌張力降低、小腦囊腫等一系列關卡,孩子堅強、健康地慢慢地成長起來。

但是,早產家庭,需要面對的痛苦和承受的煎熬,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想像的。母親為女兒辭掉了工作。由小兒基礎學習到兒童早期腦發育。閱讀40多本早期啟蒙專業書籍,收聽100多堂紐約大學腦科學課程,與女兒的認知老師一對一練習近1000個小時。綜合學習如何科學的養育孩子,竭盡所能的陪伴女兒一點點的成長起來。

因為有了母親的堅持不懈,女兒才長大成人。

當年醫生說,孩子有90%的可能會在輪椅上度過一生,如今她不僅站起來,還可以獨立行走。當年語言評估師說,她有一半以上的機會吞咽不好,而且會出現嚴重的語言發展延遲,如今她是個「小吃貨」,還是個雙語寶寶。當年心理評估師說,她的認知行為會比同齡孩子低很多,如今她不但趕上了同齡人,而且在想像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還略高於平均水平。「

這位了不起的媽媽就是大J,國際融合教育專家,她創辦的「大J小D」公眾號獲得百萬父母關注。大J擅長兒童全腦啟蒙, 分享最新美式育兒理念。女兒小D的故事還曾被《紐約郵報》報導過。小D的醫生說:「小D是個奇蹟,更是希望和意志力的奇蹟」。

神奇的背後是媽媽大 J每天堅持1000多天。天天堅持「寓教於樂」,在遊戲中加入康復訓練和認知發展,撫養女兒小 D。

大J曾問過紐約著名兒童腦神經科大夫,從腦神經科醫生的角度來看,怎麼樣做才能讓學齡前兒童更聰明?

1,多元化的良性刺激

大 J整理出了以下六點:學前階段是人類大腦發育最快的階段,因此也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對兒童進行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前兒童的大腦處於高速發育階段。學前兒童的大腦有1000億個神經元,其中77%位於大腦皮層,負責處理語言,數學,記憶,注意力和解決問題。只要受到良性外部刺激,這些神經細胞就會像被陽光曬傷的種子一樣茁壯成長。」

所謂多樣化,就是孩子不能「偏科」,要進行全腦「啟蒙」,各個腦區都要開發。例如,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遊戲環境,孩子的遊戲活動可以是動靜結合,孩子可以在戶外跑步、跳躍、做各種運動,在家裡還可以靜下來畫畫、拼圖等等。

「小孩的大腦有無限可能,不要過早地讓腦部區域形成「強而弱」的局面,更不要因父母的喜好或限制而對小孩設限。」

2,溫柔對待

"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當兒童感到壓力和恐懼時,他們的大腦就會釋放一種有毒物質,從而破壞他們記憶區域的腦神經。

也就是,罵人會使孩子的大腦「受損」,孩子感覺安全,放鬆,大腦發展會更健康。

3,多和人交流,少和機器交流

很贊同一段話,「比起追逐最新的網際網路科技,我更希望孩子們能多花點時間在情感塑造上。在人生的伊始就樹立起正確的三觀,領會自由、上善、共情的真正含義,這將比任何技術對人一生的影響更加意義深遠。」

行動電話、 IPAD可以讓父母有片刻的省心,卻永遠代替不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4,吃得好

兒童的大腦和身體一樣,生長和發育都需要足夠的營養,兒童在飲食健康的同時,不要忘記少吃高糖、高鹽等垃圾食品。

5,多鍛鍊

兒童最好每天有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鍛鍊不但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提高注意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性格,比如勇氣、自信、耐心等積極的品質。

6,重視數學啟蒙

在數學教化中,普遍運用邏輯思維。例如,通過事物之間的聯繫,尋找其規律,推斷其結果等等。要鼓勵孩子把生活中的事物,如大小,形狀,長度,顏色,方位等等,進行分類,比較,分析,這些簡單的抽象概念,都有助於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

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更是孩子以後學習數學、計算機等其他學科學習中必不可少的技能。聯合國公布的7大類基礎學科,數學和邏輯學排前2位。

邏輯思維能力能夠通過訓練進行加強,學齡前兒童就可以開始訓練了。邏輯思維能力該如何培養?

關於怎麼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許多家長給我推薦了《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這是一套專為幼小銜接設計,重點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遊戲書,一共10冊。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全套400道題,夠娃們玩很久;題目中還融入很多圖形、運算、比較、統籌等銜接小學的基礎知識;而且在小朋友靜下心來遊戲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專注力等也同步提升。

連線-立體圖形和空間想像

齒輪旋轉-觀察力和推理力

不僅豐富好玩,更驚豔的是,它有非常科學的內容編排。

而這套書就很好地將孩子們對方向的認識,融入到了遊戲中。比如判斷小機器人的朝向,用東南西北多種方向的訓練,訓練孩子邏輯推理能力

還有分左右的,觀察傳送軸運轉方向的左右變化,推理三隻小刺蝟會掉到到哪個桶裡

通過這樣的遊戲,孩子對方向的認識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他們不但可以準確迅速地分辨出不同的方向,而且還掌握了規律,會在不同情況下運用方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此外,皮亞傑還指出,孩子的學習大都是通過活動完成的,知識起源於孩子與世界之間的活動。

因此,《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

原價200元,現有暑期優惠活動只需要99元,共10冊,算一下每本書都不到10元,都不到補習班一節課的價格,就能讓孩子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助力腦部發育,變身聰明小孩,家長還猶豫什麼?

相關焦點

  • 寶寶剛出生體重「幾斤幾兩」最聰明?腦科學家:越接近這數越聰明
    所以說,在懷孕期間,孕媽們為了寶寶的健康一定要注意控制體重。可不能說只要是好的都來者不拒,時間長了等到體重超標的時候,分娩時的痛苦就只能夠自己承受了。體重能控制好,分娩時也會很順利的。但是有些人就會有疑問,分娩時胎兒的體重和大腦發育會有關聯嗎?
  • 寶寶越早擁有這3種能力,就說明越聰明,佔一條也很不錯
    每一位寶媽都希望自己能夠生出一個聰明的小寶寶,平時也會給寶寶吃各種各樣有營養的食物,讓寶寶的大腦快速發育。其實寶寶聰不聰明,可以通過寶寶的一些舉動看出來,有些小寶寶無論是智力發育還是肢體能力,都要比同齡的小寶寶更優秀,各種能力也非常強,這就說明寶寶很聰明。
  • 日本腦力研究:8個開發兒童大腦潛能的方法,有效開發「智力腦」
    日本腦力開發權威林成之博士經過多年研究,總結出了8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的方法,方便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激發寶寶大腦潛能,這能有效地提升寶寶的各項能力,幫助寶寶開發聰明的「智力腦」!大家應該很好奇吧,左右腦倒是聽過,「智力腦」是什麼?在《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當中就有提到過智力腦!
  • 寶寶腦袋越大越聰明?不不,聰明的腦袋長這樣!
    為人父母,最希望的莫過於寶寶聰明又健康,為了滿足這個心願,他們從備孕開始就會做很多的準備。孕前調整飲食,科學備孕;孕期定期產檢,遠離一切危險物質;就連分娩都會為胎兒著想,有的算日子,提前剖腹產,有的痛的要命都要順產……好不容易熬到了寶寶出生,又開始胡思亂想,尋找各種可以判斷寶寶聰明健康的辦法,比如頭圍。
  • 美國兒童天才協會:「天才兒童」都有這5個特徵,你家孩子有嗎?
    今天想和各位家長說一說「天才兒童」這件事。 其實,關於「天才兒童」這件事,美國兒童天才協會早就有了說明。 1、突出的邏輯推理能力 在「天才兒童協會」認為天才兒童首要條件開就是「邏輯思維能力「。
  • 魏坤琳:變聰明這件事 努力比智商分數更重要
    原標題:魏坤琳:變聰明這件事 努力比智商分數更重要   給孕婦補鐵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嗎?   給寶寶聽音樂能提高智力嗎?   開發寶寶的右腦,可以提高他的智力嗎?   以上答案,皆為否。
  • 著名腦科學家洪蘭:鍛鍊大腦的最佳方式有3種,在家也能輕鬆完成
    對於洪蘭很多家長可能不知道,因為她畢竟不是育兒領域的專家,而是國際著名的腦科學家,當然除了是一名腦科學家之外,她還是加州大學的實驗心理學博士,同時他還是臺灣第一位被中央大學成人的認知神經科研究所所長,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知道,她在腦部研究以及教育領域都有著高的知名度。所以說到開發大腦,洪蘭教授絕對算得上權威專家。
  • 血型影響智商排行榜出爐,這種血型的寶寶,往往聰明值遠超常人
    寶寶的智力到底取決於什麼?父母對孩子的智商都很關心,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血型智力學說逐漸流傳於育兒圈內,直到現在我們仍然能聽說,不同血型的寶寶智力是不同的。血型智力學說,最早是日本由當時著名的心理學家提出,從遺傳基因研究人的智力發展非常具有說服力,引導了其他科學家開始研究人類的血型。
  • 寶寶頭圍越大,說明他越聰明?NO,聰明寶寶的腦袋其實長這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誇獎:「你家寶寶頭這麼大,將來肯定很聰明,長大後也會有所作為。」沒錯兒,寶寶聰明與否大腦起到決定作用,人體的腦子是最忙碌的一個器官,因為我們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得經過大腦計算,所以我們的大腦特別累,雖然其重量只佔到人體2%,但耗氧量卻要佔上25%。
  • 誰說養寵物更易生出「唐氏症候群」寶寶?純屬扯淡!
    簡單來說,就是正常人擁有23對染色體(46條),而唐氏綜合症患者卻多出了一條21號染色體(47條)。 關於「孕婦養寵物的好處」,國內外的權威專家們也說過很多次了: 早在18年,「鍾南山團隊」受邀參加廣州電視臺《健康100FUN》節目的時候,曾明確指出: 養寵物可以幫助小朋友提早適應過敏源,大大降低孩子患哮喘的機率,建議越早養越好!
  • 想養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之前,要勤鍛鍊大腦的這2個部位
    每個家長都期待自己能夠培養出「小愛因斯坦」,但又常常苦惱於無從下手。既不知道該從孩子的哪個階段開始培養,也不清楚該如何培養。在這樣的糾結中,不知不覺就錯過了開發孩子智力的最佳時期。但隨著人類對大腦探索的逐漸深入,依靠後天的努力培養出高智商的孩子,不再是天方夜譚。看似高深的「高智商孩子養成法」也逐漸揭開了神秘面紗。
  • 寶寶頭大聰明?還可能是腦積水
    □河南省兒童醫院王媛媛 老人常說「頭大的孩子聰明」,其實,聰明與否是由大腦真皮層決定的,兒童大腦真皮層越發達才會越聰明,與頭的大小無關。而且頭真的不是越大越好,正常情況下嬰幼兒頭稍大一些是好事,畢竟腦容量也大。但孩子頭圍太大時也要引起注意,很可能是出現了腦積水。
  • 順產和剖腹產的孩子誰更聰明?
    謠言一:順產時,寶寶大腦受到陰道擠壓,腦溝回變深,大腦發育好,「開竅」早真相:大腦不會擠擠更聰明!我們的大腦皮層有大大小小的褶皺,讓我們在體積有限的顱腔內,容納更多的大腦皮質。大腦表面彎彎曲曲的溝裂,就是腦溝,其間凸出的部分,則是腦回。
  • 每天睡前做這3件事,幫助孩子開發右腦,孩子每天聰明一點
    講故事 故事是寶寶們都很容易理解也喜歡的娛樂形式,故事像一個新奇又特殊的世界對於寶寶來有著特殊的吸引力。 聽音樂 美國著名兒童教育家羅素通過1993年的實驗指出,對3歲左右的兒童施以音樂訓練
  • 寶寶智力和頭圍大小有關?頭圍大的寶寶,更聰明?一起來了解真相
    父母對子女的智力,往往都是會有一些期望的,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寶寶,將來可以長得更加聰明健康,寶寶的智力主要是受到什麼影響呢?毫無疑問,最主要的肯定就是大腦的發育情況,大腦雖然只佔了我們身體重量的2%,但它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管是說話還是走路,都要經過大腦的思考和計算,所以大腦的耗氧量,佔到了人體的25%左右。寶寶智力和頭圍大小有關?頭圍大的寶寶,更聰明?既然智力跟大腦有關,那是不是就說明,腦袋越大的寶寶,大腦發育情況就越好,智力就越高呢?
  • 梁樹立:兒童癲癇治療第一目標是無發作
    (健康時報記者 李桂蘭)「兒童癲癇治療更加強調儘早治療,第一目標是要無發作,而不僅僅是控制發作。」健康時報記者癲癇是兒童神經科第一大疾病「突然倒地、渾身抽搐、意識不清、口吐白沫……」這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癲癇發作的症狀。癲癇是神經系統常見疾病之一,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僅次於腦卒中。而在兒童神經系統常見疾病中,癲癇患病率位居第一位。「癲癇的發病年齡呈現明顯的U形,兒童和老年人是發病的兩個高峰年齡段。」
  • 兒童激素治療有那麼可怕嗎?
    糖皮質激素在臨床各科多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上有廣泛應用,在神經內科,它是許多神經科疾病,尤其是免疫相關神經系統疾病的一線治療藥物。常用激素包括ACTH、潑尼松、甲潑尼龍、地塞米松。按給藥途徑不同分為口服、注射。哪些神經科疾病需要激素?
  • 胎兒發育這幾個關鍵期要重視,晚了影響寶寶變聰明
    作者:寶寶知道 孕育那些事兒胎兒器官分化發育是分時間的,這幾個關鍵期把握好,寶寶出生後越聰明越好看。大腦發育高峰期,腦細胞數量增多懷孕5、6周時神經系統開始發育,懷孕前8周為腦細胞的形成期,懷孕13周時,胎兒大腦出現了溝和回。
  • 2-3歲的寶寶如何開發大腦,這幾點不要忽略
    閨蜜聽說了10歲以前是孩童智力發展的高峰期,就一直想在這黃金時間鍛鍊寶寶的大腦發育。為了天天能夠有出息,對於有益於智商的方法都是來者不拒。不是每個方法都適合天天的,天天用了許多方法,也吃了不少苦。想要提高2歲寶寶的智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要多和寶寶互動。
  • 寶寶的手指越靈活,大腦就越聰明?這樣鍛鍊,娃想不聰明都難
    手與大腦有密切的關係,手指運動可以影響大腦的多個功能區,從而促進寶寶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作為家長,要熟悉寶寶手部發育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鍛鍊寶寶的小手,以培養出「心靈手巧」寶寶。這樣培養出來的寶寶,將來會越來越聰明。那麼怎麼在家幫助寶寶鍛鍊手指,讓寶寶大腦發育事半功倍呢?以下就為大家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