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腦科學家洪蘭教授揭秘:激活孩子大腦最好的三個方法!

2020-12-03 布穀成長

"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學習成績又好,其他地方也樣樣優秀,我家孩子也同樣都是在學習,也沒少在他身上下功夫,可為什麼就是比不上人家呢?"一位寶媽這麼抱怨。

其實,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極具潛力潛力股,大腦內蘊含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他表現得不夠聰明,可能只是你沒有幫他激活開發他的大腦而已。

著名的腦科專家洪蘭教授及其團隊發現,激活我們孩子的的大腦並不難,只需要三個方法。不是別人家的孩子有什麼變聰明的秘訣,是我們的父母自己沒有掌握這三種科學激活孩子大腦的方法。

首先父母要知道:人的大腦究竟有多少能量呢?

12歲以前,孩子處於兒童時期,這一階段孩子,處於人類大腦發育最快速的關鍵期,同時也是通過幹預手段進行智力開發的黃金時期。

人的大腦蘊含無窮能量與潛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的大腦只激活開發了一成左右,還有九成的潛力等待激活。所以,我們表現出來的智力,只是我們大腦真正實力的冰山一角,還有能多的能量,都潛藏在能看見的冰山之下。

究竟洪蘭教授究竟提出了什麼辦法呢?什麼方法才能幫助孩子激活開發他的大腦?方法其實很簡單,我們每個父母都能做到。

一、 保證孩子每天的適量體育運動

人的大腦有時有兩個半球的,他們之間靠神經纖維連接起來。大腦的兩個半球就像兩個崗位的工人一樣,各司其職,左半球大腦負責語言、邏輯思維等,而大腦右半球則負責了身體協調。

教育學家們通過科學實驗研究證實,每天恰當的體育運動,可以促進孩子們右腦的發育,同時也會促進其創造力的形成。體育運動可以幫助孩子們提高反應能力和判斷能力,孩子們的右腦可以在運動的蹦蹦跳跳中獲取多重感官信息,如視覺、聽覺等。同時,孩子的反應速度也會更加敏捷。

孩子們的右腦是一塊亟待開發的神秘寶藏之地,需要不停地去充分挖掘。

二、培養孩子養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

孩子們的大腦是具有極強的可塑性的,這種可塑性具有終身性與可持續發展性。在當前教育界的教育建議裡面,閱讀的地位與日俱增。

閱讀是刺激大腦最有效的方式,閱讀能夠有效的刺激孩子大腦的各個區域,文字能發給孩子需要能力的發展,圖畫能培養孩子的審美,例如兒童繪本通常是選取鮮豔的顏色,這種五彩的感官刺激就能幫助孩子的各項感官發展。

閱讀是孩子獲得知識的有效途徑,不停的閱讀,大腦就會不停的攝入新的知識,大腦內部也在不停地進行更新與重塑,保證大腦的活力。

三、 每天和孩子一起做遊戲

孩子與社會融入第一步,就是和同伴一起做遊戲。遊戲在學前階段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孩子們所有知識都是用參與遊戲來獲得的,遊戲就是孩子每日的學習方式。

在遊戲中,孩子的大腦會獲得腦神經營養分子,促進他們大腦的發展。可以說,遊戲作為孩子大腦的營養劑,能讓孩子獲得許多能力。

孩子在遊戲中能發展同伴交往能力,知道怎樣與他人合作,也能建立良好的規則意識。父母們可以挑選適宜孩子年齡發展的遊戲,和孩子一起來做遊戲,幫助激活孩子的大腦。

孩子的大腦需要激活,同時,家長們也要注意以下兩點保護好孩子們的大腦。

一、不打孩子的頭部

孩子的頭部是非常脆弱的,各項腦神經都分布其中。擊打孩子頭部,可能會使孩子頭部受到震蕩,從而產生不可逆轉的傷害,到時候再想彌補傷害,則悔之晚矣。

二、鼓勵孩子多用腦,維持大腦運轉

不運轉的機器會生鏽,不運轉的大腦功能也會退化。家長們鼓勵孩子多動腦,也是對孩子大腦功能的保護,畢竟大腦是越使用越聰明的。

孩子在3-6歲時期,對孩子的智力培養至關重要,建議父母減少孩子玩電子產品,多陪伴孩子看一些智力開發的繪本。也為家長推薦這套《觀察力專注力記憶力訓練書》,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

全套共有12冊,270個遊戲故事,遊戲從簡單到困難,逐步提升孩子的智力,也獲得了廣大父母的好評。

繪本一共包含17個遊戲訓練遊戲,通過走迷宮、找不同、找東西等各種益智小遊戲,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專注力和記憶力,孩子大腦也不會感受到過多壓力。

繪本原價180元,現在活動價,只要88元!不到一款兒童玩具的錢,就可以給孩子買一套「智力提升玩具」!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但也不能完全地對孩子進行放養。在對孩子大腦的激活與開發商,需要父母採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對大腦來說,只要你走過,就會留下走過的痕跡。孩子們需要自主的進行玩耍,也需要採用教育手段幹預的有目的的玩耍。

保證孩子的運動,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和孩子一起玩不同的遊戲,通過這三個科學有效的方法,高效的激活與開發孩子的大腦,孩子能從學渣變學霸。

相關焦點

  • 腦科學家洪蘭:激活孩子大腦最好的3個方法,在家也能輕鬆完成
    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專家是如何看待孩子腦部發育的。人類的大腦給我們的感覺是非常神秘的,但是當我看過洪蘭教授的TED演講,對人類的大腦有了簡單的了解。洪蘭教授,她是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博士,同時她也是腦科學專家,而且她還是神經科研究所的所長,所以,對腦部研究以及教育領域她都有著較高的知名度。
  • 臺灣腦科學和心理學家洪蘭:發展孩子大腦最好的三個方法,運動...
    關於孩子的大腦開發,關於愛的科學與藝術,洪蘭教授告訴大家:逼迫式學習難以成就孩子,孩子想學,偷著學學得最快;沒有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人生是馬拉松,跑到終點才是贏家;運動、遊戲和閱讀是發展孩子大腦最好的三個方法……她說,孩子是上天給你的福賜。
  • 激活孩子大腦最好的三個方法:運動、閱讀和遊戲!
    來自臺灣的兒童教育專家洪蘭教授認為:要關注孩子的情緒,孩子主動地學習效果最好;不存在「輸在起跑線上」、「3歲定終身」等說法,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要將錯誤轉換成經驗,在哪裡跌倒,換個地方爬起來;運動、遊戲和閱讀是發展孩子大腦最好的三個方法……
  • 著名腦科學家洪蘭:鍛鍊大腦的最佳方式有3種,在家也能輕鬆完成
    對於洪蘭很多家長可能不知道,因為她畢竟不是育兒領域的專家,而是國際著名的腦科學家,當然除了是一名腦科學家之外,她還是加州大學的實驗心理學博士,同時他還是臺灣第一位被中央大學成人的認知神經科研究所所長,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知道,她在腦部研究以及教育領域都有著高的知名度。所以說到開發大腦,洪蘭教授絕對算得上權威專家。
  • 腦科學家:最能鍛鍊孩子大腦的「一件事」,常被很多父母忽視
    文|凝媽我們都想要一個聰明的寶寶,會想辦法促進大腦發育,給孩子吃健腦的食物,讓孩子多讀書,給孩子報各種早教班,讓孩子多運動,但是卻忽視了一件重要的事。直到看到腦科學家的研究,才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洪蘭是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家,她曾說:在神經學上,智慧的定義一是取決於神經連接的密度,這是基因決定的,另一是神經連接的密度,則是後天經驗決定的;父母無法控制基因,但後天的部分卻可以著力,而遊戲就是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最好的方法。
  • 教育專家告訴你,鍛鍊大腦、提升智力最好的方法是什麼?答案出乎意料!
    2016年一場TED演講火爆全網,教育專家洪蘭教授以幽默的語氣,深入淺出地從人類大腦不同部位的功能出發,告訴各位家長,如何利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出一個聰明智慧而且心理健康的孩子?在洪蘭教授看來,運動、遊戲和閱讀是鍛鍊孩子大腦、提升孩子智力最高效的三種方法。
  • TED演講:洪蘭教授,男女思維的巨大差異!
    本期洪蘭教授的TED演講,從生理結構的不同分析了這些問題,笑點不斷的同時也講解了很多知識。超幽默,非常值得花上十幾分鐘傾聽!Remark:TED音頻下載1969年臺灣大學畢業後,即赴美留學,取得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之後進入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於加州大學擔任研究教授。
  • 【TED演講】腦科學揭露男女思考的秘密(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
    【導讀】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的TED演講
  • 小孩不夠聰明教腦三法,科學活化兒童大腦,學渣變學霸
    也許他的行為還不夠聰明,只是你沒幫他激活他的大腦。知名腦科學專家洪蘭教授和他的團隊發現,激活孩子的大腦並不困難,只需要三種方法。並非別人家的孩子都有變聰明的秘訣,而是我們的父母自己沒有掌握科學地激活孩子大腦的三個方法。小孩不夠聰明教腦三法,科學活化兒童大腦,學渣變學霸。人腦到底有多少能量?
  • 世界著名腦科學家,用3個關鍵點,幫你揭秘《大腦的故事》
    大衛·伊格曼是享譽全球的腦科學家,他在大腦可塑性、時間感知、聯覺和神經律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獲得過美國神經科學學會科學教育家獎,並且在《自然》《科學》等期刊發表論文過百篇。每一秒就有多大200萬個新連接(即突觸)在嬰兒腦內形成。
  • 日本腦科學家研究:7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方法,有效開發智力
    日本腦力開發權威林成之博士根據多年研究,整理了7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的方法,讓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激發孩子的大腦功能全面運作,不但能夠有效提高孩子的判斷力和理解力,還可以提升思考力與創造力! 0~3歲是發展大腦本能的關鍵時期,也是打造長大之後大腦活躍的基礎。我們可以發現,在這個期間內的孩子,他的行為舉止,都是自己本能想要去做的,意識裡沒有父母要求我去做什麼。
  • 大腦可塑性 腦學派參與腦科學與教育國際論壇研討
    中國科學院院士、神經生物學家、復旦大學教授楊雄裡,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原校長裴鋼,中國科學院院士、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香港大學醫學院教授蘇國輝,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史丹福大學講席教授Brian Wandell, 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物理學和腦科學家郭愛克,國際神經科學學會主席、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院長譚力海,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腦研究所所長PankajSah
  • 激活孩子大腦的最好法寶是什麼?如何影響孩子大腦發育和認知的?
    如今,家長們總是把孩子的學習看得很緊,總是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越來越多的經驗告訴我們,學習沒有起跑線,大腦終生具有可塑性。我們越是逼迫孩子,就越是難以成就孩子,只有當孩子想學了,才能學得好學得快。大腦的資源是有限的,想要發展大腦,又有哪些好方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腦科學之「神經可塑性」,給家長4個方法,幫助寶寶發展認知能力
    舉個例子來說,為什麼盲人的聽力會比普通人好?沒有手的人卻可以用腳寫出很漂亮的字?這就是大量使用和鍛鍊,讓這一部分的能力大大提升結果。有一段時間我特別喜歡聽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的腦科學講座,她的課,讓我覺得非常有趣。
  • 李玫瑾教授: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李玫瑾是心理學教授,同時她在育兒方面也有很多接地氣的方法,頗受關注。 李玫瑾教授曾在某次講座中說過: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 被科學家證實了的20個已知的大腦秘密是什麼?
    ● 處於激活狀態下人腦,每天可以記住四本書全部內容。   ● 人類對於腦研究有2500年的歷史,然而對自身大腦的開發和利用程度僅有10%。儘管科學家一個接一個科研成果讓們對記憶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但直到今天,科學家所發現所謂大腦的秘密也只冰山一角,在很程度上,大腦和記憶仍神秘的。研究人員認為記憶個過程,並且當你記憶的時候,實際上就把保存在大腦中零零碎碎信息進行重建。但讓人不解的是,究竟什麼東西引發大腦開始這個重建過程?
  • 臺灣洪蘭教授TED演講 | 腦科學揭露女人思考的秘密
    這是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的TED演講,非常值得花上十幾分鐘傾聽!保證讓你從頭笑到尾。
  • 國內外學術大咖聚青島,聚焦腦科學和教育的關係
    院士、國內外腦科學、神經科學家聚青島,就腦科學和教育的關係、閱讀與腦發展等10個議題做主旨演講,為教育與腦科學的未來發展提供啟示借鑑和價值引領。日前,「腦科學與教育」國際論壇在青島舉行。5月11日,由青島市教科院承辦的「腦科學與教育」國際論壇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開幕,來自國內外的腦科學、教育、醫學領域專家以及學校一線教師圍繞腦科學原理如何指導教育實踐展開交流研討。
  • 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耶魯腦科學家給出了權威答案↓↓↓
    在解釋蓋吉「奇蹟生還卻又性情大變」之前,我先介紹下在美國腦科學家保羅 · 麥克林(Paul D.MacLean)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研究發現,他率先提出了「三腦一體理論」。保羅 · 麥克林,是在美國耶魯醫學院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工作的神經科學家,在他看來,人類的大腦由三重大腦組成,分別是:腦幹、邊緣系統和大腦皮層。從進化角度看,又可以說成是爬蟲腦、哺乳類腦和靈長類腦(由下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