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乃春秋戰國時期的奇人,他一生隱居,研究謀略之術。他教導出四大弟子龐涓、孫臏、張儀、蘇秦,出世驗證其謀略,皆封將拜相,富貴顯達,使謀略之術登上大雅之堂。
謀略至深處,識人不過小術,洞察入微,直指人心。可以通過別人的言行而知其心思,雖不能萬無一失,卻也八九不離十,這才是謀略之本。
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老祖宗曾經傳下三條識人術,有心於此道者,不妨背一背,看人不走眼,一看一個準:
1、若夫見可憐則流涕,將分與則吝嗇,是慈而不仁者。
釋義:有些人見到可憐之事會憐憫,但是在施於幫助時卻吝嗇,這就是只有慈愛而缺少寬仁。
引申:慈愛而不寬仁,是吝嗇起了決定性作用,要想影響他的選擇,就從化解他的吝嗇入手。
2、睹危急則惻隱,將赴救則畏患,是仁而不恤者。
釋義:有些人看到別人處於危難,會心生同情,準備去施於援手,卻害怕危險,這就是只有寬仁而缺少體恤。
引申:寬仁而不體恤,是畏懼起了決定性作用,要想影響他的選擇,就要打消他的畏懼。
3、處虛義則色厲,顧利慾則內荏,是厲而不剛者。
釋義:有些人談論道義時義正言辭,但是遇到誘惑就蠢蠢欲動,這就是空有嚴厲而不剛正。
引申:嚴厲而不剛正,是貪慾起了決定性作用,要想影響他的選擇,就要節制他的貪慾。
觀人在乎一心,識人在乎一用。識人的目的是防範別人的短處,使用別人長處。看人的時候,每個人都有缺點,未必人間無好漢,只需尺度寬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