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識人術,記住12個字,三重境界,看人再不會走眼

2020-12-05 道訊

中國有一句俗話「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看一個人的品行,如果沒有一套方法,很容易看走眼。古聖先賢孔子給我們提供了一套觀人的方法,一句話12個字,「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記住了,看人再不會走眼。

孔子的原文是這樣說的:「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老夫子的意思是說,看一個人,要看他的行為,分析他的動機,再看他這樣做是出自本心嗎。這樣去觀察一個人,他還有什麼隱瞞得了呢?這句話反應了孔子觀人的三重境界。

第一、視其所以:看人先看他做了什麼

首先是視其所以,就是看人先看他做了些什麼,做的事情是好事還是壞事。這是一種客觀的、實事求是的評價,看人不要先去考慮他動機的善惡,而要先看行為本身的價值。因為實際上,有很多的好心辦壞事,這種情況似乎可以得到原諒,但惡的行為最終會造成不好的後果,行為者要對後果負責。正如清朝金櫻寫的楹聯講的「取人之善,當據其跡,不必深究其心」。但是,行為帶有隱蔽性與和欺騙性,動機上也存在故意與過失。善的行為可能出於偽裝,惡的行為也可能出於過失。所以還要看第二點。

第二、觀其所由:看他做事的動機

首先,對於惡的行為即便有善的動機,孔子認為也要對結果負責。就像子貢所說的,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虧,人人都看得見。識人就會犯錯,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孔子讚揚顏回「不貳過」。其次,在對待善的動機上,孔子劃分為三類:真心為善;偽裝為善;忍著為善。真心為善不用多說了,偽裝為善是就是那些假善人,懷著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去做善事。難點在於如何看待「忍著為善」。這就需要看子所說的看人的第三點。

第三、察其所安:觀察他人心之所安

最後觀察人心之所安,這就是為了解決「忍著為善」的問題。有人做了實實在在的善事,動機也是純正的,但是卻不是自己心甘情願去做的。比如給受災地區捐款,很多企業和人是因為別人捐了,我才捐,是一種跟風和從眾,還有一些甚至是迫於輿論的壓力,活著把慈善當作一種營銷的手段,內心並不一定是樂意的。

小結:

孔子識人術,記住「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12個字,三重境界,看人再不會走眼。孔子用寥寥12個字告訴我們如何從行為、動機,以及所樂之事三個遞進層次去觀察一個人。言簡意賅,意義深刻,對我們今天觀人識人依然具有借鑑意義。

/完/

相關焦點

  • 識人術:一個心機深沉的人,往往有這二個特徵,別看走眼了
    壞人的很多狡詐手段都無法再對我們產生威脅。人生中最令人防不勝防的,就是有人在我們背後捅刀,我們回頭一看,沒想到是我們信任的朋友。壞人之所以狡詐,就在於他們心機深沉,很會偽裝。所以曾國藩才告誡世人:「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俗話說:「老虎傷人不可怕,只怕人心兩面刀。」
  • 鬼谷子: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背會三條識人術,看人不走眼!
    鬼谷子乃春秋戰國時期的奇人,他一生隱居,研究謀略之術。他教導出四大弟子龐涓、孫臏、張儀、蘇秦,出世驗證其謀略,皆封將拜相,富貴顯達,使謀略之術登上大雅之堂。謀略至深處,識人不過小術,洞察入微,直指人心。
  • 曾國藩識人術:謹記這三條識人口訣,以心鑑人,看人一看一個準
    曾國藩說過:「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就算不識字,但是只要勤勞肯幹,就算做力氣活,也能養家餬口。但是一個人如果不懂得識人,哪怕自己再有本事,取得了成功,也可能會因為沒有防人之心,而被壞人算計,落入別人的圈套。
  • 孔子看人也走眼?《史記》識人五法教你知微知彰
    可見他是想誇子羽,吐槽自己的以貌取人,還把宰予拎出來反襯,宰予就是被孔子評價「朽木不可雕也」的那位。各位「外貌協會」的朋友,有沒有感覺中了一槍呢?那聖人孔子在識人上都會失手,我們更要學一學了,《史記》中就有另外一個故事,清晰地講述了獨門秘方的識人五法,不聽一聽嗎?
  •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三條原則,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意思就是說:僅通過外貌去識人,就如同從一根小管子裡看豹子,是看不到全貌的。不將形體分開,不拘泥於方法,從「無形」中去觀察,從「無聲」中去辨識,這才是真正的會看人!因此,我們要多從「無形無聲」中去看人,透過表象看本質,這樣才能更加準確!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三條原則,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 袁天罡用一個字玩識人術,少一筆你首先想到啥字,那就是你的人生
    自古人們就對人的相貌很重視,發明了一套識人術。老子、鬼谷子、孔子、袁天罡等都是千古令人佩服的識人高手。俗話說「相由心生」,他們從面相,身材,行動等,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心智和命運。以貌取人是社會的一種現象,在古代選拔人才時,在考察學問的同時,也要看這個人五官是否端正,所以在古代,人們對識人術非常重視。
  • 跟身邊人打交道,很少看走眼的4個星座男
    1點星座知人知面不知心,在社交的時候我們接觸的總是表面,誰都不知道對方到底是怎麼想的。可能他們看上去對你很好,實則是想利用你。為了避免在交友中受到傷害,建議大家還是謹慎交友。防人之心不可無,懂得察言觀色,才能讓自己少走彎路,在跟身邊人打交道的時候,不會看走眼。下面的這幾個星座男做得就很好,一起來看下。1,雙子座:慧眼識人雙子座男可是最擅長去社交的男生,他們身邊的朋友很多,多到自己都數不過來,但是很少有人去陷害他們,都是真心實意交往的朋友。
  • 老祖宗的識人術:謹記識人口訣,學會「以心鑑人」,個個看得準!
    原創國學 老祖宗的識人術:謹記識人口訣,學會「以心鑑人」,個個看得準!人生充滿的複雜性,也許幼年時期的憨厚小孩,經過社會的千錘百鍊,就會變成一個市儈的商人,畢竟,不忘初心的人還是在少數的。也許,我們古人早就看透這個道理,說出了「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這七個字:「從心所欲不逾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這七個字:「從心所欲不逾矩」何謂「從心所欲不逾矩」呢?這句話出自孔子的《論語·為政篇》,所謂「從心所欲」,說的就是,要以一顆真心做人,順從自己的心意和愛好,做一個真實坦率,無所偽飾的灑脫之人;所謂「不逾矩」,指的是堅守自己的底線,遵循法理人心,遵循倫理良知,再瀟灑也不能損害他人或者社會的利益。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就是強調,人要順心而為,這並非是做思想上的奴隸,而是明心見性,順乎自然。
  • 如何快速看穿一個人?曾國藩的4句識人術口訣,幫你一看一個準
    為什麼曾國藩能夠如此迅速識人,看穿一個人的本質呢?曾國藩在日記中總結的4句識人術口訣就是答案!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1、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曾國藩在日記中總結了「相人十二字」口訣,即六美六惡,美者曰長、黃、昂、緊、穩、稱,惡者曰村、昏、屯、動、忿、遁。除了長、黃、稱三字外,其他的9個字都是說一個人的氣概與精神。所以說,觀人觀氣概和精神,一看一個準,八九不離十!
  • 鬼谷子識人術:了解這三句話,讓你看明白一個人
    鬼谷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縱橫家的創始人,他的一生識人無數,今天,讓我們來和他學習一下識人之術吧。精於理者,其言易而明,粗於事者,其言浮而狂。而第二種人就是會在你說話的時候不斷地打斷你,為了發表自己的見解,他們會為了展現自己否認你的一切觀點,仿佛只有他們說的才是正確的,和他們聊天往往會感受不到愉快,經常不歡而散。所以,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也要看看說話的人是抓住關鍵還是口出狂言,再判斷是不是被忽悠了。告之以難而觀其勇,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 期貨市場三重境界
    大學者王國維曾把求學過程喻為三重境界:第一重「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第二重「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實,期貨市場中的程序化交易也有三重境界。
  • 袁天罡的識人術:「王」字少一筆,你最先想到的是一個什麼字?
    正因為如此,關於袁天罡的神秘傳說就更多了:袁天罡的識人術,「王」字少一筆,你最先想到的是一個什麼字?我們的漢字其實經歷了一個極為曲折的發展過程,從商朝的甲骨文、金文,到後面的小篆、楷書,近代又把繁體字改成了簡體字。但是有一些漢字卻在這麼漫長的歷史當中幾乎沒有被改動過,比如袁天罡用來測字的「王」字。之所以它沒有被更改過,是因為這個漢字太過於貼切了,無法更改。
  • 股票交易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技術分析一談到技術分析,大家都不陌生,多多少少都能講出點東西來。這裡面可以說包羅萬象,分門別派,就像武俠小說裡面各種了不起的武林絕學一樣。有學道氏技術的,有人用它來判斷趨勢的形成和結束。有學習技術形態的,比較經典的有頭肩頂、M頭、W底、N字結構,上升三角形,矩形調整,旗形整理,上升楔形……,有人用它們來判斷股票的短期運行趨勢。有學習K線的,比較經典的K線組合戰法有重錘墜地、上升三法、早晨之星、黃昏之星、芙蓉出水、仙人指路……,有人用它們來作為建倉買入信號。
  • 孔子:人怎麼能和吃屎的貨一般見識呢?
    孔子周遊列國,一天,路遇一彪形大漢,大漢問孔子:聽說你很博學,我問你個問題,你說一年有幾季?孔子回答有三季,大漢滿意而走。弟子問孔子,一年明明四季,先生您怎麼說三季啊?孔子說:你們不知道,此人乃是屎殼郎成精所變,一到冬天就鑽進糞堆,一生只見春夏秋三季,他怎麼知道一年有四季呢?
  • 老祖宗的識人術:熟記6條法則,看人一看一個準!
    現在我們每天都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但是人的性格是複雜多樣的,每個人的處事方式、能力智慧等各方面也不同,所以識人、認人、看人就成了一門很重要的學問,千百年來,無數先人用他們的經驗跟智慧總結出了許多識人方法,今天就來看一看老祖宗的識人術,熟記6條法則,看人一看一個準!
  • 孔子「九字真言」,這才是真正的貴族教育!可惜多數人沒讀懂
    成長型思維的他,遭遇科舉挫折時,不灰心、不放棄,而是通過勤奮讀書、總結學習經驗、,努力提高自己,最終以勤補拙,成為受人敬仰的晚清名臣。《論語》中,孔子強調,人要學習,甚至是達到「活到老,學到老」這種境界。為什麼這麼說呢?孔子緊接著說了,「不亦說乎?」
  • 老祖宗識人術:龜背、蛇腰、瞟眼看人的人不可交,有道理嗎?
    識人術是古代先賢對識人用人的一種經驗,時間久遠的有鬼谷子,近的有王陽明、曾國藩,他們都將識人術運用的可謂是爐火純青。在生活當中,古人也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這句話其實也是一句關於識人的經驗之談。
  • 曾國藩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熟記這三句口訣就可以了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除了在官場上運籌帷幄,他還有一項能力讓人津津樂道,那就是他的識人之術。據統計,官場上約有四分之一的官員都是曾國藩提拔任用的,包括左宗棠、李鴻章等人。曾國藩的識人斷人之術,至今仍備受後人推崇。對於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曾國藩曾提出3句口訣,我們可以參照一下。
  • 鬼谷子:真正的聰明人,從不交這4種人,假仁假義,以免惹禍上身
    天下難事,數識人最為難得。人心險惡,人心複雜,即使是沉浮數十年的老手,也不敢保證次次都看對人。凡人心險於山川,難知於天。古雲「道心惟微,人心惟危」,人心是非常危險的,與生俱來就有很多的劣根性,欲望驅使,會讓人們去偽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