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識人術:謹記識人口訣,學會「以心鑑人」,個個看得準!

2021-01-10 治世國學

原創國學 老祖宗的識人術:謹記識人口訣,學會「以心鑑人」,個個看得準!

人生充滿的複雜性,也許幼年時期的憨厚小孩,經過社會的千錘百鍊,就會變成一個市儈的商人,畢竟,不忘初心的人還是在少數的。也許,我們古人早就看透這個道理,說出了「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儘管人心難測,但是獨木難成林,一個人既然身處在這個社會,就避免不了要和別人打交道。當我們涉世未深時,是很難分辨出人心好壞的,那麼,怎樣才能規避交友風險,避免識人不清呢?也許這個問題存在久矣,有智慧的老祖宗們就總結出了一套識人術,讓你學會「以心鑑人」,之後就能一看一個準了!

1、通過言行舉止來觀人品。一個人的修養學識能在平時的行為舉止中體現,就像是南懷瑾大師所言:「一個人行事張揚,凡事都喜歡突顯自己,其實是內心自卑,做人沒有底氣的表現。」一個人越是炫耀什麼,卻恰恰暴露了他的不自信和膽怯。通常在生活中,那些總是炫耀的人,為了自己的面子輕易張口許下諾言,這只會默默透支自己的誠信。

俗話說:沉默是金。難道品行端正的人都是話少之人嗎?其實沉默不代表不會交際,說話少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就是在《史記》裡的那個故事一樣。有個人曾經對荊軻有恩,但是荊軻一直沒有許諾回報他。直到母親去世之後,荊軻了無牽掛,才對恩人許下諾言。

一個誇誇其談,經常對人承諾,卻從不重視,不以為意的人,其人品也可見一斑。一個從不輕易許諾的人,自然會看重自己的承諾,這才是可信之人。

2、通過酒後狀態觀其人品。如今的社會上,很難有人不好酒,儘管都深知其害,還是心存嚮往。而一個人最真實的狀態,往往在酒後顯露出來,這就是常常說的「酒後吐真言」。

通過醉酒之態來觀察人性的方法,則是諸葛亮在提出的,是《諸葛亮集知人性》中他總結的七種辨別人性的方法之一。那麼問題來了,也有人說人在伶仃大醉之後,其實問不出什麼了,這也正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

在平時,人與人相處時,總會有一些自己的小秘密不能說出口,難免就帶上了一層面具。一旦就入口了,緊繃的神經就會放鬆,回歸最原始的狀態。人之本性,也就一目了然。其實,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酒中存在的急性乙醇,在進入人體之後,通過血液循環會麻痺大腦的皮層中樞,喝酒之後的人大多數都處在亢奮狀態,可以說是控制不止自己了,對問題自然不吐不快。當然,這方法對酒量大的人是行不通的。

3、通過長時間的相處來確認一個人的本性。老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沒有什麼是時間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那就是更長的時間的問題了。如果一個人真的十分善於偽裝,那麼在短時間內,只通過言行舉止是看不透的。

鬼谷子大師曾經說過,要想知道一個人的人品,可以長時間的在他身邊做事,畢竟再精明的人,也有百密一疏的時候,帶著面具做人畢竟很累的。再現實生活中,朋友就曾碰到這樣一個例子。當時朋友剛剛入職,有個頂頭上司,當時感覺待人還不錯,但畢竟是在一起工作的,久而久之就發現他經常區別對待。如果是領導的親戚此類,就特別熱情,而一般的下屬,則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加之其他的原因,朋友最終辭職。後來,才知道這位領導在老員工中間風評很不好,可見是日久見人心。

有句話叫「多說多錯,多做多露」。當你近距離接觸一個人的時候,認真觀察,就會發現他的種種缺點,看透一個人的本性了。

總結

在社會這個大染缸中,誰都不能保證自己一成不變。再者,面對日新月異的變化,原地踏步怕是會被淘汰掉的。所以,面對其他人時,應該留個心眼,可以通過他平時的言行舉止來觀察人的品性,也可以見一見「酒後吐真言」時的真實人性,當然,如果是一個善於偽裝的人,還是需要長時間的接觸,才能確定的。

那麼,如何能夠見識到一個人的真面目,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做的的呢?歡迎來到評論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曾國藩識人術:謹記這三條識人口訣,以心鑑人,看人一看一個準
    曾國藩說過:「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就算不識字,但是只要勤勞肯幹,就算做力氣活,也能養家餬口。但是一個人如果不懂得識人,哪怕自己再有本事,取得了成功,也可能會因為沒有防人之心,而被壞人算計,落入別人的圈套。
  •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三條原則,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老祖宗識人術的三個原則,你若能學會一個,也可看人八九不離十!下面我們來一起學習學習!1、從語氣識人;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精氣,而且這種精氣會通過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聲音就是最重要的一種表現形式。其次,貧窮卑賤的人說話只有聲而無音,顯得粗野不文;圓滑尖巧的人說話則只有音而無聲,顯得虛飾做作等等。古語有云:「聞其聲而知其人」,我們與人交談時候,仔細偵聽別人說話時的語氣如何,再對照老祖宗上面所說的「以氣識人」的識人術口訣,便可將一個人看得八九不離十!
  • 曾國藩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熟記這三句口訣就可以了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除了在官場上運籌帷幄,他還有一項能力讓人津津樂道,那就是他的識人之術。據統計,官場上約有四分之一的官員都是曾國藩提拔任用的,包括左宗棠、李鴻章等人。曾國藩的識人斷人之術,至今仍備受後人推崇。對於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曾國藩曾提出3句口訣,我們可以參照一下。
  • 老祖宗識人術:龜背、蛇腰、瞟眼看人的人不可交,有道理嗎?
    識人術是古代先賢對識人用人的一種經驗,時間久遠的有鬼谷子,近的有王陽明、曾國藩,他們都將識人術運用的可謂是爐火純青。在生活當中,古人也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這句話其實也是一句關於識人的經驗之談。
  • 老祖宗的識人術:熟記6條法則,看人一看一個準!
    現在我們每天都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但是人的性格是複雜多樣的,每個人的處事方式、能力智慧等各方面也不同,所以識人、認人、看人就成了一門很重要的學問,千百年來,無數先人用他們的經驗跟智慧總結出了許多識人方法,今天就來看一看老祖宗的識人術,熟記6條法則,看人一看一個準!
  • 如何快速看穿一個人?曾國藩的4句識人術口訣,幫你一看一個準
    所以說,能夠識人、知人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美德,正如晚清名臣曾國藩所說:「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晚清坊間也流傳著許多曾國藩識人的小故事,比如「曾國藩三千步識人」,《清史稿》更是記載說:「國藩為人威重,美須髯,目三角有陵,每對客,注視移時不語,見者悚然。退則記其優劣,無或爽者。
  • 鬼谷子: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背會三條識人術,看人不走眼!
    鬼谷子乃春秋戰國時期的奇人,他一生隱居,研究謀略之術。他教導出四大弟子龐涓、孫臏、張儀、蘇秦,出世驗證其謀略,皆封將拜相,富貴顯達,使謀略之術登上大雅之堂。謀略至深處,識人不過小術,洞察入微,直指人心。
  • 老祖宗識人術,相由心生,心又生相
    有些人在交友的時候只注重利益的重合,無論對方是什麼樣的人,只要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他們就願意去結交;有的人則全憑自己的喜好,他們不注重朋友的條件。這兩種擇友觀都是偏面的。交友只注重利益,這交的怎麼會是真正的朋友,而只顧著自己喜歡與否,不去了解對方是個怎樣的人就叫朋友,也是難以長久的。正是交友的不容易,古人就在交友上,產生了很多智慧。
  • 老祖宗留下的「識人七法」,教你察言觀色,看穿身邊人
    老祖宗留下的「識人七法」,教你察言觀色,看穿身邊人文/歷史大講廊我們大家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遇人不淑的問題,也對這個世界上最難琢磨的恐怕就是人心了,畢竟人心隔肚皮我們怎麼能輕而易舉地就看穿了人家的真實想法呢
  • 識人術:一個心機深沉的人,往往有這二個特徵,別看走眼了
    所以曾國藩才告誡世人:「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俗話說:「老虎傷人不可怕,只怕人心兩面刀。」識人不能以貌取人,而是要看透一個人的動機,才能識破他的偽裝。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識人術:一個心機深沉的人,往往有這二個特徵,別看走眼了。
  • 學習古人的識人術,記住這3句口訣,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前言:通過識人術,我們可以更好地識別不同性情的人,以便更好地共事、交往、合作等等。帝王會識人用人,可以成就一代霸業;企業家會識人用人,可以使企業蒸蒸日上;普通人會識人用人,可以近君子遠小人,避禍就福。這類人往往不喜歡張揚,懂得內藏鋒芒,行為做事都很低調。他們表面看起來很普通,但是能夠「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表現出強勁的爆發力。那些安靜的人,虛懷若谷,積蓄的勢能更多,最後也更厲害!在水裡蹦躂的往往是小魚小蝦,在人群中最吵鬧的也是小角色,所以老祖宗告誡我們:千萬不要小瞧人群中最安靜的人,因為他們往往最有實力!
  • 民間識人術:老實人的身上,通常都有這5個特徵
    生而為人,務必善良,這句話一點毛病都沒有,善良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和底線,但善良並不意味著任人欺負。從小父母和老師就告訴我們,要做個老實人,不要惹是生非,長大後突然發現,太老實也不好。老話說得好:「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不知從何時起,老實人越來越不受待見。
  • 古代識人術:「具有這4個缺點的人,一生難成大器」,啥意思?
    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大大小小的缺點和不足,就算是所謂的聖人,身上也有一些不足。但是,為何有人取得巨大成功,獲得取得財富,有人卻碌碌無為,維持生計都比較困難。究竟什麼樣的人難成氣候呢?古人總結出一句識人術:「具有這4個缺點的人,一生難成大器。」啥意思?一、好吃懶做唐代文學家韓愈曾說:「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一語道出勤奮的重要性。
  • 曾國藩識人術:教你從這7個細節中,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人品!
    曾國藩識人術:教你從這7個細節中,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人品!識人是一個特別高深的學問。古人曾經說過,見到微小的東西就能推測它的整體。通過一個人說出的話和平常的舉動,就能推測處的他的人品和性格。曾國潘在官場混了很多年,與各種人都有打交道。
  • 孔子識人術,記住12個字,三重境界,看人再不會走眼
    中國有一句俗話「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看一個人的品行,如果沒有一套方法,很容易看走眼。古聖先賢孔子給我們提供了一套觀人的方法,一句話12個字,「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記住了,看人再不會走眼。
  • 國學《菜根譚》:接人待物裡的識人術,牢記兩句話,一輩子不吃虧
    俗話說:「水不試,不知深淺;人不交,不知好壞。」世界上再長的距離也能依靠工具測量出來,但是人心卻難測,壞人不可怕,但是偽裝成好人的壞人才可怕。為人處世,接人待物首先要學會識人,曾國藩說過:「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
  • 古人云「好男有毛不過三」,下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而這些智慧,大多通過現在在農村流傳的俗語傳世,這些俗語易於傳播,我們每個人大都會念那麼兩句。而俗語的流傳之廣也就從側面正面了俗語中為人處世智慧的正確性。古人云「好男有毛不過三」,下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智囊》裡記錄了這樣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好男有毛別有三。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形容的是古代男性的體貌特徵。
  • 曾國藩:與人交往必先學會識人,掌握三條黃金法則,遠離奸詐小人
    曾國藩:與人交往必先學會識人,掌握三條黃金法則,遠離奸詐小人曾國藩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文學家。曾國藩一生奉獻與大清,被稱為晚晴四大名臣之一,在世時曾經身居高官要位,一生功不可沒,是晚晴肱骨之臣,在歷史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曾國藩生前曾經著有《冰鑑》一書,此本書主要闡述了識人、相人並且以總結自身的曠世奇書,今天就來學習一下這本國學經典,感受曾國藩的獨特魅力與用人策略。與人交往必先學會識人,掌握三條黃金法則,遠離奸詐小人。
  • 鬼谷子教你識人:不可深交之人,往往有以下3個特徵,要及時遠離
    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從古至今,就一直講人不可無友,但是友不可是損友。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不小心交到損友,那麼受傷害的要是自己了。如果恰巧對方還是個邪佞之人的話,那麼就要小心自己不要被他傷害了。
  • 鬼谷子識人術:心機深重的人,身上有兩個特徵,悄悄躲開
    很多現在研究人際關係的人,都有個誤區,就是只想到要交什麼人,卻沒去想,該遠離什麼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每個人都懂的道理,所以,是「墨」的人,就該遠離。比如,心機深重的人,就是黑墨,會把你的人生都染黑。從鬼谷子的識人術裡,可以發現這類人的三個特徵,碰到要悄悄躲避,不要驚動。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