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個養蜂迷偷了6箱蜜蜂連夜運回老家:自己弄點蜂蜜吃吃

2020-12-05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一凡 通訊員 石宇陽

「蜂箱竟然還有人偷?!」

5月2日,袁先生來到自己位於杭州濱江西興街道的蜂場查看,走了一圈發現少了幾箱,再仔細一數心疼壞了:總共6箱價值近2萬元的中華蜂連同蜂箱一起不見了。

袁先生馬上報警。

接到報警後,濱江公安分局西興派出所鷹眼便衣隊調取案發現場周邊監控錄像,發現一名男子存在重大作案嫌疑,精準研判鎖定落腳點,成功抓獲了嫌疑人餘某。

餘某今年30多歲,在服裝行業工作。但他還是一個養蜂「迷」,自學了一些養蜂知識。

辦案民警俞警官介紹,4月30日,餘某途經西興街道河邊小樹林時,正好發現有放養的蜜蜂。看到蜜蜂,餘某的興致來了,想到馬上五一了,想把這些蜜蜂運回家自己養,還能弄點蜂蜜吃吃,就偷偷將放置在樹林中的6個蜂箱,連夜用車運回了淳安老家。

目前,餘某某因涉嫌盜竊罪已被濱江公安分局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6箱蜜蜂已成功追回交還事主。

「一般陌生人是不敢輕易動蜂箱的,不然蜜蜂會狠狠蜇你。」專業養蜂人稱,蜜蜂會認人,要是弄不好,蜇幾個包是小事,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警方提醒:盜竊蜜蜂觸犯法律,行為本身也存在著極大的風險,萬不可因為好奇或一時貪念而留下人生「汙點」。

相關焦點

  • 小區暗藏17箱蜜蜂惹鄰裡怨 養蜂人:關燈早點睡
    對話養蜂人  「擔心蜜蜂飛進屋,可關燈早點睡覺」  當天傍晚6點,根據居民提供的手機號碼,記者同龐先生取得聯繫,他承認棚頂的蜜蜂的確是他所養,說自己是專業養蜂人,並強調這些家蜂不蜇人,但隨後又承認這些蜂偶爾也會蜇下人,不過他拒絕搬走蜂箱。  記者:在小區養蜂多少年了?
  • 50箱蜜蜂一年能賺多少錢?農村大爺說出數字,難怪年輕人不養蜂
    在很多農村都能看到不少擺在院子外面的蜂箱,這些都是野生的蜜蜂,然後被人工收集起來飼養,大多都是供自己家人食用,並不是靠養蜂來賺錢的。曾有人統計過,說我國有數億蜂蜜消費者,而養蜂人只有幾十萬,這麼大的市場應該很賺錢才對,那麼養蜂到底能賺多少錢呢?
  • 盜蜂挑起「蜜蜂大戰」 數十萬隻蜜蜂參戰,死傷數萬
    鬱悶的李子亮說,蜜蜂大批死亡是因盜蜂所致,罪魁禍首就是一公裡外的另一群蜜蜂。「他家的蜂群來這裡偷蜜,蜜蜂之間相互攻擊,我的蜜蜂都被咬死了!」    保守一點計算,如果一個蜂箱有2000隻蜜蜂,僅李子亮一家,就有兩萬多隻蜜蜂在這場「蜜蜂大戰」中死亡。    李子亮今年70歲,是錦繡川水庫附近黃錢峪村的農戶,已經有五年養蜂史。
  • 蜜蜂喜歡吃什麼?蜜蜂的四大主食
    加入我們一起學養蜂養蜂技術是一門值得不斷學習的技藝,點上面箭頭上的「蜂友世界
  • 避難堡五月有蜂蜜,重耳棗花蜜,蜂蜜的營養價值與蜜蜂的種類無關
    好東西一般有季節性,產量很小,不是什麼時候想買都會有的,你贊同嗎?好東西都是大自然的施捨而來,比如蜂蜜,就是自然精靈施捨了一部分給我們人類。我們不能傷害它們,更不能掠奪它們,它們在保證自己的前提下能給我們多少就是多少了。
  • 農村養蜂具有天然的優勢,蜜蜂一年採蜜1500斤,收入就是七萬多元
    蜂蜜對人體的好處多多,特別是女性,常吃蜂蜜能夠排毒養顏,還能補充身體所需的一些營養,並且男女老幼都能吃。蜜蜂養殖是一項傳統的養殖項目,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養殖歷史,養好了發家致富當然也不在話下。在山西陵川奪火鄉一個蜜蜂養殖戶,養了150多箱蜜蜂,一年下來能有七萬多元的收入。
  • 蜜蜂盜蜜造成他人損失8箱蜂蜜,養蜂人被判賠償
    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養蜂人的蜂蜜被他人的蜜蜂盜取,損失應該由誰承擔?北京市三中院今日(10月29日)通報這樣一起案件,法庭判決盜取蜂蜜的蜜蜂主人擔責,賠償被盜養蜂人8箱蜂蜜的損失共計8000元。北京市三中院介紹,盜蜂是在缺蜜期一個蜂群的蜜蜂到另一個蜂群中偷取蜂蜜的行為。蜜蜂養殖中的中蜂(又稱中華蜂,屬中國獨有蜜蜂品種)、意蜂(即義大利蜂,西方蜜蜂的一個品種)混養容易引起盜蜂現象。自意蜂引入中國後,因兩種蜜蜂互盜引發的侵權糾紛時有發生。本案中,王某與張某系同村村民,均從事中蜂養殖工作。
  • 養蜂的人兒,趕花的故事,蜂農是這樣趕花採蜜的!
    ,前面等待他們的是花海的美景,也有大山深處的寂寞,還有自己的蜜蜂採集而來的一桶桶蜂蜜。養蜂的人兒二、多年養蜂的閆樹文,心願已了交城縣的閆樹文養蜂二十餘載,每年都會天南地北的追趕花期,放牧著蜜蜂,收穫甜甜的蜂蜜,如今他已有自己的養蜂場和蜂蜜加工企業,帶領著村裡人一起來養蜂致富。
  • 大熊貓進村偷吃11箱蜂蜜 國寶霸王餐誰來買單
    吃貨,吃睡不誤  從8日上午11點,發現大熊貓破壞蜂場,到次日凌晨吃飽睡足溜走,這個標準吃貨「勤勉」地幹掉了11個蜂箱。  ●上午11點  蜂場被破壞 「元兇」疑是大熊貓  65歲的唐國華已經養了33年蜜蜂,在家幾十米外搭了個青磚砌牆、石棉瓦做頂的簡易蜂場。
  • 河南帥小夥養蜂,一箱蜜蜂一年變成30箱,厲害了,看小夥怎麼做
    蜜蜂是群集動物,是一個大家庭,家庭的壯大,和家庭數量直接影響蜂產品的收益,一箱蜜蜂有一個或2個王,幾千到幾萬工蜂,好幾百雄峰組成,蜜蜂生活在脾天加一脾上,一脾大概2200隻蜜蜂看看養蜂牛人怎麼操作的。養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蜜蜂經過了冬季休眠期,是最衰,因為荊條6月中旬大流蜜的時候,進入陽曆2月找一個陽光明媚的天上午,放大巢門翻開箱大蓋,促使蜜蜂飛翔排洩去除蜂箱溼氣,為開繁準備。 半月後繁殖脾子脾封蓋,蜜脾被吃了空一半,也產上子,現在蜂群弱蜂量不足的需要保溫,稻草,麥秸都可以。
  • 四川一野生大熊貓下山偷吃10多箱蜂蜜(圖)
    大熊貓下山偷吃10多箱蜂蜜    大熊貓下山偷吃10多箱蜂蜜  「還以為養蜂場遭賊了,沒想到是大熊貓!」9月8日下午5點多,寶興縣永富鄉中崗村唐家蜂場,一名「不速之客」正在偷吃蜂蜜,村民們靠近發現竟然是一隻大熊貓。接到村民報料後,寶興縣林業局工作人員立即趕往發現地進行保護。  據當地村民介紹,當地生態良好,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時常有野生大熊貓造訪農家。可能是聞到了蜂蜜香味,這隻野生大熊貓專程跑來吃,被發現時正趴在蜂箱前大快朵頤。
  • 蜜蜂為什麼不吃蜂蜜?蜂蜜是蜜蜂的什麼?
    小時候前院的鄰居就是養蜜蜂的,經常能吃到香甜的蜂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蜂蜜在生活中也越來越常見了,不過很多人奇怪人吃蜂蜜,蜜蜂為什麼不吃蜂蜜呢?蜜蜂當然是吃蜂蜜的,蜂蜜其實是蜜蜂的主要食物,還有花粉和蜂王漿都是蜜蜂的食物。
  • 從「靠山吃窮」到「靠山吃蜜」——首都最大「天然蜂場」的小康...
    務過農、在磚廠幹過的楊奇特別喜歡蜜蜂,從1986年開始養蜂:「開始十箱八箱的,當時沒有農藥、病蟲害也少,蜜蜂比較好養,至少比養個小豬、小雞的好,又不耽誤幹農活。那時候農村特困難,糧食都不能自給,年年出去借糧……」「記得那時候去南方轉場,11月出發先到皖南,火車一車皮裝600來箱蜜蜂,路上走一個星期。
  • 四川:大熊貓下山偷吃10箱蜂蜜 從下午吃到晚上
    「還以為養蜂場遭賊了,沒想到是大熊貓!」9月8日下午5點多,四川寶興縣永富鄉中崗村唐家蜂場,一名「不速之客」正在偷吃蜂蜜,村民們靠近發現竟然是一隻大熊貓。接到村民報料後,寶興縣林業局工作人員立即趕往發現地進行保護。
  • 大熊貓下山偷筍 這隻下山偷吃11箱蜂蜜國家賠償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熊貓下山偷筍 這隻下山偷吃11箱蜂蜜國家賠償 近日,一則大熊貓下山偷筍消息引發關注,筍子竹葉是大熊貓的最愛,但這種突破管理員的管束跑下山偷筍去了,小編就想問這個管理員幹什麼去了:咱們的國寶大熊貓的夥食就這麼差嗎?還讓它下山去搞食物!
  • 蜜蜂會不會吃葡萄?
    關於蜜蜂會不會吃葡萄的問題,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從養蜂的角度來說,蜂部落對蜜蜂吃葡萄這種行為有一些質疑。蜜蜂吃葡萄的真相其實蜜蜂不光是會吃葡萄,很多水果蜜蜂都會吃,蜂部落養蜂的附近就有很多種植水果的,當這些水果熟透腐爛以後,掉在地上的通常會有大量的蜜蜂在上面採集,這個過程蜂部落進行過觀察,這不僅僅是一個吃的過程,還是一個連吃帶包的過程,也就是說蜜蜂吃完後還會把一部分帶回蜂巢。
  • 蜂蜜與青梅產業齊飛 汕尾陸河螺洞村從瀕臨空心村蝶變國家3A級旅遊區
    南方日報記者 姚志豪 攝&nbsp&nbsp&nbsp&nbsp春暖花開時,廖少挺戴上防蟄帽,拉著一車蜜蜂上山追花逐蜜。「從鎮裡的水電站離職後,我專心養蜂,年收入有四五萬元,翻了一番,有錢改造漏水的房子了。」&nbsp&nbsp&nbsp&nbsp廖少挺所在的觀天嶂山腳下,梅子青青枝頭墜,蜜蜂嗡嗡花間飛。
  • 蜜蜂總在繼箱儲蜜,冬天要把繼箱的蜂蜜轉移到巢箱嗎?
    對於我們養殖意蜂的朋友來說,只要細心觀察都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在外面有蜜源的時候蜂群中巢箱中幾乎沒有蜂蜜,有的只是幼蟲,而大量的蜂蜜被存儲在繼箱裡面。對於有蜜源的時候來說這倒是好理解,畢竟天氣不冷,蜜蜂可以在繼箱與巢箱之間靈活的活動, 但是如果到了冬季以後,巢箱中沒有蜂蜜,蜜蜂通過從機箱取食的方式獲得蜂蜜,很顯然這需要蜜蜂在巢箱和繼箱之間穿梭,其實這個過程非常容易導致蜜蜂散團。
  • 巴中90後老師發明自動取蜜蜂箱,蜂蜜易流出產量增加
    這種傳統方式割蜂蜜的方式,讓楊棵瑞覺得很不科學,蜂蛹被割之後數量減少,費時且易空巢,直接導致蜜蜂和蜂蜜的產量減少。2017年初,楊棵瑞到金川縣時發現,在金川縣高原上的花期特別長,一年有7個月的花期,「那是養蜂的好地方」。
  • 走進養蜂人家,了解蜜蜂的生長環境和養蜂人的日常生活
    6月16號是我第一次來到牡丹江穆稜鎮的日子,在這裡的風土人情和城市的車水馬龍完全是兩種生活,讓我流連忘返,很有幸和老友一起去董叔山上的蜂場看了看。山路比較遠,我們吃過早飯就開車前往,四周都是被大山圍繞,綠樹成蔭,空氣裡面飄著一股花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