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朝暉:石家莊重症患者平均年齡60歲以上 早期症狀不易被發現

2021-01-18 中國經濟網

1月13日,針對石家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救治進展,總臺央視記者對正在石家莊的國家衛健委救治專家童朝暉進行了專訪。童朝輝介紹說,目前當地收治的重症患者平均年齡都在60歲以上。

國家衛健委救治專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童朝暉:我們國家專家組每天要到病房去查房,特別是ICU裡的病人。

童朝暉表示,目前確診病例,平均年齡在46.5歲,重症病例患者年齡都在60歲以上。

病區實行「雙主任」「雙護士長」制

國家衛健委救治專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童朝暉:現在胸科醫院收治的病人有508例,我們每天用「雙主任」制,就是一個省級專家是病區的主任,再加上他們醫院的自己的主任,這是「雙主任」制。「雙護士長」制也是這樣。這樣的話從病區管理、院感的流程控制都還是比較好。每天早上9點交班,我們作為國家專家組幾位同志,首先進病區,查完這些重病人重症患者以後,然後我們也分工去到其他病區去轉一轉。

早期症狀不易被發現 要積極進行核酸檢測

在採訪中,童朝暉結合臨床救治過程中總結的經驗,對新冠肺炎疫情早期不易被發覺的特點作出了提示。

國家衛健委救治專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童朝暉:有的可能早期沒症狀,比如剛開始發病、發燒呼吸道症狀,包括現在新冠很多呼吸道以外的症狀,比如說嗅覺還聞不到味,吃飯也沒味,腿肚子無力沒勁。除了看核酸之外,還要關注這些人的一些相關的症狀,還要關注影像學的變化。

童朝暉表示,控制疫情,早期隔離觀察和甄別篩查尤為重要。

國家衛健委救治專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童朝暉:實際上隔離點的密接者或者是次密接,特別是密接者,應該是單間隔離,單間隔離還是應該有醫務人員的巡視。比方說我每天要去看看有沒有症狀,或者是這些次密接者或者來自這些中高風險的人核酸檢測要勤一點。比方說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這樣的一個頻次多測一測,及時把這些後發病的人把它甄別出來,早點送到醫院。

進行全員核酸檢測的必要性

從1月12日開始,石家莊進行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截至13日12時,已累計採樣821萬多人。就這輪全員核酸檢測的必要性,童朝暉作出了解答。

國家衛健委救治專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童朝暉:核酸檢測假陰性比較高,比如有的人做一次可能是陰性,做兩次三次,有的報導中說做十次以後才陽性。我覺得比方說,如果說我們把第二次全民核酸檢測做完了,這些高危人群,高危中高風險地區的人群多做幾次做完了,的確是沒有陽性再發現,我覺得應該是拐點是可以出現了。現在實際上從全國各地的核酸檢測支援,有好多隊(伍)已經到了河北,所以說它的核酸檢測的能力以及質控質量水平,我想都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應該說第二次核酸檢測應該很快就能完成。我覺得應該說是目前這一次疫情,儘管說在石家莊這個數量還不算小,但是總體發病來講,這種重症危重症的這種人數也好,比例也好,還不是很高。

(總臺央視記者 俞悅 賀學國)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馳援「前線」專家童朝暉這樣說
    童朝暉表示,SARS感染後出現發燒、肺炎等症狀後才具有較強的傳染性,而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有12天左右的潛伏期,甚至更長,發病不是急性,不一定出現高熱,呼吸道症狀不明顯,有的患者就是有點乏力、頭痛,伴有消化道症狀。這些病人隱藏在人群中不易發現,也不會去檢測就醫,連大夫也不易辨別。這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因此,輕症、隱性感染者是此次疫情防控的重點。
  • 國家衛健委:分別調集3萬毫升血漿支持河北、遼寧重症患者救治
    國家衛健委:分別調集3萬毫升血漿支持河北、遼寧重症患者救治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1-01-13 19:22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電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13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在會上表示,為了支持遼寧、河北的救治工作,國家衛健委分別調集了3萬毫升血漿支持兩地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近期河北和遼寧相繼發生新冠肺炎的聚集性疫情。此次疫情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老年人多,二是患有心腦血管基礎性疾病的人員較多。經統計,河北確診病例平均年齡50歲,高於60歲以上的病例佔30%。遼寧60歲以上人群佔37%,平均年齡達到53歲。
  • 童朝暉:每一次國家有需要,醫務人員從沒有讓大家失望
    扛是一個通俗的語言,實際上就是給患者呼吸支持和臟器保護,讓他自己能扛,讓他免疫功能得到恢復,然後就扛過去了,也就說沒有什麼特效藥。 這次來了以後,我們發現這一批病人比03年SARS還嚴重,為什麼?一個是大家知道,03年受累的一些患者都是青壯年,這一次很多都是60歲以上的。
  • ...已有五位抵達石家莊 四川重症醫學專家康焰已在抗疫一線超150天
    1月15日,河北石家莊市舉行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場新聞發布會,在對疫情防控相關情況進行通報的同時,石家莊市醫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王生池也表示,曾經參與武漢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的「重症八仙」現在已經有5位來到石家莊,開始指導參與新冠肺炎患者的醫療救治。
  • 中國頂級醫學專家堅守武漢,為重症患者阻擊死神!看「王炸」天團...
    目前湖北全省仍在院治療有6016例,其中重症1657例、危重症441例,多數危重症患者合併基礎疾病,救治難度較大。攻堅階段,重症救治面臨哪些新的難題?重症、危重症救治如何爭分奪秒和死神搶時間?降低病亡率,重症患者向高水平定點醫院集中已經接近中午12點了,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這間會議室裡,多學科聯合會診仍在進行。
  • 石家莊檢出核酸陽性近300例!本輪疫情三大特點,趕緊自查
    目前發現的陽性者都是一起疫情串起來的。 河北環京4市15縣人員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在京工作證明可通行 河北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安忠起介紹,河北立即啟動了環京檢查站和進京所有路口卡點,對石家莊、邢臺車輛人員一律勸返,對省內其他地區人員,嚴格執行非必要不進京。
  • 科研速遞|早期空腸內營養支持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治療...
    本研究探究了早期空腸內營養支持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治療效果的影響,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臨床治療提供了可靠經驗。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SAP患者,其中男75例,女45例,患者年齡28~67歲,平均年齡(46.9±3.9)歲,膽源性63例,暴飲暴食34例,其他原因所致
  • 氯喹抗病毒活性的研究基礎與禁忌:童朝暉診療筆記(四)
    年齡<18歲或年齡>65歲。2. 處於妊娠期的女性患者。3. 明確對4-氨基喹啉類化合物過敏的患者。4. 患有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5. 患有慢性肝、腎疾病並達到終末期的患者。6. 患有心律失常、慢性心臟病的患者。7. 已知患有視網膜疾病、聽力減退或聽力喪失的患者。8. 已知患有精神類疾病的患者。
  • 長期發燒或是白血病前兆 白血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原標題:長期發燒或是白血病前兆 白血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不論是什麼疾病在出現的時候,都是會有一個前兆出現的,如果能及時的發現有助於治療,那麼大家知道白血病前兆是什麼嗎,白血病的早期症狀是什麼呢,白血病能治好嗎,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下吧。
  •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親身經歷,不僅肺一個器官衰竭!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究竟會經歷什麼?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官網刊登了這樣一個故事。 約翰是一名68歲的退休老人,生活在美國[1]。 一項發布在柳葉刀雜誌上的論文研究了紐約市2家醫院收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群體的狀況,研究共納入了1150名患者,257名(22%)為重症,中位年齡為62歲(51-72),這些重症患者中,大多數是60歲以上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男性,其中近一半患有肥胖症[3]。
  • 鍾南山: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24天,過半數患者早期不發熱
    · 只有43.8%的患者早期就表現出了發熱症狀,76.4%的患者CT呈現典型影像特徵。· 重症患者的平均年齡比非重症患者大7歲,有三分之一的重症患者有其他的慢性併發症。入院時分別將926例和173例患者分為非重症組和重症亞組,其中重症組的平均年齡比非重症組要大7歲,患有慢性併發症的比例也更大,分別是重症組38.2%,非重症組是22.5%,從流行病學分析,兩者的暴露史並無明顯差異。2019年12月上旬,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發現了首例來源不明的肺炎病例。
  • 瀋陽本輪疫情患者呈年齡大、基礎疾病多、病情進展快等特點
    李晛 攝中新網瀋陽1月16日電(李晛)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冠肺炎救治組專家、遼寧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專家組組長馬曉春在當地政府1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瀋陽本輪疫情患者呈年齡大、基礎疾病多、病情進展快特點。馬曉春說,截至目前,瀋陽本輪疫情累計確診病例37例,無症狀感染者1例。本輪疫情,患者有如下特點。一是患者年齡大。
  • 新冠肺炎患者呼吸衰竭進展比非典更快
    ,他們發現新冠肺炎的患者,出現的是一種嚴重ARDS(呼吸衰竭),與2003年非典相比,這一次呼吸衰竭進展得更快,缺氧有時候發展很明顯。我們想通過這些策略改變,能夠積極救治我們這些嚴重危重患者,同時降低病死率。」童朝暉說。   當日,湖北省通過2月12日0-24時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其中臨床診斷病例13332例。
  • 早期症狀有哪些?冬天血糖不易控?醫生告訴您
    4、年齡較大,一般超過45歲以上應該體檢檢查血糖。5、曾有妊娠糖尿病及多囊卵巢綜合症的女性。6、某些環境因素導致的胰島素抵抗,比如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缺乏鉻元素等。2型糖尿病的症狀在初期不明顯,很有可能有些患者在發病數年後才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這些人的症狀包含以下:1、口渴2、尿頻3、經常感覺到餓,吃得多
  • 平均發病年齡只有45歲!警惕老年痴呆這10大信號
    陸正齊教授介紹,如今「早老」的情況越來越多見,目前臨床上發病平均年齡僅在45歲左右,比以前提早了十年,甚至還有40歲以下的患者,其中更不乏白領、企業高管等腦力勞動者。醫生提醒,管理好心血管健康,改善生活方式預防「早老」很重要,早期發現AD徵兆也可及時控制病情。
  • 60歲後記憶力下降,忘東忘西?醫生:若伴隨3個症狀或是老年痴呆
    以下場景你是否很熟悉:帶著眼鏡找眼鏡、拿著手機找手機、想加好友卻點成了支付界面,如果以上這幾種行為你全都有,或許你會開玩笑的說一句自己是「青年痴呆,」這種症狀不少年輕人在工作中遇到,但是真正的痴呆要比的這個嚴重很多。
  • 胸腺癌的症狀
    核心提示:胸腺癌多見於成年男性,平均年齡50歲(19~74歲),其中類淋巴上皮癌也可見於兒童,基底細胞樣癌多見中老年男性,黏液表皮樣癌與腺鱗癌也可見於中老年女性,臨床表現和胸腺瘤相似,但發展較快且容易導致縱隔結構的移位,多數患者就診時有不同症狀,大多數病人表現為胸痛或胸部不適,部分病人可有消瘦,盜汗,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若腫瘤較大,可出現上腔靜脈阻塞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