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展示並宣稱他們的巨型星艦將在幾個月內發射

2020-09-06 天文在線

SpaceX公司和特斯拉公司的CEO埃隆·馬斯克在德克薩斯州的博卡奇卡村公布了他的星艦Mk1的原型,並宣布該飛船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做好飛行準備。

據《紐約時報》報導,馬斯克聲稱在一到兩個月內,這艘164英尺高、200噸重的星艦將開始無人駕駛狀態下的試飛。它將在空中飛行12英裡,然後完好無損地返回地面。馬斯克告訴記者,「整個起飛和降落的過程將會是相當壯觀的。」

這艘被放置在SpaceX的獵鷹1號(Falcon 1)火箭旁邊展示的原型,是由不鏽鋼製成的,而不是碳複合材料或鋁基材料。Ars Technica(美國知名科技媒體)指出,碳複合材料或鋁基材料賦予了它「特殊的熱性能」,而且成本更低。

「在極寒環境下,不鏽鋼301並不會變脆;它的高達1500攝氏度的融點也足夠應對返回大氣層時的極高溫。因此,這艘飛船隻需要一個適度的,類似玻璃的隔熱層。」

另一個優勢是成本。對於一個自己建造飛船的公司來說,成本很重要。」他說,「每噸碳纖維材料的成本約為13萬美元,而不鏽鋼的售價僅為每噸2500美元。」

據Ars Technica介紹,馬斯克表示:「到目前為止,不鏽鋼是我們在設計上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 「…鋼易於焊接,而且擁有良好的耐候性。老實說,我簡直愛死鋼鐵了。」

馬斯克總喜歡以一種大膽的姿態開誠布公,這次他宣稱星艦最終會攜帶地球殖民者登錄火星。配備的超重增壓級將使220000磅載重量的火箭高達387英尺,據說可以在六個月內做好軌道飛行的準備。據《紐約時報》報導,馬斯克補充說SpaceX「可能會在明年實現載人飛行。」該報告指出,專家們認為除了商業用途之外,這艘飛船在任何領域都有立足之地,因為該火箭的體積對於大多數商業用途來說,都顯得過於巨大了。

專家認為星艦的技術並不需要不切實際的物理或技術飛躍,而是可能實現的。的確,星艦採用了許多幾十年前就被研究過但從未付諸實踐的理念。

更讓他們困惑的反而是,SpaceX該如何利用星艦賺錢。馬斯克也認為,若要發射目前的衛星,它的體積已經遠遠超出了所需。

馬斯克不情願地承認,就目前而言,這艘飛船並沒有太多商業市場——「不是什麼大問題」。

可能實現的用途包括發射SpaceX的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天文學家擔心這一舉動可能會干擾科學研究並製造太空垃圾),以及昂貴到超出想像的國際旅行。馬斯克告訴《紐約時報》的記者,星艦可以在30分鐘內從紐約飛到東京,而且「它基本上是一臺可以著陸的洲際飛彈。沒有什麼能比洲際飛彈能更快地完成這趟旅程,只是少了一顆核彈,多了一次著陸。」

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導,馬斯克補充道:「任何進入未知領域的發展都很難做出精確的預測。」「但我很確信,這件事會發展得非常快。」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馬斯克還預測,星艦的長期成本將低於最初的預計,「可能更接近2 - 3億美元,而不是現在的10億美元。」宇宙飛船的可重複使用性是至關重要的,在幾乎任何機動交通工具中——無論是飛機還是汽車,馬還是自行車——都可以重複使用。」如果汽車是一次性的交通工具,那幾乎沒人能負擔得起這筆開銷。所以關鍵的突破是一種可以快速重複使用的軌道火箭。」

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似乎沒有那麼熱情,他在推特上相當明確地點名SpaceX和馬斯克,暗示該公司應該專注於一再推遲的商業載人計劃。SpaceX的「乘員乘龍」計劃和競爭對手波音公司的CST-100「星際客機」計劃都是為了取代已經退役的太空梭,而該計劃的現狀比原先的規劃落後了數年;2019年4月,「乘龍號」太空艙在測試時發生爆炸,儘管SpaceX不久後就承認了這個事件。

「我很期待SpaceX聲明」布裡登斯汀周五在推特上寫道,「此時此刻,商業載人計劃的進度已經比原先所規劃的落後了許多年。NASA希望SpaceX能以同樣的熱情關注美國納稅人的投資。是時候履行諾言了。」就馬斯克而言,他否認了因對星艦的投入而耽擱「乘員乘龍」載人計劃的說法 (NASA的監察長和前副局長洛裡·加弗都曾指出了資金短缺是難以兌現的原因)。

馬斯克表示,未來5到6個月,SpaceX將對星艦構建多個新的迭代,並提高火箭發動機的產量,在2020年達到每天一臺的目標。

據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報導,馬斯克表示:「以航天標準來衡量,我們建造飛船的速度將會變得非常、非常瘋狂。」

作者: Tom McKay

FY: Aki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spacex宣布提前進行星艦測試,但日本卻再次推遲火星探測器的發射
    對於進入「鴿王爭霸賽」的spacex各產品,今天竟然看到spacex發布的星艦測試時間,從北京時間7月16日晚上開始測試,連續進行3天,比原計劃提前一天。如果一切順利,3天後將開始150米跳躍飛行測試!
  • spacex星艦再次試飛成功!有人稱星艦成功後已無需其他火箭
    Spacex公司今早使用星艦SN6再次成功進行150米跳躍飛行!spacex的星艦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超重型獵鷹火箭,也就是星艦的一級;第二部分就是我們常說的星艦,也就是星艦的第二級。第一級主要任務是將第二級送到地球軌道,第二級則是進行星際飛行及重返大氣層。
  • Spacex星艦終獲得世界航天界的認可,拿到NASA載人登月計劃合同
    雖然Spacex拿到的份額最少,但是星艦項目開始可以獲得NASA的認可,也是一個好消息!入選的這三家企業,將在未來10個月內獲得NASA的支持資金,以推進相關的研發工作。>NASA的這次載人計劃是藉助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和獵戶座飛船將太空人從地球送入太空,而沒有使用Spacex的重型獵鷹火箭以及「載人龍」飛船。
  • SpaceX展示星艦巨型猛禽引擎,2021年將進行軌道級試飛
    軌道級星際飛船將配備6個強大的猛禽發動機。猛禽發動機的燃料是低溫甲烷和液氧,在航空航天工業這是一種獨特的燃料組合。每個猛禽引擎在全功率狀態下都能產生超過200噸的推力。星際飛船上的其中三架猛禽機將是用於大氣飛行的海平面發動機,另外三架經過真空優化的猛禽發動機將用於太空推進。
  • spaceX~星艦(Star ship)用途
    星艦是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試驗階段飛船,材質是不鏽鋼,為了在耐熱和強度上找到平衡點,而星艦發射時放在火箭上面段,飛高了,下面級燃料用完,下面級靠空氣動力學飛回去,星艦自己繼續送人和貨物到空間站或者行星,重複使用。自己即是整流罩又是飛船,不同於太空梭掛在一邊,星艦重在上面。
  • 今早spacex星艦SN5成功完成150m跳躍
    這是星艦的裡程碑式突破,也是全尺寸星艦的首次飛離地面的測試,下一個就將是20公裡(或者3公裡)的挑戰!預計將安裝3個猛禽發動機,但是不知道繼續使用SN5,SN6,還是全新的SN8?不管使用哪個,我們應該很快將看到更為震撼人心的一幕!
  • 「大水塔」飛起來了,spacex星艦SN5成功起飛,完成150米的跳躍
    這是星艦的裡程碑式突破,也是全尺寸星艦的首次飛離地面的測試,下一個就將是20公裡(或者3公裡)的挑戰!預計將安裝3個猛禽發動機,但是不知道繼續使用SN5,SN6,還是全新的SN8?不管使用哪個,我們應該很快將看到更為震撼人心的一幕!
  • 仰望蓄勢待發的全尺寸版星艦,推動馬斯克前進的,是執著的夢想
    載人龍飛船內部15~20公裡的高空測試將是星艦二級在地球範圍內的終極測試,接下來的入軌測試就是和超重型獵鷹組合,完成最終的完全版星艦合體,由一級的超重型獵鷹火箭將二級星艦送入太空。根據馬斯克在國際火星學會上的發言,星艦大概率在2021年內進行入軌測試,2024年發射無人貨運版星艦到火星。
  • spacex公司星艦SN6再次起飛,馬斯克的星空越來越近了
    本月5日,spacex的「大水塔」SN5首次實現全尺寸星艦原型機起飛,處女跳150米驚豔了全世界,讓很多認為不可能的「專家」閉了 嘴。然而spacex可不僅僅只進行一次150米跳躍測試,另一艘星艦將在8月28日再次起飛!
  • spacex公司星艦SN6再次起飛,馬斯克的星空真的越來越近
    本月5日,spacex的「大水塔」SN5首次實現全尺寸星艦原型機起飛,處女跳150米驚豔了全世界,讓很多認為不可能的「專家」閉了 嘴。然而spacex可不僅僅只進行一次150米跳躍測試,另一艘星艦將在8月28日再次起飛!
  • spacex星艦項目計劃及最新進展:2020年入軌、2024載人到火星
    馬斯克曾經表示,需要製造20個SN系列原型機,用於測試和驗證關鍵的技術,目前spacex就是按照這個思路進行的。 按照馬斯克的計劃,最終測試成功的星際飛船(星艦)會先被發射到軌道上,然後由六艘負責加油的星際飛船添加燃料
  • spacex第100次發射,成功將第十一批星鏈送上太空
    是的,你沒看錯,spacex剛剛又成功的發射一批星鏈衛星了。北京時間2020年8月18日22點31分,spacex「6手」獵鷹9號火箭成功點火,順利將第十一批星鏈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這不但使得spacex的星鏈衛星超過650顆,而且也是spacex的第100次發射!
  • 詳解SpaceX「星艦」發射墜毀過程 馬斯克高興個啥?
    「星艦」開啟其三臺大型猛禽火箭發動機升空。  「星艦」在首次嘗試發射中因意外停止後,SpaceX重新將起飛時間調至當地時間9日下午4時40分。該公司必須在聯邦航空管理局批准的指定時間範圍內發射,以確保附近的飛機或船隻交通不會干擾發射。 根據SpaceX的網站稱,當倒計時為零時,「星艦」便開啟其三臺大型猛禽火箭發動機,其中每臺發動機可產生的推力是波音747發動機的六倍。藉助發動機離開發射臺,從德州南部升空。 引擎關閉
  • SpaceX展示星際飛船巨型猛禽引擎,2021年將進行首次軌道級試飛
    軌道級星際飛船將配備6個強大的猛禽發動機。猛禽發動機的燃料是低溫甲烷和液氧,在航空航天工業這是一種獨特的燃料組合。每個猛禽引擎在全功率狀態下都能產生超過200噸的推力。星際飛船上的其中三架猛禽機將是用於大氣飛行的海平面發動機,另外三架經過真空優化的猛禽發動機將用於太空推進。
  • 馬斯克:SpaceX星艦載人前將執行數百次任務
    「要爭取在不到6個月內實現入軌。」燃鵝爆了。而且他們將依靠大量的實際任務基數作為參考。正常來說,如果把1年內所有衛星發射任務「免費升級」為星艦,也大概只有30~50次。而且客戶是否願意這種冒險的「免費升級」呢?也許要加大星鏈衛星產量了。。。SpaceX原計劃2021年發射12次以上星鏈任務,預計星艦出來後,會飆升,2022年,可能會大大超過20次。
  • 星艦SN9和星艦SN10同時矗立在發射臺
    前兩天,由於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沒有批准星艦SN9 約10千米的飛行測試,星艦SN9就一直在發射臺等待,馬斯克為此還著急開罵了。SpaceX官網稱,星艦SN9預計最早在2月1日進行發射,這是星艦原型第二次亞軌道高空飛行測試,類似於星艦SN8的飛行測試,SN9將通過3臺猛禽發動機點火升空,在接近10千米的高空時,三臺猛禽發動機依次關閉。
  • Spacex星艦測試時發生爆炸,整個原型機完全報廢
    原來這是spacex有意而為之,SN7.1本來就是一個測試儲罐,而不是一個完全尺寸的星艦原型機,它主要是用於測試採用新材料的耐壓情況。換句話說,SN7.1就是要進行極限測試的,測試到爆炸為止,才能知道它的極限耐壓值是多少。
  • 星艦SN8十月飛18公裡!馬斯克將在地球上空建造星艦太空港
    地球上最受關注的航天項目,無疑是spacex的星艦項目,自從今年8月和9月份順利完成了SN5、SN6的150米跳躍後,大家都已經將目光放到要安裝頭錐的SN8上了。馬斯克果然不令大家失望,9月13日在推特上宣傳10月份將開始星艦SN8的測試,嘗試60000英尺(約18公裡)的飛行!
  • SPACEX將嘗試發射第一個完全組裝的星艦,計劃飛行20公裡
    每架飛機都離地面150米,並在由一臺以甲烷為燃料的猛禽發動機驅動的發射臺上垂直降落。星際飛船SN8將成為第一個看起來像太空飛船的試驗飛行器,嘗試進行大約20公裡(千米)的高空試驗飛行,相當於60,000英尺(英尺)!
  • Spacex一個星艦測試時發生爆炸,另一個原型機已經安裝翅膀
    原來這是spacex有意而為之,SN7.1本來就是一個測試儲罐,而不是一個完全尺寸的星艦原型機,它主要是用於測試採用新材料的耐壓情況。換句話說,SN7.1就是要進行極限測試的,測試到爆炸為止,才能知道它的極限耐壓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