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股打新 | 一起教育科技(YQ.US),趁熱吃
建議:一起教育科技(YQ.US)可以申購
趁市場還有熱度,身體扛得住,趁熱吃(今年衛生事件因素在線教育行業爆發市場也願給高估值,明後年衛生事件因素消除行業能否還這麼高增速還是要觀察看看的);
1。行業,8.5分;
在線教育K12賽道,很熱;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競爭格局,6分;
競爭格局目前不太好,競爭是激烈的,資本扎堆之下,獲客成本越來越高高、盈利困難,沒錢燒、沒有差異化思路的公司要先走一步;
3。公司素質,7分;
好的地方是公司的經營戰略個人挺認可的:
①既然叫教育科技公司,還是要體現科技含量,研發這塊做的挺不錯挺捨得花錢,免費版覆蓋了全國1/3中小學;
②其次公司以B端免費的形式引流的方式比較獨特,獲客成本較低,也比較容易掌握用戶數據、培養用戶習慣,增加粘性。這是第一步,也是一步好棋,就像騰訊給大家的QQ都是免費的,但你要更漂亮的QQ空間之類的就得花錢買;
不太好或者有隱憂的地方:
①是公司目前的教學口碑似乎相對一般,需要改善。有體驗過的家長、老師、同學們可以來說說使用體驗或者目前報的誰家的網校嗎?
②由於公司非行業龍頭老大,整體實力稍遜一籌(更缺錢),目前行業頭部公司比較明顯了,而且現在行業還在拼燒錢,公司的虧損還在持續擴大,能否持續融資支撐燒錢也是要關注的。
以下是稍詳細的分析一、公司介紹:
公司是面對K12的智能教育平臺+網校,簡單來說就是給學生、老師提供各種教輔軟體,然後希望導流到增值服務或者收費網校的,其中目前9成以上收入來自網校輔導。
目前,一起教育科技產品以「校內+課後」整合模式運營。其中,校內業務主要由包括學校教育平臺「一起小學」以及「一起中學」等子品牌承接,而校外業務主要由家庭教育平臺「一起學」、中小學在線學科輔導平臺「一起學網校」以及社會教育平臺「一起公益」等子品牌承接。
校內業務方面,一起教育科技的校內產品的核心功能是免費的,供老師、學生和家長使用,一起教育科技主要提供智能校園教室解決方案。
課後業務方面,一起教育科技主要提供在線雙師大班課,已經成為公司主要營收來源。2018年,2019年和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9個月中,一起教育科技的在線K12輔導服務營收分別為9388.3萬、3.6億、7.51億元,分別佔總營收的30.2%,88.5%和93.0%。
下面3圖說明了公司目前的業務閉環及典型的應用場景。
二、行業前景:
增速驚人,前景廣闊
上面公司簡介也可以知道公司所處的細分行業是在線K-12輔導市場。沙利文的報告顯示,中國在線K-12課後輔導市場的學生總數從2015年的290萬增長到2019年的3030萬,複合年增長率為102.0%,預計到2024年將進一步增加至9570萬,複合年增長率為38.5%。按現金收入(grossbillings)計算,中國在線K-12課外輔導市場總交易額從2015年的32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67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14.7%,預計到2024年將進一步增長到4072億元,與2019年相比的複合年增長率為43.5%。
三、行業競爭格局與公司行業地位:
競爭激烈、「燒錢搶人」;公司屬於二三梯隊,規模差距較大
目前國內在線教育形成了四個「派系」:分別為學而思網校、跟誰學、網易有道、新東方在線等已上市企業;猿輔導、作業幫、vipkid、掌門1對1等「獨角獸」;編程貓、阿卡索等「千裡馬」;以及字節跳動、騰訊、阿里、百度等網際網路巨頭。
其中,體量較大的K12頭部公司主要有學而思網校、跟誰學、猿輔導、作業幫等。一起教育科技屬於第二梯隊(2020財年Q4學而思網校付費人數是204萬,猿輔導是220萬,作業幫8月底披露付費人數是171萬,跟誰學20年Q1付費人數77.4萬,一起教育科技2020年暑期正價班學員人數50萬,據招股書,一起教育科技網校剛好排第五);從營收上看,2019年一起教育科技營收4.06億元,而據猿輔導當時透露的數據,其營收已達到60億元。
這個行業目前正在燒錢大戰,獲客成本越來越高,頭部公司應該問題不大,二三線逐漸有些玩不起的自然要掉隊,一起教育科技屬於二三線梯隊,中長期能否有一席之地目前還不好說——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暑期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和跟誰學四家在線教育大品牌的營銷推廣預算,分別為15億元、12億元、10億元、8億元,共計45億元。有消息指出,猿輔導在2019年的營銷投入高達14.9億元,到了今年(2020年)這筆營銷費用卻不夠使用三個月。
四、公司的經營戰略與商業變現模式評價
1)經營戰略:差異化又正確的做法
公司的戰略簡單來說就是免費給學校、老師、學生使用,然後導流轉化到收費增值服務、收費網校(猿輔導、作業幫、學而思網校等直接通過大量線上投放獲得用戶)
這種經營戰略的優勢有2個:
優勢1:覆蓋全國3成以上中小學,掌握用戶習慣、用戶痛點難點等海量大數據,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可以提供更加有效有針對性的教輔方案,改進提高教輔的效果;
一起教育科技的優勢在於,能夠通過掌握學生課前、課中與課後的學習數據,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解決方案,打通校內與校外的學習數據,覆蓋學生學習的全流程。
課前老師通過平臺備課;課中老師通過平臺提供的信息化教學工具;課後通過作業埠分發批改作業,並進行階段測試。平臺可以收集與教學進度同步的教學數據,以及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數據。而僅提供課後輔導的網校,只能通過課後作業掌握學生情況。
【有了學生精準的用戶畫像之後,就知道不同學生的弱點在哪,按照需求給學生推薦輕課、班課或者AI互動課程。】
優勢2:獲客成本相對較低;
第二個優勢是第一個優勢衍生的——「能直接給學生解決學習痛點,家長的付費意願也會更強。」
目前行業平均一個低價生獲客成本為300元,一起學能做到100元以下。正價生獲客成本行業均價超過1000元,一起學則在800元以下;2020年8月,作業幫稱暑期正價班學員就讀人次超過171 萬,其中自有流量轉化佔比67%。一起教育科技的暑期正價生中來自自有流量的比率比作業幫還高。「不少家長都長期使用一起學的家長端,先看到學生的錯題和成績,又看到客戶端的課程推廣,轉化場景更順暢。」
一起教育科技為全國超過90萬教師、5430萬學生、4520萬家長提供教學、學習和評測應用,目前服務全國7萬所學校,覆蓋全國三分之一的公立中小學——這種模式在獲客方面還是比較獨到的,類似於騰訊給你免費試用QQ大部分功能,但是要增值服務就得付費,只要流量夠大,小小的轉化率也能有大能量。
2)公司的變現模式:正確的方向,但跟領先者比規模差距較大
現階段行業除了上面說的獲客成本高之外;還有商業變現盈利困難的問題。一起教育科技也做了不少探索,2015年,一起教育科技宣布教師端產品永遠免費,為學生提供付費服務。後面17年嘗試遊戲增值服務的模式,來錢快但赤裸裸割小學生韭菜,所以很快迫於輿論壓力關停,之後又陸續嘗試了O2O平臺、一對一和小班課等模式,可惜效果都不好。
之後跟誰學首創直播雙師大班模式嘗到甜頭,於是大家紛紛跟進。2019年年會上,一起教育科技確立校內免費,通過校外在線K12輔導業務變現的戰略,押注在線大班課業務。2020年暑期正價班學員人次達到50萬——約為同期頭部網校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五、新經營戰略總體成績表:
除了規模跟領先者差距較大外,其他各方面還是很不錯的
1。基本盤優勢足夠大:
①從覆蓋學校、學生人數範圍及比例的角度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Frost&SullivanReport),如上面提到的,一起教育科技已經覆蓋全國三分之一的公立中小學(可以理解為公立市場市佔率33%);具體來說是56%的小學,60%的初中和7%的高中。
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9個月中,一起教育科技智能校內教室解決方案已在中國大陸所有省級地區的360個城市的70,000所K-12學校中使用。
②從核心APP月活用戶人數的角度
2020年上半年一起作業(一起教育科技科技旗下品牌)的平均MAU(月活躍用戶)為中小學在線作業領域第一,規模大於其後四家企業的總和,截至2020年9月30日,一起作業學生端日活躍為680萬,月活躍用戶為1950萬;每個活躍的學生用戶平均每周大約維護七次使用;母公司的平均月活躍用戶達到820萬。
截至2020年9月30日,一起作業的每個活躍教師用戶,平均每周布置8次家庭作業,自2012年以來,一起作業平臺累積學生作業超過70億份。此外,單日通過自動識別和評估技術處理的音頻消息量峰值超過3億條。
2。增值、付費網校業務迅速發展
①付費用戶結構:小學生7成,初中生3成
目前,一起教育科技的付費課程用戶以小學為主,2019年,其付費課程的入學人數分別為小學、初中和高中生的70.6%、28.1%和1.3%。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9個月,其付費課程入學人數分別為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生的67.2%,30.1%和2.7%。
②付費人數變化(倍增)
一起教育科技的付費課程招生人數(paidcourseenrollments)從2018年的27.2萬人增長到2019年的72.6萬人,增長166.9%;從2019年9月30日的40.5萬人增長到2020年9月30日的116.8萬人,增長188.4%。
③學費變化(提升較快)
學費方面,從2018年到2019年,學費中位數水平增加了13%,從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九個月到2020年9月30日的九個月,學費中位數水平增加了34%。
④公司目標:
公司2020年營收目標為20 億元人民幣,並在秋季招到100萬正價學員人次(19年是50萬人次),如果這一目標達成,一起學網校將邁入在線教育第一梯隊。
六。公司的劣勢/短板
1)規模差距比較大;公司屬於二三梯隊;
上面也有提及,2020年公司暑期正價班學員人次達到50萬——約為同期頭部網校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2019年公司營收4.06億元,而據猿輔導當時透露的數據,其營收已達到60億元。
2)教學質量及口碑還有待提升
2020年暑期,一起學網校輔導老師最多曾達到10000人,分布在武漢、南昌、長春、瀋陽、天津等地。但其中全職輔導老師只有2000人左右,其餘均為兼職,而領先的網校所聘輔導老師大部分為全職老師。
一位行業人士分析,招聘兼職老師的確能夠降低運營成本,通過前期培訓、規範服務也能夠完成基本服務,但輔導老師流動性大可能導致服務不持續,轉化率不佳。內部人士稱,暑期低價轉正價轉化率在10%以下,而猿輔導、作業幫低轉正轉化率則在20% 以上。
3)相比頭部公司更缺錢
上面已有提及,頭部公司的估值更高可以融到更多短期錢,燒得起更多的錢。公司作為二三檔公司在融資上還是有差距。錢的差距就會造成在營銷推廣投入上的差距,影響獲客。由於公司的虧損還在持續擴大中,亟需新的資金補充,能不能挺過這輪燒錢期,一個看融資能力,其次燒錢之下規模能否迅速擴大,最後看擴大的規模是否曇花一現還是真正有粘性(有口碑)
七、財務狀況:
(捨得推廣營銷也捨得下注研發,虧損還在持續擴大中,短期內還看不到拐點)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11億元、4.06億元(同比30.75%)和8.08億元(同比277.48%,可以看出衛生事件因素導致大大提速);淨利潤虧損分別為6.56億元、9.64億元和9.75億元;毛利率分別為66.22%、57.30%和60.12%;淨利率分別為-211.15%、-237.23%和-120.71%。
這個巨額虧損其實在在線教育界並不出奇;大家現在還在比拼燒錢圈地能力,還沒開始真正比內功。沒錢燒的長的再靚仔也不行。
那錢燒到哪裡了?主要是兩塊,營銷推廣,這塊今年前三季度就燒了8.5億(前三季收入也就8.08億),同比增加92.5%,接近2018年、2019年兩年之和,這塊基本就把收入燒沒了,那不燒行不行?不行的。大家都在燒,你不燒沒人了解你,電視上猿輔導之類燒的更厲害。酒香也怕巷子深,各家都在融資燒錢軍備競賽,現在還沒到頭。
第二塊是研發。今年前三季度用於研發投入的有4.23億(前三季度對應的毛利是4.85億),上面也提到一起教育科技2018年、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前9個月收入分別為3.10億、4.06億元人民幣、8.08億元人民幣,同期研發費用分別為3.99億、4.91億(研發投入佔35.86%)、4.23億元人民幣;同行網易有道、跟誰學最近財年研發費用分別為2.75億和2.12億,佔比分別為21.16%、11.01%——研發也是省不了的,這是有口碑有用戶粘性的基礎。
八、股東背景:
新東方背景,明星股東
一起教育科技創始人劉暢為新東方教育集團副總裁,成立之初就獲得了前領導王強和徐小平真格基金的天使輪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一起教育科技累計進行5輪融資:分別於2011年12月、2012年12月、2013年9月、2014年7月、2015年2月、2018年3月完成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500萬美元A輪融資、1000萬美元B輪融資、2000萬美元融資、1億美元D輪融資以及2.5億美元E輪融資,累計融資額約為26.3億元人民幣,背後集結了老虎基金、HCapital、順為資本、真格基金、字節跳動等知名投資機構。
有媒體報導稱,2020年一起教育科技進行了第六輪融資,規模為20億人民幣,此輪融資後,公司估值超過30億美元,投資方暫未對外公布,關於這一輪的相關細節也並未得到查到官方的相關報導。
此次IPO前,創始人劉暢持股為17.1%,順為資本持股為20.2%,雷軍係為一起教育科技科技最大股東。FluencyHolding持股為13.5%,HCapital持股為12.3%,CLLion Investment III Limited持股為11.6%,EstaInvestments Pte。 Ltd。持股為11.2%,WaldenInvestments Group Limited持股為6.4%。
(文章來源:智通財經網)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