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冰火本不相容,但有一種冰塊卻可以燃燒! 1月15日上午,青島寧夏路小學的同學們來到了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開啟了一場探尋可燃冰之旅。通過聽專家講解、現場觀察及動手操作,孩子們近距離學習了有關可燃冰的相關知識。
1月15日上午,在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四樓報告廳,研究員孟慶國為青島寧夏路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場「揭秘可燃冰」專題講座。他結合小學生的興趣點和理解能力,用通俗的語言、形象的圖片對什麼是可燃冰,可燃冰的產地、產狀、形成過程,如何開採可燃冰等進行了直觀展示,讓同學們知道了這種燃燒的冰塊能釋放出巨大能量,成為未來中國的重要新型能源。課堂極具趣味性又充滿科普性。現場,孩子們聽得十分投入,時不時拿出小小筆記本記錄著自己的新發現。
講座之後,便進入了同學們最期待的實驗環節。孟慶國帶同學們進行了拼接可燃冰的分子模型實驗,並從零下180°的液氮罐裡取出人工合成的可燃冰。每個同學都參與稱量、點火、記錄等實驗過程。一上午的研學活動,讓同學們收穫滿滿。每個小組都認真完成了研學實驗報告。可燃冰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麼好處和壞處?我們可以用可燃冰做些什麼?……針對這些科研問題,孟慶國與孩子們共同進行了交流探討。寧夏路小學一直以海洋科普教育為抓手,培養學生親海、愛海、知海、用海意識,激發學生探索海洋、保護海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學校海洋教育工作品牌。此次海洋研學活動正是科普、研學相結合的一次創新探索。孩子們在研學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海洋科學之廣袤,激發了他們探索海洋奧秘的熱情。(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