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神奇的可燃冰!寧夏路小學寒假開展海洋研學實踐活動

2020-11-28 齊魯壹點

水火、冰火本不相容,但有一種冰塊卻可以燃燒! 1月15日上午,青島寧夏路小學的同學們來到了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開啟了一場探尋可燃冰之旅。通過聽專家講解、現場觀察及動手操作,孩子們近距離學習了有關可燃冰的相關知識。

1月15日上午,在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四樓報告廳,研究員孟慶國為青島寧夏路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場「揭秘可燃冰」專題講座。他結合小學生的興趣點和理解能力,用通俗的語言、形象的圖片對什麼是可燃冰,可燃冰的產地、產狀、形成過程,如何開採可燃冰等進行了直觀展示,讓同學們知道了這種燃燒的冰塊能釋放出巨大能量,成為未來中國的重要新型能源。課堂極具趣味性又充滿科普性。現場,孩子們聽得十分投入,時不時拿出小小筆記本記錄著自己的新發現。

講座之後,便進入了同學們最期待的實驗環節。孟慶國帶同學們進行了拼接可燃冰的分子模型實驗,並從零下180°的液氮罐裡取出人工合成的可燃冰。每個同學都參與稱量、點火、記錄等實驗過程。一上午的研學活動,讓同學們收穫滿滿。每個小組都認真完成了研學實驗報告。可燃冰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麼好處和壞處?我們可以用可燃冰做些什麼?……針對這些科研問題,孟慶國與孩子們共同進行了交流探討。寧夏路小學一直以海洋科普教育為抓手,培養學生親海、愛海、知海、用海意識,激發學生探索海洋、保護海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學校海洋教育工作品牌。此次海洋研學活動正是科普、研學相結合的一次創新探索。孩子們在研學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海洋科學之廣袤,激發了他們探索海洋奧秘的熱情。(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

相關焦點

  • 納溪區河東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匯報展評活動
    四川新聞網瀘州1月16日訊(王有連 牟麗 文/圖)1月16日上午,以「讓每一個生命綻放精彩」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教育匯報展評活動,在瀘州市納溪區河東小學演播廳隆重舉行。全校教師以及三至五年級家長代表參與活動,納溪區教育和體育局德衛藝股股長王仕科到場指導。窗外寒風瑟瑟,室內卻溫暖如春。
  • 青島同安路小學:打造小學裡的「高端」海洋教育 助力青島「海洋...
    引入「高端」資源,打造「海洋小院士」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孫永根高級工程師到校為低年級學生講授海洋興趣課,通過圖片展示和視頻播放,孩子們學習了領陸、領海、公海、領海基點、領海基線、海島等基本概念;從事航運業的工程師曹瑞海給學生講解了「一帶一路」海上航運知識,帶同學們走進了神奇的海上運輸世界;青島海洋所的李彥龍教授也開設了「深海正能量-可燃冰
  • 打造小學裡的「高端」海洋教育 助力青島「海洋攻勢」
    ;與海洋所、海大海洋與大氣學院等合作共建,為孩子們引入「高端海洋資源」;結合疫情防控開展主題學習,從小樹立孩子的海洋保護意識……十九年來,青島同安路小學始終在海洋特色教育的道路上不懈探索,精心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海洋教育名片。
  • 青島寧夏路小學海洋校本課程《大洋一號》首發(圖)
    11月8日上午,青島寧夏路小學海洋教育校本課程系列圖書第二輯《大洋一號》新書首發儀式在寧夏路小學運動場舉行。市南區教體局副局長孫莉、「大洋一號」船長陸會勝、青島遠洋船員學院工會主席魯志傑、市南區少年宮主任胥兵、青島寧夏路小學校長焉永紅、樂學網主編婁雷、《大洋一號》青年作者和全校數百名師生出席了本次首發儀式。
  • 名山區黑竹鎮中心小學開展「探索茶文化,感悟茶人生」研學實踐活動
    四川新聞網雅安頻道 舉報   四川新聞網消息 近日,名山區黑竹鎮中心小學組織六年級
  • 探索神奇自然 傳承非遺文化 萍鄉經開區橫板小學開展研學活動
    孩子們到達孽龍洞  中國江西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王靜報導:暮春之初,草長鶯飛,正是學子出遊研學之時。為了讓孩子們拓展視野,加強與自然文化的親近,感受集體生活方式,4月19日,萍鄉經開區橫板小學來到楊岐鄉孽龍洞組織開展了以「探索神奇自然 傳承非遺文化」為主題的春季研學旅行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接受教育,在行動中展開學習,在體驗中收穫成長。  活動前,學校做好了安全應急預案等各項工作的準備。通過開展部署會、班會、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等,確保此次研學旅行活動安全、有序地開展。
  • 清華大學社會實踐支隊到萬源市開展實踐活動
    四川新聞網達州7月12日訊(馬發海)7月1日至7月10日,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博士生張燁宇帶隊的清華大學社會實踐支隊一行11人到萬源市開展了為期10天的實踐活動。清華大學社會實踐支隊來革命老區萬源開展實踐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10天時間,但清華學子們以清晰的思路、務實的作風和創新進取的精神,用實踐的力量來推動自我和社會的進步,充分展示了一份份令人為之感動的「青春中國」的力量與智慧,出色地完成了社會實踐各項工作任務,達到了「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的目的,受到實踐單位的一致好評。
  • 科學引領,問道深藍 ——香港路小學開啟海洋研學之旅
    海洋科學  大海蘊藏著巨大的奧秘。  3月17日,香港路小學部分學生在周旭校長的帶領下開啟了海洋研學之旅,上了一堂意義非凡的海洋研學實踐課。   一、深度探究,問道海洋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是此次研學旅行的第一站。
  • 清清的河水深深的情,河南開展百萬大學生「返家鄉」沿黃社會實踐活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小平1月6日,記者從團省委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引領廣大青年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團省委決定利用這個寒假在全省開展百萬大學生「返家鄉」沿黃社會實踐活動
  • 南寧濱湖路小學環保科技活動:讓綠色文化紮根校園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陳 江 通訊員 陸 娟 沈 毅■核心提示南寧市濱湖路小學是我區僅有的兩所被教育部、科技部、環境部、中國科協等八部委聯合授予「全國十佳科技教育創新學校創新之星」小學之一。「夢田」的種植實踐活動,培養了孩子的生命意識、環保意識,亦促使小孩子們在日常用餐時養成了「光碟」的習慣,用行動證明了勤儉節約是美德。B 挑戰記錄 廢紙變寶2014年以來,濱湖路小學開展了夢想啟動未來——「說說我和紙的故事」科技節活動項目。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分別開展了「紙能有多長?」「紙能有多高?」「紙能飛多遠?」
  • 青島嘉峪關學校海洋學院小學員暑假研學記(組圖)
    嘉學院】青島嘉峪關學校海洋學院小學員暑假研學記  青島嘉峪關學校訂閱號  7月21日  7月19日上午,位於福州南路的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迎來了青島嘉峪關學校海洋學院的小學員們。這是由市南區海洋教育聯盟利用暑期聯合各教育實踐基地開展「海之融」海洋研學營主題活動之一。
  • 實踐出真知 研學促成長 市直五校初二年級綜合實踐教育活動順利閉營
    12月21日至25日,銅陵市示範性綜合實踐蓋達組織銅陵市第五中學、十七中學、二十中、二十一中、周潭中學市直五校初二年級400多名學生入營參加綜合實踐教育活動。本期活動採用「3+2」課程模式,即三天的「美麗徽州行」研學課程加上兩天的綜合實踐課程,既讓同學們體驗生活,增長知識,了解實踐基地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特色,又組織同學們走進美麗的古徽州開展三天兩晚深度研學之旅,開闊眼界,收穫成長,感悟徽州文化的魅力。
  • 合川雙鳳小學開展菜園子基地實踐活動
    華龍網12月3日6時訊(通訊員 鞠書豪)為加強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設,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有效開展「三愛」教育,2018年11月,合川區雙鳳小學開展了菜園子基地實踐活動。
  • 湘潭:小學開展「認識身邊的中草藥」主題實踐活動
    教室旁邊的空地上種植的魚腥草、車前草、紫蘇等中草藥生機勃勃,教室的窗臺上擺放的四葉蓮、艾葉等中草藥盆景綠意盎然,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懸掛著的由學生們創作的中草藥美術作品栩栩如生……近日,筆者在湘潭縣中路鋪鎮中心小學看到這頗為新奇的一幕。   據了解,湘潭縣中路鋪鎮中心小學現有學生約1000名。
  • 未來科學家塔山小學航空研學活動全程回顧
    )海洋智能裝備研究中心展開航空航天研學之旅,開拓眼界,拓展視野。隨後開營儀式主持人強調了本次活動需要注意的兩點:1、在整個研學活動的過程中始終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到令行即動,令禁即止。2、研學旅行,重點在「研」「學」而非「旅」「遊」。隨後我們一起拍攝了全家福合影,通過相機記錄這美妙的瞬間。
  •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走進昆蟲博物館」實踐活動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走進昆蟲博物館」實踐活動 2016-12-14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參與「走進昆蟲博物館」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 寧夏回族自治區氣象局黨組召開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楊婧報導  11月19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氣象局黨組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會議由寧夏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丁傳群主持,中國氣象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5督導組嶽春山、馮志敏同志出席會議。
  •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提出破解可燃冰開採難題的中國方案
    劉昌嶺告訴記者,科研人員主要採用降低壓力、升高溫度或添加化學物質的方式,從而破壞可燃冰相對平衡的條件,使可燃冰分解,再進行開採。「試採實踐表明,降壓法是最具應用前景的可燃冰開採方法」。劉昌嶺說,「但降壓法的最大難題就是,提產困難,強行提產可能導致地層失穩、大面積出砂,難以實現可燃冰的長期、高效開採,需要對其進行改進優化。」
  • 再鑽南海可燃冰—聚焦中國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勘探
    記者前不久從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獲悉,今年該局共安排了「海洋六號」等4艘調查船,在南海北部西沙海槽等3個海區展開7個航次的綜合調查,對我國南海北部的「可燃冰」資源開展了地質取樣、海底攝像、淺層剖面、多波束調查,並採用了高解析度二維地震、準三維地震等調查手段,以及海底地震儀、水下機器人、海底可控源電磁等新方法和新手段。
  • 巫溪縣啟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
    巫溪報訊(記者 喬金平)7月3日,為期一周的巫溪縣首批中小學研學之旅圓滿結束,紅路小學3-5年級60餘名師生從紅池印象研學旅行基地快樂歸來。  本次研學旅行由紅路小學、縣人武部、重慶上善青少年安全教育發展中心等單位共同開展,包括重溫歷史、科學探尋、自然體驗、安全教育等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