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溪區河東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匯報展評活動

2020-11-26 四川新聞網瀘州頻道

四川新聞網瀘州1月16日訊(王有連 牟麗 文/圖)1月16日上午,以「讓每一個生命綻放精彩」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教育匯報展評活動,在瀘州市納溪區河東小學演播廳隆重舉行。全校教師以及三至五年級家長代表參與活動,納溪區教育和體育局德衛藝股股長王仕科到場指導。

窗外寒風瑟瑟,室內卻溫暖如春。在河東小學「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育人理念的澆灌下,我們的研學實踐之花開得分外燦爛。河東小學校長梁彬的暖心致辭拉開了展評活動的帷幕。接著,德育副校長就學校2019年度研學實踐教育活動的開展情況作工作匯報,讓與會教師和家長更加了解了河東小學「2定3做5完成」的校外研學實施模式。優美的《採茶謠》讓大家仿佛跟著孩子們的腳步,品茶悟道,享受茶韻飄香;《百味人生,無「醋」不精彩》那鏗鏘的快板聲是孩子們「弘揚革命精神,賡續紅色基因」心聲的表達;舞蹈《竹編娃》既有孩子們親嘗勞動的艱辛不易,又有農耕生活的愜意;詩朗誦《孩子,來生我們還要一起走》以汶川地震為背景,繼續探尋生生不息的生命的意義……精彩紛呈的展示一次次把研學實踐展評活動推向了高潮。

河東小學的研學足跡走過了一村又一寨,不曾停下過探索、學習、研究的步伐,形成了比較豐富的河東經驗。王股長在總結講話時肯定了河東小學的研學實踐教育工作,希望學校載一船研學星輝,向青草更青處漫溯的同時,帶領其它兄弟學校探索研學追夢旅程。

 

 

相關焦點

  • 納溪區白節鎮小學走進 合面「四育」教育基地體驗
    12月7日至8日,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中心小學組織五年級三班和六年級五班的師生110餘人,在12名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走進「瀘州市國家級教育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合面鎮教育基地」開展了為期兩天的研學遊體驗活動,讓參與學生受益匪淺,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體驗活動分為內務整理、舞龍、陶藝、蒸竹筒飯、拉練體驗等十餘個項目。
  • 天津師大物理科普項目獲第五屆全國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
    日前,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聯合舉辦的第五屆全國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在重慶科技館舉行。《甜蜜的科學——一個連貫的STEAM課程群》項目是天津市科普基地——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科學體驗館多次走進社區和中小學開展的科學類綜合實踐課程。
  • 銅陵市英語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匯報展示活動舉行
    為進一步推動我市英語教育教學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加強交流學習,以研促教,更好地提升廣大英語教師的專業水平,月7日,全市英語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匯報展示活動在第十中學舉行。全市共100餘名中小學英語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 實踐出真知 研學促成長 市直五校初二年級綜合實踐教育活動順利閉營
    颯爽英姿展風採,意氣飛揚頌青春。12月21日至25日,銅陵市示範性綜合實踐蓋達組織銅陵市第五中學、十七中學、二十中、二十一中、周潭中學市直五校初二年級400多名學生入營參加綜合實踐教育活動。本期活動採用「3+2」課程模式,即三天的「美麗徽州行」研學課程加上兩天的綜合實踐課程,既讓同學們體驗生活,增長知識,了解實踐基地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特色,又組織同學們走進美麗的古徽州開展三天兩晚深度研學之旅,開闊眼界,收穫成長,感悟徽州文化的魅力。
  • 臺山市臺城第一小學教育集團:推動城鄉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
    為了實現城鄉教育資源均衡優質發展,推動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2019年11月,由臺城第一小學為領銜學校,臺城白水小學、臺城城西小學、臺城南強小學、深井鎮中心小學、深井鎮小江小學、深井鎮那扶學校等6所學校為成員校的臺城第一小學教育集團正式成立
  • 寧夏路小學寒假開展海洋研學實踐活動
    1月15日上午,青島寧夏路小學的同學們來到了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開啟了一場探尋可燃冰之旅。通過聽專家講解、現場觀察及動手操作,孩子們近距離學習了有關可燃冰的相關知識。1月15日上午,在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四樓報告廳,研究員孟慶國為青島寧夏路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場「揭秘可燃冰」專題講座。
  • 漢陰縣澗池鎮中心小學班級手抄報展評活動
    近日,漢陰縣澗池鎮中心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了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手抄報展評活動。據悉,本次活動以「讀書樂」為宗旨,以「人人參與」為原則,讓同學們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開闊視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 蘭山區小學生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展評活動舉行
    蘭山區小學生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展評活動舉行 發布日期:2020年10月26日 瀏覽次數:210月23日上午,蘭山區小學生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展評活動在臨沂銀雀山小學勝利小學校區舉行。本次評比分為小發明組、小製作組和小論文組三個組進行,展出的作品來自蘭山區40多所小學,共計300餘件(篇)。在作品展示區裡,學生利用普通的材料、廢舊的物品等製作成富有創新意識和科技價值的作品。比如,利用上千塊小小的樂高積木拼裝成的形態各異的作品:氣勢恢宏的軍艦,懷揣夢想的和諧號,惟妙惟肖的過山車,靈活多變的「大黃蜂"等等。
  • 臨渭區北塘實驗小學舉辦素質大課堂匯報演出 健康快樂促成長
    臨渭區北塘實驗小學素質大課堂匯報演出主會場渭南青年網(圖/文 閔盼龍)7月3日,臨渭區北塘實驗小學2018至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素質大課堂匯報演出成功舉辦。此次活動集中展示該校一學期來的學習成果,並特邀臨渭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學生家長,共同見證孩子成長。
  •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四維聯動」實踐教學 打造小學教育「全能師範生...
    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小學教育專業是依據基礎教育改革與兒童啟蒙教育發展的需要,立足重慶、面向西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熱愛小學教育事業並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教育理念,具備通識、學科以及專業知識、能力結構,能夠勝任小學多學科教學以及綜合課程設計,能夠以「全人教育」理念促進兒童知識、興趣與人性的整體啟蒙,在小學以及兒童教育機構從事教學、教研以及管理等相關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 天河區STEM教育創新能力大賽成功舉辦:37個STEM案例參與展評
    南派資訊:日前,由天河區教育局主辦,天河區教育學會、天河區體育西路小學共同承辦的2019年天河區STEM教育創新能力大賽在體育西路小學西校區舉行。此次大賽共有37個來自不同中小學的STEM案例參與展評,在加強學校之間的經驗交流之餘,推進天河區STEM教育發展。據悉,本次大賽分案例展評、課例展示、專家講座等三個環節。參賽師生對案例進行闡述和答辯後,經過專家第一輪初評和第二輪複評,最終評出了一等獎5個,二等獎9個,三等獎13個,優秀獎10個,優秀指導教師7個,優秀組織獎5個。
  • 第五屆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14日亮相
    新華網重慶10月12日電 10月14日-16日,第五屆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將在重慶舉辦,本屆活動有哪些令人期待的亮點呢?   據了解,開展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動「科技館活動進校園」工作,發揮不同類型科普場館的教育服務功能,提高科普場館業務人員開發並組織實施優質青少年科學教育項目的質量和水平,搭建各類科普場館間學習交流平臺
  • 成都大邑北街小學:凝心聚力十五載,情趣教育再出發
    展情趣教育研究十五年碩果 科研周開幕式上,北街小學教師代表匯報了情趣教育在理論研究、課程建設、教師培養、家校共育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大邑縣北街小學、泡桐樹小學大邑分校相關負責人分別以《讓綻放的情趣,帶生命去遠航》《有情有趣,自由舒展》為題,對學校未來發展的規劃作了匯報;姚文忠教授、楊一鳴博士對學校的情趣教育特色文化和課程建設作評價,並對學校情趣教育研究工作進行指導
  • 宜賓南溪區舉辦首屆「三環N步」開放式課堂教學展評活動
    四川在線宜賓頻道消息(張旭梅 羅國益)12月1日上午,宜賓南溪區中和國際學校初中部舉辦首屆「三環N步」開放式課堂教學展評活動。來自全區各中小學校長、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教務主任等近兩百餘人齊聚中和國際學校,感受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教研活動。
  • 【教學研討】連雲港市小學英語集體備課論壇暨骨幹教師教學特長展評活動在青口小學舉行
    9月29日,全市各小學400多名英語教師齊聚青口小學,參加全市小學英語集體備課論壇暨骨幹教師教學特長展評活動。
  • 清華大學社會實踐支隊到萬源市開展實踐活動
    四川新聞網達州7月12日訊(馬發海)7月1日至7月10日,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博士生張燁宇帶隊的清華大學社會實踐支隊一行11人到萬源市開展了為期10天的實踐活動。清華大學社會實踐支隊來革命老區萬源開展實踐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10天時間,但清華學子們以清晰的思路、務實的作風和創新進取的精神,用實踐的力量來推動自我和社會的進步,充分展示了一份份令人為之感動的「青春中國」的力量與智慧,出色地完成了社會實踐各項工作任務,達到了「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的目的,受到實踐單位的一致好評。
  • 名山區黑竹鎮中心小學開展「探索茶文化,感悟茶人生」研學實踐活動
    四川新聞網雅安頻道 舉報   四川新聞網消息 近日,名山區黑竹鎮中心小學組織六年級
  • 箬山小學舉辦「品海洋文化 展漁娃風採」海洋文化課程展示活動
    6月11日,箬山小學舉辦「品海洋文化 展漁娃風採」暨「紅領巾學院」海洋文化課程展示活動,全市各小學及校區大隊輔導員參加活動。箬山小學負責人介紹了學校的概況及辦學特色,該校以「悅納博容,臻於至美」為辦學理念,以「魅力海山 活力傳承」為主題,致力於打造有魅力、有活力、富有人文氣息的海感文化學校。學校構建了「海納文化浸潤」特色項目體系,以「以海亮校」、「以海涵師」、「以海養德」、「以海厚學」四大平臺的建設為抓手,實施各項策略,並以學生爭當「最美漁娃」和教師力踐「至美引航」為媒形成了系列評價載體。
  • 沂南:紅色教育連成片 紅色基因代代傳
    近幾年,沂南縣緊抓機遇,依託自然人文資源優勢「用心講好沂蒙精神的感人故事」,積極推動開展沂蒙紅色研學旅行,採取「基地化建設」「課程化實施」「社會化運作」「主題化呈現」「多元化評價」等措施,形成「紅色教育連成片」「紅色基因代代傳」的縣域紅色研學發展格局。唱好主旋律 把準研學旅行發展主線沂南縣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創新推動了紅色資源與紅色研學教育融合發展。
  • 小學科學教學網《科學風》第58期
    小學科學基於方法和績效的教師研訓               杭州市餘杭區教育發展研究學院  李福生 衛金榮   2020年9月,我們單位更名為「杭州市餘杭區教育發展研究學院」,由教研室和教育學院合併而成,由李福生(浙江省師幹訓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