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山市臺城第一小學教育集團:推動城鄉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

2021-01-17 江門日報臺山微事

「集團化辦學後,學校經常組織開展更加豐富的校園活動,德智體美勞全面兼顧的培養模式,孩子們的學習能力也越來越強,發展全面。」臺城第一小學六二班的家長李先生表示,自從學校實行集團化辦學,孩子不僅在學習上有進步,還很積極參加各類活動,整個人都開朗了。

 

「集團化辦學讓我們看到學校的特色辦學更加突出了,同時也增強了我們作為家長對學校教育理念、對孩子的學期情況等,有了更好的認知。」而來自臺山市深井鎮的馮先生則表示,他家孩子在小江小學上學,集團化辦學讓他們感受到鄉村教育在逐漸優化。


 

為了實現城鄉教育資源均衡優質發展,推動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2019年11月,由臺城第一小學為領銜學校,臺城白水小學、臺城城西小學、臺城南強小學、深井鎮中心小學、深井鎮小江小學、深井鎮那扶學校等6所學校為成員校的臺城第一小學教育集團正式成立。


一年來,該集團結合自身特點積極整合城鄉優質教育資源,推動管理制度、師資隊伍、研學模式、品牌特色、教學質量等方面的發展,朝著「建立管理互通、資源共享、師資互派和文化共建的緊密型合作關係」的方向努力,向著「提質量、促均衡、塑品牌」的目標奮進,為有效地促進城區和農村之間教育的資源互補、互動和合作作出貢獻,助力推動臺山教育事業不斷快速優質發展。




「成立初期,我們通過調研探討,集團設立了關於名師工作室運營、會議管理、財務支出等方面的制度,希望通過完善的管理制度,推動集團化辦學向縱向深發展。」臺城第一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黃泳虹說道。


據了解,臺城第一小學成立以來,著眼頂層設計,形成集團管理制度,並通過學校管理經驗交流,取長補短,以制度促集團辦學文化的形成和凝聚,又以文化的深度融合促使制度進一步完善,進一步推進成員校之間的深度融合。


 

6月10日,臺城第一小學教育集團在深井鎮中心小學召開教育集團教學教研工作會議,使成員校之間深入互相了解,以便更好地開展下一階段工作,切實提高集團各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9月25日,該集團再次召開主題為「凝心聚力謀發展,乘勢而上創新篇」2020-2021學年度集團工作會議,再次明確教育集團的定位,展示階段性成果,分析發展形勢,部署新階段工作。



除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舉行集團核心團隊工作會議是促進集團化辦學穩步發展的有效措施之一。該集團組織機構各部門分別進行工作研討會議,使各部門奮鬥目標一致、步伐一致,使各人都更明確自己的使命、職責和任務,形成集團發展的強大力量。經過一年來的努力,該集團利用優勢,統籌資源,合作共享,重組優化,交流經驗,實現城鄉結合,提升教學質量,提升教師素質。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是教育事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

如何把這項最重要的基礎工作抓實抓好?

該集團通過科學的培養方式,

增加成員校教師的交流,

建設優質的教學隊伍。



為實現互助共進、一同成長的集團目標,該集團制定「師徒結對互助」工作方案,由集團骨幹教師與青年教師結成互學成長共同體,周期為一學年。並實行「期間堅持以課堂為本,實行每周進行一次網絡備課,每月進行一次互相聽課,每學期同上一節示範、匯報課,每學期完成一份師徒結對互助總結師」的「四個一」師徒培育模式,促進教師實現自身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針對集團成員分布廣,距離遠的局限性,該集團還多次舉辦送教到校的活動,實現資源互補。集團內先後舉行了語數英和藝術課的送教活動,為小規模學校或邊遠鄉校提供教學示範和專業支持,實現城鄉教育資源互補,增進城鄉教師的交流學習,讓教師們在多層交流中收穫成長。


 


「集團組織學生開展了多次活動,通過舉行古詩詞誦讀活動以及故事宣講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誦讀水平,增強了學生的團結精神。此外,還收集了學生與老師的優秀成果製成自媒體內容,在家長群中宣傳成果。學生和家長為有這樣認真負責的集團感到自豪、自信。」

臺山市深井鎮那扶學校家長劉女士表示,

集團化辦學讓教學更加多元化,

學生增加了動力更加努力學習,

家長對學校增添一份信任。




校園活動越來越多元化,這得益於集團化辦學所帶來的創新教研模式。該集團積極結合市級教育科研課題,基於教育集團背景,專注於教研模式的探索,得出「一題七段」集團教研模式的理論成果,將「一個主題」和「研、說、展、思、引、評、議」等七個階段的教研模式,推廣應用於集團各學校各學科的教研活動中,使得教學教研質量穩步提升。





此外,組織各學校骨幹力量進行培訓,將領銜總校的3T思維課堂模式全面鋪開。課堂上以Talk(交談)的方式讓學生自然習得知識,通過任務驅動引導學生Think(思考),再鼓勵學生嘗試Try(運用)習得的知識,使學生掌握技能,發展核心素養。

 


 

教育集團的成立,讓我們在辦學模式轉型、優質資源共享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打破了原有辦學體制內學校教育資源獨享的局限和壁壘,有效整合了集團內各校的現有資源和辦學特色。」臺山市深井鎮小江小學馮老師如是說。


臺城第一小學教育集團包含7所涵蓋城區、鄉村不同類型的小學。自成立以來,該集團大力融合各學校特色資源,實現集團內各種優質資源共享,讓每所學校的辦學都自成特色、別具一格,如:臺城一小的「揚長教育」,白水小學的「棋藝育人」,城西小學的「厚德教育」,南強小學的「排球特色」,深井中心的「文明禮儀」,那扶學校的「排球教育」,小江小學的「勞動教育」。


 

通過不斷的努力與探索,該集團結合特色辦學,逐步實現了優秀的辦學理念、管理制度、特色課程,集團名教師跟崗等項目分享,集團化辦學初顯成效。該集團獲得臺山市級以上集體獎勵共39項,教師個人獎勵共343人次,學生個人獎勵共357人次。


12月15日,臺城第一小學教育集團更是在臺山市教育集團化辦學成果展評活動中獲得一等獎的優秀成績,獲得了來自教育系統的肯定。



此外,該集團注重工作過程的歸納總結,率先發行集團期刊《啟航》、成果集《春華秋實》、教案集《創新華章》、論文集《教海拾貝》等材料並贈予成員學校,實現集團辦學成果物化。



「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將開拓創新,舉辦更具影響力的集團活動,探索優秀集團管理模式,構建新型的辦學文化,實現集團學校辦學質量整體提升的共同目標!」黃泳虹對集團的發展充滿期待。


來源:江門日報(記者/李嘉敏 臺教宣)

責任編輯:李嘉敏

喜歡本文,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成立,試水教育專家任總校長
    大洋網訊 今天上午,海珠區第二小學教育集團正式揭牌成立。該教育集團由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領銜,集團成員學校包括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海珠區知信小學、海珠區金影小學,共覆蓋5個校區,229名教師,3653名學生,是海珠區成立的位於東部的首個教育集團。
  • 海珠區請華東師大名教授當教育集團總校長,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
    12月26日,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正式揭牌成立。該教育集團由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領銜,集團成員學校包括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海珠區知信小學、海珠區金影小學,共覆蓋5個校區,229名教師,3653名學生,是海珠區成立的位於東部的首個教育集團。引進華東師範大學知名教授劉良華擔任集團總校長,試水教育集團與高校知名教育專家聯手管理教育集團的運作新模式。
  • 結對共建 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今天,天元區白鶴小學與茶陵縣腰陂中心小學、潞水中心小學開展結對共建活動。來自茶陵這兩所學校的近30位教師通過觀摩課例展示、了解校園文化建設等方式共同交流辦學、教學經驗。在《狐狸分奶酪》的課例展示上,白鶴小學的老師通過設置多個環節提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還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進行演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整個課堂生動有趣、氛圍活躍,給現場觀摩的老師留下了深刻印象。
  • 《市政府關於深入推進市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規範...
    到2020年底,我國大部分地區基本實現「普九」,但隨之而來的城鄉、地區、校際等之間的教育發展不均衡問題越來越突出。2001年,《全國教育事業第十個五年計劃》提出,要努力實現地區間教育事業的相對均衡發展。到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的戰略性任務」,我國的義務教育發展規劃開始向均衡發展轉變。
  • 七裡河區「新教育教研共同體」促進校際間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
    ."10 月 20 日上午,在七裡河區敦煌路小學四樓會議廳臺上,一堂特別的語文課《橋》正在進行,來自敦煌路小學、華林路第一小學、二十里舖中心校、永登縣西鐵小學、永登縣城關小學五所學校的老師認真聆聽觀摩了該堂課,而這也正是五所學校成立 " 新教育教研共同體 " 的項目內容之一
  • 【般陽城裡探發展】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共享 「六邊工程」提升群眾...
    現在,一根網線共享了城鄉優質教育資源,一個排球拍擊出多樣化發展的特色教育,當文化通過不同形式向下一代傳承,更深層次的教育發展,讓原本黯然失色的學校,再度成為了「最靚建築」。而當華燈初上,霓虹閃爍,人頭攢動的淄川魯泰體育場,熱鬧非凡的淄川體育公園,熱火朝天的全民健身場景,讓淄川區「體教融合」的先行樣本更加令人期待和好奇。
  • 推進教育均衡化發展的一個案例與啟示
    蕪湖市三山區是2006年2月設立的新城區,近十年來致力於從農村轉型為城區背景下教育均衡快速發展,取得了突出成效:2012年以來被評為「安徽省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區」「安徽省社區教育實驗區」,2014年通過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區考核並排名全省第二。最近我們到該區進行調研,感到其經驗富有啟示意義。  1.加大投入,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資源。
  • 縮小教育差距 浙江上下合力跑出基教均衡發展加速度
    與社會發展並駕齊驅的,是人們對於自我發展的需求。教育作為提高國民素養的重要途徑,卻仍面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溫州一所山區小學一年級的6名學生正在上課(受訪者提供)  「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十九大報告中的這句話一語中的。「公平」、「質量」二詞,也彰顯了黨和政府縮小教育差距的決心。
  • 江津區珞璜實驗小學:探索優質發展 助推教育興區
    為服務於園區的高速發展,江津區珞璜實驗小學通過強師提質、文化引領、優化管理等系列舉措,以及注重養成教育、夯實科技教育等重點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在短短5年時間裡,便完成了從新建校到「窗口校」的跨越式發展。「學校環境美,老師責任心強,孩子變化大,在這兒上學我放心!」
  • 加大資金投入科學調整布局 定安發展均衡教育交出滿意答卷
    今年7月份,定安通過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省級評估驗收。  「教學質量提升,取得不錯的成績,離不開義務教育發展均衡化。」定安縣委書記陳軍說,通過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持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才交出這份答卷。  近年來,定安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教育工作,尤其是九年義務教育。
  • 昆明春城小學教育集團通過電腦隨機均衡分班
    8月31日,昆明春城小學教育集團舉行了「陽光分班」儀式,新生分班將依舊通過電腦隨機分配方式均衡分班,繼而通過抽籤方式確定班主任。 春城小學「陽光分班」模式已經成為昆明市各小學分班的範本。該校2020級新生「陽光分班」儀式邀請了所有一年級新生家長參與。學校首先讓一年級各個科目任教上臺,對他們一一進行了介紹。但具體哪些老師教哪些學生,在電腦分配之前老師自己也無法知道。
  • 關於徵求《南通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
    南通市司法局2020年4月30日南通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立法依據目的〕 為了保障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 濱海新區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 新區學生家門口上學
    「十三五」以來,濱海新區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進行新一輪學校布局調整,規劃新增教育用地,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入學。優質教育資源遍地開花今年9月,欣嘉園片區又有一所新建小學——玉簪小學投入使用,該項目是天津市實驗中學濱海教育集團為新區教育發展打出的又一組合拳。與此同時,東疆首個小學也正式投用,填補了區域空白。
  • 海珠|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力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信息時報訊(記者 衛靜雯) 啟動課程改革實驗班,成立7個學科課程改革研發小組;構建德智體美勞情新六藝課程體系;加強學生社團建設,成立學生發展部……近日,由海珠區教育局組建的廣州市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在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北校區報告廳舉行課程改革兩周年實踐總結活動。
  • 2022年建設百所優質教育集團!廣東大力推進中小幼集團化辦學
    2022年培育創建百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指導意見》明確,要通過實施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完善辦學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彰顯集團化辦學的優勢,推動集團內各成員學校的共同發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受益面,不斷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努力破解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努力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需求
  • 南小森林城:推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
    近日金鑫校長來到合肥市南門小學森林城校區,就學校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特殊學生關愛臺帳、「十不得」文件貫徹落實情況給予了指導。督學們對學校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做出的努力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對校園文化建設提出了針對性建議。隨後,督學們來到教導處,查看了特殊學生關愛臺帳,了解了七類特殊學生的建檔立案情況,督學們強調學校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讓特殊群體能夠「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推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機會均等地享受到與時代同步的優質教育,這是教育的最美好境界。
  • 青島新添六個教育集團!涉及青島1中、19中、39中……
    青島一中教育集團將以「優質、均衡、共享、發展」為導向,以「以人為本,內涵發展,適切教育,多元育人」為目標,充分發揮青島一中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在初高中課程貫通式培養和綜合高中建設方面做出新的探索,通過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打造具有航天科技特色的教育集團,從而帶動全市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 「十三五」期間青島將實現城鄉教育「五統一」
    「十三五」期間青島將實現城鄉教育「五統一」 2017-01-10 11:00:00來源:央廣網
  • 高密市五大舉措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
    認真落實《高密市中小學幼兒園布局專項規劃(2018—2035)》,統籌推進「三區」共建,提高城區學校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突破新城區,在高新區規劃建設一所高中學校,實現高中教育城區化。在臨港經濟區規劃晏子學校等高品質初中和小學,滿足東部新城群眾不斷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
  • 【特刊2】五大關鍵詞講述廣州教育集團化辦學之路!
    教育集團從辦好每一所學校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優化配置教育資源,規範辦學行為,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整體提升義務教育水平和質量,響應了老百姓讓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的呼聲。城鄉義務教育集群化發展教育集團與鄉村的碰撞,在擴大享受優質資源群體、促進教育公平上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