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建設百所優質教育集團!廣東大力推進中小幼集團化辦學

2021-01-08 金羊網

2022年建設百所優質教育集團!廣東大力推進中小幼集團化辦學

金羊網  作者:孫唯 粵教宣  2020-08-21

到2022年,全省建立形成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的良好發展態勢;培育創建不少於100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唯 通訊員 粵教宣

近日,省教育廳等四部門聯合下發《關於推進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統籌區域內集團化辦學、推動跨區域集團化辦學等,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2022年培育創建百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

《指導意見》明確,要通過實施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完善辦學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彰顯集團化辦學的優勢,推動集團內各成員學校的共同發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受益面,不斷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努力破解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努力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需求。

到2022年,全省建立形成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的良好發展態勢;培育創建不少於100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充分發揮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的輻射帶動作用;每個地市至少創建2個省級優質特色教育集團,舉辦一批有特色有影響的本地優質教育集團。

教育集團分校區不超過9所

《指導意見》指出,要優化集團化辦學布局,探索多種集團化辦學模式。各地要積極探索多校協同、區域組團、同學段聯盟、九年一貫制、十二年一體制等多種集團化辦學模式。鼓勵將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新建學校等納入教育集團管理,提升辦學質量。支持各地採取優質學校設立分校區、優質學校委託管理薄弱學校、新建學校劃歸優質學校管理等方式組建緊密型的教育集團。積極引導社會力量舉辦的高水平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優質民辦學校牽頭組建教育集團。鼓勵公辦、民辦中小學(幼兒園)開展資源共享、人才交流和深度合作。

此外,要統籌區域內集團化辦學。各地要採取辦學主體自主組合、政府引導組合等多種方式,以區域內一所優質品牌學校或者優質教育資源(以下簡稱核心校)為龍頭,與區域內其他學校組建教育集團,鼓勵縣(市、區)以義務教育學校、幼兒園為主體組建縣域內的教育集團,鼓勵地市以優質特色普通高中為核心校組建市域內的教育集團。縣域內集團化辦學應與學區化管理同步推進實施。

同時,還要推動跨區域集團化辦學。鼓勵各地市之間、市域內各縣區之間、市屬學校與縣區學校之間廣泛開展基礎教育領域的辦學合作,組建跨市域、跨縣域的教育集團,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推動珠三角地區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加強合作,以珠三角優質中小學、幼兒園為核心校組建教育集團,帶動提升粵東粵西粵北基礎教育水平。吸引省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省外優質品牌學校與廣東中小學、幼兒園合作,創辦教育集團,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育優質學校。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加強與港澳臺及國外教育機構交流合作。

合理確定集團辦學規模。原則上一個教育集團覆蓋的學校(分校區)數不超過9所,覆蓋的學生數不超過1.5萬人。

嚴禁教育集團內通過「掐尖」方式違規招生

對於具體辦學機制方面,《指導意見》指出,要優化內部治理機制。不斷完善教育集團基本治理模式,優化內部治理結構。緊密型的教育集團可以設立總校長,賦予其管理權限,對集團內部事務進行統籌協調管理。同時,建立成員校成長溢出機制。集團內的成員校達到一定條件後,可以脫離原教育集團。鼓勵各地以成長後的成員校為核心校,組建新的教育集團,與薄弱學校共享相關資源、課程、理念和人才。

健全教師交流輪崗機制,建立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各地要加大教師資源統籌力度,在深入推進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的基礎上,建立完善支持集團內各成員校之間互派管理人員雙向交流、互派教師輪崗交流的制度。新任成員校校級領導一般應具有集團內兩所以上學校工作的經歷(其中每所學校的工作時間不少於1年)。

《指導意見》強調,各地要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原則,指導各教育集團依法依規落實好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工作要求,小學一般採取按地段對口方式入學,初中一般採取按地段對口入學、小學對口直升或電腦派位搖號等方式入學。成立教育集團的優質普通高中的招生計劃名額分配可適當向本市招生區域的集團內農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傾斜。規範民辦義務教育招生辦學行為,嚴禁教育集團內通過「掐尖」方式違規招生,嚴禁教育集團違規跨區域招生,嚴格落實國家和省關於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政策要求。集團內各成員學校應按規定做好學籍管理工作,嚴禁以各種形式借讀、掛學籍跨校就讀。

向教育集團下放教師職稱評審權

《指導意見》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集團內各學校要積極探索基於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課堂教學,探索項目式學習、研究性學習等跨學科綜合性教學,積極開展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教學。同時,建立健全集團內教師招聘、培訓、培養、評價和考核等機制。探索建立集團內教師職稱統一推薦評審制度,鼓勵各地向辦學成效顯著、管理規範的集團下放教師職稱評審權,統一開展教師職稱評審。

完善考核評價制度。建立省級優質教育集團評價標準,各地要研製並完善集團化辦學發展性考核評價制度,出臺本地區優質教育集團評價指標,從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學校發展、社會認可和發展潛能等層面,對集團和各成員校內部治理和運行、優質資源共享、教師隊伍建設、辦學水平提升等方面全方位開展發展性、捆綁式績效評估和動態質量監測。

打造提升集團辦學特色。充分發揮教育集團的品牌影響力和文化輻射力,以文化引領各成員校「和而不同」發展。集中集團專業力量,幫助各成員校在提升常規課程教學水平的同時,打造特色課程,凝練辦學特色。

編輯:木青

相關焦點

  • 集團化辦學何去何從
    於是,在吸納「名校辦民校」優勢的基礎上,長沙布局發展教育集團化。2001年11月,長郡中學與麓山國際實驗學校聯合組建湖南省首個基礎教育集團——長郡教育集團。目前,長郡教育集團在長沙的初中已有31所(含規劃和建設),其中,公辦初中24所,民辦初中7所。    2002年,雅禮中學開始組建雅禮教育集團,目前發展到公辦初中20所(含規劃和建設),民辦初中2所。
  • 【特刊2】五大關鍵詞講述廣州教育集團化辦學之路!
    教育集團從辦好每一所學校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優化配置教育資源,規範辦學行為,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整體提升義務教育水平和質量,響應了老百姓讓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的呼聲。城鄉義務教育集群化發展教育集團與鄉村的碰撞,在擴大享受優質資源群體、促進教育公平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 「貼牌」名校成歷史,長沙出臺新政優化集團化辦學
    據觀潮君梳理,以長郡為例,2001年11月,長郡中學與麓山國際實驗學校聯合組建湖南省首個基礎教育集團長郡教育集團,發展到現在,在長沙的初中已經有31所(含規劃和建設),其中公辦初中有24所,民辦初中有7所。
  • 臺山市臺城第一小學教育集團:推動城鄉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
    為了實現城鄉教育資源均衡優質發展,推動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2019年11月,由臺城第一小學為領銜學校,臺城白水小學、臺城城西小學、臺城南強小學、深井鎮中心小學、深井鎮小江小學、深井鎮那扶學校等6所學校為成員校的臺城第一小學教育集團正式成立
  • 集團化辦學要構建文化向心力
    原標題:集團化辦學要構建文化向心力  只有文化自信,才可能進行平等對話;只有堅守特色,才能實現持續良性發展。   ■王凱   據媒體報導,為給學區房降溫,教育部門正在考慮推進多校劃片,並通過集團化辦學,實現名校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 ...集團化辦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教育集團 三林中學-上海頻道-東方網
    原標題:【教育】浦東又成立10個教育集團!來看看有哪些學校→  據上海發布,浦東新區新聞辦說,今天,浦東又成立10個教育集團!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年底覆蓋八成以上公辦小學初中。TA們都是誰?覆蓋哪些成員校?
  • 深化辦學體制改革!濟南市槐蔭融貫教育集團今日正式成立
    12月4日上午,槐蔭融貫教育集團成立暨授牌儀式在濟南育華中學舉行。據了解,這是槐蔭教育與華東師範大學合作,在深化學校辦學體制改革,推進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實施「高校助推」發展模式,促進區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方面邁出的極為重要的一步。
  • 昆明推進「三名」工程 本地名校拓展辦學達123所
    5月15日,在2020年昆明市兩會集中訪談時,昆明市教育體育局局長穆仁早介紹了「三名」工程推進情況以及疫情形勢下昆明復學工作情況。本地名校拓展辦學達123所在「三名」工程推進過程中,昆明在名校建設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先後引進了清華附中、北京八十中、湖北黃岡中學、華東師範大學、西南大學、上海師大附中、上海健康醫學院、四川師範大學附中、美國復興教育集團等21所國內外名校來昆合作或舉辦28所學校。
  • 塑造「新名牌」:名校集團化辦學中的成員校發展路向
    對於集團名校而言,這一屬性體現為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服務(如先進的教學理念、成熟的教學模式等)符合名校優質學生成長的需求,而對於集團成員校來說,這一教育教學服務質量在趨向於名校標準的同時,也要觀照成員校學生與集團名校學生之間客觀存在的認知特點與能力差異,也就是說,集團成員校的高質量教育教學服務提供,需要在審思和融匯集團名校教育教學理念與核心思想基礎上,準確把握所教內容的深淺尺度,所用方法的靈活變換,以契合學生認知需求的特殊性
  • 《市政府關於深入推進市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規範...
    (二)實施多種形式合作,放大優質資源輻射帶動作用。大力推進學校集團化辦學、教育共同體建設和多種形式的結對共建,合力幫扶薄弱學校,努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率和共享度。鼓勵支持區域之間合作,鼓勵區級制定政策吸引資源加強薄弱學校,市級資源配置堅持向薄弱區域、薄弱學校傾斜。
  • 權威發布 | 關於加快學位建設推進基礎教育優質發展情況如何?請看...
    保地保用集約建設。(四)突出優質性,實現基礎教育規模與質量「雙提升」為了加快實現基礎教育優質發展,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實施意見》強調:一是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包括硬體條件優質均衡,師資隊伍高素質建設,也是優質均衡;同時入學機制要體現優質均衡,完善義務教育的入學機制、加快推進集團化辦學、積極探索未來教育形態,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 試點將日語俄語納入中考外語科目 2020年深圳教育要這麼做
    編制高中未來 5 年布局和建設規劃,探索普通高中建設和管理新模式,新改擴建普通公辦高中學校 2 所,新增普通公辦高中學位 6150 個。今年,要積極引入廣東省實驗中學等國內名校來深辦學,達到新建高中 " 建一所、優一所 " 目標。
  • 五年來,青島教育一批重量級改革次第花開,海洋教育等經驗在全省...
    在「十三五」收官之年,青島教育持續發力,集團化辦學、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教育攻堅等重量級改革次第花開,讓島城學子享有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名校「集團軍」壯大自今年青島實驗高中教育集團成立以來,作為成員校,實高附中從實驗高中那裡「借來」課程及教師資源,進一步優化了自己的校本課程平臺。
  • 青島再添六大教育集團 突出海洋航天科技特色,聚焦勞動教育、特殊...
    青島一中教育集團總校長王先軍介紹,一中教育集團將充分發揮一中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在初高中課程貫通式培養和綜合高中建設方面做出新的探索,通過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打造具有航天科技特色的教育集團,從而帶動全市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 深圳:力爭到2022年公辦普高錄取率提升至53%
    深圳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目前已超常規推進高中學位建設,公辦普高學位近兩年也保持高供給,但由於歷史欠帳多、學校建設周期長等因素,短期內仍難以滿足市民需求,公辦普高錄取率與其他一線城市仍有明顯差距,爭取到2022年,將公辦普高錄取率提升到53%左右。  深圳市財政局也表示,深圳對高中教育的投入去年是70億元,今年安排了83.8億元。
  • 深圳:到2025年新增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個
    此目標將分為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2020-2022年)全市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9萬座、幼兒園學位6萬座。第二階段(2023-2025年)全市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45萬座、幼兒園學位8.5萬座。  此外,為了確保基礎教育學位快建、優建,《實施意見》提出五個方面的舉措。推動學位建設駛入「快車道」:一是優化學校建設審批流程,開闢加快學校建設的「綠色通道」。
  • 5年後高中公辦學位將達11萬個!東莞全面加快教育現代化強市建設
    優化學前教育資源配置,強化幼教師資隊伍建設,實施幼兒園科學品質保教示範項目,力爭到2025年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3萬個,打造一批品牌幼兒園,推動公辦民辦幼兒園協同發展。三是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行動計劃。創新優質師資配置,創建集團化辦學示範區,完善品牌學校培育常態化機制,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試點示範。
  • 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成立,試水教育專家任總校長
    大洋網訊 今天上午,海珠區第二小學教育集團正式揭牌成立。該教育集團由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領銜,集團成員學校包括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海珠區知信小學、海珠區金影小學,共覆蓋5個校區,229名教師,3653名學生,是海珠區成立的位於東部的首個教育集團。
  • 2020年南京將增加學位不低於2.5萬個 擴大普通高中招生規模
    原標題:增加學位不低於2.5萬個 擴大普通高中招生規模   快報訊(記者 黃豔 舒越)3月20日,南京市教育系統深化對標找差創新實幹推動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會上,南京市教育局局長孫百軍提出,2020年的主題詞是「深化」。深化對標找差,創新實幹,紮實做好高質量發展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