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是古希臘的哲學家和教育家,生於雅典一個平民家庭,母親是一個接生婆。他從小跟著母親到別人家去接生,幫助遞遞器械,打打下手。這一段生活經歷在蘇格拉底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他從助產中得到了啟迪,創立了一種教育方法。他稱其為「產婆術」。
蘇格拉底的教學方法主要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是諷刺。他經常與各種人談話,討論人們感興趣的人生問題。在與別人談話時,裝作自己什麼也不懂,向別人請教,請別人發表意見。他這樣做是為了引導人們發現自己認識中的矛盾,意識到自己思想的混亂,懷疑自己原有的知識,迫使自己積極思索,引求問題的答案。第二步是產婆術。這一步的作用是,在對方發現自己認識的混亂並否定原有認識的基礎上,引導他走上正確認識的道路,從而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認識,形成概念。
在色諾芬的《回憶錄》中,記述了蘇格拉底與歐諦德謨有關正義的對話。
蘇格拉底:讓我們列出兩行,正義歸於一行,非正義歸於另一行。首先,虛偽歸於哪一行?
歐諦德謨:歸入非正義一行。
蘇格拉底:偷盜、欺騙、奴役等等應歸於哪一行?
歐諦德謨:應歸於非正義一行。
蘇格拉底:如果一個將軍必須懲罰那極大地損害其國家的敵人,他戰勝了這個敵人,而且奴役他,這對嗎?
歐諦德謨:不能說不對。
蘇格拉底:如果他偷走了敵人的財物,或在作戰中欺騙了敵人,這種行為如何呢?
歐諦德謨:當然正確,但我指的是欺騙朋友。
蘇格拉底:好吧,那就來專門討論朋友間的問題。假如一個將軍所統帥的軍隊已經喪失了勇氣,處於分崩離析之中,如果他告訴他的士兵,生力軍即將來增援。他欺騙了戰士們,使他們鼓起勇氣,取得了勝利。這種欺騙行為如何理解呢?
歐諦德謨:也算是正義的。
蘇格拉底:如果一個孩子有病,不肯吃藥,他父親欺騙他說藥好吃,哄他吃了,他的病因而好了,這能算欺騙嗎?
歐諦德謨:也應劃到正義一邊。
蘇格拉底:假定有人發現其朋友發了瘋,因怕他自殺,就偷了他的槍,這種偷盜是正義的嗎?
歐諦德謨:應該算是正義。
蘇格拉底:你不是說不能欺騙朋友嗎?
歐諦德謨:請讓我把所有的話全部收回。
「產婆術」這種方法,實質在於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從而自覺地獲得知識,對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也有很大的局限,因為它只適於人們已知的東西,而不適於未知的東西。
這種方法自始至終是以這種師生問答的形式進行的,所以又叫「問答法」。蘇格拉底在教學生獲得某種概念時,不是把概念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先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如果學生回答錯了,他也不直接糾正,而是提出另外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從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確的結論。
蘇格拉底倡導的問答法對後世影響很大,直到今天,問答法仍然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盧梭、布魯納等人提倡的「發現法」,也明顯受到蘇格拉底方法的啟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