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集大型文獻紀錄片《照亮中國》劇情簡介

2020-11-22 央視網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27日 17:34 來源:

  

第一集 驅散黑暗

  電力文明的火炬從法拉第的手中輾轉到中國,就在上海外灘亮起那15盞電燈開始,電力文明便開始了她的中國之旅。歷史不會忘記,曾經照亮毛澤東延安窯洞的那束明亮的燈火和西山別墅內那個指揮百萬雄師過大江的軍事地圖反射的光芒;歷史不會忘記,石景山發電廠在北平和平解放的過程中,曾經立過的赫赫戰功。歷史不會忘記,號稱新中國電力接管第一人的何純勃在東北電力的傳奇故事。

  

第二集 艱苦歲月

  新中國的電力事業在工業化的旗幟下毅然上路。1952年1月,阜新電廠正式擴建,這是新中國156個重點工程的第一項,中華大地上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由此發端。興奮不已的毛澤東主席特意發來嘉勉電;1956年中國自己製造的第一套6000千瓦火

  電機組在安徽淮南電廠勝利投入運行,廠外生活區一臺京劇、一臺崑劇、一臺黃梅戲3臺慶祝演出同時舉行;1967年2月,國產第一臺10千瓦火力發電機組在高井發電廠安裝成功!靠的是基建人員帶領家屬、小孩用肩扛人抬把數萬噸的鋼材、零件、水泥源源不斷地送到工地,建立了一支用人軀體組成的鋼鐵運輸線……現在已經退出舞臺的「列車電站」,更是在抗美援朝、大慶油田開發、抗震搶險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第三集 高歌猛進

  1978年,小崗農民的一紙「生死契約」拉開了華夏大地改革大幕。山東龍口,耐不住的貧困使他們第一個開始了「集資辦電」,無意中在我國電力工業發展與改革史上為自己注下了一筆。從低溫低壓、中溫中壓到高溫高壓,從亞臨界到超臨界超超臨界,中國在火電國產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在創造一個個奇蹟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個難題。

  

第四集 江河蓄勢

  1912年,我國第一座水電站——雲南石龍壩水電站建成。向官府打報告要求成立一家股份公司來辦電的「錢王」王筱齋,在昆明街頭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次水電銷售活動」。1955年新中國掀開了黃河水電開發的輝煌序幕。從三門峽到八盤峽,

  從龍羊峽到小浪底,一座座水利水電樞紐工程在母親河邊拔地而起。從1955年7月開始一直勘測到1965年,10年中地質人員爬繩梯,攀絕崖,在冰層急流中鑽探,用最原始的技術手段保證了一座現代化水電站的順利施工,誕生了我國第一座百萬千瓦以上的大型水電站——劉家峽水電站。

  

第五集 萬流歸宗

  1958年1月,毛澤東主席對周恩來總理說:「三峽工程的問題,你來管吧,一年抓4次。」但修建三峽工程,當時中央沒有批准。它的意外收穫是催生了葛洲壩工程的上馬。已經身染重病的周總理親自對報告逐字逐句的審查修改,最後毛澤東主席親自批准。一個水利樞紐工程,由總理寫報告,黨中央主席親自批示贊成,這在我國水利建設歷史上還是第一次。1994年12月14日,從1919年孫中山提出三峽工程設想,整整歷經了75年後,李鵬總理宣布:「三峽」工程開工。這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創造了「十個世界之最」,必然成為中國水電史上最濃筆重彩的一頁。

  

第六集 與核共舞

  1970年2月8日,周恩來總理在聽取上海市關於上海缺電的匯報後說:「從長遠看,解決上海和華東用電問題,要靠核電。」

  我國第一座核電站被命名為「728工程」,也就是後來的秦山核電廠。廣東的大亞灣核電站,是我國內地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隨著工程建設的展開,參加大亞灣核電站現場工作的有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名專家和12000人的施工隊伍。港報稱:大亞灣是個「小聯合國」。

  

第七集 網絡天下

  從1882年上海出現了原本只是一條低壓輸電線路的中國第一個「電網」,到中國電力發展━「西電東送、南北互供、全國聯網」的基本格局形成,鄭代雨帶電作業班,直升飛機分段立塔,氫氣球跨江放線,輸電線路打造「第二條長江」,一個個傳奇故事也就寫在了白山黑水大江南北。

  

第八集 萬家燈火

  2004年,全國已有24個省市因缺電被迫拉閘限電,「電荒」再次成為熱點名詞。長期處於滿負荷、高負荷狀態運行的輸電線路,就像繃緊了的琴弦。一次次的錯峰、讓電、調整負荷,使鮮為人知的電網成為中國工業「最敏感的神經」,電力職工也承受著超負荷的壓力。「彩虹工程」、「心橋行動」、「紅馬甲服務隊」、「小草」服務隊,電力人把綠色播種在山川,播種在每一個用戶的心田……

  

第九集 田野生輝

  為了結束青藏高原無電縣的歷史,為了讓農民「用得上電」、「用得起電」、「用得好電」,在這場規模空前的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中,數十萬電力建設者,書寫了電力建設史上壯麗的篇章,付出了汗水、心血和寶貴的生命。

  

第十集 希望之光

  魯布革水電站是我國第一個引進世界銀行貸款的工程項目。「魯布革」是布依語,意為「不知道」。不知道或許就是魯布革工程給我們帶來的最大衝擊。中國的電力改革正是從一個個「不知道」中,學會了知道。2002年12月29日,國家電力公司拆分重組,2003年3月20日,中國電力監管委員會正式掛牌。至此,作為電力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電力大重組塵埃落定。然而,這一切並不意味著電力改革的終結,而是艱難的開始……

責編:武林

相關焦點

  • 《英雄兒女》獲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歷史文獻紀錄片獎
    12月26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中國傳媒大學主辦,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承辦的第十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郎園Vintage16號館虞社演藝空間舉行。「真實高於月亮」為主題,在十周年之際,藉助紀錄片這一媒介,喚起人們對於真實價值和紀錄片社會功能的關注和思考。
  • 盤點央視精品紀錄片二十五部
    作為目前為止唯一一部成體系拍攝故宮稀世文物修復故事的大型紀錄片,3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用年輕的視角走進古老的故宮,第一次系統梳理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揭秘世界頂級文物「復活」技術。2016年1月7日晚8點CCTV-9首播。 重點記錄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錶、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繡等,該領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生活故事。
  • 大型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在湖南引發熱議
    我們共同見證輝煌中國 ——大型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在我省引發熱議 湖南日報記者 沙兆華 王曦 蘇莉 于振宇 9月19日、20日,中央電視臺播出了大型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第一集《圓夢工程》、第二集《創新活力》。
  • 六集大型紀錄片《巍巍吉大》第二集《山高水長》
    六集大型紀錄片《巍巍吉大》第二集《山高水長》 2021-01-04 0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英聯手拍攝大型6集紀錄片《美麗中國》
    中英聯手拍攝大型6集紀錄片《美麗中國》 2008年04月15日 16:34 來源:齊魯晚報 發表評論   由英國BBC環球公司和中國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
  • 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
    視頻集 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 銘記歷史,致敬英雄!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拍攝了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
  • 大型人文紀錄片《生命如花》第一集—— 一線生路
    大型人文紀錄片《生命如花》第一集—— 一線生路 2020-11-27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第三集《血性迸發》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第三集《血性迸發》來源: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責任編輯:丁楊2020-10-19 21:05
  • 12集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中華秦嶺》創作研討會召開
    新天水訊【記者 洪波】2020年12月29日,12集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中華秦嶺》創作研討會在西安召開,該片主創人員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著名紀錄片導演夏蒙、撰稿團隊和製片方參加會議,就該紀錄片文本大綱及創作思路進行了研討。
  •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
    來源標題: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主題曲《永誌不忘》MV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拍攝了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
  • 大型航拍紀錄片《追夢藍天》啟動
    中國民航網訊:9月8日,在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第二屆「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峰會上,中央新影大型航拍文獻紀錄片《追夢藍天》啟動。該紀錄片將於2021年拍攝完成,作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航空事業誕生112周年,新中國航空工業創建70周年獻禮片。
  •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活動上評選出中國紀錄片十佳十優作品、優秀欄目、年度頻道、年度人物,其中央視紀錄頻道(CCTV-9)製作和播出的10部紀錄片獲獎,引起網友熱議。這些紀錄片在播出時就收穫過無數觀眾的好評,獲獎也是實至名歸。
  • 九集紀錄片《中國醫生》開播
    2月7日晚起,九集大型醫療人文紀錄片《中國醫生》在安徽衛視開播。紀錄片製作組歷時兩年,深入全國六家大型三甲醫院的不同科室,跟蹤拍攝了近30位醫護人員,通過一個個有溫情、有責任、有矛盾,也有希望的醫患故事,真實呈現了醫生這一職業的不同面。
  • 山東電視臺九集數字紀錄片《飛越齊魯》簡介
    1999年至2000年,山東電視臺《飛越齊魯》攝製組歷時八個月,航拍150多個小時,製作了九集數字紀錄片《飛越齊魯》。影片運用當時最先進的航拍手段與理念,採取了空中拍攝與地面故事相結合的方法,以獨特的視角,真實地紀錄了山東的自然風光與文化景觀,展現了山東省在20世紀最後的5年中,在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對外開放等方面之發生的巨大變化。
  • 白玉蘭獎名單揭曉,中國紀錄片《熱流》獲最佳紀錄片獎
    在白玉蘭頒獎典禮上,一系列優秀的電視作品獲得表彰,其中也包括兩部紀錄片作品:來自中國的《熱流》獲最佳紀錄片獎,來自德國的《人類紀元——人類的崛起》摘得最佳系列紀錄片獎。其中《熱流》的獲獎,也是白玉蘭獎歷史上第一部獲得最佳單集紀錄片獎項的中國作品。
  • CCTV2開播六集人物紀錄片紀錄片《屈原》
    六集人物紀錄片《屈原》,是第一次對屈原這位偉大歷史人物的電視影像呈現,填補了中國紀錄片的一項空白。欄目介紹:六集人物紀錄片《屈原》,是第一次對屈原這位偉大歷史人物的電視影像呈現,填補了中國紀錄片的一項空白。
  • 中英聯手拍攝大型紀錄片《美麗中國》
    中英聯手拍攝大型紀錄片《美麗中國》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8-04-14    [列印] [關閉]         本報訊(記者劉坤喆)由英國BBC環球公司和中國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
  • 大型海洋主題紀錄片《蔚藍之境》今晚8點播出第一集!精彩內容搶先看!
    大型海洋主題紀錄片《蔚藍之境》今晚8點播出第一集!精彩內容搶先看!《蔚藍之境》第一集《季節的輪迴》。作為海洋日活動的重要宣傳內容,6月7日至12日,央視紀錄頻道(CCTV-9)晚8點黃金檔將重播大型海洋主題紀錄片《蔚藍之境》自然篇。《蔚藍之境》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自然資源部聯合出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聯合攝製。該片是中國的紀錄片團隊第一次以自然紀錄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拍攝海洋的故事,也是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內容最為全面的海洋拍攝行動。
  • 探尋蜀道的「前世今生」 10集大型文化紀錄片《蜀道風流》開播
    從6月29日起,由四川廣播電視臺、鳳凰衛視聯合出品的10集大型文化紀錄片《蜀道風流》,每晚9點20分在四川衛視播出,每晚8點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並在鳳凰衛視歐洲臺、美洲臺、香港臺以及優酷、四川IPTV 4K超高清專區同步上線。在紀錄片開播前幾小時,《蜀道風流》雲開播儀式於成都、北京兩地同步舉行。
  • 百集大型電視系列紀錄片《中國通史》:盛世思維 史學智慧
    近日,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製作出品、中國社會科學院監製的百集大型電視系列紀錄片《中國通史》在CCTV6黃金時段再度七集連播。如果說,年初首輪試播從《諸葛亮治蜀》到《煬帝功過》的七集讓觀眾感到新穎別致,那麼此次包括漢末三國到東晉門閥百年亂世和唐太宗、武則天、唐明皇三朝治世在內的第二輪七集精選,則讓人看到了史學的智慧。  由漢而唐,是中國歷史上波瀾壯闊的大治-大亂-大治,豪傑輩出,群雄逐鹿,大起大落的戲碼以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上演。宏觀來看,這段歷史最能體現打天下與治天下的區別,也最能體現人與時代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