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2.5年才交配一次的洞螈,為什麼被人們稱為「龍的後代」?

2021-01-15 鍾銘聊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最像龍的生物

洞螈又被稱為盲螈,在1768年被奧地利的自然科學家洛朗所發現,並為它取名普羅透斯。洞螈身長30釐米, 眼睛退化,但對光有感知能力,終生生活在地下水形成的暗洞裡。

由於洞螈體型和我國神話傳說中的龍相似,所以一些地方也把它們看成是龍的幼崽。下圖為洞螈的龍想像圖。

洞螈全身呈灰色,但帶有些許粉色,在一些地區洞螈也被稱之為人魚。

據《動物學》雜誌報導,來自英國與匈牙利的研究團隊,在一處洞穴中發現了19隻洞螈,這19隻之中,最活躍的一隻洞螈在230天內,也僅僅移動了38公尺,大多數洞螈甚至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能持續七年之久,在這7年中它們不吃不喝居然還能存活。

洞螈為什麼不移動?

科學家推測,洞螈之所以不移動,可能是為了減少消耗。

我們知道,地球上大多數能量都來源於太陽光子,以及少部分利用地熱。

利用光子的食物鏈是植物-動物,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光子中的能量,轉化為生物能,一部分用於生長,另一部分儲存在自己體內。

而動物屬於異養生物,它們自身不能光合作用,但可以通過植被以及其他動物來獲取能量。

利用地熱的食物鏈大多在熱泉口附近,我們知道,熱泉口每天會持續不斷地向外噴發地幔層物質,而地幔層物質和海水之間的氫離子有濃度差,生活在熱泉口附近的生物就是利用氫離子濃度差來獲取能量。

然而我們知道,洞螈經常生活在黑暗的洞穴河流處,而洞穴之中也沒有熱泉,所以洞穴的水流之中並沒有高濃度的氫離子差。再者黑暗的洞穴由於太陽光照射不到,所以植物無法在這裡生長,只有少數浮遊生物可以利用微弱的太陽光子生產能量,所以能量產出較低。

這造成黑暗洞穴處可供生物利用的能量非常少,因此大多數生命都無法在此生存,能夠在這裡生存的生物,勢必要最大程度的節約能量才行。

洞螈就是這樣的生物。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很多年前,洞螈的祖先或許是來自洞穴之外的生物,當時它們可能非常活躍。

然而由於乾旱,或者山體坍塌,導致該處洞穴與外界其他水源斷開,留在此地的洞螈不得不在此生存。

由於黑暗的洞穴能夠提供的能量有限,因此一些非常活躍的洞螈由於缺乏能量導致死亡;而非常懶惰的洞螈則被保留了下來。

就這樣,經過幾十萬年甚至上百萬年的獨立演化後,洞螈保留了越來越多的懶惰基因,因此它們越來越能夠適應洞穴環境。而今天我們見到的這些洞螈,就是高度適應洞穴環境的洞螈後代,因此它們移動的速度非常慢,甚至能連續7年不吃不喝不移動。

有人說洞螈能夠存活100多年,但目前我們還沒有真正搞清楚它們的壽命極限。

洞螈的慢

洞螈的慢不僅是行動慢,就連繁衍時間也慢,平均繁衍約12.5年一次,也就是說,洞螈在今年繁衍之後,要等到12.5年之後才會進行下一輪繁衍。

我們知道,對於生物而言,繁衍可謂是除了生存之外最重要的問題了,這是因為繁衍後代可以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

所以,繁衍速度越快,繁衍數量越多的生物,越不容易滅絕。反之越容易滅絕。

而洞螈每12.5年繁衍一次,在生物上屬於繁衍速度非常慢的生物之一,一般情況下很容易滅絕。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我們知道,洞螈生活在洞穴之中,而洞穴環境受人類的影響較小,相對來說環境改變不大,但洞螈的數量始終沒有顯著增多,目前屬於易危級別。

在19世紀開始,一些科研機構開始研究洞螈,他們會將洞螈放入其中,因為洞螈對環境的敏銳度非常高,洞穴環境稍有微小的差異就會對它們產生影響,因此科學家們用它們來測試不同的洞穴環境。

目前,大多數放置點中的洞螈都生存得很好,這也說明了洞穴環境受人類影響較小。

相關焦點

  • 12年交配一次,7年不動藏水底,1500萬年的古老生物—洞螈
    但關於龍,一直都是「只聞其名,不見其人」,即使發生在上個世紀的幾起「墜龍」事件,如1934年7月的"營川墜龍"事件,還是1944年的"松花江墜龍"事件。這幾起事件中有目擊者,也有照片,但是仍缺乏能確切證明龍存在的證據。不過,這不妨礙我們崇拜龍,相信龍的存在。
  • 龍小時候長這樣?洞螈:不進食可以存活7年,每12年才繁殖一次
    龍可能是我們印象中最為神秘的生物了,沒有人見過其真容。但是很多人還是相信它是存在的,否則就是我們的老祖宗們如此豐富的想像力是源於何處?不過今天要說的這種生物雖然不是龍,卻被很多人認為可能是目前世界上長得最像幼龍的生物,它就是洞螈。
  • 長得像龍的神秘生物:7年不吃也不動,12年才會交配一次
    長得像龍的神秘生物:7年不吃也不動,12年才會交配一次大家都知道,我國家神話當中的龍是一種非常神秘的生物,也是我們國家的一種圖騰,現在大家關於龍的普遍認識是,在遠古時期,各個部族之間開始漸漸的融合在了一起,而不同之間的部族圖騰也進行了一定的融合
  • 地球上最懶的動物與龍很相似,竟然7年不吃不喝,12年才交配一次
    下面要講的這個動物堪稱地球上最懶的物種,可以做到7年不吃不喝不動、12.5年才交配一次,而且還與中國神話中的「龍」非常的相似。在地中海大海灣之一的亞得裡亞海兩側的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幹半島上,特別是義大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以及黑山等阿爾卑斯山脈南側的一些國家境內,分布著一種兩棲類動物——洞螈。
  • 一紀才交配一次,七年一動不動,這種最像龍的生物堪稱地球最懶!
    最像龍的生物:歐洲洞螈這種中最像中國龍的生物卻生活在歐洲喀爾巴阡山脈,1768年奧地利醫生和自然科學家洛朗發現了洞螈,當時起名叫做「普羅透斯」,希臘神話中一個海神的名字。十九世紀開始歐洲生物學家才開始研究這種生物,但一些熟悉中國文化的生物學家發現,這種被稱為「普羅透斯」的生物,根本不具備「普羅透斯」那種變換外形的能力,甚至它就一動不動,不吃不喝,這能力和它的外形,根本就是中國歷史上傳說的龍嘛
  • 七年一動不動,十二年才交配一次,這種最像龍生物有人類永生秘密
    它有一種超級能力:可以長時間的一動不動,甚至不吃不喝,再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發現,它們十幾年才交配一次,但卻一直都不知道它們是如何孵化的!洞螈那些令人驚訝的能力據生物學家研究發現,洞螈生存的環境已經有2億年沒有變化了,它們長期生活在洞穴的黑暗深處,所以眼睛早已退化,渾身透著白粉色,在水中一動不動保持某種姿態,有一種自然而生的王者之氣!而長期的低溫環境(大約只有9℃),使得它新陳代謝速度非常慢,甚至一次進食後可以一動不動呆上數年!
  • 世界上最像龍的物種,10年不吃東西,12年才繁殖一次!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向世界宣傳著「龍的傳人」的形象,而對於龍這樣的生物,不單單是在我國出現的神話故事中,同樣在西方文明裡面,也是有過龍的傳說,對於龍這樣的生物,雖然是從書上了解到,但這個生物究竟是否存在過地球上,一直都是學者們好奇的地方。
  • 7年不吃不動,12年交配一次,這種與龍最相似的生物堪稱地球最懶
    洞螈是一種視覺已經退化的穴居蠑螈,由於它獨特的體型和外表被人們所熟知,因為它們是地球上已知比蛇這種生物,更像中國龍的生物。我們小時候經常會聽別人把蛇比喻為龍,甚至稱蛇為小龍,而且也聽說過蛇經過修煉變為龍並且長出角的故事。
  • 10年不吃食物,地球上看似像龍的「洞螈」,是地球最懶的生物?
    有科學報告指出,洞螈(又稱盲螈,洞穴火蜥蜴)才是真正懶到極致的動物,是所有生物中最懶的動物。洞螈的發現。洞螈的歷史最少可以追溯到1500萬年前,但因為居住的環境比較隱秘,所以人類一直都沒有發現它們的存在。
  • 世界最像龍的生物竟是全球第一懶,12.5年繁殖一次,10年一動不動
    地球真的存在過「龍」這種吉祥生物嗎,為何幾千年過去了,中國古人畫像中龍和現代畫像中龍的模樣基本沒有什麼變化呢?曾經有不少學者對此很是疑惑,如果不存在,這又如何解釋呢。你還別說,在21世紀,我國科學家在一個杳無人煙的山區,真發現過一種長得很像龍的動物。
  • 17世紀初人類發現的詭異生物,或許是龍的幼崽
    而成年之前的幼龍是生活在地面上的,出生滿100年才會飛升上天成為真正的龍。蝸牛和小蝦是它的食物,等下一次出現有可能是5年、10年或許更久,屆時撐不了這麼多年的洞螈都會被環境淘汰。這麼懶惰的洞螈,是怎麼繁殖後代並且能存活到現在的?
  • 不是樹懶、考拉,是這種像龍的物種
    這張圖就是由這種物種的圖片PS而來,這種物種的名字叫做洞螈,長得的確非常像龍,它被稱為世界上最懶的生物 據了解,洞螈只有在進食或交配時會有意願活動,當洞螈進食時,會利用敏銳的聽覺來尋找小蝦和蝸牛,而交配雖能提升洞螈行動的動力,但周期約12.5年一次。
  • 10年不吃食物,地球上看似像龍的「洞螈」,是地球最懶的生物?
    這種生物與我們傳說中的龍非常相似,在2013年的時候被報導出「崑崙山古洞驚現真龍 是真是假?」消息之後,它一直在大家的熱議之中,因為在地球上如今我們還沒有發現龍,這種生物是最像龍的物種,所以很多人說這種生物可能與龍存在關係,但是事實證明了,這是一種獨特的物種,所以如今我們還是無法證明龍是否存在。
  • 地球上最像龍的生物——洞螈
    中國自古以來對龍就有著特殊的信仰,認為龍神聖不可侵犯,古代皇帝更是被稱為真龍天子。
  • 真實存在的「小白龍」——洞螈究竟是種什麼神奇生物?
    龍是一種傳說中的生物,人們普遍認為龍並不存在。但2013年的時候,網上卻有一張「崑崙山真龍」的照片,轟動了各大論壇。但後來大家才發現,這其實是用另一種生物PS製作而成的,這種神奇生物就是洞螈。如果不考慮大小的話,洞螈實在是非常像中國龍的造型,而且是一條「小白龍」。
  • 趣知識:屁為什麼是臭的?最像龍的動物是什麼?
    趣知識:屁為什麼是臭的? 阿土伯 趣冷知識 1、屁為什麼是臭的?和女朋友同居後我才頓悟,漂漂亮亮的女生也一樣會放屁,而且可能還特別臭。但如果我們覺得屁=臭,那絕對就是冤枉屁了。——洞螈。洞螈長期生活在光線微弱的洞穴中,不需要視力,眼睛退化嚴重,隱藏在皮膚的深處。洞螈壽命長,可以活100年,更奇特的是,它不吃不喝也可以存活10年。
  • 世界上有龍嗎?現實中的洞螈是不是龍物種的延續!?
    中國龍一直都是中國人的象徵。那麼中國龍真的存在嗎?人們一定會說:「龍是我們祖先想像出來的。」因為龍有馬一樣的長臉,蛇一樣的身軀,雞爪一樣的四肢,還有八十一片鱗。06年的時候崑崙古洞發現真龍:崑崙山據說自古就是華夏命門所在,西王母傳說在當地十分盛行,但大多數崑崙傳說都比較正面,而且崑崙現真龍真身據說也不是一兩次,走新疆入西藏的公路,也即是新藏線的,據說看到過雪山上有冰封的真龍,不知道是真是假。崑崙山是萬山之祖,許多上古時代的神話人物都是從崑崙山中走出。
  • 洞螈(dong yuan)
    由於它的身體呈灰色、粉紅染色,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當地居民將它們稱為「人魚」。        洞螈棲息於第拿裡阿爾卑斯山脈石灰巖溶洞的地下水脈中,分布區域從義大利第裡雅斯特附近的伊松佐河盆地,穿過斯洛維尼亞南部、克羅埃西亞西南部,最遠到達赫塞哥維納。這個物種也是洞螈屬下的唯一一個種。此外,它是歐洲唯一屬於洞螈科的生物,也是歐洲唯一一種穴居的脊索動物。
  • 世界上長得最像「龍」的生物居然是個「宅男」
    可隨著幾個世紀來對地下洞穴的深入研究,人們發現這裡面的「居民」雖然不少,但大多數都不過是平平無奇的「打洞小能手」,稱不上特別。直到洞螈的發現,大家才見識到了什麼叫真正的「洞穴之王」。洞螈是古近紀以來唯一的穴居脊索兩棲動物,也是歐洲標誌性的物種,屬於洞螈科洞螈屬下的唯一物種。
  • 世界上最像龍的生物,棲息溶洞中,命比人長,如今是國家保護動物
    在古代龍是皇家的專屬符號,在神話中龍掌管凡間的雨水,人們常常向它祈禱四季能風調雨順,到了現當代龍更多的是代表著一種文化,寓意吉祥。國外也有關於龍的神話,外貌非常接近真實存在於地球的翼龍,龍對中國人的影響最為深刻,那麼「中國龍」能在現實中找到具體的參照生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