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不吃不動,12年交配一次,這種與龍最相似的生物堪稱地球最懶

2021-01-15 李論科學

洞螈是一種視覺已經退化的穴居蠑螈,由於它獨特的體型和外表被人們所熟知,因為它們是地球上已知比蛇這種生物,更像中國龍的生物。我們小時候經常會聽別人把蛇比喻為龍,甚至稱蛇為小龍,而且也聽說過蛇經過修煉變為龍並且長出角的故事。但是你看了洞螈以後,才會知道什麼是「小龍」,它們一度被認為是中國龍在凡間修煉時候的樣子。

上圖中的下半部分就是洞螈,上部分就是網友稍加修改後變為的真龍,他倆真的很相似,不過洞螈就是缺少一些威嚴和王者風範。不過這種生物還真不是什麼龍,因為它們根本就不在中國。

這種生物是在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的洞穴裡發現的,是一種兩棲動物,在空氣中可以用肺呼吸,在水中可以用鰓呼吸,被稱為「普羅透斯」(proteus)或「人魚」,有洞穴之王的讚譽,其實它就是蠑螈的一種,只不過長期生活在黑暗、食物匱乏的環境中,身材變得更加纖細,皮膚白而粉嫩,所以看起來像一條「龍」。

在人們初次發現這種生物的時候,還對它不甚了解,只發現這種生物長時間一動不動,也不進食,總是保持著一個姿勢。再加之這種生物的外形跟中國龍相似,更是引起了研究人員的興趣,因此這種生物一時間被冠以「袖珍龍」的美稱。據研究發現,這種生物在一次進食以後可以長達7年左右的時間不再進食,而且其壽命平均達到70年,更甚者可以活到100歲,算得上是兩棲動物界的壽星。

洞螈在一生中大部分時間一動不動完全是生存環境逼出來的,這種生物在洞穴裡已經進化了數千萬年,洞穴系統是自然界生態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洞穴水系的食物不交匱乏,堪比沙漠,生態鏈也比較單一、脆弱,供應生態鏈最基礎的營養物質也是來自被雨水衝刷進來的有機物和一些蝙蝠糞便,洞穴裡的一些昆蟲和小型節肢動物就靠這些物質生存。

而洞螈就依靠這些小生物為食,由於黑暗洞穴內生物密度實在是太低了,所以一年時間內吃不上飯就成為常態,所以洞螈就要往一種非常節能的方式演化,所以洞螈就會常年的一動不動來保證最低的能量消耗,而且是一種變溫動物,可以根據環境的溫度來調節體溫,把能量全部用在有機體的運轉上,而不是用來發熱保持恆溫。這在自然界十分罕見。因為大多數動物為了應對食物匱乏會選擇休眠,而洞螈是一種少見的長時間醒著挨餓的生物。

隨著洞螈的成長,它的眼睛就會停止發育,最終被一層皮膚覆蓋。因此它基本上沒有視覺,但它隱藏的眼睛和部分皮膚仍然可以探測到光的存在,而且它還擁有一系列超感官,包括靈敏的嗅覺和聽覺,甚至可能有感知電場和磁場的能力。

洞螈不僅在自己的生活上十分節能,而且這種生物每隔12.5年才會交配繁殖一次,真正做到了一生都是佛系生活,它的一生的終極目標就是減小消耗,唯一願意動的時候就是進食和繁殖。

洞螈長的壽命為何那麼長

在脊椎動物中,一半來說體型越大,壽命越長,但也有例外,例如人類和蝙蝠。鯨魚、大象和巨龜都在長壽記錄中名列前茅,但不起眼的洞螈卻能活到一個世紀,而體重只有區區20克。另一種長壽命的兩棲動物是巨型蠑螈,但它的體重是普通蠑螈的一千倍。

那麼洞螈是如何達到如此長的壽命的。標準的解釋是,衰老是為我們的生活提供能量的化學反應的結果。這些化學反應為我們提供了能量,但卻產生了一種叫做自由基的高活性分子,這種分子會破壞它們接觸到的任何DNA或蛋白質。年復一年,這種持續的轟擊對我們的身體就造成了傷害,結果就會導致衰老。因此,可以通過阻止自由基的攻擊來延長壽命。

有兩種主要的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但這兩種方法貌似都不適用於洞螈。

降低新陳代謝可以達到長壽的目的。由於自由基是產生能量的化學反應的副產品,那麼洞螈較低的新陳代謝就可以產生更少的自由基。另一種選擇是用抗氧化劑中和自由基的穩定流動。但洞螈體內的抗氧化劑並不是很高。以上的兩種情況,目前只是猜測,這個奇怪的生物一定有其他長壽的秘訣,但目前為止還是一個未解之謎。研究人員猜測,洞螈的長壽命可能以洞穴中不存在天敵有關,奇特的生存環境讓其進化出了一個極端的壽命。總之洞螈的一生無欲無求,在黑暗的環境下一個姿勢就是幾年,一生的活動範圍也就是那麼幾百米。

相關焦點

  • 地球上最懶的動物與龍很相似,竟然7年不吃不喝,12年才交配一次
    同時由於地球環境非常複雜,例如地表形態各異、氣候多樣等等,因此不同的物種一般都有其特定的棲息範圍、基本習性和特徵。下面要講的這個動物堪稱地球上最懶的物種,可以做到7年不吃不喝不動、12.5年才交配一次,而且還與中國神話中的「龍」非常的相似。
  • 長得像龍的神秘生物:7年不吃也不動,12年才會交配一次
    長得像龍的神秘生物:7年不吃也不動,12年才會交配一次大家都知道,我國家神話當中的龍是一種非常神秘的生物,也是我們國家的一種圖騰,現在大家關於龍的普遍認識是,在遠古時期,各個部族之間開始漸漸的融合在了一起,而不同之間的部族圖騰也進行了一定的融合
  • 一紀才交配一次,七年一動不動,這種最像龍的生物堪稱地球最懶!
    蛇經常被比喻為龍,因為在日常能見到的生物中,蛇是最接近龍的生物!但地球上還有一種比蛇更接近龍,而且它那獨特的王者風範,一度讓世人懷疑這難道真是傳說中龍還在凡間修煉時候的模樣?最像龍的生物:歐洲洞螈這種中最像中國龍的生物卻生活在歐洲喀爾巴阡山脈,1768年奧地利醫生和自然科學家洛朗發現了洞螈,當時起名叫做「普羅透斯」,希臘神話中一個海神的名字。
  • 10年不吃食物,地球上看似像龍的「洞螈」,是地球最懶的生物?
    而在生物界之中,還有一種生物十分的懶,堪稱地球上最懶的生物,這就是在2013這種生物與我們傳說中的龍非常相似,在2013年的時候被報導出「崑崙山古洞驚現真龍 是真是假?」消息之後,它一直在大家的熱議之中,因為在地球上如今我們還沒有發現龍,這種生物是最像龍的物種,所以很多人說這種生物可能與龍存在關係,但是事實證明了,這是一種獨特的物種,所以如今我們還是無法證明龍是否存在。
  • 10年不吃食物,地球上看似像龍的「洞螈」,是地球最懶的生物?
    樹懶絕對是我們印象中最懶的一種生物,動作很遲鈍,經常掛在樹上幾個小時都不移動,然而,跟另一種動物比懶,樹懶恐怕要被甩下100條街了。有科學報告指出,洞螈(又稱盲螈,洞穴火蜥蜴)才是真正懶到極致的動物,是所有生物中最懶的動物。洞螈的發現。
  • 12年交配一次,7年不動藏水底,1500萬年的古老生物—洞螈
    但關於龍,一直都是「只聞其名,不見其人」,即使發生在上個世紀的幾起「墜龍」事件,如1934年7月的"營川墜龍"事件,還是1944年的"松花江墜龍"事件。這幾起事件中有目擊者,也有照片,但是仍缺乏能確切證明龍存在的證據。不過,這不妨礙我們崇拜龍,相信龍的存在。
  • 世界上最像龍的物種,10年不吃東西,12年才繁殖一次!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向世界宣傳著「龍的傳人」的形象,而對於龍這樣的生物,不單單是在我國出現的神話故事中,同樣在西方文明裡面,也是有過龍的傳說,對於龍這樣的生物,雖然是從書上了解到,但這個生物究竟是否存在過地球上,一直都是學者們好奇的地方。
  • 七年一動不動,十二年才交配一次,這種最像龍生物有人類永生秘密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一直以來我們都受到它的「庇護」,它也是中華民族精氣神的象徵,所以我們一直都稱自己為龍的傳人,但很可惜龍只是傳說中存在的生物,現實生活中也只有蛇與它最接近,但在地球上卻有一種非常像龍的生物,甚至有一種龍在人間修煉時的錯覺!卻沒有生活在中國,而是在距離遙遠的歐洲喀爾巴阡山脈!
  • 世界上最懶的生物是什麼?不是樹懶、考拉,是這種像龍的物種
    如果說地球上最懶的生物,很多人會提名樹懶,考拉,但是和這種物種相比,樹懶根本就是小弟弟。 還記得流傳非常廣的崑崙出現真龍的那張照片嗎?
  • 世界最像龍的生物竟是全球第一懶,12.5年繁殖一次,10年一動不動
    地球真的存在過「龍」這種吉祥生物嗎,為何幾千年過去了,中國古人畫像中龍和現代畫像中龍的模樣基本沒有什麼變化呢?曾經有不少學者對此很是疑惑,如果不存在,這又如何解釋呢。你還別說,在21世紀,我國科學家在一個杳無人煙的山區,真發現過一種長得很像龍的動物。
  • 龍小時候長這樣?洞螈:不進食可以存活7年,每12年才繁殖一次
    龍可能是我們印象中最為神秘的生物了,沒有人見過其真容。但是很多人還是相信它是存在的,否則就是我們的老祖宗們如此豐富的想像力是源於何處?不過今天要說的這種生物雖然不是龍,卻被很多人認為可能是目前世界上長得最像幼龍的生物,它就是洞螈。
  • 地球上最像「龍」的生物,10年不進食都不死,平均能活200年
    地球上最像龍的生物,10年不進食都不死,平均能活兩百年,相信很多小夥伴也都特別好奇,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大家對於龍一定都是特別熟悉的,在我國龍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因此在古代的時候就有非常多龍的傳說故事,這不僅讓人懷疑難道在遠古時期真的存在這種騰雲駕霧的生物嗎,要不然人們又怎麼能夠如此清晰地把它刻畫出來呢,也正因為這種猜想,就使得一部分人走遍千山萬水,就是為了尋找龍的蹤跡。
  • 每12.5年才交配一次的洞螈,為什麼被人們稱為「龍的後代」?
    最像龍的生物洞螈又被稱為盲螈,在1768年被奧地利的自然科學家洛朗所發現,並為它取名普羅透斯。洞螈身長30釐米, 眼睛退化,但對光有感知能力,終生生活在地下水形成的暗洞裡。由於洞螈體型和我國神話傳說中的龍相似,所以一些地方也把它們看成是龍的幼崽。下圖為洞螈的龍想像圖。洞螈全身呈灰色,但帶有些許粉色,在一些地區洞螈也被稱之為人魚。
  • 龍到底存不存在?科學家已經發現,地球上存在「與龍相似」的生物
    龍除了在神話電視劇、十二生肖之中看到過,至今科學界可以說都沒有證實該生物的存在,而在以前,我國曾報導一次「營川墜龍事件」,引發了世界性的關注,難道地球上真的有龍存在? 不過在「營川墜龍事件」進入最熱議的時段之後,答案也就出來了。
  • 龍到底存不存在?科學家已經發現,地球上存在與龍相似的生物
    哈嘍,小夥伴們關注「愛仕達奇聞說」每天為您報精彩        龍除了在神話電視劇、十二生肖之中看到過,至今科學界可以說都沒有證實該生物的存在,而在以前,我國曾報導一次「營川墜龍事件」,引發了世界性的關注,難道地球上真的有龍存在?不過在「營川墜龍事件」進入最熱議的時段之後,答案也就出來了。
  • 地球上最尷尬的事:交配時變化石,1.7億年後還要被圍觀
    過去數十億年來,地球上生活過各種各樣的生物,物種數量多達幾十億種,它們留下了一系列的化石,最早的生物化石可以追溯到34億年前。通過研究這些化石,古生物學家能夠了解到生物的進化和地質的變遷。生物死亡之後,在太陽光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它們身上的有機物會被逐漸分解掉,只留下骨骼這樣的堅硬物質。如果遺骸被泥沙等沉積物所掩埋,並沉到地下,經過長時間的高溫高壓作用,最終就會石化成為化石。
  • 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龍,專家發現最像龍的生物,10年不進食都不會死
    導讀:龍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真實存在的生物,但依舊不妨礙人們對他的敬仰,自古以來,龍都是至高無上的權威象徵,古代皇帝更是以龍子自稱。就連他的遠房親戚蛇都在十二生肖中有一席之地,還被譽為小龍,可惜的是龍在現實中確實是不存在的。
  • 地球上最懶的哺乳動物
    地球上最懶的哺乳動物 在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種語言中,樹懶這種動物名字的含義都差不多,在英語中,它是「懶惰」,在法語裡是「懶傢伙」,在德語裡,是「懶動物」,在西班牙語裡則是「懶惰的熊」,但是你有麼有想過,樹懶為什麼這麼懶呢?
  • 17世紀初人類發現的詭異生物,或許是龍的幼崽
    要是一天都不去打擾你家裡的貓,它能睡到第二天中午。但有的生物迫於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不得已不動,以此降低能耗。鮮有人知的洞螈便是居住在洞穴裡的生物之一,第一眼看上去會誤以為是用修圖軟體合成的產物,樣貌與中國龍的幼龍有幾分相似。
  • 世界上長得最像「龍」的生物居然是個「宅男」
    除此之外,它們還有一項「絕活」——「一動不動」界扛把子。在2010年,布達佩斯大學的動物學家傑伊和他同事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東部的一個石灰巖洞穴中發現了洞螈。經過為期8年的追蹤研究,研究人員發現這些生物在幾年內只偏離了它們原始位置10米左右,也就是說在8年內,這些洞螈幾乎沒有活動過。其中甚至有一隻洞螈堅持一動不動長達2569天,算起來差不多有7年了。這個結果著實有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團隊中有一位甚至認為洞螈可能一直在洞穴內徘徊,然後當他們回來的時候洞螈又及時地回到了同一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