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十億年來,地球上生活過各種各樣的生物,物種數量多達幾十億種,它們留下了一系列的化石,最早的生物化石可以追溯到34億年前。通過研究這些化石,古生物學家能夠了解到生物的進化和地質的變遷。
生物死亡之後,在太陽光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它們身上的有機物會被逐漸分解掉,只留下骨骼這樣的堅硬物質。如果遺骸被泥沙等沉積物所掩埋,並沉到地下,經過長時間的高溫高壓作用,最終就會石化成為化石。
雖然科學家可以通過化石來研究古生物,但無法全面知道古生物的情況,例如,古生物的交配行為。生物學家已經研究了大量現存昆蟲的交配行為,但這個行為的進化過程還缺乏很多關鍵信息,因為古生物的交配化石很罕見,鮮少有古生物在交配時變成化石。
已知的古生物交配化石只有幾十塊,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琥珀化石。當古生物意外被樹木分泌出的樹脂包裹之後,掩埋到地下深處,經過長期的地質作用,將會產生琥珀化石。
琥珀化石大都出現在4000多萬年前,因為那時的溫暖氣候,讓地球上出現了大量的松樹和杉樹,它們產生的樹脂最終石化成了琥珀。科學家曾發現過一塊古生物交配的琥珀,其中兩隻史前蒼蠅保持交配狀態長達4100萬年。
由於琥珀隔絕了外界環境,古生物的遺骸能夠較好地保留下來,這是研究古生物的重要標本。但更早之前的侏羅紀缺乏琥珀,更不用說古生物交配的化石。
不過,科學家還是幸運地發現了古生物交配的傳統化石,它可以追溯到1.7億年前的侏羅紀中期,那時正值恐龍的繁盛時期。這塊化石極其罕見,被認為是最早的昆蟲交配化石。
在該化石中,兩隻沫蟬相擁在一起,它們保持腹部對腹部的交配姿勢長達1.7億年,堪稱世界之最。那麼,它們是如何在交配的情況下變成化石的呢?
當時,這兩隻史前沫蟬在交配時,正好趕上了附近的火山噴發。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被大量釋放出來,這讓正在交配的兩隻沫蟬當場斃命。
儘管悲劇,但這個瞬間被保留了下來。這兩隻史前沫蟬被火山灰包裹起來,並沉到了湖底。長年累月,沉積物越來越多,最終演變成了化石。火山讓它們失去生命的同時,也永久地保留了它們。
這兩隻史前沫蟬確實夠倒黴,交配時還趕上了這樣的意外。要知道,昆蟲的交配時間都非常短暫,往往只有幾十秒。但不湊巧地,鄰近的火山卻在這個時候噴發了,原本短暫的交配時間卻變成了尷尬的永恆,而且還要被1.7億年後的人類圍觀。
通過這塊罕見的化石,科學家得以進一步了解將近侏羅紀中期的古生物交配行為。儘管這對於那兩隻沫蟬來說是個悲劇,但對於科學家來說卻是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