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自然界的動物在交配時,被其他物種強勢圍觀,接下來太逗了!

2020-11-29 科學小哨

自然界的動物在交配時,如果被其他生物圍觀,有的物種會若無其事,有的物種卻會有「羞恥心」,比如人類。當它們交配時被圍觀,然後經常會發展成出人意料的結果,簡直太逗了!

名場面之一:蜥蜴好奇地看著兩隻青蛙交配

好奇的蜥蜴,忘我的青蛙

這是發生在印尼某個花園的場景,兩隻青蛙在枯枝上放肆的交配。雄性青蛙似乎在笑呵呵,雌性青蛙一臉淡定,而一旁的蜥蜴更是看呆了,好奇的打量著這倆蛙,似乎在問「你們在幹啥?」時間仿佛在此刻凝固。

實際上,蜥蜴常常以青蛙為食,這隻蜥蜴可能是被青蛙的行為震驚到了,忘記捕食。而青蛙由於太過忘我,開始沒察覺到旁邊有天敵正在圍觀,當反應過來時,立馬分開,各自逃竄,逃脫了被吞掉的危險。

名場面之二:巨龜交配時不滿被人圍觀,朝人吐口水,還300米「追殺」人類

這被稱為是人與自然的史上最慢「追殺」

場景發生在非洲的阿桑普申島,幾個科學家偶遇馬達加斯加巨龜交配,於是強勢圍觀,近距離的開始拍攝。倆龜剛開始還若無其事,但是察覺到人類越來越近,雄龜不滿被圍觀,調頭就爬向人類,要攻擊和驅逐他們。由於烏龜爬得實在太慢,人類一下就逃脫了「追殺」。

阿桑普申島的動植物曾遭到大量破壞,探險人員前去進行物種多樣性調查,卻遇到巨龜正在做事,巨龜對人類的圍觀很不「高興」,立馬就停止,然後朝著人類吐口水,並一直追逐人類。這隻馬達加斯加巨龜大約600斤,雖然行動遲緩,依舊努力的驅趕人類。

名場面之三:灰鯨浪漫交配,幾隻海豚好奇圍觀,還「議論紛紛

北美丹那角外海出現過罕見的場景,一對灰鯨在海浪上浪漫交配,旁邊有幾隻海豚好奇圍觀,還發出聲,似乎在對倆灰鯨的行為「議論紛紛」。這種海豚叫瓶鼻海豚,平時很少露面,沒想到因為一對灰鯨交配而被吸引了過來。

海豚和人一樣,是動物界僅有的,能只為「快樂」而交配的物種,其他物種都是為了繁殖後代。幾隻海豚發出聲音,似乎在對灰鯨的行為「點評打分」。海豚和灰鯨是比較好的「朋友」,兩個物種經常有互動行為。

名場面之四:兩獅交配被水牛群圍觀,一隻水牛突然衝過來將雄獅頂到半空

攝影師在尚比亞國家公園探險時,發現了令人驚訝的場景,起初一對獅子正在交配,而旁邊經過一群水牛,水牛群中的一隻不知為何走了過來。雄獅準備等水牛群離開時再交配,看到有隻水牛過來,也沒有表現過激的行為。

沒想到,這隻水牛突然向雄獅發起進攻。雄獅大怒,二者的爭鬥過程中,獅子被頂到了空中。

一旁的母獅都看呆了!

爭鬥了幾十秒後,水牛跑開了,雄獅也沒有追趕。攝影師稱二者身上都沒有明顯的傷痕。

相關焦點

  • 太尷尬!交配時變成化石,4100萬年後還要被人類圍觀研究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曾經存在差不多有十億多種物種,不過現在僅有不到百分之一,科學家們能了解地球上生存的各種古生物,化石佔據了很大的功勞,尤其是琥珀化石更能完整地保存遠古的痕跡。那麼琥珀化石是怎麼形成的呢?其是因為松樹柏樹這些樹木會分泌出黏稠的汁液,這些汁液恰好滴落在動物身上把動物包裹起來,隨後被埋入地下經過上千萬年的時間,樹脂逐漸石化,最後成為琥珀化石。而動物被樹脂包裹後,內部隔絕了一切氧氣,所以動物的身體也不會被腐爛分解,很好地保存下來。
  • 太尷尬!交配時變琥珀,4100萬年後還要被圍觀!
    但由於一系列的原因,包括來自地球內部和宇宙的威脅,地球上99%的物種已經滅絕掉了。現如今,地球上的千萬物種只佔到了過去眾多物種的一小部分。之所以科學家知道曾經的地球上存在著不計其數的生物,是因為這些生物並沒有完全消失在時間的長河裡,它們當中的一些隨著化石一直保留至今。
  • 在自然界中,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是什麼?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平常我們聽到的動物,沒發現它們有什麼奇特之處,而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很少被我們聽到的一些動物,它們的奇葩行為簡直讓人大跌眼鏡。前文說到一些動物的奇葩行為,究竟奇葩在哪裡呢,奇葩在它們的交配時間很久,有多久呢,最長可達8個小時,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馬島縞狸就是這樣的一種動物,馬島縞狸是一種體型稍小一些的哺乳動物,較長體型的馬島縞狸體長可以達到近一米(含尾巴),成年的馬島縞狸平均體重在6千克左右,它長得有點像狐狸,是夜行動物,白天潛伏在隱蔽之處,等到太陽落山之後,它們才會出來活動。
  • 人類為什麼讓不同品種的動物交配,這違背動物天性嗎?
    ,大致意思就是有些事情人類做的太過分,比如:讓品種不同過的動物雜交。我們知道,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種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而且不同的物種擇偶標準大不相同,以至於不同的物種很少會交配,但人類卻強行讓它們交配,繁殖後代。那麼讓動物雜交這件事,人類究竟做得對不對呢?
  • 自然界中,有哪些生物的交配方式很「奇葩」的?
    交配是物種繁衍的一種手段,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方式,比如像蚯蚓這種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的生物,它們是通過兩條粘在一起互相給對方授精的方式繁殖的,也就是說兩條蚯蚓「又當爹、又當媽」。那麼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動物的交配方式很奇葩呢?我們簡單的來介紹幾種。第一種:蝸牛蝸牛與蚯蚓一樣都是典型的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的動物,由於蝸牛的體內的精、卵細胞的成熟並不是同步的,而是精細胞先成熟。
  • 狗狗交配時,為什麼喜歡背靠背
    在自然界,從交配時間上來說分為兩種,一種是快槍手,一種是佔坑派。
  • 自然界的動物,從來都沒人教它,為什麼都懂得交配?
    關於動物生殖與繁衍這個梗,趙忠祥老師渾厚的男中音還縈繞在耳邊!我們都知道,春天來了,油菜花開了,曖昧的氣息充滿了田野山間,但動物的交配並不只是局限在春天,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因為每種動物繁殖的季節可能都不一樣,但問題是誰主導了動物們的婚前培訓?
  • 地球上最尷尬的事:交配時變琥珀,4100萬年後還要被圍觀
    地球上曾經存在過大約10億個物種只有克服這些外力作用,樹脂才有可能保留下來,形成琥珀。如果樹脂恰巧滴到動物的身上,把它們包裹起來,然後被掩埋到地下深處,經歷上千萬年時間的高溫高壓擠壓作用,樹脂中的分子發生聚合作用,它們就有可能石化,成為琥珀化石。
  • 從進化的角度來說,動物交配時間長有優勢?還是短有優勢?
    交配對於每個生物來說是除了吃飯以外的頭等大事,為了辦好這件事,動物們在漫長的演化中,進化出了繁殖期,以保證幼崽能夠在春季、夏季這樣食物充沛的季節出生,提高存活率,單個物種也進化出了不同的交配策略,以適應自然環境的需求。
  • 從動物進化來看,交配時間長了好?還是短了好?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物種多樣性非常豐富,包含著數不盡的動植物,這些生物的樣貌、生活習慣、行為都不盡相同,正是體現了大自然海納百川的能力。 不過在地球上現存的這些物種中,都是經歷了數億年的身經百戰才活到了現在,都是殘酷的進化之路上的佼佼者。
  • 自然界中的動物只有雌雄兩性嗎?錯,這些動物甚至沒有性別
    雖然這些雌雄同體的動物自身就有兩性的生殖器官,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雌雄同體動物都可以自己繁殖,比如蚯蚓。蚯蚓是一種常見的雌雄同體動物,但是,它的雌性生殖器官與雄性生殖器官的距離較遠,無法自己繁殖後代。所以蚯蚓是也是通過交配來完成生殖的。總之,雌雄同體的動物並不屬於雌性或者是雄性動物,它們亦雌亦雄。
  • 野外發現兩隻雄獅正在交配,畫面十分惹眼,走進一看太好笑了
    草原上有很多非常有趣的動物,有那個讓很多非常敬佩的草原一哥平頭哥,也有也其他動物聞風喪膽的二哥。
  • 自然界中繁殖時間最久的動物是什麼?最長的能有十幾小時
    自然界中之所以會有性狀不同的各種生物是因為基因的不同。因為基因的存在,即便是同一物種也會表現處不一樣的性狀。而從進化的角度可以看出,並不是所有的基因都會被傳承下去,往往是更加優良的基因逐漸佔領重要地位,就好比長頸鹿的進化。
  • 動物的交配方式突破人類的想像:寄生在雌性體內只發育生殖系統
    在動物界,每一個物種每天睜開眼睛想的都是今天要怎麼活下去?自然界的規則就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沒有哪個物種想讓自己被淘汰,所以它們既要在自然界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又要保證自己種族的繁衍發展。蛇吃青蛙,青蛙吃蜻蜓,蜻蜓吃小蟲子,生態鏈一環套著一環,任何一環的缺失都有可能會引起一部分生態鏈的崩潰。
  • 特點是「終生交配」,被稱為活化石物種
    這些影響雖然現在對於人類自身來說並不算太大,但是對於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來說都是滅頂之災。據不完全統計,20世紀以來有51種動物是人為因素而滅絕的,有些可能是人類無意中破壞了生物鏈,或者壓縮了這些動物的生活空間
  • 母螳螂在交配時吃掉公螳螂,公螳螂為什麼不跑呢?
    自然界中有很多的動物,對於自然界中的很多事情我們都不是很了解的,螳螂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動物,經常在生活中看見,但是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雄性螳螂在交配前中後某個階段被雌性吃掉,也就是說螳螂在交配之後會把自己的老公吃掉的。
  • 挪威港口驚現白鯨逗海鷗,還叼著魚戲弄它,網友:妥妥異地戀
    以哺乳綱鯨目中體型最大者藍鯨為例,其甚至還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據現有記載,最大的藍鯨的長度甚至達至了33.58米,體重達至了239噸。如此之下,基於對鯨的固有印象,人們還真就很難將調皮、可愛等詞彙與鯨聯繫在一起。然而,世界之大,總會有奇蹟發生。
  • 這些動物不交配也能繁殖後代:漲姿勢了
    人類的生育方式比較直截了當,但動物的生殖方式就要複雜得多(也有趣得多)。大多數野生動物都需要繁殖後代,但有不少物種無需交配即可生兒育女。這種現象叫做單性生殖。單性生殖是什麼?動物的繁殖方式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種。採用有性生殖時,雄性和雌性生物可以產生在基因上獨一無二的後代。在這種情況下,卵子和精子都不可或缺,因為它們都攜帶了產生後代所需的遺傳信息。而無性生殖則無需配子的結合便可產生新的個體。採用無性生殖時,生物後代由從單獨母體的卵子發育而來。
  • 現代人類參與跨物種交配被科學家證實
    (假想尼安德特人現代圖)今天我們將通過科學家對黑猩猩與倭黑猩猩的研究,來分析跨物種之戀對於自然界產生的巨大進化力量。此前,根據科學家們對黑猩猩與倭黑猩猩的DNA研究顯示,二者同屬於黑猩猩屬但卻分屬不同物種的兩種猿類,換句話說,這是猿類的兩個不同物種,與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關係相似。
  • 地球上最尷尬的事:交配時變化石,1.7億年後還要被圍觀
    過去數十億年來,地球上生活過各種各樣的生物,物種數量多達幾十億種,它們留下了一系列的化石,最早的生物化石可以追溯到34億年前。通過研究這些化石,古生物學家能夠了解到生物的進化和地質的變遷。生物死亡之後,在太陽光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它們身上的有機物會被逐漸分解掉,只留下骨骼這樣的堅硬物質。如果遺骸被泥沙等沉積物所掩埋,並沉到地下,經過長時間的高溫高壓作用,最終就會石化成為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