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生態系統健康等級好

2020-11-30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湖北日報訊(記者龍稱、通訊員趙輝)昨悉,經國家林業局西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評估,大九湖溼地面積比2010年淨增276.81公頃,生態系統健康指數達到7.53,健康等級好,功能等級高,生態系統價值每年高達3.853億元。

&nbsp&nbsp&nbsp&nbsp據省溼地保護中心介紹,大九湖溼地生態環境改善得益於實施退耕還溼、移民搬遷、生態補水等措施,加強了這一泥炭蘚沼澤溼地恢復。大九湖溼地是神農架5A景區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公園核心區,為了保護其原始風貌,省委省政府決定對大九湖溼地核心區域居民全部實施生態移民搬遷。目前,一個新的、具有特色和魅力的坪阡古鎮已經建成,377戶居民的搬遷任務基本完成。

相關焦點

  • 溼地,對生態系統來說的價值如何?
    溼地,對生態系統來說的價值如何?、森林、海洋並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根據《溼地公約》的定義溼地是指天然或人工永久的和臨時的各類沼澤、溼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的或流動的或為淡水、半鹹水、鹹水水體者以及低潮位時
  • 安慶:保護溼地自然環境 讓河湖生態系統更健康
    經過保護中心和愛鳥人士的共同努力,在2020年12月27日舉行的第六屆安徽安慶菜子湖溼地觀鳥節上,全國各地觀鳥者再次目睹了萬鳥翔集的壯觀場景。菜子湖溼地為長江中下遊淺水湖泊的代表,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水鳥通道上,是國際上候鳥重要的遷徙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然而,在10年前,因為生態條件和保護措施等原因,當地每年觀測到的候鳥不到2000隻。
  • 溼地生態系統的價值
    原標題:溼地生態系統的價值溼地是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資源,並以其獨有的魅力直接和間接地為人類作出巨大貢獻。溼地為人類提供著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被譽為「地球之腎」「生命搖籃」「物種基因庫」「鳥類樂園」,具有巨大的生態功能,是重要的生命支撐系統。
  • 生態系統健康指數草案-適用於生命主流化項目下的溼地示範點
    生態系統健康指數能夠提供一個基線情況,根據這個基線值可以設定需要維持或達到的健康水平目標生態系統健康指數可以作為以結果為導向的指標衡量項目成果與影響生態系統健康指數能夠指示項目的成功亮點和不足之處,幫助項目在實施期間調整項目活動生態系統健康指數與項目監測與評估部分使用的管理有效性打分卡工具相互補充。
  • 溼地生態系統的作用
    1、系統的生物多樣性。  由於溼地是陸地與水體的過渡地帶,因此它同時兼具豐富的陸生和水生動植物資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單一生態系統都無法比擬的天然基因庫和獨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氣候提供了複雜且完備的動植物群落,它對於保護物種、維持生物多樣性具有難以替代的生態價值。  2、系統的生態脆弱性。
  • 溼地生態系統的特點
    1、系統的生物多樣性。  由於溼地是陸地與水體的過渡地帶,因此它同時兼具豐富的陸生和水生動植物資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單一生態系統都無法比擬的天然基因庫和獨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氣候提供了複雜且完備的動植物群落,它對於保護物種、維持生物多樣性具有難以替代的生態價值。  2、系統的生態脆弱性。
  • 溼地生態系統評價有了科學「尺子」
    中國綠色時報3月9日報導(實習記者 夏美紅)國家林業局溼地保護管理中心委託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等單位承擔的溼地生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項目日前在北京通過專家論證,為行業管理部門和基層保護管理機構對溼地生態系統進行及時準確的評價提供了一把科學的「尺子」。
  • 生態文明關鍵詞之溼地生態系統
    它包括所有的陸地淡水生態系統(如河流、湖泊、清洋)以及陸地和海洋過渡地帶的濱海生態系統,同時還包括了海洋邊緣部分成水和半成水水域。它兼有水域和附地生態系統的特點,國際上通常把森林、海洋和溼地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類型。嚴格來講,溼地生態系統在地理單元是可跨多個氣候帶的,即在森林、草原、荒漠地區甚至海洋都有溼地的分布。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溼地生態系統
    我國相關工作人員不斷努力,按照總書記「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嚴格保護現有紅樹林,科學開展紅樹林的生態修復,擴大紅樹林面積,提高生物多樣性,整體改善紅樹林生態系統質量,全面增強生態產品供給能力。
  • 長江溼地生態系統退化 部分喪失動植物棲息地功能
    「長江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長江溼地生態系統是長江經濟帶戰略的核心資本。但目前,長江溼地保護面臨嚴峻問題,究其根源:一是多頭管理、條塊管理。二是溼地沒有應有的法律地位。三是對長江溼地生態系統保護的嚴重性和面臨的新問題沒有認真研究,對長江溼地的演變現狀和未來趨勢沒有清醒的認識,存在一些違背自然規律的做法。」 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院長、教授雷光春說。
  • 以保護溼地生態系統為核心 展示溼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商友江在看溼地公園效果圖 商友江強調,要堅持保護優先、合理利用、統籌規劃、體現特色、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建設好白果坨國家溼地公園。要從維護溼地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保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防止溼地退化的基本要求出發,通過適度人工幹預,保護、修復或重建溼地景觀,維護溼地生態過程,展示溼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實現溼地可持續發展;要根據溼地保護和區域經濟發展等進行統籌規劃,根據溼地的地域特點和保護目標合理布局,先易後難、分步實施、分期建設;要重點突出溼地景觀,保留溼地的生態特徵,最大限度維持區域的自然風貌,體現特色,在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展示和溼地合理利用示範
  • 溼地生態系統有哪些功能?
    溼地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生態系統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溼地具有多種生態功能,蘊育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物種貯存庫、氣候調節器,在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以及發展經濟社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溼地公園景觀設計要注意保持溼地的生態功能
    過分強調景觀的藝術性,忽視了溼地的生態功能,導致「建設性破壞」,這種思路是不可取的。建設溼地公園的初衷應當是首先要保護好當地的溼地生態系統,然後再考慮兼具休閒、娛樂等功能。在驗收溼地公園時,如果它的鳥類多樣性水平較高,就說明其設計比較成功。因此,溼地公園的生態好不好,鳥類最有發言權。
  • 溼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
    今天是「雲」課堂的第四期,本期主題「溼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 本期主講內容摘要: 溼地是地球上
  • 把握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確保生態系統持續向好
    不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樹立大局觀、全局觀,算清長遠帳、整體帳,把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來統籌考慮、綜合施策。要深入研究各要素健康狀態的評判標準,逐一分析各要素髮揮作用、相互影響的路徑和規律,明確各治理環節的任務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定從源頭上系統開展生態保護修復的整體預案和行動方案。
  • 我國溼地生態系統現狀堪憂 美麗溼地亟須法律保護
    在制定法律的過程中,應統一溼地的概念,明確溼地的主管機關及其在管理溼地過程中的權責,釐清溼地保護與環境、水資源等相關法律的關係。  據《人民日報》7月23日報導,各級政府在溼地保護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我國溼地生態系統仍然面臨著盲目圍墾與改造、汙染、水土流失、泥沙淤積、生物資源過度利用等多種因素的破壞和威脅,導致面積減少,生態功能下降,生物多樣性喪失。
  • 九龍湖溼地公園開工 將形成典型的庫塘溼地生態系統
    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主入口廣場、遊步道、溼地文化展示臺、溼地植物、水體植物、河堤植物、人工島等。記者從施工平面圖上看到,三座人工島浮在水面,沿湖而建的石板橋一直延伸到中間第二座人工島上,這裡也是市民與溼地親密接觸的地帶,其他兩座人工島出於溼地保護考慮不建道路。
  • 中國林科院副院長崔麗娟:滋潤生命——溼地的力量(二)多樣的溼地生態系統服務
    2020年,溼地公約發布的全球溼地每年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為332.1萬億人民幣,比森林、草原或沙漠都要多。溼地,作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能為人類提供哪些服務呢?讓我們跟隨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溼地研究中心主任崔麗娟走進溼地,認識溼地。 今天推出第二講:滋潤生命——溼地的力量(二)多樣的溼地生態系統服務。
  • 溼地生態系統——一個有關全球環境的新概念
    一個「熱點」,溼地保護和研究的熱點,正在中國悄然形成;一個概念,革新地球環境觀念的新概念正在深入人心。目前,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逐漸接受的廣義的溼地概念,將溼地列於陸地與海洋之間,將溼地的下限延伸到潮下帶與大陸架之交會處;將溼地的上限延伸到含60%溼生植被的溼草地,包含了內陸和外流江河流域中河口、河流、湖泊、沼澤等所有水體。廣義溼地概念的提出,革新了傳統的地球環境分類系統,地球生物圈內生態系統的一級分類由兩個(海洋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變成了三個(海洋生態系統、溼地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
  • 溼地有哪些生態效益
    在乾旱季節,溼地可將洪水期間容納的水量向下遊和周邊地區排放,防旱功能十分明顯。  三是固定二氧化碳和調節區域氣候。導致全球氣溫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過多。科學家研究,在過去100年的10個氣溫最高年份中,有9個在1990至2001年的這12年間,這期間正是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包括溼地生態系統造成破壞最嚴重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