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電:中國或以可發射電磁脈衝的衛星做反衛星武器
外電:中國或以可發射電磁脈衝的衛星做反衛星武器 來自美國政府和太空問題專家的多方消息表示,美國擔心中國不斷增強的實力會對其最靈敏的軍事情報衛星構成幹擾。
-
英媒稱中國量子衛星是神來之筆:開啟世界量子太空競賽
參考消息網6月20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發射的量子通訊衛星已經開啟了世界量子太空競賽,在理論上這種利用量子科學原理的新型衛星能夠提供無法被破解的保密通訊頻道。 開啟量子太空競賽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6月16日報導,這個名為「墨子」的衛星去年8月從中國西北的戈壁灘上發射,是第一個量子通訊衛星。 報導稱,這是建設新型網際網路努力的一部分,這種新網際網路將來比現在的網際網路更加安全。
-
美媒又用「電磁脈衝」忽悠:小心中俄核電磁攻擊!
報導稱,前中央情報局分析師、《電磁脈衝曼哈頓計劃》一書的作者彼得·普瑞(Peter Pry)正在敦促美政府儘快針對電磁脈衝(攻擊)強化美國電力系統,並實施一項與1942年製造第一顆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類似的三年應急計劃。21世紀初,普瑞曾在美國國會電磁脈衝委員會任職。
-
電磁脈衝炸彈:第二原子彈!
1993年美國進行了代號為「豎琴」的電磁脈衝武器試驗,通過天線群向電離層發射電磁脈衝,試驗成功阻斷了通信並摧毀來襲的飛彈。 可以說,電磁脈衝炸彈的破壞力巨大,所到之處,電子、電力、光電、微波和通信設備都會被破壞,甚至是沒有通電的電器設備或者隱藏在地下掩體內的通信設備也會被擊穿或燒壞,殺傷範圍達到幾十公裡,破壞速度極快,瞬間可以達到攻擊效果。
-
脈衝星為什麼能在兩極地區發射強大的電磁波
脈衝星為什麼能在兩極地區發射強大的電磁波脈衝星能發射強大的電磁波,也就是在脈衝星的南北兩極地區發射極其強大的電磁波。這來源於脈衝星的高速自旋運動,脈衝星是中子星,體積小,具有強大萬有引力,能束縛住脈衝星表面物質,因此可以以極高轉速自旋,而不至於散架。
-
英媒:日本研製木頭衛星以減少太空垃圾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導英媒稱,為了減少太空垃圾,日本目前正在研製木質衛星。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020年12月29日報導,日本一家大公司與京都大學正在聯合研製他們希望成為世界第一枚的木質衛星。住友林業公司說它已開始研究樹木生長以及木材用於太空的問題。
-
用電磁炮發射衛星?別想啦
發射衛星很貴自從1957年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一號」以來,62年間世界各國向太空發射了數以千計的各類太空飛行器,到目前為止圍繞著地球軌道運行的衛星數量超過2600顆,而這些太空飛行器無一例外都是由火箭發射的。
-
中國發射首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
2月2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2日15時51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包括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在內的7顆衛星送入太空。2月2日15時51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這標誌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在軌運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國家之一。
-
能讓電子設備瞬間失控的電磁脈衝攻擊,大自然也會
EMP其實並不是這種武器的名字,而是物理現象「電磁脈衝」(ElectroMagnetic Pulse)的英文簡稱。人們只是把「EMP武器」簡稱為「EMP」。被EPM攻擊之後,只有電子設備會失控,電子設備以外的事物,包括人、建築等卻幾乎可以毫髮無損。電
-
印媒:中國將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精度高於美國衛星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印媒稱,中國計劃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據《印度快報》網站2月11日報導,中新社援引衛星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德仁的話稱,「珞珈一號」01星重約10千克,由武漢大學負責研發。該衛星搭載了高靈敏度夜光相機,其精度將達到地面解析度100米。
-
美媒:中國使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向太空部署衛星,打破美國壟斷
據《環球時報》9月9日報導,中國最近用長徵2F運載火箭,發射了新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其在經歷了短短2天時間的太空遨遊後成功返回,顯示出中國的太空梭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將在以後更加便捷廉價化的和平使用太空。這也引發了國內外持續的高度關注和猜想。
-
中國非對稱殺手鐧:美炒作中國電磁脈衝武器將能使世界倒退兩百年
這種特殊的炮彈不會爆炸,相反,通過發射電磁脈衝或利用其他的非動力技術來破壞與計算機、無線電通信、網際網路和其他方式的通訊連接, 不會造成任何物理傷害。這類武器類似於二十一世紀的中子彈,這種臭名昭著的冷戰武器當時通過輻射直接殺死蘇聯士兵,同時對建築物和車輛等沒有生命的物體造成的傷害很小,而電磁脈衝彈也對建築物和車輛等裝備的物理特性沒有威脅,也不會傷害到人,但卻能讓這些電子產品全部失效。
-
英媒:網曝疑似中國093型攻擊核潛艇 可搭載巡航飛彈
參考消息網6月25日報導 英媒稱,6月21日公布的新照片展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最新型093型核動力攻擊潛艇。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6月23日報導,中國的網絡論壇公布的一張照片顯示,新型093型核動力攻擊潛艇改進了指揮臺圍殼和其他部分,旨在降低牽引和噪音。
-
日媒:中國加速邁向「太空強國」連發火箭和衛星
日媒稱,中國加快開發太空,5月5日首次發射用於建設空間站的大型火箭,火星探測器也將於今年擇機發射。另外,中國還將發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據日本《讀賣新聞》5月13日報導,5日是中國勞動節連休的最後一天,一枚火箭從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B。中國媒體在網絡上對這枚全長約54米的火箭在傍晚升空的過程進行了直播。
-
電磁脈衝武器:核爆中誕生的"無形殺手"
外軍設想中的電磁脈衝武器攻擊圖 資料圖中國網訊 據國外媒體6月24日報導,曾任職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核武專家皮特•普萊博士聲稱,朝鮮有可能成功研製了電磁脈衝(EMP)武器。電磁脈衝武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簡單的說明如下:首先運用電源供應器將電池能量充入同軸電容器內,以產生高壓。再將這一高壓瞬間與流量產生器內的螺旋狀導線導通,並且在導通電流最大時的瞬間,起爆在螺旋狀導線內的炸藥,以壓縮磁通量的方式提升螺旋狀導線上的電流。接著將此電流導入虛陰極管,以諧振方式產生高頻電波,最後由微波天線對著指定方向發射出電磁脈衝波。電磁炸彈的作戰影響範圍,約在數百米之間。
-
俄航天集團專家提議使用電磁炮彈向太空發射衛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16日消息 俄羅斯《拉沃奇金科研生產聯合體信使》雜誌刊文披露,俄國家航天集團的主要科研機構中央機械製造研究所(TsNIIMash)專家提議使用電磁炮彈載體發射小型衛星。『太空大炮』與其他非火箭抵達太空方法不同的有利特點是現代技術水平原則上已經能夠實現。」線性磁軌炮被稱為是這種衛星發射的方案之一,這是一種發射管(帶有滑軌加速裝置和攜帶衛星的炮彈載體),部署在2000至3000米高的山上,還有一個發電量達10兆瓦的電站。該研究所專家提出的另一個方案是環形質量加速器。
-
中國發射一顆衛星,被稱為「太空清潔員」為何美擔憂得徹夜難眠
就在這時,中國第一個向太空發射了一顆可以清掃太空垃圾的衛星。這顆衛星叫遨龍一號,相信很多人都對遨龍一號不是很了解,它是一臺空間碎片主動清理飛行器,2016年6月25日隨&34;成功發射。&34;的潛在功用是反衛星武器,它和平時期的作用是巡航太空,防止失效的衛星或衛星碎片撞擊北京或者紐約等大城市,但到戰爭時期,又可作為太空威懾武器,直接攻擊敵國的太空資產。
-
揭秘脈衝星導航:星際旅行的太空燈塔
圖片合成:侯 融 新聞提示 11月10日,由我國自主研製的脈衝星導航試驗衛星成功發射升空。該衛星主要用於驗證脈衝星探測器性能和空間環境適應性,負責與太空中星光閃耀的「燈塔」互通「書信」,將為脈衝星探測奠定技術基礎。
-
電磁脈衝武器一擊就讓對手「倒退百年」?
電磁脈衝武器究竟是什麼?它到底威力如何?為何人們如此懼怕這種武器? 國防科技大學軍事專家石海明副教授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電磁脈衝武器主要利用短時間強大的電磁場來破壞對方的電子電路、雷達、通信指揮系統。
-
中國正在研製電磁炮發射衛星 戰時可快速補發衛星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用電磁炮發射衛星」這一科幻作品中的情節,可能真的要從故事中走進現實了。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動力與電氣工程專家,馬偉明教授在2016年公開發表的論文顯示,中國方面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利用電磁發射技術實現空間物資快速投送和小型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的快速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