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執法隊員在瀛湖進行巡湖檢查。
2020年12月31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
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在安康境內流長340多公裡,屬於長江「十年禁漁」重點水域。實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是推進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開展生態環境治理和促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關鍵舉措。安康市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堅決打贏禁捕退捕持久戰。同時,作為全省漁業排名前列的安康市,大力發展漁業養殖產業,全面推動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安康市漁業生產工作站站長任康說:「我們堅決落實長江流域禁捕要求,不打任何折扣;同時,積極發展水產品人工養殖,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這樣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帶動了群眾增收。」
禁漁 雷厲風行
幹群攜手共建生態安康
「保護長江生物多樣性,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十年禁漁』需要你我共同參與,讓我們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攜手共建生態安康!」
「我是瀛湖鎮郭家河村村民郭國慶,是土生土長的瀛湖人。漢江是生我養我的母親河,保護漢江,是我們每位安康市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一定用實際行動保護好漢江野生魚資源,守護好漢江母親河。」
在安康市瀛湖舉辦的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活動中,群眾代表和志願者的發言表達了安康人民對「十年禁漁」的理解和支持。
自長江「十年禁漁」和重點水域禁捕工作啟動以來,安康市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迅速部署,細化措施,紮實推進。
按照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建檔立卡工作要求,安康市對各類船舶進行全面摸排,全市共摸排統計各類船舶2561艘,其中「三無」船隻2309艘。按照一船一檔的要求,對「三無」船隻全部建立檔案,並籤訂禁捕承諾書。各級公安、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持續聚焦重點水域、漁具銷售、水產市場、電商平臺、餐飲行業、廣告宣傳等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進行聯合執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以電、毒、炸魚為主的違法捕撈水生野生動物行為和收購、加工、銷售等行為。2020年以來,全市共查辦各類非法捕撈行政案件29件,行政處罰49人,立案偵辦非法捕撈水產品案12起,移送起訴6案6人。
禁捕開展以來,安康市累計出動漁政執法人員和市場檢查人員5200餘人次、水上巡查累計3200多公裡,收繳非法捕撈船隻發動機3臺,銷毀違法網具1823套,檢查水產製品生產企業和小作坊62個次、農貿市場256個次,檢查商超1039戶次、餐飲單位4234家次,形成了強大震懾力。同時,安康市加強宣傳引導,大力宣傳重點水域禁捕退捕的重大意義和相關政策措施,努力營造社會氛圍。
發展 品牌引領
「安康漢水魚」成為金字招牌
2020年12月30日17時許,位於安康市南環東路的石泉石鍋魚店座無虛席,店主汪婷熱情地招呼著客人。「『安康漢水魚』肉質細膩、沒有腥味,我們用的每條魚都是有溯源標籤、有品質保證的品牌魚,一定要讓客人吃得滿意。」汪婷說,自從2020年7月26日開業以來,店裡天天爆滿。
「來安康,一定要吃『安康漢水魚』。」來自湖北的劉女士說。如今,「安康漢水魚」已經成為安康市的金字招牌。
安康境內江河縱橫,池塘、水庫星羅棋布,水資源十分豐富,且水質優良,發展漁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漁業既是安康市的傳統產業,更是優勢產業,漁業養殖面積、產量、產值連續多年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如何讓漁業產業做大做強?2020年,「安康漢水魚」公用商標成功創建,標誌著安康漁業步入「品牌化」發展之路。
為提升水產品的知名度,安康市制定了「安康漢水魚」標誌使用管理辦法和「安康漢水魚品鑑店」認定辦法,發布了水產品富硒標準,成立了安康生態漁業產業聯盟,並積極開展「安康漢水魚」優質水產品「一魚一標」產品追溯示範、「兩品一標」認證、農產品優勢區申報等工作。「安康錢魚」「安康花鰱」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評審,「瀛湖富硒有機魚」等2個產品獲得國家有機認證。「安康漢水魚」廣泛活躍在抖音、微信公眾號、各大網站等平臺,知名度和影響力快速提升。
在品牌效應的推動下,安康匙吻鱘、花鰱、金鱒、虹鱒、南美白對蝦等貼著可追溯二維碼的「安康漢水魚」系列水產品,不僅火爆本地市場,而且「遊」進了西安市場。安康蓮花餐飲高新小吃城、安康龍舟文化園江邊漁家、安康石泉石鍋魚連鎖店等餐飲企業,陸續掛牌成為「安康漢水魚品鑑店」,吃「安康漢水魚」成為一種標誌性消費行為。
「安康漢水魚」,正在成為安康市繼茶葉、魔芋之後又一亮麗名片。
未來 前景廣闊
企業帶動 群眾致富有奔頭
2020年12月30日,在安康市五福鮮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將一條條味道鮮美的魚乾進行包裝。該公司成立於2013年,主要經營水產品加工、漁牧業養殖銷售,是我省第一家規模性加工魚製品的民營企業。
「我們主要以本地稻田和庫塘養殖的草魚、鯉魚、鰱魚為原料,開發生產即食風味魚乾系列休閒食品。」安康市五福鮮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巧說,公司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技術合作關係,長期聘用有關專家開展水產品深加工的技術開發和研究,已申請了多項技術專利,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和銷售網絡體系,產品已經覆蓋陝西、上海、海南、廣西、廣東等地,「五福鮮」牌風味魚乾深受消費者青睞。
作為當地知名企業,五福鮮食品有限公司積極支持合作社、貧困戶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從2019年開始,該公司先後在漢濱區大河鎮流芳村、瓦房村,洪山鎮雙柏村、乾隆村,早陽鎮大溝河村,瀛湖鎮西坡村,恆口示範區梅子鋪村,晏壩鎮泰山廟村、中壩村,中原鎮中心社區,壩河鎮樟樹村等地推廣稻漁綜合種養面積3000餘畝;推廣「企業 合作社 貧困戶」產業化生產經營模式,與貧困戶籤訂協議,企業投放魚苗,日常指導貧困戶生產管理,再以高於市場價格收購所有稻田魚。兩年來,該公司幫扶周邊貧困戶155戶486人,年畝均增收超1000元,帶貧益貧成效顯著。
近年來,安康市積極引導和支持漁業龍頭企業、漁業產業園區等漁業經營主體加快現代產業發展步伐,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更多群眾因漁增收致富。同時,安康市以生態養殖為依託,大力推進漁業加工、品牌營銷、休閒旅遊等產業發展,有效提升了漁業綜合效益。截至目前,安康市創建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1個,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14個,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家,創建市縣漁業園區89家,省級良種場2家,市級水產良種繁育示範園30家。全市池塘精養、稻漁綜合種養和水庫立體養殖面積分別達到1.48萬畝、1.8萬畝和16萬畝。
「2020年,預計全市水產品產量達4.16萬噸,同比增長0.18%,漁業經濟總產值超過20億元。」任康說,安康市將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進一步加快漁業「轉方式、調結構」步伐,2021年,力爭全市漁業經濟總產值超過2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