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點模型的構造
1.已知任意三角形一邊上的中點,可以考慮:
(1 )倍長中線或類中線(與中點有關的線段)構造全等三角形.如圖1、圖2所示.
(2)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2.已知直角三角形斜邊中點,可以考慮構造斜邊中線.
3.已知等腰三角形底邊中點,可以考慮與頂點連接用「三線合一」
4.有些題目的中點不直接給出,此時需要我們挖掘題目中的隱含中點,例如:直角三角形中斜邊中點,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中點,當沒有這些條件的時候,可以用輔助線添加.
二、角平分線模型的構造
與角平分線有關的常用輔助線作法,即角平分線的四大基本模型。
已知P是∠MON平分線上一點,
(1)若PA⊥OM於點A,如圖1,可以過P點作PB⊥ON於點B,則PB=PA.可記為「圖中有角平分線,可向兩邊作垂線」。
(2)若點A是射線OM上任意一點,如圖2,可以在ON上截取0B=0A,連接PB, 構造△OPB≌△OPA.可記為「圖中有角平分線,可以將圖對摺看,對稱以後關係線」。
(3)若AP⊥OP於點P,如圖3,可以延長AP交ON於點B,構造△AOB是等腰三角形,P是底邊AB的中點可記為「角平分線加垂線,三線合一試試看」。
(4)若過P點作PQ}//ON交OM於點Q,如圖4,可以構造△POQ是等腰三角形,可記為「角平分線+平行線,等腰三角形必呈現「。
三、軸對稱模型的構造
下面給出幾種常見考慮要用或作軸對稱的基本圖形.
(1 )線段或角度存在2倍關係的,可考慮對稱.
(2)有互餘、互補關係的圖形,可考慮對稱.
(3 )角度和或差存在特殊角度的,可考慮對稱.
(4)路徑最短問題,基本上運用軸對稱,將分散的線段集中到兩點之間,從而運用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來實現最短路徑的求解所以最短路徑問題,需考慮軸對稱.幾何最值問題的幾種題型及解題作圖方法如下表所示.
四、圓中輔助線構造
在平面幾何中,解決與圓有關的問題時,常常需要添加適當的輔助線,架起題設和結論間的橋梁,從而使問題化難為易,順其自然地得到解決,因此,靈活掌握作輔助線的一一般規律和常見方法,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有幫助的。
構造等腰三角形:利用半徑相等構造等腰三角形(如圖).
2.見弦作弦心距:有關弦的問題,常作其弦心距(有時還需作出相應的半徑),通過垂徑平分定理,來溝通題設與結論間的關係(如圖).
3.見直徑作圓周角:在題目中若已知圓的直徑,一般是作直徑所對的圓周角,利用「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這一特徵來證明問題(如圖所示).
4.見切線作半徑
(1)命題的條件中含有圓的切線,往往是連接過切點的半徑,利用「切線與半徑垂直」這一性質來證明問題(如圖所示).
(2)證切線:①有交點:連半徑,證垂直②無交點:作垂直,證半徑.
5.兩圓相切作公切線
對兩圓相切的問題,一般是經過切點作兩圓的公切線或作它們的連心線,通過公切線可以找到與圓有關的角的關係(如圖所示).
6.兩圓相交作公共弦
對兩圓相交的問題,通常是作出公共弦,通過公共弦既可把兩圓的弦聯繫起來,又可以把兩圓中的圓周角或圓心角聯繫起來(如圖所示).
7.圓心角與圓周角倒角
五、旋轉圖形中輔助線的做法
1.旋轉中的常見題型,在解這類題目時,什麼時候需要構造旋轉,怎麼構造旋轉.下面,就不同類型的旋轉問題,給出構造旋轉圖形的解題方法:
遇中點,旋180° ,構造中心對稱;
遇90°,旋90°,造垂直;
遇60°,旋60°,造等邊;
遇等腰,旋項角.
綜上四點得出旋轉的本質特徵:等線段,共頂點,就可以有旋轉.
2.圖形旋轉後我們需要證明旋轉全等,而旋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