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8年10月28日,國內肖像印篆刻大家黃榮先生的肖像印展將在陝西省西安市賈平凹文學藝術館隆重舉行。此展是對黃榮先生過往肖像印成果的一次綜合和全面的檢閱,黃榮先生非常重視,並囑我抽空談談對其肖像印之印象。對於黃榮先生的肖像印,我深為欽佩,以為可擔國內肖像印執牛耳者,此前曾在所撰《圖畫印有別樣美》、《一顆圖畫印的刻制過程》等文中對其人其藝有所提及,今得其囑託,自然也覺非常榮幸,欣然應之,遂有此文。
黃榮肖像印:鬼斧神工,恣意傳神
文/石安
黃榮,國內肖像印大家,圈中人稱「黃師傅」。所刻肖像印,玄妙莫測,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

最早接觸黃師傅,是在國內肖像印泰鬥張耕源先生所創「肖像印雅緣」社群裡,又時見其所刻肖像印於各式篆刻雜誌,形神兼備,恢恢乎遊刃其石,以為國內肖像印龍鳳者也。後每撰文,論及肖像印,張耕源、黃師傅等諸先生身影總浮現於前,揮之不去矣。

近期黃師傅舉辦個展故,囑我談談對其肖像印之印象。我於肖像印,外道者也。承蒙厚愛,不勝榮幸,鬥膽放言幾句。

談論印作,往往須兼察其人其事。黃師傅,生於滇西北之麗江,又籍於川蜀,少多才藝,後負笈求學西南師範學院。所習專業,數學也。既習理科,又能兼攻文藝,有異才。後雖工作之故中斷數年,於近年復拾刀筆,以石為憑,以刀為具,研朱弄石,加之有擅呈人物神採之能,兼採並鶩,轉益多師,又問道於海上張銘、杭城張耕源、鵬城鍾國康諸大家,謀新求變,遂於人物肖像印一域有大成。

黃師傅於人物肖像印,窮年兀兀,孜孜以求,累積至今,已刻有抗日英雄、中國高僧大德、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者、中國書法家、中國畫家、中國文學家、世界畫家、世界文學家、世界電影大師、一帶一路國家領導人等十餘系列,計一千八百餘方之數,可謂洋洋大觀!
肖像印,可歸肖形印之列。肖形印,上古有之,先秦古璽時有所見,至秦漢更盛,後漸式微,至明清文人篆刻興起,印家偶作肖形印遣懷抒意,然純以人物肖像入印,以清末謝庸、趙仲穆為先鋒,及至近當代來楚生、張耕源、黃榮等,以人物肖像印為發端,兼收並蓄木刻、版畫、素描、像磚、崖鑿諸域,又彰顯筆墨刀意,人物肖像印乃興於世。

據聞黃師傅治肖像印,落刀前必先精研所刻人物,竭能覽圖閱文,對人物形神瞭然於胸後,方始動筆,所設計墨稿又往往反覆修進,待石上墨稿人物神形俱定,始肯動刀。一旦落刀,則刀走龍蛇,不拘泥於既定墨稿,而是意到刀隨,恢恢乎遊刃於石,信手刻成,又能形神俱佳,意韻生焉。此謂小心落墨,大膽動刀,兼得妙手偶得之趣。

吾觀黃師傅前期名人肖像印,以深厚人物素描功底為依託,施以精熟刀法為手段,寓巧於拙,又化石刻造像之澀拙形質於其中,故其所刻線條金石味十足。又能捕神定形,以眼為心靈之窗,以唇為情緒之門,精構巧琢,探窺肖像印刻之殿堂,所刻人物惟妙惟肖,形神兼備,無論內行外道,皆折服於黃師傅妙造之功。

以「邱吉爾」印為例,該印為黃師傅早期精品之作,具其該時期印作典型特徵:造形精準,神質亦佳。觀此印,印中人物雙眉緊蹙,雙唇緊閉,目光如炬,雙眼怒視前方,威怒之氣撲面而來,加之施以切斫用刀,輔像磚摩巖擊鑿之技,遂使線條質感澀拙樸茂,人物剛毅、果敢之性格特徵及威嚴戒備、無所畏懼的內心活動表露無遺,生動再現該二戰梟雄的人格魅力。
近幾年,黃師傅所刻肖像印,增奇崛之氣,畫面更加張揚表意,線條更顯狂放率性,行刀更覺沉實爽利。若所呈「馬克思」印,衝切自如,如刀斫斧劈於鑿壁摩崖之上,勁峻峭拔,又小中見大,方寸之間,盡顯磅礴大氣之姿,給人酣暢淋漓之感。

有友見黃師傅刻制肖像印之過程,甚奇之,贊其治印若「石頭上舞蹈」,乃有「刀瘋」之名。
黃師傅此階段肖像印作,所刻人物以神採為上,形質次之,不再顯能於形準,而更重於人物內在神質之表達。其印作往往初看已覺是斯人,細看又在似與不似之間,再凝神靜視,則又以為斯人無誤——細賞其印,宛若經歷「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進而又「看山是山,看水似水」的三重境界——技臻化境之下,妙不可言。

然黃師傅似乎並不滿足於此,遂有丁酉之變。去年至今,所呈印作愈重於人物之神質表達——線條愈顯恣意,用刀愈加老辣——在黃師傅眼裡,若非為呈現神質之故,或許具象之形仿佛已是多餘。

由是觀之,黃師傅於今,孤心苦詣,欲於肖像印棘域中闢出一條戛戛獨造的新路來。《中國文藝家》馮楚先生稱其當下印風為「人物肖像表現印象派」,張耕源先生亦評其肖像印為「形神兼備,個性鮮明,已成一派」,是為的評。
石安
戊戌年初秋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