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賢回歸 助力古城復興 中國肖像印研究會展館落戶蘭溪

2020-12-05 澎湃新聞

鄉賢回歸 助力古城復興 中國肖像印研究會展館落戶蘭溪

2020-05-03 0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上午,在蘭溪古城告天台公園內,中國肖像印研究會展館揭牌開館。

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文史館館長、浙商發展研究院院長王永昌,省文旅廳副廳長葉菁,市委書記陳峰齊和中國肖像印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章子峰,共同為中國肖像印研究會展館揭牌。

蘭谿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新鋒,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翁柯衛參加揭牌儀式。

篆刻藝術作為國粹之一,為歷代文人墨客所鍾愛,或自篆自用,或饋贈文友,鈐記落款,觀賞把玩,可從中獲得審美愉悅和藝術享受。而肖像印是篆刻藝術的重要門類,中國肖像印研究會則是以肖像印為研究對象的印學團體,旨在弘揚傳播傳統篆刻文化,豐富大眾精神生活。

章子峰是蘭溪鄉賢,此次中國肖像印研究會展館落戶蘭溪,是鄉賢回歸、致力家鄉文化振興、古城復興的一項重要舉措。該展館不僅豐富了蘭溪古城業態,同時也將助力蘭溪弘揚李漁芥子園書畫精神,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該展館位於老城告天台公園內,分「抗疫功臣金石印像」、「建黨90周年紀念肖像」、「法國歷史文化名人金石印像」、「浙江歷史文化名人金石印像」、「中國歷屆奧運冠軍金石印像」、「蘭溪歷史文化名人金石印像」、「近現代書畫大家金石印像」、「上海世博會參展國與地區政要金石印像」、「紀念辛亥革命百年百傑金石印像」等九大主題,展示了章子峰收集的1000多方人物肖像印章。

展館「五·一」期間全程開放,廣大金石愛好者可以前往觀摩。

記者 項柔剛

攝影 王萍

原標題:《鄉賢回歸 助力古城復興 中國肖像印研究會展館落戶蘭溪》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安福縣山莊鄉 凝聚鄉賢力量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安福縣山莊鄉緊緊把握新時代鄉賢工作總要求,充分發揮鄉賢有情懷、有資金、有資源、有才智的獨特優勢,主動溝通,精準對接,通過多層面、多渠道匯聚鄉賢力量,推動轉型發展。山莊鄉積極營造尊重鄉賢的濃厚氛圍,動員鄉賢回鄉發展。
  • 國內最大規模肖像印藝術展在南陽開幕
    其中作品最大尺寸達到1.8米,對作品創作還是作品的紙質再現,也是一次全面的創新和技術突破,來自北京、天津、廣東、四川、湖北、河南以及旅美的藝術界、出版界、藝術展館的藝術家和負責人出席了開幕式。黃榮是深圳著名篆刻藝術家據了解,黃榮是來自深圳的著名篆刻藝術家,自1988年於四川瀘州創辦茜草印社並任社長開始,其藝術成就逐漸為世人所知。尤其是在肖像印領域,已成為中國篆刻肖像印印象派表現代表人物。
  • 【瀫水名流】第三季 · 第一集蘭溪鄉愁記憶竟如此美!——葉劍鴻的蘭溪八景圖!
    現為梅溪書畫社社長,中國黃賓虹藝術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美協金華創作基地副主任,浙江省美協會員、浙江省作家畫院特聘畫師,金華市美協常務理事,金華書畫院特聘畫師,蘭谿市美協原副主席。曾任共青團蘭谿市委書記,金華市四屆青聯常委,蘭谿市十屆人大常委。
  • 黃榮肖像印:鬼斧神工,恣意傳神
    前言:2018年10月28日,國內肖像印篆刻大家黃榮先生的肖像印展將在陝西省西安市賈平凹文學藝術館隆重舉行。此展是對黃榮先生過往肖像印成果的一次綜合和全面的檢閱,黃榮先生非常重視,並囑我抽空談談對其肖像印之印象。
  • 信手奏刀,戛戛獨造——記中國無印稿肖像印篆刻第一人趙金山
    印象中我和趙金山先生是在中國當代肖像印泰鬥張耕源發起的「肖像印雅緣」社群中認識的。他有一手獨門絕活——刻人物肖像印時,不擬稿,只需對著人物或照片,直接以刀就石刻制而成,所刻人物肖像往往還能逼真傳神。此技非常人可為,令人讚嘆!
  • 流傳甚少的印章——惟妙惟肖的肖像印
    南齊官印 永興郡印清 潘祖蔭 佞宋齋肖像印的起源不是很早,大概在清代中期才出現,且流傳甚少,遠不如它的同源肖形印那般源遠流長且聲勢浩大。但這一類型的印記雖然留存很少,卻是一個極好的品目,現即謹就所見,略加羅列。
  • 方寸之間 變化萬千的女書篆刻與肖像印篆刻
    紅網時刻7月3日訊(記者 湯紅輝)最近,青年學者、藝術家曾凡忠博士已完成漢字、女書篆刻、肖像印篆刻藝術作品近100方,他將於下半年舉辦篆刻作品展,含漢字、女書、生肖、肖像印篆刻近300方。曾凡忠在緊張的工作之餘,致力於中國針灸、剪紙、書法、篆刻、古琴、馬頭琴藝術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與學習。
  • 陶山522位鄉賢創新治村模式
    鄉村振興的三個基本要素是人才、資金、土地,尤其是人才,鄉村的設施建設、文化、產業都急缺人才助力。陶山鎮黨委書記陳阿朋告訴記者,陶山鎮10萬多戶籍人口,就有2萬多人在外,其中不僅有20多位商會會長,還有活躍在僑界、政界、教育界等領域的能人,而他們正是陶山鎮探索「賢治」模式的「基本盤」。
  • 【新鄉賢 新作為】長興縣:[濱湖記憶]·洪橋鄉賢示範帶 打造鄉賢...
    近年來,長興縣委統戰部以古老的洪橋「濱湖文化」為基底,通過「一村一重點」,著力打造以「魚水憶·互助情·和諧風」為內核的五村互聯「濱湖記憶·洪橋鄉賢示範帶」,通過感召和匯聚新鄉賢力量,為弘揚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中道村:鄉賢譜寫現代漁家故事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集郵迷父親將女兒肖像印上郵票 方寸間見證父愛延綿
    集郵迷父親將女兒肖像印上郵票 方寸間見證父愛延綿 2019-06-15 12:47: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郭澤華
  • 劉波肖像印社,社長劉波帶你了解—傳神之作肖像印
    別人都是刻文字、刻姓名、刻閒章,他在章上刻各種圖形,刻老虎、刻貓,剛開始是刻簡單圖形,後來開始專門研刻人物肖像。  刻人物肖像比較難,因為圖章面積太小,你想把人的鼻子、眼睛都刻上,而且還得畫,刻完之後印在紙上還得傳神,做到這一點特別不容易,難度非常大。
  • 義橋鎮首屆鄉賢大會正式開幕!
    裡河公園「鄉賢林」在鄉賢見證下揭碑,鎮領導和鄉賢代表共同揮鍬種植「鄉賢林」。希望鄉賢聯誼會能夠充分利用鄉賢館、文化禮堂、道德講堂等平臺,挖掘鄉賢事跡,講好鄉賢故事,讓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在義橋蔚然成風;希望大家永葆赤子之心,成為鄉情的踐行者。在外講好義橋故事,發好義橋聲音,展示義橋形象,成為義橋的「形象代言人」;希望大家永葆奮鬥之心,成為鄉土的耕耘者。把拳拳之心化為實際行動,積極推動總部回歸、技術回歸、人才回歸、項目回歸、資本回歸,成為義橋最美耕耘者。
  • 16世紀植物學史書藏玄機:印有莎翁年輕時肖像
    16世紀植物學史書藏玄機:印有莎翁年輕時肖像 2015-05-20 13:17: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艾京而且,這幅畫像應該是目前已知唯一的莎士比亞在世時繪製的肖像。  馬克•格裡菲斯(Mark Griffith)介紹說,通過破解一個「機智的密碼」,他在一本16世紀的植物學史書的標題頁雕版畫中發現了莎士比亞肖像。他表示,莎翁當年的長相就是書中所繪模樣。當時他33歲,「風華正茂」,「像影星一樣俊美」。
  • 失落的印加古城——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古城遺址為什麼馬丘比丘要建在高山上呢?當時,印加人經常需要抵禦附近戰鬥民族(昌卡人)攻擊,因此他們選擇在一個易守難攻的至高地建立基地,來更好地防禦。雖然說法眾多,但可以肯定的是,馬丘比丘確實是當時印加帝國輻射整個區域的政治、管理、宗教中心。因此位居高點也象徵了至高無上的權利。馬丘比丘被稱作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20世紀初,傳說在秘魯安第斯山脈的崇山峻岭中有座神秘古城。
  • 423件奇石在麗江古城聚集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張育根副局長在開幕致辭中說:「此次首屆麗江古城杯奇石展展出的奇石品種豐富,不僅展示了麗江奇石愛好者高深藝術水平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也豐富了麗江古城的文化內涵;這次奇石展是麗江市石文化研究會獻給偉大祖國和我市廣大群眾的一份精神厚禮
  • 吳志強:蘭溪再創輝煌的城市規劃師
    吳志強生於1960年,祖籍蘭溪,現任同濟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是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先後當選德國工程科學院(acatech)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IVA)院士,美國建築師協會榮譽院士(Hon. FAIA)。
  • 培養鄉賢青年力量 助力澄城鄉村振興——澄城縣召開2020高素質農民...
    他們並沒有將當前植根於農業看成是生活必需品,相反,更願意將從事農業視為一種手段,來幫助他們實現夢想中的未來生活狀態,這一批人就是新時代下的鄉賢人才。"鄉賢"是封建農耕文化的一種產物,原指民間基層本土、本鄉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而深為當地民眾所尊重的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鄉賢"被賦予了新的定義。
  • 所前鎮三泉王村成立鄉賢聯誼會
    近日,60餘名從三泉王村走出去的鄉賢,趁著國慶、中秋小長假紛紛從全國各地趕回家鄉,參加所前鎮三泉王村鄉賢聯誼會成立大會暨鄉賢懇談會。大家匯聚一堂,共敘鄉情,共謀發展,為美麗鄉村的再次騰飛賦能助力。同時,裘榮校對三泉王村鄉賢聯誼會提出三點期望:1 鄉賢會要起好步、牽好線鄉賢聯誼會成立後,要主動體現組織優勢,充分發揮鄉賢人士的主人翁精神、智囊團作用,引領鄉賢志士建功立業,把鄉賢會打造成為鄉賢們的溫暖之家。
  • 花博會三大展館開始鋼結構吊裝,11月完成主體結構施工
    第十屆花博會三大展館開始鋼結構吊裝。7月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獲悉,7月5日,花博會項目三大臨時展館開始進行上部鋼結構的吊裝施工,標誌著花博園臨館建設進入了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展館將於2020年11月完成主體結構施工。
  • 馬丘比丘古城,印加文明的奇蹟,在懸崖上屹立千年
    早在數千年前的遠古時代,東方大地上的人類就已經用辛勤的雙手讓文明之花綻放,無論是中國,還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都在歷史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在南美洲,印第安人用智慧和勤勞開創了不輸於東方的強盛帝國,書寫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文明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