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甚少的印章——惟妙惟肖的肖像印

2020-12-05 文藏玉器

書籍中的印記,不僅可以幫助判別書籍的流傳,而且在流傳過程中,已經成為書籍構成的不可或缺的部份,增加了書籍品種的多樣性和藝術性,而這些印記本身,也因其在內容上、形式上的各色不同,而成為一種別具價值的藝術觀賞物。

南齊官印 永興郡印

清 潘祖蔭 佞宋齋

肖像印的起源不是很早,大概在清代中期才出現,且流傳甚少,遠不如它的同源肖形印那般源遠流長且聲勢浩大。但這一類型的印記雖然留存很少,卻是一個極好的品目,現即謹就所見,略加羅列。

清 陳鱣 仲魚圖象(真)

首先是最為習見的仲魚圖象,這方印記不知何時所刻,但觀圖像所摹,應該是陳鱣晚年的寫照。這方印章經常會與陳氏的另一枚著名的藏書銘印配合使用,即那方「得此書費辛苦後之人其鑑我」。黃瀛叔所刻的王芑孫夫人曹墨琴小影,也是惟妙惟肖,刻畫神氣,絲絲入微,是難得的精品。據說此印曾藏西泠印社,不知現在依舊安然否?

清 陳鱣 仲魚圖象(偽)

這類肖像印中,較早的還有曾任兩江總督的安化陶澍的「印心石屋主人」像,此方印記中,陶澍雙眼炯炯,手執一卷,神態鮮活,可稱佳作。且道光帝親手寫賜「印心石屋」是在道光十五年,故而這一印記中所見陶澍的形象,應該也是他逝前不久時候的風貌。「星臺六十八歲小像」,則是廣州許應鑅的印記。

另外還有歸安陸心源的「存齋四十五歲小像」,其形貌正如其鄉裡後輩周越然所說,是個麵團團、體肥胖,福相而兼富相的形象。袁克文的「百宋書藏主人廿九歲小景」,為江南名手王大炘晚年力作,刻畫精微,栩栩如生,深得寒雲喜愛,只有在極其珍視的典籍中,才可以看到他使用這方印記。除此之外,肖像印用於書籍中的,極為罕見。

清 陸心源 光緒戊子湖州陸心源捐送國子監之書匱藏南學

其它還有一些,如江標的那方造像印,朱文界格,中為佛像,周圍楷書曰:「大清光緒十二年十二月朔三十日書窟弟子江標敬造長恩像一區願鼠不敢齧蠹魚不生永充供養。」但這個造像印其實與前述肖像印還是稍有區別的。另外如趙之謙同治三年為其亡故妻女所制的造像印也非常知名,但那則一則為造像,再則其肖像是在邊款中,而非印記本身所有。而邊款中含有肖像或造像的,則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清 曹貞秀 曹墨琴肖像印

清 沈樹鏞 寶董室

清林則徐 筆硯精良人生至樂

相關焦點

  • 劉波肖像印社,社長劉波帶你了解—傳神之作肖像印
    他清楚地記得,姥爺手把手教他在土豆上刻小肥豬,用「幾刀法」把土豆切開,設計一個豬的形狀,把豬的四個小爪、豬頭、豬尾巴惟妙惟肖地雕刻出來。  別人都是刻文字、刻姓名、刻閒章,他在章上刻各種圖形,刻老虎、刻貓,剛開始是刻簡單圖形,後來開始專門研刻人物肖像。  刻人物肖像比較難,因為圖章面積太小,你想把人的鼻子、眼睛都刻上,而且還得畫,刻完之後印在紙上還得傳神,做到這一點特別不容易,難度非常大。
  • 黃榮肖像印:鬼斧神工,恣意傳神
    前言:2018年10月28日,國內肖像印篆刻大家黃榮先生的肖像印展將在陝西省西安市賈平凹文學藝術館隆重舉行。此展是對黃榮先生過往肖像印成果的一次綜合和全面的檢閱,黃榮先生非常重視,並囑我抽空談談對其肖像印之印象。
  • 鄉賢回歸 助力古城復興 中國肖像印研究會展館落戶蘭溪
    鄉賢回歸 助力古城復興 中國肖像印研究會展館落戶蘭溪 2020-05-03 0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信手奏刀,戛戛獨造——記中國無印稿肖像印篆刻第一人趙金山
    行醫之餘,酷愛篆印。篆刻師從近代藝術大家汪新士,近年又受教於張耕源,專攻肖像印,以無印稿直刻肖像印蜚聲印壇,被譽為「中國無印稿肖像印篆刻第一人」。圖:張耕源題「金山印象」在小小印章的方寸之間刻制人物的完整頭像,若要刻得好,除了需要精準紮實的人物形神把握能力
  • 國內最大規模肖像印藝術展在南陽開幕
    一個名為「文教之光、印記偉績」的黃榮肖像印藝術展10月15日在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的南陽職業學院開幕。該次展覽共展出黃榮先生的中外著名人物肖像印作品600餘幅,為國內規模最大的一次專項展出。黃榮是深圳著名篆刻藝術家據了解,黃榮是來自深圳的著名篆刻藝術家,自1988年於四川瀘州創辦茜草印社並任社長開始,其藝術成就逐漸為世人所知。尤其是在肖像印領域,已成為中國篆刻肖像印印象派表現代表人物。
  • 方寸之間 變化萬千的女書篆刻與肖像印篆刻
    紅網時刻7月3日訊(記者 湯紅輝)最近,青年學者、藝術家曾凡忠博士已完成漢字、女書篆刻、肖像印篆刻藝術作品近100方,他將於下半年舉辦篆刻作品展,含漢字、女書、生肖、肖像印篆刻近300方。曾凡忠在緊張的工作之餘,致力於中國針灸、剪紙、書法、篆刻、古琴、馬頭琴藝術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與學習。
  • 智能印章數據化用印軌跡 保障用印安全
    印章風險案例防不勝防,印章管理風險多出在金融、地產、建築、製造等行業,這些行業業務廣泛、分支機構複雜、項目多、合同多,出現很多的假章、盜蓋行為發生。2020年5月,深圳市龍崗區一代理公司經理因私刻公章、偽造證明文件妄圖騙取公司登記,被深圳市市場監管機關和公安機關聯合查處,並被法院判決犯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並處罰金3000元,另一名具體負責偽造假公章和房屋租賃憑證的同案犯被法院判決犯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和偽造、買賣國家機關印章罪,判處合併執行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並處罰金
  • 集團型企業如何加強內部印章管控,提升用印安全?
    集團各單位各部門用印,須有申請人填寫申請表,經單位或部門負責人審批,集團公章用印必須由領導核認申請表及蓋章文件,公章外帶必須經過主要領導的同意,再由專門的印章管理員攜帶外出用印,整過流程複雜,涉及的人工、時間成本高,用印效率低下,工作業務進度緩慢。
  • 16世紀植物學史書藏玄機:印有莎翁年輕時肖像
    16世紀植物學史書藏玄機:印有莎翁年輕時肖像 2015-05-20 13:17: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艾京而且,這幅畫像應該是目前已知唯一的莎士比亞在世時繪製的肖像。  馬克•格裡菲斯(Mark Griffith)介紹說,通過破解一個「機智的密碼」,他在一本16世紀的植物學史書的標題頁雕版畫中發現了莎士比亞肖像。他表示,莎翁當年的長相就是書中所繪模樣。當時他33歲,「風華正茂」,「像影星一樣俊美」。
  • 原子印章與光敏印章及原子印油與光敏印油的區分
    首先聲明:原子印章與光敏印章是有本質上的區分的,如果錯將光敏印油加入到原子印章裡面,問題不大;如果錯將原子印油加入到光敏印章裡面,那麼這個光敏印章就報廢了
  • 文化浸潤匠心傳承 孔府印閣依託淘寶等電商平臺,一天賣出印章3萬餘枚
    它是權力,玉璽鄭重一印,託付的是江山社稷、廟堂江湖;它是雅興,詩書畫末閒印留痕,表達的是真情實意、一片丹心。書法筆意、繪畫構圖、刀法雕刻,方寸之間,氣象萬千。在孔子故裡曲阜,提到孔府印閣,可以說老幼皆知。幾十年的老店,代代傳承篆刻藝術。2007年,孔府印閣在淘寶網上開設同名篆刻店鋪,開啟了孔府印閣的電商奮鬥歷程。經過幾年發展,現在一天能賣出3萬餘枚印章。
  • 印章鑑定告訴你,偽造印章的全部過程以及鑑定辦法!
    針對當前偽造印章印文的所出現的方法和特點,在檢驗印文時,要先對印章印文進行顯微檢驗,分析判斷印文是否是印章蓋印形成。如果發現檢材印文是複印或列印形成,那麼這個印文無疑是假的。如果明確了檢材印文為蓋印形成,才可以運用印文比對檢驗的基本方法進行鑑別。
  • 永恆的紀念——博山劉家臺村紀念館22方肖像印背後的故事
    國先鵬先生與劉家臺村的鄉親們反覆查找資料,為22位參加過抗日戰爭的村民完成了肖像印。 為參加抗戰人員刻肖像印 走進劉家臺紀念館,記者被館內展出的22方人物肖像印吸引,他們是劉家臺村參加過抗日戰爭的人員。 這些肖像的創作者,就是國先鵬先生。國先鵬先生退休前,是淄博一家大型國企的管理人員,他的原籍是劉家臺村。
  • 田蘊章炮轟王鏞印章蓋太多了!印章到底該怎樣使用?
    這些方面都是畫蛇添足的東西,書法是非常樸素的藝術,寧可不加蓋一些印章,也不要多加蓋印章,多加蓋就會顯得很平氣。你看那些大家,沒有這樣的。所以以前唐代的人很少有印章,宋代的時候偶然見到,元代以後漸漸地多了起來。蓋印章只是說明一下齋號,或者一個閒章,或者一個名章,帶有一種責任感,當然也有一種陪襯的意思,但是過多就會顯得非常的豔氣。
  • 篆刻印章怎麼破殘?
    我們在欣賞古代印章時,會看到殘缺不全的現象,給人以一種特殊的殘缺美感。其實並非其本來面目,古人在刻、鑿、鑄印時是非常完整的。正是這種自然的殘缺美,在當代印人刻印時加以借鑑,使刻出來的印章更加古樸協調!工整一類的印章,印文與邊欄均需工整,如果印文甚工,而邊欄斑剝不全,則多不調合。相反的寫意一類的印章,如果印文斑駁,而邊欄整齊劃一,便也覺得不倫不類。那我們怎麼才能才能把握好尺度,做好印章的破殘呢?在這裡我談幾點淺見:一、破殘應當遵循自然尺度,不管刀砍斧鑿,最終的效果應當看起來自然不做作。
  • 「雙語彙」Seal/印章
    疫情期間的日本掀起了一場有關印章的討論。英文媒體在報導這則消息時,大多用到日文中的「印章」一詞:hanko,其中不少還配有圖片。可能正如報導中所提到的,日本用印的習慣是上千年前從中國傳入的(originally imported from China over a thousand years ago),從圖片上看hanko與中國的傳統印章差別不大。
  • 區塊鏈物電同源電子印章
    區塊鏈物電同源電子印章是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與易籤鏈(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展合作的項目,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從「電子印章的圖形化特徵與實物印章的表現一致」為出發點,重點推廣「源點印模和印模要素化」技術,將各地電子印章印模圖案獲取和生成,集中到全國物電同源電子印章系統中,強調源點印模的安全管理,並為全國電子印章系統提供統一的電子印章查驗功能,真正實現了電子印章的互聯、互籤、互驗
  • 印章,日本人的另一個身份證
    有 種說法是,日本人一生中平均需要擁有5 個印章。從更換地址、買房子、結婚申 請、立遺書、籤合約等,都要用到個人印 章,印章與人可謂終身相隨。此外,日本 還有著「印章社會」「印章制度」「印章文 化」等說法,可見其對印章的重視。
  • 手工印章,方寸之間刻春秋
    日期:[2015年05月29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8] 手工印章   陳廣增的刻字工作室裡陳設簡單:一張柜子,存放著印模材料;一張帶抽屜的桌子,上面擺滿了各種刻刀;牆邊碼放著幾十枚章料。   56歲的陳廣增從事篆刻已經30多年了。「印章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小到借條、籤訂合同,或在書畫上留下名號;大到政府法規、法院判決,都要用到印,功能類似於現在的身份證。」他說,「已經不記得刻了多少印章,僅鋼印我就一百多套。」
  • 聖甲蟲印
    聖甲蟲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