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迷父親將女兒肖像印上郵票 方寸間見證父愛延綿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集郵迷父親將女兒肖像印上郵票 方寸間見證父愛延綿

2019-06-15 12:47: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郭澤華

  中新網嘉興6月15日電(胡豐盛 李典)「童年我離天空最近的一次,是你把我高高地舉過了你的肩。」張晟小心翼翼地翻開那張早已泛黃的信紙,又輕輕讀了一遍,滿臉幸福。他手中的這封信是6年前,女兒張哲源在父親節寫給他的一封信,張晟一直珍藏到現在。

  今年51歲的張晟是浙江省海寧市郵政分公司的部門負責人。作為一名集郵34年的「老郵迷」,在今天快節奏的生活中,他仍然與女兒保留著用書信溝通的習慣。而書信一角的那枚郵票,則成了父女倆濃濃親情的見證。

圖為:父女二人在女兒的集郵展前留念 受訪者供圖

  若說起張晟對郵票的痴迷,恐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早在學生時代,他就千方百計尋找貼有郵票的信封,剪下珍藏。有一次,為了集齊從清代至今的海寧潮明信片,他3次跑去無錫,最終,用誠意打動對方,如願拿到了最為稀缺的那張民國時期的佔鰲塔明信片。

  在集郵圈,張晟有著多重身份,海軍集郵研究會理事、生肖集郵研究會理事、浙江省生肖研究會常務理事等等。每到周六,張晟總會和集郵「發燒友」們聚在一起,舉辦小型郵展,或者分享各自的藏品。

老張為女兒製作的郵票 受訪者供圖

  這種熱愛,自然也輻射到了女兒身上。每到「六一」兒童節,別人家父母送孩子玩具,張晟就給女兒定製個性化郵票。從童年的天真無邪、少年的青澀懵懂,到如今的亭亭玉立,小小的郵票間,見證了歲月的變遷,也凝結了父愛的綿延。

  在資深集郵迷父親的薰陶下,女兒小張從小便對集郵產生了濃厚興趣,加入了生肖集郵研究會,學著編組了《精彩牛年我作主》、《我到北京看奧運》、《小白兔乖乖》等郵集,參加了各級郵展,得到著名集郵家林衡夫、周治華、葉士昌等前輩的鼓勵和指導。

  小張在浙江大學一年級時,選修了「集郵」這門課。當時適逢浙大建校12O周年,她被學校選拔為活動志願者。在父親張晟的動員下,她定製了個性化郵票,在方寸郵票間,記錄下了成長曆程。

  讓張晟有些無奈的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女兒不得不暫時放下心頭所愛,專注學業。張晟說,這也正是中國集郵事業當前面臨的普遍問題:青老不接,集郵成為銀髮一族的活動。但張晟堅信,郵票雖小,但方寸之間見大天地,仍會牢牢抓住像他這樣的集郵愛好者的心。

  如今,那些為女兒定製的郵票安靜地躺在張晟的收藏室內。「女兒現在在外地上大學,只有寒暑假才回來,平時想她的時候我就把這些東西拿出來看看。」張晟說。

  對他來說,這些小小的郵票遠比掛斷就沒了痕跡的電話更溫存,也遠比一刪就無蹤影的微信更溫馨。女兒那些被定格下來的,或稚嫩、或無邪的笑臉,默默傳遞著父女二人濃濃的親情。(完)

相關焦點

  • 三地發行《港珠澳大橋》郵票!方寸間展示國家記憶
    因此不論是否是集郵迷,應該都會喜歡上這套郵票的。同樣是展現大橋的特徵,三地的郵票設計者各自是如何進行表達的呢?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中國郵政:格調凸顯恢弘大氣 畫面整體令人耳目一新中國郵政發行的一套三枚紀念郵票,其圖案名稱分別為:青州橋、東人工島和海底隧道。
  • 2020鼠年生肖郵票亮相 多款生肖郵品開始預售(圖)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中國郵政集團將於1月5日發行的《庚子年》特種郵票一套2枚,圖案分別為《子鼠開天》和《鼠兆豐年》,生肖同為鼠的韓美林老師再度創作生肖郵票,郵票畫面採用小寫意裝飾畫法,讓靈動可愛、呆萌嬌憨的生肖鼠躍然於方寸之上
  • 中國集郵吳鑫明:郵品不僅是文化,更是財富
    千龍網北京10月30日訊(記者張博)當金融遇到郵票,二者之間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在2015北京金博會上,中國集郵總公司就在現場將兩者很好的進行了詮釋。中國集郵總公司客戶服務部經理吳鑫明做客千龍網採訪間。
  • 方寸之間見證改革開放
    方寸之間 見證廣東的變遷 解放初期,華南郵政局發行海珠橋郵票: ,郵票上,印著:深圳的孺子牛。(上圖左)和開平僑鄉(上圖右)。
  • 這種「郵票」有毒!喜愛「集郵」的台州90後被起訴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通訊員 童言集郵,這是一個陶冶情操的愛好,不少老一輩集郵愛好者有了無數絕版珍藏。然而90後的小林也玩起了「集郵」,但這一次,他卻引來了公安民警的追查。目前,葉某被台州警方移交起訴。
  • 方寸之間 變化萬千的女書篆刻與肖像印篆刻
    紅網時刻7月3日訊(記者 湯紅輝)最近,青年學者、藝術家曾凡忠博士已完成漢字、女書篆刻、肖像印篆刻藝術作品近100方,他將於下半年舉辦篆刻作品展,含漢字、女書、生肖、肖像印篆刻近300方。曾凡忠在緊張的工作之餘,致力於中國針灸、剪紙、書法、篆刻、古琴、馬頭琴藝術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與學習。
  • 郵票歷史上的別稱竟然有這麼多種!你最喜歡的是?
    可是您是否知道這種供寄遞郵件貼用的郵資憑證,在歷史上還有很多別稱。今天集郵君帶大家認識一下。 龍頭 這是早期民間對郵票的別稱,多指中國郵票,當時(清代)郵票大多以龍為圖案。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大龍郵票外,還有小龍、蟠龍等郵票也使用得十分廣泛。
  • 戊戌年生肖郵票1月5日正式發行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將於2018年1月5日正式發行《戊戌年》生肖郵票。為配合郵票發行,宣傳中國傳統生肖文化,中國集郵總公司也將同步發行《戊戌年》系列主題郵品。本次《戊戌年》郵票及《戊戌年》首日封等其他重點集郵品的設計者為我國著名藝術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天安門城樓毛主席畫像創作者、有「國家形象設計師」之美譽的周令釗先生。
  • 黃榮肖像印:鬼斧神工,恣意傳神
    前言:2018年10月28日,國內肖像印篆刻大家黃榮先生的肖像印展將在陝西省西安市賈平凹文學藝術館隆重舉行。此展是對黃榮先生過往肖像印成果的一次綜合和全面的檢閱,黃榮先生非常重視,並囑我抽空談談對其肖像印之印象。
  • 「超級日環食」過境中國《天文現象》特種郵票同日首發
    、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天文館館長李德範、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市分公司副總經理程亮、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市分公司集郵與文化傳媒部總經理何紀粉、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市金水區分公司總經理李東升、鄭州市集郵協會副秘書長、國家級郵展評審員周峰等領導以及30名愛好集郵、喜愛天文知識的孩子們共同見證了《天文現象》特種郵票的首發。
  • 豫劇要上郵票了?是的!《豫劇》特種郵票明年11月20日發行!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瞧 近日,郵政部門傳來喜訊,《豫劇》特種郵票正式列入2021年紀特郵票發行計劃,將於2021年11月20日面市。11月26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有關部門全面啟動了《豫劇》郵票的編輯、設計,並赴河南專門開展廣泛的調研論證工作。豫劇是中國五大戲劇(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之一,其中京劇已發行了生、旦、淨、醜四大角色和京劇臉譜郵票,黃梅戲於2014年發行,我省的豫劇將成為中國五大戲劇中第三個登上「國家名片」的劇種。
  • 信手奏刀,戛戛獨造——記中國無印稿肖像印篆刻第一人趙金山
    ,更需要有嫻熟自如的用刀技藝和刀筆之功,而不擬印稿直接在印石上動刀刻制則尤為不易。在我看來,國內擅長刻肖像印的印人不少,但專刻肖像印的不多,而以刻肖像印聞名於世的更是鳳毛麟角。故要精於此道,除了繪畫方面的人物造型深厚功底,還得有方寸之間用刀精準自如之能,又或勤奮努力之外,須有上乘悟性資質,這難度的確很高——這或許也是當代印壇少人專攻肖像印的原因。趙金山先生也常感嘆國內無印稿肖像印可造之才難求,對這點我以為所言不虛。
  • 平潭海蝕地貌「天地蛋」油畫入選世界郵票紀念珍藏冊
    近日,「魅力中國 閃耀世界——世界郵票上的中國文化」紀念珍藏冊完整裝訂成冊,並全球發行,當中收錄了來自臺灣地區的書畫藝術家黃信鎔所創作的兩岸油畫,共21幅。其中,《同心圓海蝕蛋》在眾多油畫中脫穎而出,並被收錄在內,成為紀念冊中唯一一枚記錄平潭風光的郵票。
  • 2019年國慶節廣州哪裡有郵票展覽
    廣州2019與港澳大灣區集郵展覽  時間:9月26日-10月7日  地點:廣州市城市規劃中心  展覽介紹:  本次集郵展覽定於9月26日至10月7截至目前,已有31個省、市、自治區集郵協會及全國行業集郵協會申報參展,送展展品達1059框。其中內地展品1024框、香港展品15框、澳門展品20框,逾23種珍罕郵票,展品總價值超過5億元。這將是廣東省歷史上規模最大、價值最高、內容最全的一次集郵展覽。  本次集郵展覽,觀眾有機會見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郵票「全家福」。
  • 「那個自帶BGM的男人又來了」——007系列電影郵票大揭秘
    2020年3月17日,英國皇家郵政以歷任邦德扮演者形象和經典座駕、特工工具等為主題,發行了系列集郵產品。該套產品已經公布,並在集郵愛好者和007影迷中引起了巨大反響。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在方寸郵票中重溫歷代氣質各異的詹姆斯·邦德吧!第1位邦德:肖恩康納利,郵票上的電影:《007:金手指》。
  • 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世界郵票上的中國藝術名家陳錦祥全球首發
    因此,為更好地慶祝和展現中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讓世界再次發現中國的民族之美、人文之美,特別一直深受世人喜愛的中國書畫藝術之美,美國集郵集團中國藝術基金會攜手聯合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會,並聯合法國、荷蘭、比利時集郵部門,以及中國國際文化藝術發展交流中心、藝術財經雜誌社、中國國際集郵信息網、山水丹青(北京)國際藝術中心等海內外文化權威機構,
  • 市體育系統舉辦歷屆運動會郵票展覽活動
    市體育系統舉辦歷屆運動會郵票展覽活動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10-01 07:28:42 來源
  • 不要小看一張不起眼的郵票,收藏它們也是有門道的!
    區分版別通觀郵票印刷的歷史,不同的時期,印刷郵票所採用的版別不一樣,其工藝特點也各不相同。按照印刷方式、郵票的版別主要有凸版、凹版、平版、影雕套印版、謄寫版等。凸版:因印版著墨部位呈凸起狀,故得名凸版。印刷時,在凸版的部位塗上油墨,並且直接將圖文印到紙張上,類似蓋圖章。按照制板方法,凸版有雕刻凸版、照相凸版。世界上的早期郵票,有許多都是採用凸版印製而成。
  • 世界昆蟲郵票博物館將亮相南京
    方寸大小,昆蟲郵票IP迎來蝶變  方寸大小的郵票,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古代絲綢之路,由於所涉國家眾多,成為昆蟲郵票中的一大主題:1992年我國敦煌壁畫郵票上,再現了許多風塵僕僕的西域使者,他們正穿梭在一條連接東西方文明的絲路上,畫面中的竹杖依稀可辨。據了解,在南朝梁元帝時候,有人偷偷將蠶卵運送到域外時,正是被藏在了竹杖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