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鑽井平臺救生船無倖存者 仍有39人失蹤

2021-01-19 騰訊網

  俄羅斯救援部門20日說,克拉號海上石油鑽井平臺多艘救生艇上沒有倖存者或遇難者屍體,仍有39人失蹤。

  調查人員推測,三種原因可能導致這次沉沒事件。

  空無一人

  俄羅斯國家海上救援協調中心說,先前發現的4艘救生艇和一艘充氣式救生筏上沒有人,其中一艘救生艇上的緊急信號燈亮著。

  一架飛機、兩架直升機和3艘船仍在鄂霍次克海搜尋失蹤者。

  克拉號平臺18日由船隻從堪察加半島附近海域拖往薩哈林島途中傾覆,20分鐘內沉沒。事發地點距薩哈林島大約200公裡,水深超過1000米。

  平臺上共有67名工作人員,14人獲救。俄羅斯緊急情況部20日說,已打撈11具屍體,發現3個疑似屍體的物體,其餘人員下落不明。

  法新社援引一些官員的話報導,如果倖存者穿著救生衣,通常情況下,只能在冰冷的海水中存活大約6個小時。

  涉嫌違規

  事發地區運輸事故調查部門副主管彼得·索洛馬欣告訴俄新社記者,事故關聯三種可能:拖曳作業違反安全規程,鑽井平臺自身技術問題和天氣。

  這座平臺1985年在芬蘭製造,面積大約5520平方米,拖曳時天氣惡劣。

  按照規程,拖曳時,只允許平臺指揮和少數工作人員留在平臺上。俄羅斯《生意人報》19日報導,事件發生時,大約半數人員不應在平臺上。

  一些倖存者和家屬指責拖曳作業違規。「這是鑽井平臺,不是一艘能載著近70人橫穿鄂霍次克海的渡輪,」獲救工作人員伊萬·米辛約夫說。

  米辛約夫回憶,落水後,他遊向遠處,擔心遭平臺沉沒產生的漩渦捲入海底。

  平臺指揮的妻子告訴《共青團真理報》記者,丈夫反對拖曳平臺,但不管用。他上周打電話回家,擔心平臺可能在惡劣天氣中傾覆。

  不滿救援

  一些倖存者認為救援不力。調查員亞歷山大·焦明說,鑽井平臺發出求救信號兩小時後,救援才開始。

  平臺主管亞歷山大·科瓦連科接受電視記者採訪時說:「他們(救援人員)以為我們能爬上船,但我們沒有力氣了。所有人都在喊:『救生艇,救生筏。』我不明白,為什麼那些救援船的船長不下令放救生筏。」

  超過30名平臺工作人員來自摩爾曼斯克州。這個州20日哀悼一天,降半旗,取消娛樂活動。

  「今天,我們向在這場驚人災難中的所有遇難者致哀,」州長德米特裡·德米特恩科在電視講話中說。(惠曉霜)

相關焦點

  • 渡輪傾覆事故 船上約57人只有39人被救 倖存者:一切都失控了
    央視網消息:印度尼西亞搜救官員18日證實,印尼東爪哇省17日發生渡輪傾覆事故,搜救人員已打撈起17具遇難者遺體,另有39人被成功救起,還有一人失蹤。據當地警方發言人介紹,這艘木質渡輪17日下午在東爪哇省馬都拉島附近海域傾覆。初步統計,渡輪事發時載有大約57人。
  • 科拉鑽井已經不是世界最深鑽井,我國鑽井平臺鑽深已能超它數千米
    其實2008年卡達的阿肖辛油井已經深達12,289米,2011年的時候俄羅斯在庫頁島的Odoptu OP-11油井鑽出了12,345米的深度,都比科拉超深鑽井的深度更深。科拉超深鑽井實際上是美俄之間進行科技競賽的一種產物,在冷戰期間,這兩國都想在每個科技領域都壓倒對方,因此卯足了勁兒比賽各自的科技能力,科拉超深鑽井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鑽這個深井的目的也並非為了勘探石油以及某些礦藏,而是為了研究地球地殼的構成、地層的分界以及包含在地層中的一些信息,前蘇聯及俄羅斯的相關部門對從中取出的土壤和巖石巖心進行了很長時間的研究
  • 39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言證物卷宗首公布
    39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言證物卷宗首公布 2014-12-10 10:59:38來源:南京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他的父親被一小隊日軍帶走,從此音信全無,他的母親被日軍強姦……」昨天,南京市公證處首次公布了39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物、證言的公證卷宗,這批以公證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的證據,再次證實了當年那段慘痛的歷史。  「這39位大屠殺倖存者證言證物公證卷宗完成後就被存放進檔案室,至今已封存了17年。」公證處工作人員說,近期,他們對公證檔案進行重新整理,發現這批珍貴資料。
  • 大洋工跡——海上石油鑽井平臺
    遼闊無際的大洋中,高達近10米的巨浪翻湧騰躍,天空中黑雲低垂近海面,狂風捲起巨浪一波壓過一波,整片海洋都處於一種無邊黑暗和憤怒的狂嘯中。在這人類痕跡蕩然無存的大洋深處,一座燈火通明高達近百米的海上鋼鐵巨獸聳立在洋面,任巨浪滔天,它巍然不動,它就是人工奇蹟——海上石油鑽井平臺
  • 廢棄的石油鑽井平臺,科學家為什麼要建議保留?不會破壞環境嗎?
    在大海上的大型人工建築,除了石油鑽井平臺外還有風力發電用的大型渦輪機,有的還有人工碼頭或者人工島,除了後者長期保留外,其他建築物一般都會被拆除,畢竟應該對環境造成影響後將其恢復原狀,這是最起碼的要求。為什麼要保留鑽井平臺,這些建築物不會破壞環境嗎?準確的說鑽井平臺確實會影響環境,當然全世界影響最大的要數墨西哥灣的石油鑽井平臺火災事件了!2010年4月20日晚,英國石油公司所租用的深水地平線號深海石油鑽井平臺發生井噴,洩漏的甲烷引發了大爆炸,平臺陷入一片火海,美國海岸警衛隊進行了72小時搜救,最終成功救起115位工作人員,另有11人失蹤!
  • 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災老兵:39年了,倖存者還記得我們
    胡向明 攝   中新網唐山7月27日電 (白雲水 胡向明)27日,70位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災江蘇徐州籍老兵百感交集,很多人第一次見到從河北唐山來此尋親、擁軍的大地震倖存者田金芳等人。鄭宏說,39年了,想不到在唐山居然還有人記得我們這些老兵。
  • 「地殼一號」萬米鑽井7018米,創亞洲鑽井記錄
    為此,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的深鑽項目,我國在此方面的科研項目就是由吉林大學自主研發設計的萬米大陸科學鑽機「地殼一號」。目前,地殼一號主要是在松遼盆地地區進行科學鑽井研究,2018年「地殼一號」完成首秀鑽井,鑽井深度達7018米,創亞洲國家地殼深鑽新記錄,從而使得我國成為繼俄羅斯和德國之後,第三個擁有萬米深鑽能力的國家。
  • 「流動的國土」在南海:直擊海洋石油981鑽井平臺
    981鑽井平臺代表了中國在南海油氣競爭中的姿態,熟悉海洋工業的人已經從編號中讀出了其身份:「9」代表鑽井船,「8」代表深水,而「1」,則代表這是邁向深水油氣資源的第一步。2012年5月9日,上午9點30分,「海洋石油981」深水鑽井平臺,司鑽(鑽井系統操作者)邱銳啟動鑽井作業系統,石油鑽杆穿透幽深的海水,緩緩伸向1500米的海下。
  • 我們把石油鑽井平臺變成航天母艦,首次就一箭七星
    美國在航天技術領域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在許多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其中之一:運載火箭的海上發射技術,利用可以移動的海上平臺來發射衛星,原本為美國獨享的技術,其實為美國、俄羅斯、挪威、烏克蘭一起搞過的項目,只是發射等工作由美國負責。
  • 俄羅斯石油公司在北極大陸架進行地層鑽井作業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俄羅斯油氣網2020年11月27日莫斯科報導,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俄油/Rosneft)已是北極地質調查史上第一個在喀拉海北部鑽取淺地層井的石油公司。這個地層鑽井作業是在俄油的大規模地質調查遠徵中進行的。    這個項目的主要任務是收集巖心樣。
  • 中國建全球最大海上鑽井平臺 「藍鯨1號」有37層樓高(圖)
    從船底到鑽井架頂端有37層樓高,建造價格非常昂貴,大約要7億美金,相當於兩架空客A380的價格。取名叫藍鯨,寓意它將成為代表人類海工領域最高科技水平的平臺。而它是中國人自己造的。它是全世界作業深度和鑽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海上鑽井平臺。交付之前,中集來福士的項目負責人柯俊要接受業主中石油的檢查。  今天業主要看的是藍鯨1號最核心的鑽井系統。為了能近距離的看清楚這些部件,大家要爬上這個距離甲板將近四十米高的平臺。也只有在這裡,雙鑽塔系統才能露出真面目,這是藍鯨1號與其他鑽井平臺相比最牛的地方。
  • 油價大跌,為何上海造鑽井平臺還接二連三交付?
    這是繼4月17日「國瑞」號自升式海上鑽井平臺交付後,外高橋造船半個月內交付的第二座,也是復工復產以來該公司交付的第三座自升式海上鑽井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ENERGY EDGE」號鑽井平臺,是外高橋造船與山東海洋集團深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油氣勘探開發所進行的第三個合作項目,將為卡達氣體公司提供鑽井作業服務
  • 走近海洋石油981鑽井平臺:可抗17級颱風(組圖)
    只是當時,大多數人還未關注到它打開的全新世界。由於國際油價低迷和其他複雜因素,此前20年中國的先進深水海洋鑽井平臺一直處於空白狀態,這也是當時整個中國海洋工程低迷狀況的一個縮影。雖然擁有廣袤的海疆和豐富的海洋能源,但中國上一次對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的嘗試還要追溯到1983年,當時由上海船廠建造了最大工作水深200米、最大鑽井深度6000米的「勘探三號」。
  • 為什麼石油鑽井平臺上,都有一個「火炬」在一直燃燒?看完長知識
    為什麼石油鑽井平臺上,都有一個「火炬」在一直燃燒?看完長知識石油作為工業的血液而為大家所熟知,但是大家知道採油的鑽井平臺都有噴火燃燒的現象,這是為什麼呢?人們在平臺上是不是也會這樣想這樣設計呢?安全生產科學設置是應當具備的嚴謹的科學考據的。這樣看來很多的石油鑽井平臺的工藝流程設置、結構安裝操作規範都是不斷優化、不斷適應生產工作需要的,是良性變動的。火炬的應用就是其中一例。那不管夜天白天大家都能看到都在燃燒是為什麼?鑽井平臺平時將石油伴生氣體作為「火炬」的燃料,以備在生產過程中有突發情況時能夠迅速放空點燃。
  • 上海產石油鑽井平臺遠赴波斯灣採油
    龔軻軻 攝中新網上海10月27日電(陳靜 葉真於)27日,滬產石油鑽井平臺「能源顯現者」(Energy Emerger)出境「服役」,將赴波斯灣採油。這次平臺的出口是經歷了近年海工製造業寒冬後,上海地區海工企業首次自主出售大型海上石油鑽井設備。
  • 中國最強海上鑽井平臺開建!超級人工島
    就在中國「海洋石油981」平臺再度開赴南海進行勘探作業的同時,中國最強海上石油平臺「海洋石油982」也曝出已經開建的消息。深圳衛視援引央視新聞的報導稱,「海洋石油982」半潛式鑽井平臺堪稱以模塊化連接起來的超大型海上人工島,可以海島或島嶼群為依託,拼接成總長2400米-3200米的主體平臺,將碼頭、浮動船塢、停機坪以及機場跑道等設施融為一體。
  • 外媒 | 俄羅斯媒體:俄羅斯石油公司在北極沃斯託克石油項目開始勘探鑽井​
    阿塔斯社(TASS)5月12日發布文章Rosneft starts exploration drilling at Vostok Oil project in Arctic,稱俄羅斯石油公司在北極沃斯託克石油項目開始勘探鑽井
  • 科拉超深鑽井在9500處有大量黃金,為何不開採?
    要說以蘇聯人的脾性,發現有大量鑽石黃金,而不想方設法把它弄到手,觀景被打死都不敢相信,但事後蘇聯人確實是沒有再對這些鑽石以及黃金進行開採。到底是什麼原因迫使蘇聯人放棄呢?蘇聯人開挖的超深鑽井是冷戰下的產物二戰結束後,蘇聯的綜合國力有了飛躍式的提升,他們成為了世界上唯一可以與超級大國美國所抗衡的另一超級大國。
  • 漫話丨鑽井平臺上的Zootopia
    小女有無數的朋友更換了頭像,有兔子朱迪的,有狐狸尼克的,最多的是那隻閃電。。。小女想說,查車牌子那一段,小女真的笑得從椅子上掉下去了。樂觀的人笑點都低是不是啊。說起動物,想起小女曾在一艘船上看到過一隻貓咪,據說那艘拉煤的班輪每次在那個港口靠泊,這隻喵星人都會登輪,吃好了就下船。與船員都熟絡的跟自家僕人似的(養過貓咪的人兒,你們一定懂得喵大人的心理活動的對吧)。
  • 上海首制自升式鑽井平臺「勘探5號」命名交付
    上海首制自升式鑽井平臺「勘探5號」命名交付 2014-05-28 13:15:52:責任編輯:   中新網上海5月28日電 (何寶新 於俊)上海開埠以來、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建造的第一座自升式鑽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