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王芃 記者 姚遠) 「1937年12月13日午後,日軍進城後開始大肆屠殺,到處是機槍聲,死屍遍地。他的父親被一小隊日軍帶走,從此音信全無,他的母親被日軍強姦……」昨天,南京市公證處首次公布了39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物、證言的公證卷宗,這批以公證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的證據,再次證實了當年那段慘痛的歷史。
「這39位大屠殺倖存者證言證物公證卷宗完成後就被存放進檔案室,至今已封存了17年。」公證處工作人員說,近期,他們對公證檔案進行重新整理,發現這批珍貴資料。今年正好是「國家公祭日」,於是決定將這批公證卷宗公開,讓人們牢記歷史,珍惜和平。
1997年是「南京大屠殺」60周年。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研究會、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日本紀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60周年全國聯絡會、旅日華僑中國交流促進會準備在全南京範圍內查找倖存者。南京市公證處隨即成立了一支由二十餘名公證員組成的工作團隊,在當年7月至8月,介入「留下歷史的見證夏令營」活動。據南京市公證處負責人介紹,這個夏令營由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研究會、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市教育委員會、南京市司法局等單位共同舉辦,共有11876名中小學生參與,其中還有一部分學生來自日本。
兩國小營員們在老師及居委會、派出所人員的幫助之下,在全市尋找到約2630名受害者、倖存者、目睹者,找到有價值的物證約20份。隨後,公證處與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從這批人中選擇出了39位典型人物,他們中有被德國工程師拉貝記入《拉貝日記》中的身中37刀、時年19歲的李秀英;有身中3刀全家遇難、時年8歲的夏淑琴;有當年中山陵遇難衛士的子女……
「雖然已經過去了60年,倖存者中的很多人講起那段歷史還是無法抑制悲憤的情緒,流下眼淚。」一位公證員介紹,他們同現場的國際友人及紀念館工作人員一起,用筆和攝像機客觀地記錄下了一切,並辦理了公證證書。
「這批珍貴資料保存下來後,在民間對日索賠中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公證處負責人說,在2005年1月,日本最高法院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李秀英訴日本右翼分子名譽侵權案、2009年2月5日日本最高法院就夏淑琴反訴松村俊夫、東中野修道侵害名譽權案中,因為公證書具有的法律效應,被作為了有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