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口述檔案通過中英文全球公開

2021-01-19 騰訊網

[摘要]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迄今已77年,隨著年齡增大,很多倖存者離開了人世。據了解,目前存活於世的倖存者僅剩100多人,平均年齡超過80歲,人數逐年遞減,我們更應該加快步伐,去「搶救歷史」。

倖存者夏淑琴老人已85歲。(資料圖片)

觀眾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資料圖片)

通過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合作

揚大搶救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口述史

85歲夏淑琴老人口述證言已公布

12名倖存者口述檔案已通過中英文向全球公開

今年9月17日上午,85歲的夏淑琴按下國家公祭網倖存者口述證言公布的按鈕,她的故事開始在網際網路上傳播。100位證人的口述證言陸續通過國家公祭網同步公布。

「隨著時間的推移,倖存者越來越少,不到200位的倖存者已經成為見證這段歷史的『活化石』。」昨天,揚州大學原副校長、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周新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揚大現在正通過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合作,系統、規範地以國際口述檔案標準錄製一些口述影像資料的整理和研究,而夏淑琴老人的口述證言,就是通過這一合作項目整理出來的。

倖存者已不到200人

搶救口述史資料迫在眉睫

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迄今已77年,即使當時最小的倖存者也有77周歲。隨著年齡增大,很多倖存者離開了人世。周新國教授告訴記者,根據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掌握的信息,目前存活於世的倖存者僅剩100多人,平均年齡超過80歲,人數逐年遞減,漸行漸遠的倖存者正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我們更應該加快步伐,去「搶救歷史」。

記錄下親歷者親眼見證的歷史往事,迫在眉睫。為了搶救倖存者證言,南京先後於1984年、1991年和1997年進行了三次大規模倖存者普查。

「最早是在1984年開始,在短短數月內,我們共調查走訪了1756人,而到1991年夏天,南京市組織數千名高中生和部分教師,對1984年普查的1756位倖存者進行了複查,發現已經去世300多人,仍倖存1400餘人。」周新國說,其實,在上世紀東京審判、南京審判中出庭的那些證人證言就是最早的口述史,口述史就是民眾自己寫自己的歷史,更真實更形象,更注重歷史細節。

記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還不到200人,搶救倖存者口述史的資料顯得尤為迫切。

揚大與美國大學合作

用國際標準錄製倖存者證言

去年,美國南加州大學納粹屠猶研究基金會—影像歷史與教育研究會、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倖存者)口述史分會、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暨揚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共同籤署了深度合作意向書。據了解,合作以來,雙方以國際口述檔案標準錄製了12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言影像並編制口述檔案(中英文版),這些資料中的部分內容已於北京時間2013年12月13日在納粹屠猶基金會官網、基金會影像歷史檔案庫官網上用中英兩種文字首次向全球公開發布。

據了解,用中英兩種文字在美國網站發布的首批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口述史料的人員名單包括:夏淑琴、楊翠英、陳德壽、陳桂香、郭秀蘭、李高山、潘巧英、仇秀英、石秀英、伍正禧、向遠松、張秀紅。其中,夏淑琴與楊翠英影像資料與口述檔案已經正式發布,其他倖存者口述史料在整理完備後即會對外發布。

周新國教授表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口述史料是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彌足珍貴的一手檔案,倖存者是從歷史廢墟中勇敢走出來的一批人,他們的善良和誠懇也是人類和平未來的希望。正是基於這樣的共識,基於在大屠殺研究、暴行史研究和口述歷史研究方面共同的價值取向,採用國際標準進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口述歷史的研究與發布。

具體合作內容包括,中美三家學術機構互聘專家擔任學術職務、互派人員進修學習,共同組建國際化研究團隊申報和推進《南京大屠殺見證人口述歷史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共同舉辦一次國際性的口述歷史學術研討會。此外,三家學術機構還將共同向全球發布30至50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口述史料保護和開發成果;以《中美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口述歷史研究深度合作項目》成果為內容,三方將共同發布中英文出版物,並在中美兩國同步同期發行。

口述史有何國際標準

有聲音有圖像,還原真實個人

美國南加州大學納粹屠猶研究基金會—影像歷史與教育研究會執行主任史蒂芬·史密斯表示,國際上對口述史的製作有不同的標準,總歸就是立體還原一個人的生活,不僅僅是還原當時受害的經歷,還有受害的前前後後,通過一個個故事勾勒出真實的人。此外,對於口述者的影像資料,加入索引,便於開放和搜索。

南京大屠殺口述史在最近兩三年才真正規範化起來,周新國教授感慨地說,「像籤訂協議、錄音、錄視頻,包括專家長期介入這些環節都需要有,因為單純靠學生或者志願者,他們對於歷史史實的把握以及整理的能力還不夠。」

「像夏淑琴這樣的倖存者,已經成為大屠殺歷史的一個活化石,而且影響力巨大,但遺憾的是像她這樣的樣本太少了。」周新國表示,口述歷史的魅力和價值在於可以能用最鮮活的語言,生動地回憶歷史的第一現場,「甚至通過語言、表情、動作,利用心理學的相關方法可判斷講得是否真實。」

通訊員 揚檔軒 記者 姜濤

【口述證言】

夏淑琴:我和妹妹從死人窩出來

我叫夏淑琴,1929年5月出生在南京。日軍進攻南京前,家裡共有9口人。外祖父聶佐成(70多歲)、外祖母聶周氏(70多歲)、父親夏庭恩(40多歲)、母親夏聶氏(30多歲)、大姐夏淑芳(16歲)、二姐夏淑蘭(14歲)、大妹妹夏淑芸(4歲)、小妹妹夏淑芬(1歲)和8歲的我,一家人住在城南新路口5號一哈姓(伊斯蘭教徒)的房屋裡,在新路口5號,除了我和妹妹夏淑芸,全家7口被日軍殺害,我和妹妹是被人從死人窩裡撿出來的兩個孩子。

1937年12月13日上午,一隊日本兵約有30人來到我家門前敲門,剛剛打開門的哈姓房主就遭到槍殺。我父親看到這個情況,就跪在日本兵面前,懇求他們不要殺害其他人,也被日本兵用槍打死。

母親嚇得抱著1歲的小妹妹躲到一張桌子下面,被日本兵從桌子下面拖出來,日本兵從母親手中奪過小妹妹,把她摔死在地上,接著他們扒光了母親的衣服,幾個日本兵對母親進行了輪姦,然後用刺刀把她殺死,並在她下身裡塞進一隻瓶子。

後來,幾個日本兵闖進隔壁房間,那裡還有外祖父、外祖母及兩個姐姐。日本兵要強姦兩個姐姐,外祖父和外祖母拼命護著我們,均慘遭槍殺。日本兵撕下兩個姐姐身上的衣服,她們分別遭到幾個日本兵的輪姦。大姐、二姐被輪姦後又被日本兵用刺刀刺死。日本兵還將我外婆的竹手杖插進了大姐的下身裡。

當時我躲在床上的被子裡,由於恐懼,嚇得大哭,被日本兵用刺刀在背後刺了三刀,我當時就昏了過去,不省人事。也不知過了多久,我被4歲妹妹的哭聲驚醒,看到周圍全是親人的屍體,我們倆哭喊著要媽媽……

我們到處找吃的東西,幸好家裡有些炒米、鍋巴,渴了就在水缸裡舀冷水喝。就這樣,我們與親人的屍體一同生活了14天。後來,我倆先後被「老人堂」(慈善機構)和舅舅收養,舅舅一家生活也很貧窮,從12歲開始,我不得不自謀生計,賣過菜,做過傭人。

就這樣,我家9口人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日本兵殺死了7口人,我一想起,就忍不住流淚,眼睛都哭壞了。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以後,我的生活才開始改善。1954年,我與張鴻章結婚,我們有3個孩子。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屠殺12名倖存者口述檔案中英文全球首發
    口述檔案用中英文發布13日,悼念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76周年當日,美國南加州大學納粹屠猶研究基金會—影像歷史與教育研究會、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倖存者)口述史分會、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暨揚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共同籤署了深度合作意向書,旨在為1937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最後的倖存者保留證言,揭示創傷性記憶、悲劇文化、歷史廢墟對於文明進步的意義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媽媽和姐姐被日軍輪姦後刺死
    (資料圖片)  通過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合作  揚大搶救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口述史  85歲夏淑琴老人口述證言已公布  12名倖存者口述檔案已通過中英文向全球公開  今年9月17日上午,85歲的夏淑琴按下國家公祭網倖存者口述證言公布的按鈕,她的故事開始在網際網路上傳播。100位證人的口述證言陸續通過國家公祭網同步公布。
  • 39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言證物卷宗首公布
    39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言證物卷宗首公布 2014-12-10 10:59:38來源:南京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他的父親被一小隊日軍帶走,從此音信全無,他的母親被日軍強姦……」昨天,南京市公證處首次公布了39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物、證言的公證卷宗,這批以公證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的證據,再次證實了當年那段慘痛的歷史。  「這39位大屠殺倖存者證言證物公證卷宗完成後就被存放進檔案室,至今已封存了17年。」公證處工作人員說,近期,他們對公證檔案進行重新整理,發現這批珍貴資料。
  • 中國39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赴日本作證(圖)
    12月11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在展示新增的文物史料。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近一年的時間裡新增文物、史料816件。這些文物直接或間接地證明日軍侵華和在南京進行大屠殺的歷史。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鬼子把人肚子剖開剝皮
    圖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朱高氏 人民網10月14日電 國家公祭網自9月17日起,每天公布一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口述證言,將連續100天公布100位倖存者證言。 下面是第二十八位倖存者朱高氏證言: 日軍是一九三七年冬月十一日進城的,到處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我的丈夫、哥哥就是被日軍殺害的。 當時我們逃難躲進大方巷難民區,我有一個五歲、一個三歲的孩子,肚子裡還懷有一個。我的丈夫李殿榮給我們送被褥,被日軍抓去,我哭著、喊著,到處去找,只見被褥,見不到人,旁邊有一蘆席蓋的屍體,我掀開一看,不是我丈夫。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只要活著,就要把這段歷史一直講下去
    那個陰冷的冬天,城牆在哭、南京在哭、中國在哭。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之前,南京大屠殺的幾名倖存者向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講述了那段令人痛苦、難堪回首的過往。悲哀、控訴,心酸,不僅僅只屬於他們和他們的時代。
  • 倖存者親眼目睹南京大屠殺 常夢到刺刀向她捅來
    最近幾天,現代快報刊登了「大屠殺又添新證言」的相關報導後,不斷有市民打來電話,提供相關線索。李慧如和許愛華作為大屠殺的親歷者,向現代快報記者口述了那段歷史。  記者 賈磊  再次講起那段歷史時,83歲(虛歲)的李慧如神情平淡。
  • 不說日語,是日本人來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共識
    ,不僅有垂垂老矣的大屠殺倖存者們,還有一個日本代表團。每年,她都會組織日本市民到南京進行歷史尋訪,還通過召開證言會、和平集會等方式,向日本民眾展示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今年12月13日的國家公祭儀式上,松岡環與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又一次相聚,她拉著夏老的手,問她身體好不好。
  • 10月9日 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紀念孔子誕辰2550周年大會舉行 2002年10月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典》出版發行 2015年10月9日 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
  • 「不可忘卻的記憶-南京大屠殺史實」閱讀尋訪行動(第四季)首場活動...
    今天(12月2日),「不可忘卻的記憶-南京大屠殺史實」閱讀尋訪行動(第四季)首場活動舉行,讀書會成員和市民代表共同閱讀《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一書,並走進挹江門叢葬地為長眠於此的遇難同胞獻花致哀。本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指導,南京報業傳媒集團主辦,鼓樓區委宣傳部協辦,龍虎網承辦。
  • CIA機密檔案公開|蘇聯23名士兵瞬間石化了真相?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前陣子解密了過百萬份機密文件中,其中份檔案經公開之後,震驚各界並引起廣大的關注。這份報告中,提到了蘇聯西伯利亞地區在解體前,多名士兵撞見了外星人而雙方展開短暫交戰的所有經過,然而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士兵居然慘被外星人石化!
  • 歷史記憶與話語主權:構建南京大屠殺史實對外傳播話語體系的核心要義
    近年來,隨著我國不斷加強南京大屠殺史實真相的國際化宣傳力度,國際社會關於南京大屠殺史實的認知也不斷得到加強。2015年10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名錄》(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標誌著這段民族記憶成為世界記憶。
  • 南京大屠殺,為什麼那麼多老弱婦孺被殺害?一位倖存者講述了原因
    南京大屠殺中,為何有那麼多老弱婦孺被害?一位倖存者說出了原因作為中國人,想必沒有人不知道南京大屠殺這場空前絕後的國難。在一個多月的血腥屠殺中,南京有30多萬軍民被殺害,並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和老弱婦孺。災難後,舉國震痛,人們紛紛痛斥日本人的暴行和南京政府的無能。
  • 南京大屠殺中,為什麼那麼多老弱婦孺被殺害?一位倖存者講述了原因
    南京大屠殺中,為何有那麼多老弱婦孺被害?
  • 朱成山22年為30萬冤魂吶喊 守護南京大屠殺歷史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22年為30萬冤魂吶喊——  他把守護南京大屠殺歷史當作崇高使命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的職業生涯中有許多個首次:首次帶領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赴日舉行證言集會;首次把南京大屠殺史實展辦到日本、美國、俄羅斯、丹麥、菲律賓等國;創辦首個南京大屠殺學術研究機構;參與策劃和組織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活動
  •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生:南京大屠殺的回憶也是日本人民的財富
    12月11日,南京大學舉行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主題活動」在南大擇善樓內舉行。
  • 南京舉行國家公祭儀式 祭奠大屠殺30萬冤魂
    中新網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朱曉穎 盛捷)12月13日,十時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專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聚集了倖存者及遺屬、部隊官兵、學校學生、國際友好人士等各界人士。初冬晨曦中,人們裹著厚重的素色衣裝,披著白色雨衣,佩戴白色胸花,為反戰與和平的集會而來。
  • 捷克總統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為何獲外交部「點讚」| 政解
    新京報快訊(記者顏穎顓)捷克總統澤曼16日前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進行悼念活動,成為第二位前往該館進行悼念活動的在任外國元首。他為什麼會想到參觀紀念館,此前還有哪些外國政要參觀過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 星雲大師:我就是南京大屠殺的受害者和見證人
    「佛教珍愛一切生命,為什麼大師讓一名畫家來畫血淋淋的大屠殺呢?」 「要畫!因為我就是南京大屠殺這場災難的受害者和見證人。」 20多年前,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和畫家李自健在美國洛杉磯的這番對話,促成了以「殺·生·佛」為主題的驚世巨幅歷史油畫《南京大屠殺》的誕生,從此開始了它在全世界六大洲30個國家和地區廣泛展出的旅程。
  • 南京大屠殺中,為何有那麼多老弱婦孺被害?一倖存者說出了原因
    文/一度歷史觀V南京大屠殺,是每一個中國人心裏面的痛,30多萬手無寸鐵的同胞,在日軍的機關槍下,變成了累累的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