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 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2020-11-25 騰訊網

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上的今天

2020.10.9

距離全年結束還有83天

1874年10月9日

萬國郵政聯盟成立

1912年10月9日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

1936年10月9日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

1941年10月9日

第二次長沙戰役結束

1944年10月9日

四大國建議建立聯合國

1980年10月9日

中國高科技產業開始在中關村創業

1989年10月9日

我國第一艘可潛式遊艇下水

1999年10月9日

紀念孔子誕辰2550周年大會舉行

2002年10月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典》出版發行

2015年10月9日

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

重點歷史事件播報

萬國郵政聯盟成立

萬國郵政聯盟簡稱「萬國郵聯」。1874年10月9日,22個國家的代表在瑞士首都伯爾尼舉行第一次國際郵政代表大會,會上簽訂了一項郵政公約即《伯爾尼公約》,並決定成立郵政總聯盟。

1878年5月,郵政總聯盟舉行第二次代表大會,對《伯爾尼公約》進行了修改,修改後改名為《萬國郵政公約》,並將組織名稱定為「萬國郵政聯盟」。1948年7月,萬國郵聯正式成為聯合國關於國際郵政事務的專門機構,總部設在瑞士的伯爾尼。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

20世紀初,巴爾幹各族人民反對土耳其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日益高漲。1911—1912年意土戰爭期間,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結成巴爾幹同盟。1912年10月9日,門的內哥羅首先向土宣戰,保、塞、希隨後參戰。

土耳其軍節節敗退,11月初請求歐洲列強調停。12月16日土耳其與4交戰國在倫敦議和談判。次年1月23日,土耳其國內發生政變,新政府在德國的支持下,態度強硬,和談破裂。2月3日,戰爭再起。土耳其戰敗,再次求和。

5月30日,土耳其與巴爾幹4國籤訂《倫敦條約》,規定埃內茲至裏海的米迪那一線以西的土耳其歐陸屬地(阿爾巴尼亞除外)和克裡特島割讓給巴爾幹同盟國家;阿爾巴尼亞獨立,但須受俄、英、法、德、奧、意6國監督;愛琴海諸島問題須由德、奧、英、俄4國處理。

第二次長沙戰役結束

1941年10月9日,進攻長沙的日軍在中國軍隊反擊下開始撤回原陣地。

自9月日軍攻入長沙後,中國軍隊就開始向供應長沙日軍給養的交通線展開破襲戰。

至10月1日,由於日軍戰線過長,後方交通經常被中國軍隊切斷,補給困難,加之第五、第六戰區的中國軍隊向宜昌、荊門發起攻擊、迫使日軍退出長沙北撤。

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當地時間2015年10月9日晚,總部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項目名單。在總共47個入選項目中,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榜上有名,但另一份慰安婦檔案遺憾落選。至此,在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346份文獻和文獻集合中,來自中國的已達到10份。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網站顯示,中國提交的南京大屠殺檔案共分三部分,分別包括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軍佔領南京期間大肆殺戮中國軍民和平民的檔案;1945年至1947年,對日本戰犯調查和審判的檔案;以及1952年至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構提供的文件。而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則記錄了慰安婦的情況和痛苦遭遇。

圖片來源於網絡

|時代·鄉創周刊 |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生:南京大屠殺的回憶也是日本人民的財富
    12月11日,南京大學舉行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主題活動」在南大擇善樓內舉行。
  • 歷史記憶與話語主權:構建南京大屠殺史實對外傳播話語體系的核心要義
    近年來,隨著我國不斷加強南京大屠殺史實真相的國際化宣傳力度,國際社會關於南京大屠殺史實的認知也不斷得到加強。2015年10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名錄》(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標誌著這段民族記憶成為世界記憶。
  • 南京大屠殺12名倖存者口述檔案中英文全球首發
    他說:「史料證明,1937年12月發生在南京的大屠殺的事實不容置疑。這一慘案是人類文明歷史中不容遺忘的慘痛記憶,更令世人深刻懂得了和平的珍貴。」口述檔案用中英文發布13日,悼念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76周年當日,美國南加州大學納粹屠猶研究基金會—影像歷史與教育研究會、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倖存者)口述史分會、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暨揚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共同籤署了深度合作意向書,旨在為1937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最後的倖存者保留證言,揭示創傷性記憶、悲劇文化、歷史廢墟對於文明進步的意義
  • 12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口述檔案通過中英文全球公開
    (資料圖片)通過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合作揚大搶救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口述史85歲夏淑琴老人口述證言已公布12名倖存者口述檔案已通過中英文向全球公開今年9月17日上午,85歲的夏淑琴按下國家公祭網倖存者口述證言公布的按鈕,她的故事開始在網際網路上傳播。100位證人的口述證言陸續通過國家公祭網同步公布。
  • 不說日語,是日本人來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共識
    今年7月,她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下簡稱「遇難同胞紀念館」)時,她的身邊坐著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艾義英老人。艾義英出生於1928年,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那年,她只有9歲。今年12月13日的國家公祭儀式上,松岡環與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又一次相聚,她拉著夏老的手,問她身體好不好。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媽媽和姐姐被日軍輪姦後刺死
    (資料圖片)  通過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合作  揚大搶救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口述史  85歲夏淑琴老人口述證言已公布  12名倖存者口述檔案已通過中英文向全球公開  今年9月17日上午,85歲的夏淑琴按下國家公祭網倖存者口述證言公布的按鈕,她的故事開始在網際網路上傳播。100位證人的口述證言陸續通過國家公祭網同步公布。
  • 「不可忘卻的記憶-南京大屠殺史實」閱讀尋訪行動(第四季)首場活動...
    今天(12月2日),「不可忘卻的記憶-南京大屠殺史實」閱讀尋訪行動(第四季)首場活動舉行,讀書會成員和市民代表共同閱讀《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一書,並走進挹江門叢葬地為長眠於此的遇難同胞獻花致哀。本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指導,南京報業傳媒集團主辦,鼓樓區委宣傳部協辦,龍虎網承辦。
  • 建構民眾記憶之場 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保存引國際關注
    11月8日,一場「戰爭犧牲者緬懷設施的國際比較」學術會議在韓國首爾教育會館召開。來自中、日、韓和波蘭四國大學教授、研究所的專家和部分韓國受害者遺屬100多人參加了會議。會上,常州大學近現代史與紅色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會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原館長朱成山教授,以「南京大屠殺紀念性設施的設立、史學研究及其國家公祭」為題,介紹了南京大屠殺歷史事實,著重講述了「南京大屠殺紀念性設施建立的三個階段」「南京大屠殺史學研究的四個階段」「國家公祭給國民和遇難者遺屬帶來了些什麼」等,引起了國際學者的關注共鳴。
  • 哀悼南京30萬冤魂 國家第三次公祭死難同胞
    圖:12日,在第三個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抗戰老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家屬等來到南京光華門遺址公園獻上悼念菊花/新華社  大公網12月13日訊 (記者陳旻、賀鵬飛)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國家公祭日,中共中央、
  • 南京大屠殺:也是一場文化浩劫
    13日上午10點,悽厲的防空警報聲響徹整個南京,全市各界人士悼念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76周年儀式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舉行。  南京保衛戰,是1937年11月國民革命軍在淞滬會戰中失利後展開的保衛南京的作戰。
  • 39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言證物卷宗首公布
    39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言證物卷宗首公布 2014-12-10 10:59:38來源:南京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他的父親被一小隊日軍帶走,從此音信全無,他的母親被日軍強姦……」昨天,南京市公證處首次公布了39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物、證言的公證卷宗,這批以公證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的證據,再次證實了當年那段慘痛的歷史。  「這39位大屠殺倖存者證言證物公證卷宗完成後就被存放進檔案室,至今已封存了17年。」公證處工作人員說,近期,他們對公證檔案進行重新整理,發現這批珍貴資料。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贈120件二戰文物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贈120件二戰文物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7 17:17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南京3月17日電(記者 蔣芳)今年是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 朱成山22年為30萬冤魂吶喊 守護南京大屠殺歷史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22年為30萬冤魂吶喊——  他把守護南京大屠殺歷史當作崇高使命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的職業生涯中有許多個首次:首次帶領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赴日舉行證言集會;首次把南京大屠殺史實展辦到日本、美國、俄羅斯、丹麥、菲律賓等國;創辦首個南京大屠殺學術研究機構;參與策劃和組織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活動
  • 她為30萬冤魂奔走,讓世界記住了南京大屠殺,日本人卻逼她自殺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女性,用自己無可挑剔的努力和勇氣,直面了人類歷史上那一段慘絕人寰的記憶,將南京最痛苦的記憶記錄了下來,而她自己卻停留在了36歲。童年的時候,純如與父母談話時,父母經常會提到遙遠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個叫南京的城市裡發生了些什麼,她的祖父如何逃離那個人間地獄,滔滔長江水如何被鮮血染成了紅色……,1994年12月,當張純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殺的黑白照片時,更是感到了無比的憤怒。當時只有26歲的她被深深觸動。幾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卻無人知曉日本人在中國進行的大屠殺。
  • 星雲大師:我就是南京大屠殺的受害者和見證人
    當時大師弘法回來,佇立在畫作前凝視,久久不發一語,眼角的淚水奪眶而出…… 「母親和我,一個36歲,一個10歲,她尋夫,我尋父,人海茫茫,屍首遍地……」近日,星雲大師在臺北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作為倖存者的他多年來首次公開講述了記憶中的南京大屠殺。
  • 羅伯特·威爾遜紀念碑落成:親歷南京大屠殺 救助無數中國人
    再有一個月就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了。美國當地時間11月12日,曾經親歷南京大屠殺慘案,並救助過無數中國人的美國醫生羅伯特·威爾遜的紀念碑,在他的家鄉美國南加州洛杉磯郡亞凱迪亞市落成。   當天的落成典禮在美國亞凱迪亞市衛理公會教堂舉行,威爾遜醫生的家人、《南京大屠殺》一書作者張純如的父母,以及中美官員和各界代表共300餘人出席。主辦方表示,該活動除了紀念威爾遜醫生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人道主義義舉,也希望藉此讓更多美國人了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事實。
  • 央視科教頻道紀錄片《1937·南京記憶》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11月11日電(記者  李金華)11月11日晚,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和江蘇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製出品的大型紀錄片《1937·南京記憶》,作為2014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首映禮影片,在廣州圖書館首映。央視科教頻道總監金越、江蘇廣電總臺副臺長陳輝出席活動並講話。
  • 10月20日:世界統計日
    1949年——新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保險事業機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  1952年——英屬肯亞爆發了茅茅起義。  1958年——我軍開始炮擊金門。  1962年——印度軍隊進犯中國西藏,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1966年——英國發生阿伯方悲劇。希伯來文小說家阿格農獲諾貝爾獎。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只要活著,就要把這段歷史一直講下去
    那個陰冷的冬天,城牆在哭、南京在哭、中國在哭。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之前,南京大屠殺的幾名倖存者向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講述了那段令人痛苦、難堪回首的過往。悲哀、控訴,心酸,不僅僅只屬於他們和他們的時代。
  • 國家公祭日,我們應該做這幾件事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特殊年份裡,舉國上下同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用勝利告慰逝者的同時,災難歷史再一次警醒國人,民族傷痛絕不能重演。  據新華社  今天上午10點,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將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