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質量大師:戴明、朱蘭和克勞士比的思想比較

2021-01-21 騰訊網

戴明、朱蘭和克勞士比三人,並稱世界質量管理運動的領軍人物。

縱觀三人各自的質量管理思想,可以發現,他們的思想有異有同。

這三位大師根據各自的特點提出的質量管理思想,都已經成為質量管理發展史上的寶貴財富。

不可否認,三位大師的質量管理思想有著驚人的相似,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

第一,在對質量內涵的理解上

三人都一致認為質量不僅僅意味著相應的規格和標準,更重要的是顧客的需要。

戴明認為,真正的質量是立足於用戶需要,追求不斷提高用戶滿意程度而形成的。朱蘭提出了質量的「適用性」這個概念。克勞士比認為質量要符合要求,而這個要求就是用戶的需求。

第二,三人都對以往質量與成本正相關的觀點予以徹底顛覆。

以往人們普遍認為,高質量必然導致高成本,他們三人從各自不同角度論證了高質量不但不會導致高成本,反而會降低成本,提高生產能力。

第三,三人都認為質量不能完全依賴檢驗。

戴明和克勞士比都提出了事先預防的重要性。

不同的是,戴明側重在組織中建立系統改善;克勞士比提出用「零缺陷」這個質量工作標準來實現;

朱蘭則認為檢驗對於質量的提高沒有決定性的意義,他認為質量的人事方面是關鍵。

第四,三人都認為主要的質量問題是源自系統,而不是源自工人。

戴明認為85%的生產失誤責任在於管理者而不是操作者。據說,福特公司曾經派質量副總裁去請戴明做顧問,卻被戴明拒絕。

被拒絕的原因是:戴明認為質量是高管層尤其是總裁決定的,所以他有一個規矩,非總裁來請決不出山。

朱蘭的 80∶20法則也是針對管理者因素提出的。克勞士比也認為零缺陷管理最重要的是自上而下的推動,高層領導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五,三人都提出質量改進是一個持續過程,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和一朝一夕的短期工作。

戴明認為,解決當下問題並不是改善,充其量不過是恢復常態。

克勞士比設定的預防過程,就是一個持續的質量改進過程。朱蘭的「質量環」和「突破歷程」也論證了這一點。

第六,三人都強調質量改進應該打破部門隔閡,在把企業當作一個整體的條件下進行。

戴明「管理十四點」中的「打破部門之間的隔閡」、朱蘭的「質量環」及「三部曲」、克勞士比的零缺陷管理和四項原則,都從不同角度印證了部門之間的合作對質量改進的重要性。

第七,三人都強調質量改進過程中「人」的重要性,都反對見物不見人的傳統質量觀。

然而,三位大師的學習經歷、工作經歷以及人生感悟各不相同,因此,他們提出的質量管理思想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使質量管理理論異彩紛呈。

戴明堅信,應用統計方法是解決質量問題的重要工具。

戴明甚至反對舉辦有關「全面質量控制」的研討會,他認為統計質量控制就已經很「全面」了。

日本科技聯盟的常務董事小柳認為,戴明在統計方面很傑出,但他缺乏實踐經驗而且「沒有把質量作為整體來把握」。

小柳在1964年6月22日給朱蘭的信中寫道:

「坦率地說,戴明好像在工業生產中的經驗不足,並且他從未把『質量』當作一個完整的包括產品、流程和操作(包括人力操作)的實體來看待。」

戴明過於重視統計的傾向,也受到了朱蘭的批評。朱蘭認為統計的確是必不可少的,但除此之外還需要很多其他的東西。

他甚至認為戴明的觀念「狹隘、自私」。朱蘭指責戴明過多地運用了統計學理論而不是管理學理論。

在他的自傳中,朱蘭這樣描述戴明:

「當一些方法不多的數學家到工業界中開闊了眼界時,戴明卻沒有。他固守自己的狹隘的專長,這是他專長中最好的一個,但他的思想看上去對其他事物都是封閉的」。

朱蘭的方法與戴明的方法相比,少了幾分機械性,對人際關係的強調更重一些,這可能恰恰與他在實際生活中不擅長此項有關。

正是人際關係處理上的挫折,使朱蘭對這一問題的重要性銘記在心。

朱蘭一直對他的教訓念念不忘,說: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遇到了無數的人際關係問題,不僅僅是自己的,而且是普遍存在於其他人之間,存在於客戶的經理們和僱員之間類似的問題」。

因而,朱蘭將人性尺度加入到質量範疇之中,他以人際關係擴展了質量的內涵,將質量管理從狹隘的統計範疇擴展到管理範疇。

朱蘭與戴明觀點還有截然相反的地方,比如戴明「管理十四點」中的「消除員工的焦慮」,鼓勵員工在企業中放開手腳和思路,減除員工的思想負擔。

對此,朱蘭極為反對,這很有可能同朱蘭一生的種種傷痛和磨難有關。也許,在朱蘭眼裡,適度的焦慮能夠使人體驗到生命的真諦。

可以說,在這個問題上,戴明和朱蘭各偏向了一個極端。

克勞士比注重用超前的思想指導行為實踐,強調用管理和組織過程而不是用統計學科的方法來改善企業的狀況,這一點與戴明極為不同。

他運用醫學和商學的交叉思維來解構質量,從整體的需要和行動的目的出發,提出了「完整性」的「質量哲學」。同朱蘭相比,克勞士比更像一個智者。

總的來說,戴明和克勞士比更多地從哲學角度來闡述質量問題,並主張公司應將質量作為一種概念來接受。

而朱蘭一直致力於質量體系的計劃與實施,他的研究範圍側重在質量管理的方法論上。

正是因為他們的質量管理思想有著各自不同的風採,他們之間的爭論也從未間斷。

身為「理論學派」代表的戴明,固執地認為接受「實踐學派」克勞士比學說的那些經理們是容易受騙上當的,而不接受統計方法培訓的管理高層是愚蠢的。

克勞士比的門徒們反擊道,戴明把數學和統計學的意義賦予了質量,朱蘭致力於質量的工程學和數理方面的挖掘,但他們的思想充其量只是「數量哲學」,而克勞士比的管理思想才是「完整性」的「質量哲學」。

克勞士比的後繼者顯然認為自己推崇的宗師要比戴明和朱蘭更加技高一籌。但這不過是一家之言。

不管有多少爭論,這三位大師以及他們運用各自的聰明智慧提出的質量管理思想,都為質量管理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相關焦點

  • 世界三大質量大師,管理必修課,網友:都是先驅者
    他們同提出"全面質量管理"的費根鮑姆、日本質量管理之父石川馨等人,譜寫了當代質量管理運動的協奏曲。戴明、朱蘭和克勞士比三人,並稱世界質量管理運動的領軍人物。縱觀三人各自的質量管理思想,可以發現,他們的思想有異有同。這三位大師根據各自的特點提出的質量管理思想,都已經成為質量管理發展史上的寶貴財富。
  • 質量管理體系的演變與發展(中)
    質量管理體系的演變與發展(中)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郭彬《創造價值的質量管理實戰》,克勞士比《質量免費》,石川馨《質量管理入門》,朱蘭《朱蘭質量手冊》,笛福、朱蘭《朱蘭的卓越領導者質量管理精要》二、偉大的質量管理大師及其質量管理思想(一)戴明
  • 從休哈特、朱蘭、戴明三位質量專家的履歷中,你能發現什麼?
    這三位大師,堪稱現代質量管理之父,是工業時代以來,真正的現代意義上的質量管理學的奠基人和傳承大師。我花了一點時間搜集整理一下這三位的履歷,列明如下,從他們三位的履歷中,你發現了什麼?紐約西方電氣公司總部工業工程方面的主席1945 離開西方電氣公司,作為獨立諮詢師工作1951 第一版《朱蘭質量手冊》1954 抵日並召開中高級管理者專題研討會1979 創辦朱蘭學院2008 去世3、戴明1900 出生於美國愛荷華州蘇城
  • 朱蘭:質量是一種合用性
    Juran)(1904-2008) 舉世公認的20個世紀最偉大的質量管理大師,被譽為質量領域的「首席建築師」。為世界質量管理的理念拓展和方法論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朱蘭質量手冊》更是集當代質量管理領域的研究和實踐之大成,被譽為「質量管理的聖經」。
  • 質量大師戴明的介紹
    本文作者:張堅若要問眾多質量大師中,誰是最著名的一個?答案就是,我們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戴明博士。戴明看起來姓戴,事實上人家是美國人。早先,戴明的學術在美國並不受重視。1950年,戴明赴日本講學,這幾天的講學的學員是當時日本傑出的企業家們,戴明將西方先進的質量管理理論悉數傳授給了這些學員,並將當時的講義版權捐贈給了日本主辦方。應當說,這次講學,無論對戴明本人還是日本產業界,都產生了深刻影響。1951年,日本產業界用戴明的講義版權費成立了戴明質量獎,為成立最早的世界三大質量獎之一。
  • 戴明十四項全面質量管理原則
    質量管理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真正做好管理卻並不容易,質量管理大師戴明針對企業管理過程中的問題,提出了十四條管理原則。具體詳情請隨九腦匯學院一起來看看吧。
  • 日本戴明質量獎
    日本科技聯盟把講義印刷的版稅支付給戴明,戴明沒有接受這筆錢,並聲稱將其用於推進日本的質量管理活動,為了永久紀念戴明對日本人民的友情和貢獻,日本科技聯盟設立了戴明質量獎,用以推動日本工業質量控制和質量管理活動的發展。隨後,戴明博士的著作《樣本分析》在日本出版,並且再次贈送了該書的版稅,此後,戴明質量獎不斷發展,至今,日本科技聯盟仍然負責管理戴明質量獎的所有經費。
  • 日本戴明質量獎簡介
    發布時間: 2010-07-17 14:10   來源: 荊楚網   進入電子報         世界範圍內影響較大的質量獎中,日本戴明獎是創立最早的一個。它始創於1951年,是為了紀念已故的威廉?愛德華?戴明博士,他為日本戰後統計質量控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 什麼是質量問題雙歸零?請看此文
    質量問題歸零是指「對在設計、生產、試驗、服務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從技術上、管理上分析產生的原因、機理,並採取糾正措施、預防措施,以避免問題重複發生的活動」。在這個定義中,「質量問題」是指故障、事故、缺陷和不合格等。
  • 有一種弘揚工匠精神的最高境界,他叫戴明
    讓美國對日本製造業的崛起反省和改進,使其得以繼續保持超級大國的地位。所以,國際上有兩個獎項均以戴明命名,一個是日本科技與工程聯盟在 1951 年設立的,另一個是美國統計協會在 1990年設立的,這兩個獎項都頒發給質量改進的貢獻者。
  • 戴明管理十四條原則(思維導圖)
    後來請來了戴明來指導,戴明給出了這十四條。日本企業嚴格遵循戴明的指導精神來指導工業生產,產品質量迅速提升,市場競爭力很快提高。原來的汽車市場,都是美國人的天下。日本汽車迅速崛起,在美國都搶佔了大片市場。
  • 2017年4月自考質量管理一真題完整版
    A.產品評審費B.工序控制費C.質量信息費D.進貨測試費2、提出了質量即:「適用性」的概念的學者是( )。A.朱蘭B.休哈特C.泰羅D.石川馨3、識別顧客的最簡單方法是( )。A.彼得·聖吉B.克勞士比C.費根堡姆D.戴明7.下列六西格瑪的支持性工具中屬於基礎統計工具的是( )。A.統計過程控制B.實驗設計C.質量機能展開D.假設檢驗8.保證數據和信息不被損壞,這是指數據和信息的( )。
  • 質量工具這樣用於汽車發展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兩個完全不同的汽車市場呈現出來了,一個由美國汽車市場強有力的三巨頭控制,這著名的三大巨頭是:福特、克萊斯勒(後來成為戴姆·克萊斯勒)和通用;另一個則是由豐田引領的、日產汽車緊跟的「日本奇蹟」,他們把日本的汽車製造業推向了世界級的舞臺,在國際質量界一度引領風騷數十年。
  • 質量問題還在找品質部?其實那是管理混亂!
    2)適質 RightQuality,購進的材料和倉庫發出的材料,質量符合標準。 3)適量 RightQuantity,採購數量與存量控制適當,防止呆料和過多地佔用資金用合理的成本取得所需材料。 4)適價 Right Price,用合理的成本取得所需材料。
  • 戴明參加政協會分組討論時提出:聚焦實業做精主業 邁好「十四五...
    長壽新聞網 記者 徐強        1月12日,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戴明參加區政協十五屆五次會議經濟、工商聯組討論時提出,希望廣大政協委員凝心聚力、各展所長,努力為我區「十四五」開好局和加快同城化發展貢獻力量
  • 瀕危物種|開花於頂端的美麗矮種蘭花——朱蘭
    4種,分布於東亞與北美,其中我國產3種,分別為朱蘭(P. japonica)、小朱蘭(P. minor)和雲南朱蘭(P. yunnanensis),我們將三種朱蘭的特徵簡單描述如下: 分布於我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東、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北部、四川和貴州等地。
  • 確實和「唯恐避之不及」的中國人無關!
    溫馨提醒:歡迎投稿或提供新聞線索,請發郵箱jack.wang@iaca-china.club再比如,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明文規定中七大原則就有它!還有那個造車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的國度裡面的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幾乎專門為這隻龜量身定做了一本冊子——VDA6.3。
  • 2018年10月成人自考質量管理一考試真題
    A.技術問題B.經濟問題C.經營問題D.管理問題3.著名質量管理大師戴明的主要貢獻是()。A.開發出了因果圖B.提出了組織的管理者必須關注的14個要點 C. 開發出了排列圖C.開創了統計質量控制的新領域4.國際上最早設立的質量獎是()。
  • 戴明當選長壽區區長
    公告內容顯示,戴明已當選為重慶市長壽區人民政府區長。戴明簡歷戴明,男,漢族,重慶璧山人,1969年10月生,研究生學歷,工程碩士,1991年7月參加工作,199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重慶市長壽區委副書記、區長,長壽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