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位大師,堪稱現代質量管理之父,是工業時代以來,真正的現代意義上的質量管理學的奠基人和傳承大師。我花了一點時間搜集整理一下這三位的履歷,列明如下,從他們三位的履歷中,你發現了什麼?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1、休哈特:
1891.3.18 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的新坎頓
1917 獲加利福利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
1918-1924 西方電氣公司工程師(該公司在1881-1995年間是貝爾電話公司的硬體製造部)
1924.5.16 向上級備忘錄提出建議使用《控制圖》,劃時代的意義
1925-1956 貝爾實驗室研究員
1936 出版《產品製造質量的經濟控制》,裡程碑著作,奠定了現代意義上的質量管理的理論基礎
1954-1955 在印度統計研究學會工作期間,與田口玄一合作過
1967 去世
2、朱蘭
1904 出生於羅馬尼亞
1912 移民美國
1917 取得美國國籍。1926年結婚
1925 獲明尼蘇達大學電力工程專業理學士學位
1925 任職西方電氣公司芝加哥霍桑工廠檢驗部
1926 貝爾實驗室團隊(包括休哈特、道奇)參觀霍桑工廠,並推行貝爾實驗室開發的工具和方法。朱蘭被選中為20個受訓者之一,且作為最終入選的兩個工程師之一,到新組建的檢驗統計部工作
1928 完成《生產問題的統計方法應用》小手冊
1937 將帕累託原理概念化並應用於質量改進。紐約西方電氣公司總部工業工程方面的主席
1945 離開西方電氣公司,作為獨立諮詢師工作
1951 第一版《朱蘭質量手冊》
1954 抵日並召開中高級管理者專題研討會
1979 創辦朱蘭學院
2008 去世
3、戴明
1900 出生於美國愛荷華州蘇城,幾次搬家後定居於懷俄明州的鮑威爾
1921 獲懷俄明大學電氣工程學學士
1925 獲科羅拉大多大學數學和物理學碩士
1925-1927 耶魯讀博期間,曾到西方電氣公司霍桑工廠實習工作,意識到統計重要性
1927 認識了在貝爾實驗室的休哈特,對其一生產生重要影響
1928 獲耶魯大學數學和物理學博士
1939 出任美國人口統計局調查顧問,進行了兩次抽樣技術的大規模應用
1942 將統計質量控制原理引入工業管理
1946 日本科學家與工程師聯盟( JUSE ) 成立後,他開始與此組織建立聯繫,戴明由此逐漸成名並應 JUSE 之邀為日本人講述他的統計方法
1950 到日本開始8天講授聽課的人們將這8天課程的速記、筆錄匯總整理為《戴明博士論質量的統計控制》的手抄本競相傳播,戴明博士隨即慷慨地把這一講稿的版稅贈送給日本科學家與工程師聯合會(JUSE),當時擔任JUSE會長的Kenchi Koyanagi先生建議用這筆資金建立一個獎項,以永久紀念戴明博士對日本人民的貢獻和友情,並促進日本質量控制的持續發展。JUSE理事會全體成員一致通過了這項提議,戴明獎由此建立。
1956 美國質量協會授予戴明「休哈特獎章」
1980 20世紀70 年代末,戴明開始同美國主要組織合作,但是直到1980年6月,「如果日本可以,為什麼我們不能?」一文被國家廣播電臺( NBC )廣播之前,戴明的著作相對來講還是默默無聞。戴明因此一舉成名,在質量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1993.12.20 去世
西方電氣公司是三位曾共同工作過的地方,休哈特一生從1918-1956年都在貝爾電話公司及其下屬的西方電氣公司工作,朱蘭在西方電氣公司工作了20年,從1925-1945年,戴明從1925-1927年在西方電氣公司工作。他們是同事,而且在一定意義上,朱蘭和戴明也是休哈特在質量管理方面的學生。
西方電氣公司及其霍桑工廠不僅催生了人際關係學說,即後來的行為科學這門學科,也催生了質量管理學,誕生了三大世界級的質量管理大師。所以,要想成功,就先找個好同事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