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Mater. |使用具有窄發射光譜和高水平發射偶極比的TADF發射器的高效深藍色OLED
大家好,今天推薦發表在Advance Materials上的文章。通訊作者是首爾國立大學的Jang-Joo Kim。
開發具有深藍色發光、能同時捕獲單線態和三線態激子的TADF發射體對於構建高效OLEDs器件至關重要。TADF發射體分別在供體(D)和受體(A)單元上分離了最高佔據分子軌道(HOMO)和最低未佔據分子軌道(LUMO)。分開的HOMO和LUMO使電子交換能量最小化,從而導致較小的單重態(S1)-三重態(T1)能級差(ΔEST)。因此,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供體和受體來調節TADF發射體的發射能量。另外,雖然具有窄的發射半峰寬(FWHM)的新型TADF發射器已有報導,但尚未報導EQE接近30%且CIE y坐標低於0.1的高效深藍色TADF OLED。基於螺吖啶芴的供體由於sp2雜化的螺芴能降低HOMO能級,因此作者選用螺型螺雙吖啶(SAB)和螺吖啶芴(SAF)作為供體單元,兩種氧橋硼叔丁基二氧雜環丁烷蒽(TDBA)和二氧雜環丁烷蒽(DBA)作為受體單元構建了一種D-A型分子TDBA-SAF和A-D-A型分子DBA-SAB(圖1),並分別用Gauss 09計算了HOMO、LUMO能級和自然躍遷軌道(NTO)。
圖1 a)計算的受體單位的LUMO水平和供體單位的HOMO水平。高斯09,B3LYP / 6-31G(d))。b)1CT,3CT和3LE狀態的TDBA-SAF和DBA-SAB的計算的自然過渡軌道(NTO)。使用每個激發態的優化幾何結構進行NTO計算。(1CT,3CT優化:高斯09、6-31G(d,p)/ CAM-B3LYP,3LE優化:高斯09、6-31G(d,p)/ M06-2X,1CT,3CT單點能量:捷豹, 6–31G(d,p)/ ωB97X‐D(ω= 0.1),3LE單點能量:美洲虎,6–31G(d,p)/ M06-2X)。
圖2a顯示了兩種分子在不同溶劑中的吸收和發射光譜。在甲苯中的發射光譜很窄(FWHM分別為47和52 nm),這是因為TDBA-SAF和DBA-SAB的剛性供體和受主單元的。由於D–A結構的Frank–Condon因子的限制比A–D–A結構大,TDBA-SAF的斯託克斯位移比DBA-SAB小。較小的斯託克斯位移有利於實現深藍色發射。同時,隨著溶劑極性的增加,PL光譜的紅移表明了兩種分子都表現出明顯的CT特性。在高T1主體材料二苯基-4-三苯基甲矽烷基苯基氧化膦(DPEPO)中使用20 wt%摻雜的薄膜測量了光致發光量子產率(PLQY),發射偶極取向(EDO)和瞬態衰減(圖2b,c)。兩個發射器都有很高的PLQY和Θ,TDBA-SAF分別為90%和81%,DBA-SAB分別為87%和89%(Θ圖2b)。發射極的瞬態PL衰減曲線如圖2c所示。與在溶液狀態下的瞬態PL衰減曲線相比,衰減曲線的穩態分量和延遲分量都顯示出多指數衰減,這源於具有不同二面角的各種分子構象。另外,TDBA-SAF的穩態衰減比DBA-SAB更快,但在延遲衰減中卻相反。這是由於雖然雖然DBA-SAB和TDBA-SAF具有相似的輻射衰減速率常數Kr,但TDBA-SAF具有更大的系間竄越速率常數Kisc。DBA-SAB(1.9 × 106 s−1)和TDBA-SAF都具有較大的反系間竄越速率常數KRISC,高於先前報導的藍色TADF發射體。TDBA-SAF的Kisc比KRISC大十倍,因此延遲發射的衰變壽命比DBA-SAB長。
圖2 a)溶液狀態下TDBA-SAF和DBA-SAB的吸收和光致發光(PL)光譜。b)來自發射極摻雜的DPEPO膜的p偏振光的角度依賴性PL(ADPL)強度。c)發射極摻雜DPEPO膜的全範圍瞬態PL衰減曲線(插圖:放大的即時衰減曲線)。
為了進一步了解發射器的高RISC速率,採用了時間分辨的PL光譜,並從發射光譜的開始獲得了1CT和3CT狀態的能級(圖3)。兩者在300K時穩態發射向延遲發射均移動了12nm, 這些小的值歸因於DPEPO主體中TADF發射體的狹窄構象分布或抑制的結構弛豫。ΔEST數值來源於100K時的螢光和磷光光譜。對於TDBA-SAF,測得的1CT狀態,3CT狀態的躍遷能量和所得的ΔEST分別為2.99、2.88和0.11 eV,對於DBA-SAB為2.94、2.85和0.09 eV。實驗值與計算值非常吻合,表明TD-DFT是在合適的基組和函數下進行的。儘管ΔEST較大,但TDBA-SAF的RISC速率常數卻比DBA-SAB大。已有報導,由於1CT和3LE態之間的自旋軌道耦合大於1CT和3CT態,因此3LE態可以參與1CT和3CT態之間的RISC過程,並有效地提高RISC速率。由於TD-DFT計算結果表明發射極的3LE狀態位於硼受體單元上,因此測量了硼受體的T1能級。對於TDBA,測得的T1能級為3.01 eV,對於DBA,測得的T1能級為3.03 eV。叔丁基取代的TDBA的T1水平略低於DBA。發射器的1CT,3CT和3LE狀態的相對能級如圖3c所示。TDBA-SAF在3CT和3LE狀態之間具有較小的能級差異,這使能態之間的振動耦合更有效。結果,儘管ΔEST較大,但TDBA-SAF的RISC率仍高於DBA-SAB。
圖3 a)TDBA-SAF和DBA-SAB在300(上)和100 K(下)的瞬態和延遲發射光譜。b)TDBA,DBA和Triph-Trz的磷光發射光譜。c)TDBA-SAF和DBA-SAB的1CT,3CT和3LE狀態能級。
為了評估EL器件中的TADF發射器,作者製造了結構如下如圖4a的OLED器件。OLED發出深藍色和藍色,TDBA-SAF的峰值波長為456 nm,DBA-SAB的峰值波長為472nm,如圖4b所示。由於硼受體單元的剛度,這兩種器件均顯示出窄的發射光譜,FWHM為55和62 nm。與Triph-TRZ單元相比,該剛性受體單元的振動躍遷較少(圖3b)。由於發射光譜的FWHM較窄,因此使用TDBA-SAF和DBA-SAB分別實現(0.142,0.090)和(0.144,0.212)的CIE協調。圖4b中插入的照片顯示了設備在300 cd m-2下的EL發射顏色。電流密度-電壓-亮度(J-V-L)特性如圖4c所示。器件的啟動電壓為3.6 V,低於DPEPO的帶隙,與mCP和DPEPO之間的HOMO-LUMO能級差相似。因此,可以推斷出空穴是通過發射極的HOMO能級注入到EML中的。帶有TDBA-SAF和DBA-SAB的器件的最大EQE分別為28.2%和25.7%(圖4d)。DBA-SAB表現出低的EQE,是由於EBA-SAB電荷遷移和空穴遷移不平衡。儘管如此,基於TDBA-SAF的器件仍顯示出比DBA-SAB更大的效率下降,這是由於三重態激子的密度高於DBA-SAB。TDBA-SAF的ISC速率比DBA-SAB快,這可以增加TDBA-SAF的三重態激子密度。更高的三重態激子密度導致更大的效率下降,因為效率下降主要來自單重態-三重態和三重態-三重態湮滅。用TDBA-SAF製造的器件的性能要優於先前報導的深藍色TADF器件。
圖4 a)OLED的器件結構和器件中使用的分子結構。b)EL發射光譜和圖像(插圖),c)J–V–L特性和d)設備的EQE圖。((c)中的插圖:與朗伯模式相比,器件的模擬角度相關的相對亮度)。
本文作者:CXQ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02/adma.202004083
DOI:10.1002/adma.202004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