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Mater. |使用具有窄發射光譜和高水平發射偶極比的TADF發射器的高效深藍色OLED

2021-01-16 董宇平課題組

Adv. Mater. |使用具有窄發射光譜和高水平發射偶極比的TADF發射器的高效深藍色OLED

大家好,今天推薦發表在Advance Materials上的文章。通訊作者是首爾國立大學的Jang-Joo Kim。

開發具有深藍色發光、能同時捕獲單線態和三線態激子的TADF發射體對於構建高效OLEDs器件至關重要。TADF發射體分別在供體(D)和受體(A)單元上分離了最高佔據分子軌道(HOMO)和最低未佔據分子軌道(LUMO)。分開的HOMO和LUMO使電子交換能量最小化,從而導致較小的單重態(S1)-三重態(T1)能級差(ΔEST)。因此,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供體和受體來調節TADF發射體的發射能量。另外,雖然具有窄的發射半峰寬(FWHM)的新型TADF發射器已有報導,但尚未報導EQE接近30%且CIE y坐標低於0.1的高效深藍色TADF OLED。基於螺吖啶芴的供體由於sp2雜化的螺芴能降低HOMO能級,因此作者選用螺型螺雙吖啶(SAB)和螺吖啶芴(SAF)作為供體單元,兩種氧橋硼叔丁基二氧雜環丁烷蒽(TDBA)和二氧雜環丁烷蒽(DBA)作為受體單元構建了一種D-A型分子TDBA-SAF和A-D-A型分子DBA-SAB(圖1),並分別用Gauss 09計算了HOMO、LUMO能級和自然躍遷軌道(NTO)。

圖1 a)計算的受體單位的LUMO水平和供體單位的HOMO水平。高斯09,B3LYP / 6-31G(d))。b)1CT,3CT和3LE狀態的TDBA-SAF和DBA-SAB的計算的自然過渡軌道(NTO)。使用每個激發態的優化幾何結構進行NTO計算。(1CT,3CT優化:高斯09、6-31G(d,p)/ CAM-B3LYP,3LE優化:高斯09、6-31G(d,p)/ M06-2X,1CT,3CT單點能量:捷豹, 6–31G(d,p)/ ωB97X‐D(ω= 0.1),3LE單點能量:美洲虎,6–31G(d,p)/ M06-2X)。

圖2a顯示了兩種分子在不同溶劑中的吸收和發射光譜。在甲苯中的發射光譜很窄(FWHM分別為47和52 nm),這是因為TDBA-SAF和DBA-SAB的剛性供體和受主單元的。由於D–A結構的Frank–Condon因子的限制比A–D–A結構大,TDBA-SAF的斯託克斯位移比DBA-SAB小。較小的斯託克斯位移有利於實現深藍色發射。同時,隨著溶劑極性的增加,PL光譜的紅移表明了兩種分子都表現出明顯的CT特性。在高T1主體材料二苯基-4-三苯基甲矽烷基苯基氧化膦(DPEPO)中使用20 wt%摻雜的薄膜測量了光致發光量子產率(PLQY),發射偶極取向(EDO)和瞬態衰減(圖2b,c)。兩個發射器都有很高的PLQY和Θ,TDBA-SAF分別為90%和81%,DBA-SAB分別為87%和89%(Θ圖2b)。發射極的瞬態PL衰減曲線如圖2c所示。與在溶液狀態下的瞬態PL衰減曲線相比,衰減曲線的穩態分量和延遲分量都顯示出多指數衰減,這源於具有不同二面角的各種分子構象。另外,TDBA-SAF的穩態衰減比DBA-SAB更快,但在延遲衰減中卻相反。這是由於雖然雖然DBA-SAB和TDBA-SAF具有相似的輻射衰減速率常數Kr,但TDBA-SAF具有更大的系間竄越速率常數Kisc。DBA-SAB(1.9 × 106 s−1)和TDBA-SAF都具有較大的反系間竄越速率常數KRISC,高於先前報導的藍色TADF發射體。TDBA-SAF的Kisc比KRISC大十倍,因此延遲發射的衰變壽命比DBA-SAB長。

圖2  a)溶液狀態下TDBA-SAF和DBA-SAB的吸收和光致發光(PL)光譜。b)來自發射極摻雜的DPEPO膜的p偏振光的角度依賴性PL(ADPL)強度。c)發射極摻雜DPEPO膜的全範圍瞬態PL衰減曲線(插圖:放大的即時衰減曲線)。

為了進一步了解發射器的高RISC速率,採用了時間分辨的PL光譜,並從發射光譜的開始獲得了1CT和3CT狀態的能級(圖3)。兩者在300K時穩態發射向延遲發射均移動了12nm, 這些小的值歸因於DPEPO主體中TADF發射體的狹窄構象分布或抑制的結構弛豫。ΔEST數值來源於100K時的螢光和磷光光譜。對於TDBA-SAF,測得的1CT狀態,3CT狀態的躍遷能量和所得的ΔEST分別為2.99、2.88和0.11 eV,對於DBA-SAB為2.94、2.85和0.09 eV。實驗值與計算值非常吻合,表明TD-DFT是在合適的基組和函數下進行的。儘管ΔEST較大,但TDBA-SAF的RISC速率常數卻比DBA-SAB大。已有報導,由於1CT和3LE態之間的自旋軌道耦合大於1CT和3CT態,因此3LE態可以參與1CT和3CT態之間的RISC過程,並有效地提高RISC速率。由於TD-DFT計算結果表明發射極的3LE狀態位於硼受體單元上,因此測量了硼受體的T1能級。對於TDBA,測得的T1能級為3.01 eV,對於DBA,測得的T1能級為3.03 eV。叔丁基取代的TDBA的T1水平略低於DBA。發射器的1CT,3CT和3LE狀態的相對能級如圖3c所示。TDBA-SAF在3CT和3LE狀態之間具有較小的能級差異,這使能態之間的振動耦合更有效。結果,儘管ΔEST較大,但TDBA-SAF的RISC率仍高於DBA-SAB。

圖3 a)TDBA-SAF和DBA-SAB在300(上)和100 K(下)的瞬態和延遲發射光譜。b)TDBA,DBA和Triph-Trz的磷光發射光譜。c)TDBA-SAF和DBA-SAB的1CT,3CT和3LE狀態能級。

為了評估EL器件中的TADF發射器,作者製造了結構如下如圖4a的OLED器件。OLED發出深藍色和藍色,TDBA-SAF的峰值波長為456 nm,DBA-SAB的峰值波長為472nm,如圖4b所示。由於硼受體單元的剛度,這兩種器件均顯示出窄的發射光譜,FWHM為55和62 nm。與Triph-TRZ單元相比,該剛性受體單元的振動躍遷較少(圖3b)。由於發射光譜的FWHM較窄,因此使用TDBA-SAF和DBA-SAB分別實現(0.142,0.090)和(0.144,0.212)的CIE協調。圖4b中插入的照片顯示了設備在300 cd m-2下的EL發射顏色。電流密度-電壓-亮度(J-V-L)特性如圖4c所示。器件的啟動電壓為3.6 V,低於DPEPO的帶隙,與mCP和DPEPO之間的HOMO-LUMO能級差相似。因此,可以推斷出空穴是通過發射極的HOMO能級注入到EML中的。帶有TDBA-SAF和DBA-SAB的器件的最大EQE分別為28.2%和25.7%(圖4d)。DBA-SAB表現出低的EQE,是由於EBA-SAB電荷遷移和空穴遷移不平衡。儘管如此,基於TDBA-SAF的器件仍顯示出比DBA-SAB更大的效率下降,這是由於三重態激子的密度高於DBA-SAB。TDBA-SAF的ISC速率比DBA-SAB快,這可以增加TDBA-SAF的三重態激子密度。更高的三重態激子密度導致更大的效率下降,因為效率下降主要來自單重態-三重態和三重態-三重態湮滅。用TDBA-SAF製造的器件的性能要優於先前報導的深藍色TADF器件。

圖4 a)OLED的器件結構和器件中使用的分子結構。b)EL發射光譜和圖像(插圖),c)J–V–L特性和d)設備的EQE圖。((c)中的插圖:與朗伯模式相比,器件的模擬角度相關的相對亮度)。

本文作者:CXQ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02/adma.202004083

DOI:10.1002/adma.202004083

相關焦點

  • 韓研究人員開發出高效深藍色磷光OLED發射器
    韓國釜山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高效的深藍色磷光OLED發射器。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新材料的EQE為24%,而色點為CIE(0.149,0.085)。據韓國媒體報導,該項研究的主要成果是調整新型摻雜劑(mer - Ir1)的摻雜濃度,以優化發光層中電子與空穴的平衡。
  • 武漢大學楊楚羅Adv. Mater. :橙紅光OLED效率達到29.2%
    截至目前,橙紅光TADF材料的相關報導遠少於藍光和綠光TADF材料,並且基於橙紅光TADF材料的OLED的最高EQE仍停留在17.5%。為了填補這一空白,目前亟待開發更高效的新型橙紅光TADF材料。兩個化合物均獲得了橙紅光發射,並且具有高的光致發光量子產率(60%和79%),優異的TADF性能(超過85%的延遲比率)和良好的水平躍遷偶極矩取向性(71%和74%)。基於這兩種橙紅光TADF材料的OLED獲得了目前最高的橙紅光TADF器件效率:在581-600 nm發射峰值範圍內,其EQE保持在21-29.2%的高水準。
  • OLED屏,電壓只要2.9伏,就達到現代屏幕亮度的100倍!
    然而,與傳統的發光二極體相比,OLED屏幕的亮度和壽命目前較低,這就是為什麼它們代表了一個當前的研究領域。由Gert-Jan Wetzelaer博士(Paul Blom教授所在系)領導的MPI-P的科學家們現在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OLED屏幕概念。如今,有OLED屏管由各種薄如晶片的層組成。
  • 復旦《尖端科學》高效的藍光發射鈣鈦礦納米晶
    導讀:膠體CsPbX3(X=Br、Cl和I)鈣鈦礦納米晶在綠色和紅色區域表現出較高的光致發光量子產率。但是,缺乏高效的藍光鈣鈦礦納米晶。在此,作者製備了釹(III)(Nd3+)摻雜的CsPbBr3納米晶,從綠色到深藍色具有了可調諧光電發射。
  • 純有機TADF發射器打造低成本螢光OLED
    來源: eettaiwan 韓國浦項工科大學(POSTECH)的科學家們使用純有機熱活化延遲螢光(TADF)發射器,製造出溶液製程的高效螢光有機發光二極體
  • 潮科技|2D單光子發射器與氮化矽波導耦合,向光子集成電路邁出重要...
    2D-SPE具有一些獨特的屬性,這使其特別適合與PIC集成。首先,它們可以輕鬆地與PIC連接,通過堆疊構成複雜的異質結構;其次,由於它們的厚度薄且沒有全內反射,無需任何額外的處理即可實現非常高的光提取效率,從而實現單光子在主體與底層PIC之間高效地傳輸;第三,生長製備晶圓級高均勻性的2D材料變得越來越容易。
  • 發射光譜儀的分類和原理
    光譜儀有發射光譜儀和吸收光譜儀,發射光譜儀主要分哪幾種?按照原理和儀器的設計為什麼這麼劃分?下面小編帶你了解發射光譜儀的分類。 發射光譜儀按其發生的本質可分為:原子發射光譜、離子發射光譜、分子發射光譜和X射線發射光譜等。
  • 武漢大學在橙紅光TADF發光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截至目前,橙紅光TADF材料的相關報導遠少於藍光和綠光TADF材料,並且基於橙紅光TADF材料的OLED的最高EQE仍停留在17.5%。為了填補這一空白,目前亟待開發更高效的新型橙紅光TADF材料。【成果簡介】近日,武漢大學楊楚羅、龔少龍團隊和臺灣大學吳忠幟(吳忠幟)(共同通訊)團隊合作,在橙紅光TADF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 《Adv Mater》高效又穩定的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本文詳細研究了甲脒碘化鉛(FAPbI3)基PeLEDs的降解過程,結合實驗和理論研究,進一步揭示了Cs+和Rb+離子摻雜的PeLEDs具有15.84%的外量子效率,是鹼-陽離子摻雜FAPbI3器件中最高的。
  • 光學發射光譜(OES)技術講解
    OES使用的電磁光譜包括可見光譜和部分紫外光譜。波長範圍為130nm到約800nm。OES能夠分析固體金屬中從鋰到鈾的各種元素,具有準確度和精度高及檢出限低的優勢。OES的工作原理是什麼?發射光譜儀均由三大部分構成:光源,可激發金屬樣品中的原子,使其發射特徵光譜。第二大部分就是光學系統。樣品蒸發時發射的複合發射光譜被稱為等離子體,會進入光譜儀。光譜儀內的衍射光柵會將進入的光譜根據波長色散開,然後通過對應的檢測器測量各個波長的譜線強度。測量得出的譜線強度與樣品中的元素濃度成正比。
  • 輝光放電光譜、火花源原子發射光譜的新應用
    /表面分析/火花源原子發射光譜」分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通過分析激發電壓、激發電流、光電倍增管、預燃時間和積分時間等因素對各元素光譜強度和穩定性的影響,以鐵為內標建立了同時測定鑄鐵中碳、矽、錳、磷、硫、鎳、鉻、鉬、銅、釩、硼等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對不同鑄鐵樣品進行準確度和精密度試驗,均得到了很好的結果。   火花源原子發射光譜分析法是一項成熟的分析技術,具有操作簡便、分析速度快和準確度高的優點。
  • 在不使用數字控制器的情況下,閉合無線充電器接收器和發射器之間的...
    小尺寸可穿戴設備越來越多地採用無線充電,因為這樣無需使用充電線,在設備上也無需配備外露式接口。對於充電電流小於10 mA的應用,由於功耗很低,因此無需在無線充電器接收器和發射器之間實施閉環控制。但是,要獲得更高的充電電流,就需要發射器根據其接收器的需求,以及兩端之間的耦合係數,主動調節其輸出功率。
  • 【名師講堂】——原子發射光譜分析
    原子譜線表:I 表示原子發射的譜線;II 表示一次電離離子發射的譜線; III 表示二次電離離子發射的譜線……Mg:I 285.21 nm ;II 280.27 nm原子或離子的外層電子數相同時,具有相似的光譜。
  • Adv. Sci.: 單體系水相全光譜發射碳點的合理設計
    這些領域開發的典型材料包括分子納米材料,稀土基納米顆粒,半導體量子點和有機螢光染料。但是,低發射量子產率(QYs),對光漂白的敏感性以及複雜的製造限制了這些材料的廣泛應用。碳點(CDs)具有獨特的PL特性,包括高穩定性,生物相容性,易於修飾和低成本,這使得CDs可以在不同領域中廣泛使用。然而,一個主要的困難是製備長波長,兩光子發射和完全發射的CDs。
  •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FTIR)助力人臉識別技術硬體:垂直腔面發射...
    VCSELs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半導體雷射二極體,與傳統的邊緣發射雷射二極體不同,它的發射垂直於晶片表面,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封裝成單個晶片上包含數百個發射器的發射陣列。用於智慧型手機的 VCSELs晶片通常發射的紅外線,體積非常小,成本低廉,為臉部掃描提供了良好、安全的輻照性能。
  • 熱點文獻分享| Adv. Mater. :氧化石墨烯量子點的可控單重態-三重態能量分裂:從磷光到TADF
    此外,長期使用的RTP和TADF材料首次證明了GQD的反偽造和多級信息安全性能。 文章要點一:如圖1a所示,製備了低氧化、中低氧化、中氧化和高氧化的GQD系列。圖2e為GQD@BNO和己烷中GOQD@BNO樣品在77K處的歸一化餘輝發射光譜。結果表明,GOQD-28、GOQD-30、GOQD-40和GOQD-60的餘輝發射明顯與熱激活過程有關,這是TADF的一個特徵。作者還測量了甲苯中GQD@BNO和GOQD@BNO懸浮液樣品在空氣和氮氣鼓泡下的餘輝發射,以檢查餘輝發射是否來自於三重態激發態(圖2f)。
  • 武漢大學新研究:橙紅光OLED效率達到29.2%
    截至目前,橙紅光TADF材料的相關報導遠少於藍光和綠光TADF材料,並且基於橙紅光TADF材料的 OLED 的最高EQE仍停留在17.5%。為了填補這一空白,目前亟待開發更高效的新型橙紅光TADF材料。【成果簡介】近日,武漢大學楊楚羅、龔少龍團隊和臺灣大學吳忠幟(吳忠幟)(共同通訊)團隊合作,在橙紅光TADF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 華威大學《JACS》白光發射的超分子肽納米管的高效人工採光系統
    通過使疏水性發色團沿著納米管滑動排列,成功地製造了具有兩步順序Frster共振能量轉移過程的人造光收集系統,顯示出高達95%的能量轉移效率和極高的螢光量子收率30%,穩定性高。此外,光譜發射可以從藍色到綠色到橙色連續地調諧,也可以作為白光連續體輸出,其螢光量子產率為29.9%。該發現為設計有效的人工採光系統和在水性介質中構建高發射有機材料提供了一種通用方法。
  • 【光譜】ICP: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
    >波長範圍:166-847nm光學解析度(FHW):</= 0.007nm(@200nm);</=0.014nm(@400nm);</=0.021nm(@600nm)測量速度:~ 1min原子發射光譜分析是根據試樣物質中氣態原子
  • 波蘭大學將發射搭載VLF 14.2 kHz 發射器的實驗氣球
    波蘭大學將發射搭載VLF發射器的氣球華沙理工大學的氣球實驗計劃於9月12日進行,該實驗搭載獨特的210米段超低頻(VLF)長的全機載天線系統,以及14.2 kHz的發射器,發射器的前一個頻率為在波蘭的巴比斯跨大西洋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