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威大學《JACS》白光發射的超分子肽納米管的高效人工採光系統

2021-01-07 Macromolecule

【科研摘要】

模仿自然的水性介質中的人工集光系統非常重要;然而,它們通常受到疏水性發色團的溶解性和不希望的聚集引起的猝滅作用的限制。最近,華威大學Sébastien Perrier教授團隊報告了一種基於水中超分子肽納米管的高效人工採光系統構建的通用策略。通過使疏水性發色團沿著納米管滑動排列,成功地製造了具有兩步順序Frster共振能量轉移過程的人造光收集系統,顯示出高達95%的能量轉移效率和極高的螢光量子收率30%,穩定性高。此外,光譜發射可以從藍色到綠色到橙色連續地調諧,也可以作為白光連續體輸出,其螢光量子產率為29.9%。該發現為設計有效的人工採光系統和在水性介質中構建高發射有機材料提供了一種通用方法。

【圖文解析】

作者報告的系統具有兩步順序的福斯特共振能量轉移(FRET)過程,該過程是通過將疏水性發色團沿著水中的自組裝肽納米管分子排列而構建的。如示意圖1所示,三種螢光團-環肽-聚合物共軛物,-環肽-聚乙二醇(PYR-CP-PEG),萘-單醯亞胺-環肽-聚乙二醇(NTI-CP-PEG)和花青3環肽-聚乙二醇(Cy3-CP-PEG)的設計和合成。當將兩者同時組裝到水中的超分子肽納米管中時,會發生從PYR-CP-PEG到NTI-CP-PEG的高效FRET過程,這滿足了有希望的光收集系統候選者的要求。通過摻入第三種綴合物Cy3-CP-PEG,可以進一步實現兩步順序的FRET過程。在這方面,光能從PYR-CP-PEG轉移到NTI-CP-PEG,然後轉移到Cy3-CP-PEG。更重要的是,由於螢光團沿超分子肽納米管的滑動堆疊排列,典型的ACQ效應在很大程度上被抑制,螢光量子產率超過30%。此外,只需調整三種結合物的比例,就可以將發射色從藍色連續調到綠色,最後變成橙色。特別地,以特定的供體/受體比例獲得具有CIE 1931坐標的(0.32,0.34)的純白光發射。基於超分子肽納米管的系統不僅在水性介質中充當高效的人工集光系統,而且還為構建具有高螢光量子產率的發光材料提供了一種通用的方法。

示意圖1。基於超分子肽納米管的水中人工光收集系統:(A)三種螢光團-環肽-聚合物綴合物的化學結構;(B)人造光收集系統的卡通插圖。

1.螢光團-環肽-聚合物共軛物的設計,合成和自組裝

通過NHS偶聯化學或HATU偶聯化學將相應的螢光團連接起來,然後偶聯三種通過應變炔/疊氮化物基團連接得到親水性聚合物PEG(Mn=5000 g mol-1)。環狀肽之間的多個氫鍵相互作用是形成自組裝聚合物納米管的驅動力。通過小角度中子散射(SANS)和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研究了共軛PYR-CP-PEG,NTI-CP-PEG和Cy3-CP-PEG在水溶液中的自組裝行為。圖1A顯示了水中PYR-CP-PEG,NTI-CP-PEG和Cy3-CP-PEG共軛物的減少的校正散射數據。觀察到由每種綴合物形成的納米管之間的細微結構差異,假設是由不同螢光團的理化性質誘導的。這些結合物也可以通過TEM可視化(圖1B,C),顯示了三種結合物在水性介質中的一維結構。納米管的直徑狹窄地分布在8 nm左右,而長度在100 nm內變化,這與所提出的自組裝聚合物納米管結構一致。此外,SANS和TEM還觀察到了這三種結合物的混合物的相似結構(圖1D)。

圖1.自組裝肽納米管的表徵。SANS散射數據並擬合到PYR-CP-PEG,NTI-CP-PEG和Cy3-CP-PEG的圓柱膠束模型中(A); PYR-CP-PEG的TEM圖像(B); NTI-CP-PEG(C);和三種結合物(D)的混合物。

2.兩步順序FRET過程的人造光收集系統的證明和評估

作者最初通過測量PYR-CP-PEG和NTI-CP-PEG以及兩種對照化合物PYR-PEG和NTI-的吸收和發射光譜研究了PYR-CP-PEG和NTI-CP-PEG之間的FRET過程。有趣的是,PYR-PEG的發射光譜與NTI-PEG的吸收光譜有最小的重疊,而PYR-CP-PEG的發射光譜與NTI-CP-PEG的吸收光譜有很好的重疊(圖2A)。這可以歸因於環狀肽的堆積引起的pyr準分子的形成,如在460nm處的發射光譜中的峰所示。結果,當共組裝PYR-CP-PEG和NTI-CP-PEG綴合物時,期望發生有效的能量轉移過程。實際上,如圖2B所示,隨著NTI-CP-PEG / PYR-CP-PEG比值的增加,在460 nm處的PYR受激準分子發射強度逐漸降低,而在520 nm處激發時,NTI螢光團在520 nm處的發射強度增加。335納米進行螢光衰減實驗以進一步證實能量轉移過程。如圖2C所示,在存在NTI-CP-PEG的情況下,PYR-CP-PEG的螢光衰減明顯更快。為了定量評估其作為人造光收集系統的性能,在不同的PYR-CP-PEG/NTI-CP-PEG比值下測量並計算了能量轉移效率(ΦET)和天線效應(AE)(圖2D)。

圖2. PYR-CP-PEG和NTI-CP-PEG之間的FRET過程。(A)PYR-CP-PEG(藍色跡線,λex= 335 nm)和NTI-CP-PEG(綠色跡線,λex= 460 nm)的歸一化螢光光譜(虛線),以及它們的歸一化吸收光譜(實線)。(B)不同濃度的NTI-CP-PEG(λex= 335 nm)在水中的PYR-CP-PEG的螢光光譜。(C)PYR-CP-PEG和PYR-CP-PEG/NTI-CP-PEG的螢光衰減曲線。(D)以不同的NTI-CP-PEG / PYR-CP-PEG比率的AE和ΦET。

大自然使用多步順序能量轉移,而不是僅一步能量轉移,以更好地利用寬波長範圍內的光。作者探索了基於自組裝聚合物納米管制造多步順序能量轉移系統的可能性。由於Cy3-CP-PEG的吸收光譜與NTI-CP-PEG的發射光譜很好地重疊,因此,Cy3-CP-PEG偶聯物被合理地選擇為第二種受體,以收集從NTI-CP-PEG發出的光(圖3A)。在這方面,可以預期的是,NTI-CP-PEG可以充當收集PYR-CP-PEG發射的光的橋梁,然後將能量轉移到Cy3-CP-PEG。首先,研究了NTI-CP-PEG和Cy3-CP-PEG之間的FRET效率。如圖3B所示,隨著Cy3-CP-PEG濃度的增加,550 nm處的NTI發射強度逐漸降低,而在460 nm處激發時,570 nm處的Cy3發射強度顯著增加。還進行了螢光衰減實驗以確認NTI-CP-PEG和Cy3-CP-PEG之間的FRET過程,顯示在存在Cy3-CP-PEG的情況下NTI-CP-PEG的螢光衰減更快(圖3C)。其次,為了促進提出的順序能量轉移過程,通過將PYR-CP-PEG,NTI-CP-PEG和Cy3-CP-PEG組裝在一起,構建了一個三組分系統。如圖3D所示,當將Cy3-CP-PEG添加到PYR-CP-PEG/NTI-CP-PEG中時,歸因於NTI的發射帶減小,並且出現了屬於Cy3-CP-PEG的570 nm處的新發射帶在335 nm激發時同時發生。

圖3. PYR-CP-PEG,NTI-CP-PEG和Cy3-CP-PEG之間的兩步順序FRET過程。(A)NTI-CP-PEG(綠色跡線,λex= 460 nm)和Cy3-CP-PEG(橙色跡線,λex= 476 nm)的歸一化螢光光譜(虛線),以及它們的歸一化吸收光譜(實線)。(B)添加了不同摩爾比的Cy3-CP-PEG(λex= 460 nm)時,水中NTI-CP-PEG的螢光光譜。(C)NTI-CP-PEG和NTI-CP-PEG/Cy3-CP-PEG的螢光衰減曲線。(D)在水中添加不同摩爾比的Cy3-CP-PEG(λex= 335nm)的PYR-CP-PEG/NTI-CP-PEG=100/8的螢光光譜。

為了進一步了解螢光團之間的能量轉移所涉及的動力學過程,對PYR-CP-PEG,NTI-CP-PEG和Cy3-CP-PEG共軛物進行了瞬態電子吸收光譜(TEAS)測量。在335 nm處對含有不同比例結合物的水溶液進行光激發後,對瞬態吸收光譜(TAS)進行整理。TAS在圖4A–C中顯示為熱圖。其餘三個時間常數(對於每個系統)非常相似,這在整個動力學方案中涉及三個瞬態物種,具有以下(近似)時間常數:3 ps,150 ps和3 ns。擬合的數據在圖4D–F中顯示為與演化相關的差異譜(EADS)。NAS-CP-PEG作為第一個FRET受體的加入在TAS中很明顯,因為以490 nm為中心的寬激發態吸收強度逐漸減弱並變窄(圖4B)。此外,如圖4E所示,以550 nm為中心的強度的小幅下降也表明能量從PYR-CP-PEG轉移到NTI-CP-PEG,這與在NTI-TAS中觀察到的受激發射相吻合。CP-PEG自身(圖S23a,e);圖4E中不存在受激發射,可能是由於被激發態吸收掩蓋了。通過形成以560nm為中心的強烈的受激發射特徵,在圖4C,F中證明了添加Cy3-CP-PEG作為第二受體。

圖4.瞬態電子吸收光譜研究。(A–C)PYR-CP-PEG,PYR-CP-PEG/NTI-CP-PEG=100/8和PYR-CP-PEG/NTI-CP-PEG/Cy3-CP-PEG = 100/分別以假色圖表示的8/2(在335 nm的激發波長下泵浦)。(D–F)與上述解決方案相對應的EADS,這些解決方案是從全球範圍內獲得的。

3.利用三組分系統的發射色彩調節

PYR-CP-PEG,NTI-CP-PEG和Cy3-CP-PEG之間的高效FRET使能夠直接調節發射顏色。(50-52)要確定可以從這三種顏色獲得的顏色範圍,組分系統,兩種具有較高受體/供體比率的溶液(NTI-CP-PEG/PYR-CP-PEG=1/1,Cy3-CP-PEG/NTI-CP-PEG/PYR-CP-PEG = 1/1/1)已準備就緒,可確保幾乎100%的FRET效率。圖5A顯示了PYR-CP-PEG,NTI-CP-PEG/PYR-CP-PEG = 1/1和Cy3-CP-PEG/NTI-CP-PEG/PYR-CP-PEG=1 /在335 nm處激發的1/1與CIE圖中的特定顏色坐標有關。正如預期的那樣,PYR-CP-PEG顯示藍色發射(0.154,0.180),並且通過添加一種等效的NTI-CP-PEG,發射顏色變為綠色(0.353,0.593)。當添加另一當量的Cy3-CP-PEG時,發光顏色可以進一步調整為橙色(0.570,0.418)(圖5B)。通過調節不同的PYR-CP-PEG/NTI-CP-PEG/Cy3-CP-PEG比率,可以輕鬆獲得在三角形色域內具有連續可調發射顏色的自組裝聚合物納米管(圖5C)。

圖5.發射顏色調整。(A)PYR-CP-PEG(I),PYR-CP-PEG/NTI-CP-PEG = 1/1(II)和PYR-CP-PEG/NTI-CP-PEG/Cy3-CP-PEG = 1/1 水中的/1(III)(λex= 335 nm)螢光光譜。(B)CIE 1931圖,顯示了I,II和III的CIE坐標。白色三角形:可以通過三組分系統獲得顏色區域。插入:I,II和III的照片。(C)照片顯示了在不同的PYR-CP-PEG/NTI-CP-PEG/Cy3-CP-PEG比值下的不同發射顏色。

值得注意的是,在CIE坐標下的白光發射為(0.321,0.336),並且PYR-CP-PEG/NTI-CP-PEG/Cy3-CP-PEG的比率= 100/1/2(圖6)。在此條件下,從PYR-CP-PEG到NTI-CP-PEG的ΦET計算為37.0%,而從NTI-CP-PEG到Cy3-CP-PEG的ΦET為67.9%。測得的螢光量子產率為29.9±3.1%,接近報導的水中發白光有機材料的記錄值(38%)。而且,可以在寬範圍的溶液濃度下保持發白光的顏色。考慮到超分子聚合物納米管的高穩定性和高螢光量子產率,該三組分體系被認為適合用作白光發射材料。

圖6.白光發射。(A)顯示白光發射坐標的CIE 1931圖。插入:白光發射的照片。(B)白光發射的螢光光譜。([PYR-CP-PEG] = 50μM,[NTI-CP-PEG] = 0.5μM,[Cy3-CP-PEG] = 1μM,λex= 335 nm)。

參考文獻:

doi.org/10.1021/jacs.0c11060

版權聲明:「高分子材料科學」是由專業博士(後)創辦的非贏利性學術公眾號,旨在分享學習交流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學的研究進展。上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且作者水平有限,如有科學不妥之處,請予以下方留言更正。如有侵權或引文不當請聯繫作者修正。商業轉載請聯繫編輯或頂端註明出處。感謝各位關注!

相關焦點

  • 新月形超分子四肽納米結構
    新月形超分子四肽納米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8 13:03:57 John B. Matson研究團隊對新月牙形超分子四肽納米結構進行了研究。
  • 【超分子】中南大學團隊JACS封面:「卯榫節點」自組裝巨型美學中空納米超分子
    「卯榫節點」自組裝巨型美學中空納米超分子。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中國古建築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大智大慧的古人利用榫卯節點連接,將各個木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
  • 美國西北大學Samuel I. Stupp教授Adv. Mater.綜述:超分子能量材料
    這種通過非共價相互作用在各種溶劑中或在液體或固體中組裝分子結構是超分子材料的重要製備過程。在設計超分子能量轉換材料的仿生方法中,學習自然光合作用系統是一種流行的策略。在植物中,綠葉的光收集蛋白質機器優化了的排列和組裝有效地將太陽光轉化為化學鍵的能力。而在人工系統中,基於使用非共價相互作用的自組裝的策略提供了模擬分子間這種功能相關性的可能性,以優化光催化、光伏和能量儲存。
  • 【超分子】Angew. Chem.:液-液相分離介導的肽超分子組裝成核-生長新機制
    因此對超分子納米纖維形成機制的研究,不僅有助於加深對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的認知,促進纖維化相關疾病新型治療策略的開發,也為複雜仿生體系的設計和構建提供新的思路。納米纖維的形成一般包含成核和生長兩個階段。作為溶液中新相形成的初始孕育階段,成核對超分子納米纖維的結構和性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儘管已有相關的理論研究發現,成核可以通過經典的單步成核或者由亞穩相參與的兩步成核來實現。
  • 精選JACS/Angew 12篇:樹枝狀大分子的最新成果大盤點
    DOI: 10.1021/jacs.9b02206.3. JACS: 樹枝狀結構調整石墨烯納米帶在液相中的上層結構結構定義明確的石墨烯納米帶(GNRs)由於其迷人的可調諧光學和電子特性而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
  • 任詠華院士團隊《JACS》:首個二維超分子智能聚合物
    二維(2 D)超分子聚合物(SP)是由平面內非共價鍵周期性組織的分子組裝形成的片狀聚集體,為構建具有明確納米結構的2 D軟材料提供了新的機遇。此類非共價相互作用包括氫鍵、客體-客體絡合、陽離子-π相互作用、偶極-偶極相互作用、金屬配體配位和範德華力。2 D SPs具有一些特有的特性,比如形成可彎曲的單層膜,可以在不損失結構完整性的情況下大規模製造薄膜。
  • 共軛延伸的彎曲碳納米管片段及其超分子異質結研究獲進展
    該工作首次構建了不同共軛延伸的類似皇冠狀的彎曲碳納米管片段,並利用富勒烯作為客體分子組裝了超分子異質結,發現了其顯著的光電效應。  碳納米管由於其突出的機械、電學以及光學性質而受到廣泛關注。碳納米管諸多重要性質主要由其管壁結構所決定,在製備過程中保證碳納米管結構的均一性顯得尤為重要。
  • 杭州師範大學JACS具有可調發光性能的自愈超分子聚合物
    近日,杭州師範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張倩博士、尹守春教授和美國猶他大學Peter J.超分子聚合物是以非共價鍵力作為連接橋梁,將超分子的動態可逆性能引入到聚合物體系當中,賦予了聚合物材料優異的環境刺激響應性,構建了功能繁多的新型智能材料。
  • 福州大學JACS室溫可控合成球形COFs材料
    近日,福州大學化學學院林子俺研究員課題組在室溫合成球形共價有機框架材料(COFs)方面取得新進展。近日,林子俺研究員課題組報導了一種簡便的室溫可控合成方法,製備了一系列從納米到微米尺度的均勻球形COFs。 所製備的不同尺寸的球形COFs表現出超高的比表面積,良好的結晶度和化學/熱穩定性。作者採用多種顯微鏡和光譜技術對球形COFs的形成機理和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並通過改變不同的結構單元證明了球形COFs的室溫合成方法的普適性。
  • 導光管採光系統與日光燈相比有什麼優勢
    導光管採光系統因為節能環保現在在國內有了大範圍的應用,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存在疑問,一套價格幾千甚至上萬的系統,如果單單用來照明會不會太大材小用?它與LED、日光燈等照明系統相比又有什麼區別呢?光源與健康:LED、日光燈等會存在頻閃、輻射等情況,對人體會造成不適,特別是長期在這種燈光下工作,眼睛會非常容易疲憊難受;索樂圖導光管採光系統則是通過通過採光罩採集室外自然光線並導入系統內經過特殊處理後,再經過光管傳輸後由底部的漫射裝置把自然光均勻高效地照射到需要光線的地方。
  • 通過可調籠型支架實現熱應力超分子納米複合材料中的弗倫克爾激子
    通過可調籠型支架實現熱應力超分子納米複合材料中的弗倫克爾激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9 10:47:23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的城市學院Dorthe M.
  • 納米前沿頂刊日報20181218
    卡爾加裡大學JACS:混合銀納米立方體用於增強單線態氧的產生來殺滅細菌等離子體納米顆粒可以與鄰近的光敏劑分子發生強烈的相互作用,導致單線態氧(1O2)的生成發生顯著變化。Macia等人報告了一種利用各向異性金屬納米顆粒來增強1O2產率的納米平臺。該平臺是由玫瑰紅光敏劑修飾的,包裹了5~50 nm厚矽層的銀納米立方體(Ag@SiO2-RB NCs)構建的。
  • 基於肽的納米管將成為在電子設備能量收集的理想選擇
    基於肽的納米管將成為在電子設備能量收集的理想選擇能夠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納米發電機通常由金屬氧化物和鉛基鈣鈦礦製成。但是這些無機材料不具有生物相容性,因此正在爭創用於能量收集,電子傳感以及刺激神經和肌肉的天然生物相容性壓電材料。
  • 【納米】JACS封面:多組分自組裝精確構築納米膠囊
    自1997年,Atwood教授成功利用杯[4]間苯二酚芳烴通過氫鍵作用構築納米膠囊以來,杯[4]芳烴被廣泛用作建構超分子膠囊的支架。然而,由於其特有的杯子形狀,杯[4]芳烴膠囊的結構主要限於二聚體和六聚體膠囊,杯芳烴膠囊結構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只能寄希望於通過另外互補的連接基團實現。雖然這種設計策略非常明確,但是目前為止,還鮮有新結構報導,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缺少合適可用的互補對。
  • 中科院高能所石偉群課題組JACS錒系分離的「納米萃取」新策略
    ), 自適應超分子材料對放射性高鎝酸根陰離子的選擇性捕獲(Nat.同時,課題組在錒系超分子自組裝體系開發與應用研究方面也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嘗試(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16061-16068;Chem.
  • 天津大學《德國應化》:樹狀大分子形成超螺旋發出異常白光!
    他們首先利用了C3-對稱的三馬來醯亞胺進行高效無汙染的「點擊反應」,得到了新型的功能性樹狀大分子。他們發現了樹狀大分子隨著代數的增加,它們表現出有趣的螢光交替開/關現象。特別的是,在樹狀大分子形成超螺旋結構的過程中發出了異常的白光。
  • 《軟物質》最新綜述:導電/聚合物/肽水凝膠前沿進展
    由超分子方法製備的基於肽的水凝膠近年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像聚合物水凝膠一樣,肽水凝膠具有三維纖維狀網絡結構。原纖維與α-螺旋,β-片,囊泡,膠束,纖維,帶,帶,管和捲曲形態有關。通過簡單的加熱,冷卻,超聲處理和調節溶液的pH值即可製備基於肽的水凝膠。
  • JACS:堅韌!長期有效!水下粘合!低分子量超分子粘合劑
    低分子量單體的超分子粘合劑鮮有報導。與聚合物粘合劑材料相比,超分子粘合劑材料在溼潤的表面甚至在水下都難以實現粘合。目前,大多數水下粘合劑都基於二茶酚結構。近期,湖南大學的董盛誼教授在<JACS>上發表了一種由低分子量單體組裝、不含二茶酚的新型超分子粘合劑。
  • 【超分子】上海交通大學張紹東課題組JACS:互鎖籠的可控多級自組裝
    但目前,人工構築的組裝結構仍相對簡單;通過提升現有基元的結構複雜度,或者創造全新的組裝基元,則有望達到以上要求。其中,由多個單籠互鎖形成的互鎖分子籠,由於具有豐富多樣的衍生結構和動態的機械鍵連方式,從而會呈現出更加複雜精細的組裝結構以及相應的獨特功能。然而,上述領域的相關研究還未見報導。上海交通大學張紹東課題組此前報導了多種三稜柱型互鎖分子籠的製備(Angew.
  • 【超分子】巨型「雪花」狀超分子的分步法自組裝及動態交換
    數十年來,合成超分子化學以生物自組裝為導向,致力於通過人工合成構建具有特定結構及功能的超分子材料。基於配位作用驅動的金屬超分子化學作為其中一類重要的反應近年來發展迅猛,實現了一系列新穎的超分子,如螺旋結構、網格框架、多邊形、多面體、輪烴、索烴、分子節等。得益於精確可控的形貌及尺寸,目前這些金屬超分子化合物在催化、傳感、藥物轉運和釋放、氣體存儲等諸多方面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性質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