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師範大學JACS具有可調發光性能的自愈超分子聚合物

2020-12-03 騰訊網

近日,杭州師範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張倩博士、尹守春教授和美國猶他大學Peter J. Stang教授在《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IF = 14.695,化學綜合性國際頂級期刊)發表題為「Self-Healing Heterometallic Supramolecular Polymers Constructed by Hierarchical Assembly of Triply Orthogonal Interactions with Tunabl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學術論文。

論文首次提出通過三重正交弱相互作用力構建了基於鉑金屬環的雙金屬超分子聚合物;且通過改變金屬大環中吡啶配體的官能團,可實現對超分子聚合物發光性能的調控超分子聚合物是以非共價鍵力作為連接橋梁,將超分子的動態可逆性能引入到聚合物體系當中,賦予了聚合物材料優異的環境刺激響應性,構建了功能繁多的新型智能材料

通過金屬配位相互作用可以預設計構建明確幾何結構的金屬大環化合物,並且過渡態金屬自身所具有的特性以及金屬配位鍵之間電荷傳遞所引起的性質調控等可賦予所形成化合物在包裹與釋放、催化、光電材料等方面的應用。

論文中,作者利用Pt(II)-吡啶配位驅動自組裝的提供的一級作用力高效合成了一系列三聯吡啶和冠醚修飾的菱形金屬大環;利用Zn-三聯吡啶配位作用力形成線性超分子聚合物;利用金屬大環上的冠醚與二級銨鹽之間的主客體相互作用形成雙金屬交聯超分子聚合物。這三種作用力互不幹擾。該交聯超分子聚合物在高濃度時可以形成凝膠,其具有熱、K+等多重刺激響應性及良好的自修復性能。此外,通過改變改變金屬大環中吡啶配體的官能團的給電子能力,超分子聚合物發光的性能可實現有效地調控

杭州師範大學張倩博士和2016級碩士研究生湯丹婷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此項研究工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留學基金委和學校的支持。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9b09671

(來源:杭州師範大學 版權屬原作者 謹致謝意)

相關焦點

  • 【超分子】協同的共價-超分子聚合物
    與之相反,新興的超分子聚合物 (Supramolecular Polymers, SPs) 動態性有餘而機械性能不足。這些性能限制了這兩類聚合物材料在特定領域的應用,尤其是對機械性能和動態性要求均高的場合。
  • 任詠華院士團隊《JACS》:首個二維超分子智能聚合物
    二維(2 D)超分子聚合物(SP)是由平面內非共價鍵周期性組織的分子組裝形成的片狀聚集體,為構建具有明確納米結構的2 D軟材料提供了新的機遇。此類非共價相互作用包括氫鍵、客體-客體絡合、陽離子-π相互作用、偶極-偶極相互作用、金屬配體配位和範德華力。2 D SPs具有一些特有的特性,比如形成可彎曲的單層膜,可以在不損失結構完整性的情況下大規模製造薄膜。
  • 【超分子】金屬-超分子聚合物中的「束縛」效應
    與其他種類的超分子聚合物相比,金屬-超分子聚合物具有以下優點:(1)將金屬引入聚合物中,在擁有聚合物性能的同時又獲得金屬離子特有的光、電、磁等性能;(2)配體和金屬的種類多種多樣,所以能方便地調節配位相互作用的形式和強弱。目前報導的大部分金屬-超分子聚合物為線性結構,其性能與金屬離子及配體形成的絡合物類似,因此限制了其應用。
  • 《大分子》瞬態金屬配位,自愈可塑型的聚(惡唑啉)超分子水凝膠
    【科學背景】2,2':6',2''-三聯吡啶(TPy)衍生物因其對過渡金屬離子的高結合親和力,通用的修飾,發光特性和穩定性而被認為是製備新的超分子結構的一類有吸引力的配體因此,近年來已經證明了TPy單元在構建超分子結構中的用途,例如有機凝膠和超分子聚合物。TPy單元結合到聚合物支架中已經以各種方式實現,例如主鏈,側鏈或作為端基。
  • #文章推送# 三重態-三重態湮滅上轉換發光聚合物和超分子體系研究進展 |2021年1期
    上轉換發光是一種通過多光子機制將低能量的光轉換為高能量光的過程.基於三重態-三重態湮滅的上轉換發光所需激發光功率較低、上轉化效率較高,因此自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就引起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然而,由於三重激發態分子會與氧氣接觸而發生猝滅,一般需要在除去氧氣的環境中實現上轉換發光,應用範圍受到了極大限制,所以研究人員設計了包含有三重態給體與受體基團的聚合物或超分子體系,利用其組裝結構的緻密性阻隔氧氣,從而在空氣氣氛中實現穩定的上轉換發光.
  • 基於四重氫鍵的仿生抗衝擊超分子聚合物材料
    基於四重氫鍵的仿生抗衝擊超分子聚合物材料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7:47:09 上海交通大學的顏徐州、俞煒和谷國迎課題組合作,近日開發了一種基於基於四重氫鍵的仿生抗衝擊超分子聚合物材料。
  • 華東師範大學青年學者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Soc., 2020, 10.1021/jacs.0c07292)。因在光動力治療、光敏催化以及3D列印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新型光敏劑的開發倍受關注。光敏效率是衡量光敏劑性能的重要指標,提高光敏效率一直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
  • 發光學報 | 當稀土遇見分子籠:新型發光超分子體系
    與無機稀土材料相比,稀土-有機超分子體系可以充分利用配體的天線效應敏化稀土發光,且可以通過分子設計實現對組裝體結構和性能的可控調節,最終實現發光材料的智能化設計。然而受限於稀土配位化學的複雜性,多組分稀土超分子體系的設計合成長時間無人問津。02昨天:稀土遇見超分子稀土超分子體系的研究歷史其實由來已久。
  • 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很強的電致發光性能,應用於OLED仍有待突破
    目前,PPV(聚對苯乙炔)仍然是最受關注的一類發光聚合物,並且最有希望商業化。它具有很強的電致發光性能,由於有較高分子量可形成高質量的薄膜。目前已開發出許多PPV衍生物,沒有取代基的完全共軛聚合物呈不可溶的,一旦形成很難加工。
  • JACS:堅韌!長期有效!水下粘合!低分子量超分子粘合劑
    背景功能性粘合劑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工業材料,聚合物結構對粘合行為至關重要。低分子量單體的超分子粘合劑鮮有報導。與聚合物粘合劑材料相比,超分子粘合劑材料在溼潤的表面甚至在水下都難以實現粘合。目前,大多數水下粘合劑都基於二茶酚結構。
  • 精選JACS/Angew 12篇:樹枝狀大分子的最新成果大盤點
    超快光電導率測量表明,與GNR-G1納米線和GNR-G3短納米纖維相比,GNR-G2螺旋具有更長的自由載流子(3.5 ps)和激子壽命(幾百ps)。這一差異揭示了超分子結構對GNRs在液相中的光電子性能的顯著影響,這使它們成為光電子應用中有前途的候選材料。
  • 華威大學《JACS》白光發射的超分子肽納米管的高效人工採光系統
    【圖文解析】作者報告的系統具有兩步順序的福斯特共振能量轉移(FRET)過程,該過程是通過將疏水性發色團沿著水中的自組裝肽納米管分子排列而構建的。如示意圖1所示,三種螢光團-環肽-聚合物共軛物,-環肽-聚乙二醇(PYR-CP-PEG),萘-單醯亞胺-環肽-聚乙二醇(NTI-CP-PEG)和花青3環肽-聚乙二醇(Cy3-CP-PEG)的設計和合成。
  • 華東師大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2020, 10.1021/jacs.0c07292)。因在光動力治療、光敏催化以及3D列印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新型光敏劑的開發倍受關注。光敏效率是衡量光敏劑性能的重要指標,提高光敏效率一直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
  • 華東師範大學研製成功多種超分子螢光材料—新聞—科學網
    華東師範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徐林教授課題組聚焦超分子螢光材料化學領域的研究,在超分子配位組裝機理研究、組裝材料穩定性強化以及發展組裝新策略方面開展了系統性研究工作
  • 湖大董盛誼《JACS》長期有效!防水堅韌!低分子量超分子粘合劑!
    功能性粘合劑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工業材料,聚合物結構對粘合行為至關重要。低分子量單體的超分子粘合劑鮮有報導。與聚合物粘合劑材料相比,超分子粘合劑材料在溼潤的表面甚至在水下都難以實現粘合。目前,大多數水下粘合劑都基於二茶酚結構。近期,湖南大學的董盛誼教授在上發表了一種由低分子量單體組裝、不含二茶酚的新型超分子粘合劑。
  • :具有梯度熱塑性的金屬配位超分子形狀記憶聚合物
    由於在常規的聚合物網絡中不具有時空控制,因此限制了材料的進一步應用的能力。金屬離子與配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既具有類似共價鍵的高鍵強,又保持了超分子作用動態可逆變化的特性。本文設計合成了基於金屬配位交聯的超分子形狀記憶聚合物網絡,並實現了聚合物材料的固態塑性。
  • 【超分子】巨型「雪花」狀超分子的分步法自組裝及動態交換
    數十年來,合成超分子化學以生物自組裝為導向,致力於通過人工合成構建具有特定結構及功能的超分子材料。基於配位作用驅動的金屬超分子化學作為其中一類重要的反應近年來發展迅猛,實現了一系列新穎的超分子,如螺旋結構、網格框架、多邊形、多面體、輪烴、索烴、分子節等。得益於精確可控的形貌及尺寸,目前這些金屬超分子化合物在催化、傳感、藥物轉運和釋放、氣體存儲等諸多方面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性質與功能。
  • 【JACS】華東理工曲大輝教授團隊在分子機器研究獲新進展
    (DOI: 10.1021/jacs.0c11752)。 位阻烯烴的分子馬達在外界光熱刺激下能夠進行360°單向可控旋轉的獨特性能已廣泛應用於離子識別、不對稱催化、手性調控等領域。
  • JACS報導華理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分子機器研究新進展
    (DOI: 10.1021/jacs.0c11752)。位阻烯烴的分子馬達在外界光熱刺激下能夠進行360°單向可控旋轉的獨特性能已廣泛應用於離子識別、不對稱催化、手性調控等領域。然而,如何實現採用不具生物損傷性的可見光碟機動分子馬達,並通過簡便方法有效放大其分子尺度的機械運動以開發宏觀材料的動態功能,仍是極具挑戰的關鍵性科學問題。
  • 黃維院士、林進義教授團隊:動態超分子氫鍵作用實現剛性共軛聚合物薄膜本徵可拉伸性及其多級結構調控
    柔性發光光電子器件,可用於穿戴電子、電子皮膚以及生物智能設備,成為學術界和工業界研究的重點。與有機蒸鍍型發光材料相比,聚合物發光材料由於可溶液加工、低成本製造、大規模構築超薄活性層等優點,在有機光電器件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