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Angew. Chem. Int. Ed.:具有梯度熱塑性的金屬配位超分子形狀記憶聚合物

2021-01-19 材料人

【引言】


形狀記憶聚合物(SMP)是形變後在一定的外界條件下可恢復其初始形狀的高分子材料,其被廣泛應用於醫用器械,可展開航天結構和先進的製造業。聚合物材料的固態塑性可通過在形狀記憶聚合物網絡中動態共價鍵交換,賦予聚合物永久性形變恢復的能力(有關工作已發表:Xie T., Zhao Q., et al., Sci. Adv. 2016, 2, e1501297;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11421; Adv. Mater. 2017, 29, 1606100)。由於在常規的聚合物網絡中不具有時空控制,因此限制了材料的進一步應用的能力。金屬離子與配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既具有類似共價鍵的高鍵強,又保持了超分子作用動態可逆變化的特性。本文設計合成了基於金屬配位交聯的超分子形狀記憶聚合物網絡,並實現了聚合物材料的固態塑性。


【成果簡介】


日前,浙江大學謝濤教授和趙騫副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以題為 「A Metallosupramolecular Shape-Memory Polymer with Gradient Thermal Plasticity」 發表了近期課題組有關的研究成果和進展。碩士生楊立鵬與博士生張國高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本文研究了金屬配位超分子形狀記憶聚合物材料的製備和調控,其中在聚合物網絡結構中的金屬配位鍵能夠調控聚合物材料的塑性行為,並使其在寬溫度範圍內保持塑性行為。進一步研究表明,通過調整聚合物膜內部金屬離子的擴散能夠實現材料在空間梯度範圍內的塑性行為,進一步拓展了形狀記憶材料的應用範圍。


【圖文導讀】


圖1 金屬配位超分子聚合物的設計和合成示意圖



(a) 金屬配位超分子網絡結構的合成;

(b) 梯度網絡結構的空間分布。


圖2 不同網絡結構樣品的熱機械性能表徵



(a) 摻雜Ni離子的樣品在100℃條件下的應力鬆弛;

(b) 摻雜不同金屬離子(Ni,Fe和Zn)的樣品在90℃下的應力鬆弛;

c-f CP2-Ni樣品的測試曲線,包括:

(c) 不同溫度下的應力鬆弛;

(d) 測試得到的Arrhenius曲線;

(e) 形狀記憶循環曲線;

(f) 塑性和彈性相結合的循環曲線。


圖3 金屬配位超分子聚合物網絡材料的梯度塑性



(a) 梯度形狀記憶聚合物的形成過程;

(b) 金屬離子的梯度分布和其在100℃下的應力鬆弛行為;

(c) 由彈性和梯度塑性引起的多功能形狀變化行為的可視圖片。


【小結】


本文利用金屬離子與配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實現了動態轉變超分子鍵並且使其在形狀記憶聚合物具有熱塑性。該方法拓展了除動態共價鍵之外的網絡聚合物塑性結構的設計,另外本文通過控制兩種不同金屬離子在聚合膜製備過程中的擴散程度,成功製備得到了具有空間梯度的塑性行為,結合有彈性的形狀記憶行為,進一步為形狀記憶材料提供了多功能的應用,為將來形狀漸變裝置的研發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訊作者簡介:


謝濤教授,從事多功能智能高分子材料基礎及應用研究,在形狀記憶高分子、質子交換膜、仿生智能高分子等方向取得了多項重要研究成果。近年來作為通訊作者在包括Nature,Sci. Adv.,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等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擁有超過70項美國,德國,日本,中國及世界專利。研究成果多次被國際權威科學媒體廣泛報導。


趙騫副教授,浙江大學化工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功能性水凝膠材料的製備與應用,複雜形變高分子材料和基於刺激-響應高分子材料的傳感器與執行器。


文獻連結: A Metallosupramolecular Shape-Memory Polymer with Gradient Thermal Plasticity (Angew. Chem. Int. Ed., 2017, DOI: 10.1002/ange.201706949)


本文由材料人編輯部高分子組點點編譯。謝濤教授團隊審核整理。


材料牛網專注於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這裡匯集了各大高校碩博生、一線科研人員以及行業從業者,如果您對於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點我加入材料人編輯部。參與高分子話題討論或了解高分子組招募詳情,請加高分子交流群(298064863)。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編輯微信:xiaofire-18,吳玫,我們會拉各邀請老師加入專家群。


測試谷合作入駐聯繫方式

電話:010-5742 9831,QQ: 3234370334,郵箱:kefu@ceshigu.com

 


合作聯繫

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材料測試qq:3234370334

測試谷服務qq:3419043216

廣告投放:馬先生,Tel:15120014412

相關焦點

  • 【超分子】金屬-超分子聚合物中的「束縛」效應
    與其他種類的超分子聚合物相比,金屬-超分子聚合物具有以下優點:(1)將金屬引入聚合物中,在擁有聚合物性能的同時又獲得金屬離子特有的光、電、磁等性能;(2)配體和金屬的種類多種多樣,所以能方便地調節配位相互作用的形式和強弱。目前報導的大部分金屬-超分子聚合物為線性結構,其性能與金屬離子及配體形成的絡合物類似,因此限制了其應用。
  • 杭州師範大學JACS具有可調發光性能的自愈超分子聚合物
    ;且通過改變金屬大環中吡啶配體的官能團,可實現對超分子聚合物發光性能的調控。超分子聚合物是以非共價鍵力作為連接橋梁,將超分子的動態可逆性能引入到聚合物體系當中,賦予了聚合物材料優異的環境刺激響應性,構建了功能繁多的新型智能材料。
  • 《大分子》瞬態金屬配位,自愈可塑型的聚(惡唑啉)超分子水凝膠
    【科學背景】2,2':6',2''-三聯吡啶(TPy)衍生物因其對過渡金屬離子的高結合親和力,通用的修飾,發光特性和穩定性而被認為是製備新的超分子結構的一類有吸引力的配體因此,近年來已經證明了TPy單元在構建超分子結構中的用途,例如有機凝膠和超分子聚合物。TPy單元結合到聚合物支架中已經以各種方式實現,例如主鏈,側鏈或作為端基。
  • 實現熱固性形狀記憶聚合物形狀重構
    形狀記憶聚合物(shape memory polymer, SMP)是一種在一定條件下能夠固定暫時形狀並且在外界刺激下能夠恢復到初始形狀的智能材料,在柔性電子器件
  • 鄭州大學《Mater. Horiz.》:超高應變生物基形狀記憶聚合物
    形狀記憶聚合物(SMP)被認為是一種雙相體系,它由一個可逆相和一個固定相組成。在受到適當外部刺激的作用下,SMP能夠實現從永久形狀變為臨時形狀的可逆轉變。近年來,高應變SMP的不斷研發證實了其在智能塗料、組織工程和可穿戴設備等領域中具有不錯的潛力。但是,大多數經過充分研究的可生物降解SMP都具有相當低的斷裂伸長率(EAB,通常低於300%)和/或很低的可恢復性(50%)。
  • 新型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膠研製成功
    近日,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一種具有高強度、穩定性以及熱塑性和可自修復的新型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膠被成功製備出來,其強度達到人體軟骨的4倍,在水含量高達70%—80%的情況下,拉伸和壓縮強度都能達到兆帕級別,並具有抗撕裂性,在酸性、鹼性環境下均能保持非常良好的穩定性,有望用作軟溼結構生物材料替代物。
  • 蘭州化物所實現熱固性形狀記憶聚合物形狀重構
    熱固性形狀記憶聚合物作為形狀記憶聚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熱塑性形狀記憶聚合物相比,具有優異的穩定性和形狀記憶性能。然而,熱固性聚合物一旦交聯固化成型其形狀無法改變,即形狀記憶聚合物的原始形變無法再改變,從而限制了其應用。
  • 【特約綜述】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陳濤系統評述:超分子形狀記憶水凝膠研究進展
    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是指具有保持臨時變形形狀的能力,當受到外界刺激後,可以恢復到初始形狀,從而表現出對初始形狀具有記憶功能的一類智能高分子材料。與形狀記憶合金和形狀記憶陶瓷相比,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具有密度低、可恢復形變量大、易加工成型、形變溫度可調等諸多優點,因而這類材料在柔性電子、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存在廣泛的應用前景。
  • 為配位超分子化學奉獻青春
    近日,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慶福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基於超分子協同作用,提出了稀土—稀土、稀土—過渡金屬、稀土—鹼土金屬的單步高效分離的新策略。 深耕配位超分子化學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研究員孫慶福的課題組成立於2013年9月,是一個「年輕、能戰鬥」的團隊。
  • 【超分子】協同的共價-超分子聚合物
    在前期的工作中,上海交通大學顏徐州課題組率先提出了利用協同的共價-超分子聚合物來改善CP和SP各自的性能缺陷,獲得機械性能和動態性俱佳的聚合物新材料的策略 (Angew其結構一方面可視為共價聚合物鏈由超分子聚合物串聯在一起,另一方面也可視做超分子鏈由共價聚合物鏈進行連接。具體性能如圖3a-3b所示,協同的CSP-1的機械性全面優於單一的CP或者SP,並且數值上遠大於兩者的簡單加和,實現了機械性能「1+1>2」的效果。並且超分子聚合物的動態性在協同CSP中很好的保留了下來 (圖3c, 3d)。
  • 【中國科學報】為配位超分子化學奉獻青春
    近日,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慶福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基於超分子協同作用,提出了稀土—稀土、稀土—過渡金屬、稀土—鹼土金屬的單步高效分離的新策略。  深耕配位超分子化學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研究員孫慶福的課題組成立於2013年9月,是一個「年輕、能戰鬥」的團隊。
  • 為配位超分子化學奉獻青春—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慶福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基於超分子協同作用,提出了稀土—稀土、稀土—過渡金屬、稀土—鹼土金屬的單步高效分離的新策略。 深耕配位超分子化學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研究員孫慶福的課題組成立於2013年9月,是一個「年輕、能戰鬥」的團隊。
  • CCS Chemistry | AIE超分子籠-剛性配體讓溶液態也能高效發光
    吉林大學王明教授和徐斌教授設計併合成了含有四苯乙烯單元的三聯吡啶配位超分子籠,通過提高配體的剛性實現了溶液態下的高效發射,螢光量子效率可達20.79%。配位驅動的超分子組裝是超分子化學中的熱門研究領域之一,由於金屬離子的配位作用具有高度的定向性和可預測性,所以配位組裝是合成具有精確尺寸和形狀超分子結構的有力策略。
  • 【超分子】巨型「雪花」狀超分子的分步法自組裝及動態交換
    數十年來,合成超分子化學以生物自組裝為導向,致力於通過人工合成構建具有特定結構及功能的超分子材料。基於配位作用驅動的金屬超分子化學作為其中一類重要的反應近年來發展迅猛,實現了一系列新穎的超分子,如螺旋結構、網格框架、多邊形、多面體、輪烴、索烴、分子節等。得益於精確可控的形貌及尺寸,目前這些金屬超分子化合物在催化、傳感、藥物轉運和釋放、氣體存儲等諸多方面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性質與功能。
  • Angew. Chem. Int. Ed. 湖南大學王雙印教授: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
    湖南大學王雙印教授: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幹法剝離含有多種空位作為高效氧析出電催化劑 【引言】 尋找清潔,可再生和可負擔得起的能源技術是替代化石燃料的關鍵,氫能源由於其高的能量密度而被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
  • 任詠華院士團隊《JACS》:首個二維超分子智能聚合物
    二維(2 D)超分子聚合物(SP)是由平面內非共價鍵周期性組織的分子組裝形成的片狀聚集體,為構建具有明確納米結構的2 D軟材料提供了新的機遇。此類非共價相互作用包括氫鍵、客體-客體絡合、陽離子-π相互作用、偶極-偶極相互作用、金屬配體配位和範德華力。2 D SPs具有一些特有的特性,比如形成可彎曲的單層膜,可以在不損失結構完整性的情況下大規模製造薄膜。
  • Chem.:形狀記憶聚合物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先進潤滑與防護材料研發中心在形狀記憶聚合物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合成了系列含偶氮形狀記憶聚氨酯(azoPU)並研究了其光致異構作用。結果表明作為硬段的偶氮苯的加入,由於增加了聚氨酯的硬度及內部結合力誘導偶極-偶極作用引起的相分離的增加,能夠得到良好的機械性能、形狀固定率和形狀回復率(接近99.9%)。
  • 華中科技大學王成亮教授團隊:微納結構生長助力共軛配位聚合物的...
    π-d共軛配位聚合物(CCPs)與π-π共軛有機高分子材料非常相似,同樣具有柔韌性、容易通過分子設計實現結構改性、循環過程中體積變化小、易人工合成等諸多優勢。
  • Chem. Sci.光降解軟材料!多組分聚合誘導組裝AIE雙螺旋聚合物
    然而,由於結構單元的可用性有限,繁瑣的製造過程以及對兩者之間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調控不足,構建具有多重響應性的水溶性雙螺旋聚合物仍然是巨大的挑戰。因此,設計水溶性,雙螺旋,多響應聚合物的一步式通用策略是該領域中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合成目標。近期,西北大學與安徽工業大學合作首次報告了一種簡單,通用的策略,以利用Passerini多組分聚合誘導組裝(PMPIA)來解決此問題。
  • CCS Chemistry | 超分子化學和光化學齊上陣,烯烴聚合調控策略取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昶樂課題組在超分子化學和光化學調控烯烴聚合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超分子策略構建多核烯烴聚合催化劑,將脲和偶氮苯基團引入到α-二亞胺鈀催化劑中,以實現超分子化學和光化學對烯烴聚合的調控,最終成功得到了具有雙峰GPC分布的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