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Chem. Int. Ed. 湖南大學王雙印教授: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

2020-11-25 搜狐

原標題:Angew. Chem. Int. Ed. 湖南大學王雙印教授: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幹法剝離含有多種空位作為高效氧析出電催化劑

【引言】

尋找清潔,可再生和可負擔得起的能源技術是替代化石燃料的關鍵,氫能源由於其高的能量密度而被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電催化分解水產氫是非常有前景的產氫方法之一,氧析出反應被認為是電催化分解水的決速反應。氧析出反應是一個多步驟、四電子過程的上坡反應,其反應動力學差,過電勢高。因此,發展高效廉價的氧析出反應電催化劑至關重要。過渡金屬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由於其獨特的二維結構、大的比表面積以及其特殊的電子結構顯示出良好的電催化性能,其用於OER已有了廣泛的研究。但是,大的顆粒尺寸和顆粒的厚度限制了電催化活性位點的暴露從而抑制了其OER的電催化活性。

【成果簡介】

2017年4月21日,Angew. Chem. Int. Ed. 在線發表了湖南大學王雙印教授(通訊作者)課題組關於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在氧析出電催化方面的一項研究進展「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Nanosheets with Multiple Vacancies Obtained by Dry Exfoliation as Highly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 Electrocatalysts」。課題組利用等離子體技術處理體相鈷鐵雙金屬氫氧化物納米片 (CoFe LDHs),幹法剝離得到二維超薄納米片。該課題組首次發明了利用Ar等離子體幹法剝離體相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與傳統的液相剝離相比,氬氣等離子體剝離表現出乾淨、省時、無毒的優勢,同時避免了液相剝離時溶劑分子的吸附。剝離得到的納米片能夠以粉末的形式穩定存在。與此同時,剝離所得的二維超薄納米片被觀察到有多種類型空位的形成,富含氧空位,鈷空位和鐵空位。這些多空位的位點具有更高的電催化活性,更加利於吸附水分子及其中間產物而發生反應產生氧氣。與體相CoFe LDHs相比,等離子體幹法剝離所得的二維超薄CoFe LDHs納米片,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積,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點催化OER,更為重要的是,多種空位的產生更加有利於催化OER。

【圖文導讀】

圖1、幹法剝離體相CoFe LDHs納米片,製備含有多空位的二維超薄CoFe LDHs納米片示意圖

圖2、CoFe LDHs和CoFeLDHs-Ar的SEM,TEM和HRTEM表徵

(A)體相CoFe LDHs納米片的SEM圖;

(B)體相CoFe LDHs納米片的TEM圖;

(C)體相CoFe LDHs納米片的HRTEM圖;

(D)Ar等離子體處理後的SEM圖;

(E)Ar等離子體處理後的TEM圖;

(F)Ar等離子體處理後的HRTEM圖。由SEM,TEM和HRTE圖可以看出,氬氣等離子體處理後,體相CoFe LDHs納米片的厚度明顯減小,二維基面變的粗糙。

圖3、CoFe LDHs和CoFeLDHs-Ar的AFM和XRD表徵

(A)體相CoFe LDHs納米片的AFM圖;

(B)Ar等離子體處理後的AFM圖;

(C)體相CoFe LDHs納米片和Ar等離子體處理後的納米片厚度圖;

(D)體相CoFe LDHs納米片和Ar等離子體處理後的納米片XRD圖;由AFM圖可以得出,氬氣等離子體處理後,CoFe LDHs納米片由20.6 nm減小到0.6 nm,證明氬氣等離子體對體相CoFe LDHs納米片有非常好的剝離作用。另外,由XRD圖可以看出,氬氣等離子體處理後,(003)和(006)晶面消失,也進一步證實了體相CoFe LDHs納米片被剝離。

圖4、CoFe LDHs和CoFeLDHs-Ar的X射線近邊吸收圖譜

樣品CoFe LDHs和CoFe LDHs-Ar的(A)Co的K 邊 XANES實驗光譜圖;(B)Co的K邊XANES k3X(k)函數;(C)Co的K邊XANES經過傅立葉變換體k3X(k)函數後獲得的徑向結構曲線和擬合曲線;

(D)Fe的K 邊 XANES實驗光譜圖;

(E)Fe的K邊XANES k3X(k)函數;

(F)Fe的K邊XANES經過傅立葉變換體k3X(k)函數後獲得的徑向結構曲線和擬合曲線。由X射線近邊吸收圖譜可以看出,氬氣等離子體處理後,Co原子和Fe原子的周圍原子的排布情況發生了變化,它們周圍的配位數明顯降低,混亂度也增加。

圖5、CoFe LDHs和CoFeLDHs-Ar在1 M KOH中的電催化性能

(A)樣品CoFe LDHs和CoFe LDHs-Ar的LSV極化曲線;

(B)樣品CoFe LDHs和CoFe LDHs-Ar的Tafel線率;

(C)樣品CoFe LDHs和CoFe LDHs-Ar的電荷轉移阻抗譜;

(D)CoFe LDHs-Ar/NF和2000圈CV循環後的LSV極化曲線。由電催化性能圖可以看出,氬氣等離子體處理後,CoFe LDHs-Ar表現出更好的氧析出性能,在電流密度為10 mA/cm2,其過電位勢僅為266 mV。塔菲爾線率和電荷轉移阻抗也減小,也表現出非常好的穩定性。氬氣等離子體處理後,氧析出性能明顯提高,這是由於氬氣等離子體對體相CoFe LDHs納米片進行剝離,形成二維超薄的CoFe LDHs納米片有更高的比表面,易於暴露更多的電催化活性位點,從而提高其氧析出性能。另外,氬氣等離子體對二維超薄CoFe LDHs納米片基面有刻蝕的作用,導致二維超薄CoFe LDHs納米片中含有鈷空位、鐵空位以及氧空位有利於氧析出反應中間體的吸附,從而進一步提高氧析出性能。

【總結】

本文通過Ar等離子體對體相CoFe LDHs納米片進行幹法剝離形成二維超薄納米片。與傳統的液相剝離相比,氬氣等離子體剝離表現出乾淨、省時、無毒的優勢,同時避免了液相剝離時溶劑分子的吸附。更為有趣的是,幹法剝離的二維超薄納米片含有多種空位(氧空位、鈷空位和鐵空位)。多空位的形成有利於調控材料表面的電子結構,降低鈷原子和鐵原子周圍的配位數,增加原子周圍的混亂度,更加利於氧析出反應中間體的吸附,從而提高材料的的電催化性能。更為重要的是,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剝離二維層狀材料同時製造多種類型空位的方法。此種方法可以借鑑到其他類似的材料。

文獻連結: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Nanosheets with Multiple Vacancies Obtained by Dry Exfoliation as Highly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 Electrocatalysts (Angew. Chem. Int. Ed. 2017, DOI:10.1002/anie.201701477)

點這裡加入材料人的大家庭。參與新能源話題討論請加入「材料人新能源材料交流群 422065952」。

材料人

合作聯繫

測試谷:材料人旗下一站式材料分析測試解決平臺改版上線了!

測試業務:XRD/TEM/SEM/DSC/AFM/力學測試/熱分析/PPMS/紅外/粒度分析

技術服務:論文潤色/論文繪圖/理論計算/EBSD數據分析/MS使用指導/TEM操作指導……

商務合作:15120014412

郵箱:kefu@cailiaoren.com

材料人在這裡等著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催化】解析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LDHs):催化劑、載體和前驅體
    電解水包括兩個半反應: 陽極析氧反應和陰極析氫反應 。而陽極完成析氧反應需要轉移四個電子,反應動力學相對緩慢,導致OER進程較為困難,因此,推進OER反應進程是提高電解水效率的關鍵。理論上,標準狀態下OER的氧化電位為1.229 V,但是由於電極材料的不良因素,諸如活化能高、電荷轉移受阻電解質擴散緩慢以及產生氣泡等,實際操作電壓往往是理論值的近1.5倍。
  • 湖南大學王雙印教授Chem:親核試劑電催化氧化活性起源
    近日,湖南大學的王雙印教授課題組報導了關於親核試劑電化學氧化反應,鎳基電催化劑的活性起源與設計原理,對親核試劑電氧化反應的定義,機理以及改性策略進行系統性研究,這為親核試劑電化學氧化領域的發展以及工業化應用提供理論指導。研究成果發表於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hem上。
  • ...雙功能電催化劑、自組裝金屬聚合物、層狀雙氫氧化物納米片
    在本文中,廣州大學王平山課題組、美國凱斯西儲大學戴黎明課題組、中南大學雷永鵬課題組等合作,通過一鍋合成法,在CH3OH/CHCl3(v/v = 5:1)的環境中製備了此類金屬聚合物。研究首次發現,含Co聚合物可以很好地分散在去離子水中,以形成由高度互連3D網絡組成的凝膠-狀自-組裝體,並表現出增強的電導率。
  • 核-殼型鎳鐵層狀雙氫氧化物提高微生物燃料電池陰極催化活性
    為了提高微生物燃料電池(MFC)的氧還原反應(ORR)活性,採用NiFe層狀雙氫氧化物(LDH)@Co3O4作為催化劑對陰極進行了改性,增加了MFC的發電能力。該研究採以NiFe-LDH為金屬源,Co3O4為載體基質,在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LDH)中摻入氮,製備了獨特的核殼狀結構鎳鐵層狀雙氫氧化物(NiFe-LDH@Co3O4)作為微生物燃料電池(MFC)的陰極催化劑,該催化劑具有顯著的穩定性和耐久性,提高了MFC的產電性能。
  • 趙勇教授課題組在Angew. Chem. Int. Ed.報導鋰金屬電池新進展
    近期,我校特種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材料學院趙勇教授課題組,在鋰金屬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A Liquid/Liquid Electrolyte Interface that Inhibits Corrosion and Dendrite Growth of Lithium in Lithium-Metal Batteries」為題,以全文形式在國際化學頂級期刊
  • 單原子催化劑、雙原子鐵催化劑、FeN4位點、中空層狀雙氫氧化物...
    在這篇綜述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宋禮課題組從局域結構調節以及金屬物種和載體之間協同偶聯作用的角度,總結了SACs在非均相催化應用上的最新進展。通過先進的表徵和理論研究,著重從配位環境、價態和金屬-載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文章特別強調了催化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係。還指出了在實際條件下,利用原位或操作表徵技術來追蹤SACs結構演變的重要性。
  • 雲南大學邵志會課題組在Angew. Chem. Int. Ed.發表論文
    日前,雲南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自然資源藥物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邵志會教授課題組在手性催化與手性天然產物/手性藥物合成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2月11日,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化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Angew. Chem. Int. Ed.
  • 北京化工大學宋宇飛教授、趙宇飛教授Green Chem.: NiFe-NS 納米片長波長可見光催化苯酚羥基化制苯二酚
    開發綠色、可持續的苯酚羥基化一步合成苯二酚是目前研究的重點和難點;近日,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學院宋宇飛教授和趙宇飛教授團隊利用超薄鎳鐵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納米片(NiFe-NS)實現了在最高 550 nm 波長下苯酚羥基化製備苯二酚的高效高選擇性催化轉化。通過多種表徵手段和理論計算,豐富的表面缺陷被認為是 NiFe-NS 催化能力的關鍵。
  • 清華大學張強Angew. Chem. Int. Ed.:調控鋰離子溶劑化層,增強鋰...
    :調控鋰離子溶劑化層,增強鋰金屬電池穩定性 【引言】新能源電動汽車和可攜式電子設備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社會對安全的、高比能的儲能體系的需求。在眾多的負極材料中,金屬鋰由於理論比容量極高(3860 mAh g?
  • 中科大俞書宏&高敏銳Angew.Chem. 一次性大批量製備515g高效OER電...
    當前對OER催化劑的研究表明,結晶金屬氧化物,如Ir/RuO2,鈣鈦礦,層狀雙氫氧化物和尖晶石化合物,均是有效的OER催化劑。同樣,無定形金屬氧化物也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性能而逐漸受到關注。然而,無定形結構是在催化反應中的影響因素及其催化機理仍然是沒有清晰的定論。同時,控制材料空位(如氧空位)可以調節材料的性能,以適用於各種應用,如超級電容器和光/電催化領域等。
  • ...雙原子鐵催化劑、FeN4位點、中空層狀雙氫氧化物、異質結界面調節
    在這篇綜述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宋禮課題組從局域結構調節以及金屬物種和載體之間協同偶聯作用的角度,總結了SACs在非均相催化應用上的最新進展。通過先進的表徵和理論研究,著重從配位環境、價態和金屬-載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文章特別強調了催化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係。還指出了在實際條件下,利用原位或操作表徵技術來追蹤SACs結構演變的重要性。
  • 齊魯工業大學陳建賓團隊在Angew. Chem. Int. Ed.發表科研論文
    近日,齊魯工業大學化學與製藥工程學院陳建賓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化學期刊《Angew. Chem. Int. Ed.》研究生呂士德與韓孝新為該文章共同第一作者,陳建賓教授為唯一通訊作者,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為唯一單位。作者利用「推拉效應」和「離域作用」,實現了環境友好條件下電化學產生氮中心自由基(NCR)。通過改變電極材料進而控制電流密度,高選擇性的實現脫氫C-N鍵與N-N鍵的偶聯反應。
  • 浙江大學Angew. Chem. Int. Ed.:具有梯度熱塑性的金屬配位超分子形狀記憶聚合物
    本文設計合成了基於金屬配位交聯的超分子形狀記憶聚合物網絡,並實現了聚合物材料的固態塑性。【成果簡介】日前,浙江大學謝濤教授和趙騫副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以題為 「A Metallosupramolecular Shape-Memory Polymer
  • ...Chem. Int. Ed.:調控鋰離子溶劑化層,增強鋰金屬電池穩定性
    :調控鋰離子溶劑化層,增強鋰金屬電池穩定性 【引言】新能源電動汽車和可攜式電子設備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社會對安全的、高比能的儲能體系的需求。在眾多的負極材料中,金屬鋰由於理論比容量極高(3860 mAh g?
  • 劉金平&楊勇教授NC層狀鈉離子氧化物空氣穩定性機理研究
    在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層狀過渡金屬氧化物由於具有安全、豐度高、成本低廉、過渡金屬離子選擇性多以及製備方法簡單等諸多優點,是鈉離子電池最具有應用前景的正極材料之一。層狀鈉離子氧化物目前面臨充放電過程中不可逆相變、高電壓下電極-電解液界面不穩定,以及存儲和製備過程中空氣穩定性差三大挑戰。其中不可逆相變和界面穩定性可以通過摻雜(Angew. Chem. Int. Ed.
  • AM: 層狀結構是導致塊體NiFe氫氧化物在鹼性析氧反應中不穩定的罪魁禍首
    NiFe層狀氫氧化物是非常高效的鹼性析氧反應催化劑。
  • 王雙印、孫向南、黃丹蓮、沈明榮、孫道峰、葉汝全、侯陽、江海龍...
    湖南大學王雙印教授Angew. Chem. Int. Ed.: 揭示尿素電氧化——分子內N-N鍵偶聯  氮是生物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氮循環對人類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含氮親核電氧化反應(NOR)在含氮降解和轉化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趙俊偉教授課題組在化學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發表論文
    近日,化學化工學院、河南省多酸化學重點實驗室趙俊偉教授課題組,在高核稀土嵌入鎢氧納米簇的組裝及功能化的方面取得重大研究進展,相關成果「Aggregation of Giant Cerium-Bismuth Tungstate Clusters into a 3D Porous Framework with High Proton Conductivity
  • 蘇大高立軍 : 鈷誘導層狀鎳鐵雙金屬氫氧化物電子結構的優化及電...
    近日,蘇州大學能源學院、能源與材料創新研究院高立軍教授課題組與南洋理工大學Jong-Min Lee教授課題組合作,報導了一種鈷摻雜的層狀鎳鐵雙金屬氫氧化物(NiFeCo-LDH)納米片/碳纖維(CF)的複合催化劑,具有理想的電催化析氧(OER)性能
  • 天津大學Angew:缺氫鎳鈷雙氫氧化物用於光催化全解水
    天津大學的研究人員證明了非化學計量的鎳鈷雙氫氧化物可以在太陽光照射下自行實現總的水分解,從而避免了貴金屬助催化劑的消耗。a.光催化循環性能測試;b.光催化全解水產量;c.UV / Vis和AQE值;d.同Ni含量的雙氫氧化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