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藍的眼睛》|「鏡像世界」和「欲望缺失」製造的佩科拉悲劇

2021-01-15 淺陽如畫

千萬別聲張,一九四一年的秋天,金盞花沒有發芽。——莫裡森《最藍的眼睛》

心理學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它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卻又真實地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因而,人們的日常行為離不開心理活動,同樣眾多文學作品也離不開心理現象。

《最藍的眼睛》便是一部走進人們內心深處的小說。它發表於1970年,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黑人女作家莫裡森的處女作。

小說講述了11歲的黑人小姑娘佩科拉,她長相平平,經常受到社區人們的奚落,同學們的嘲笑,父母的打罵。佩科拉認為自己不被人們喜歡的根源都在於自己沒有白人姑娘那樣美麗的藍眼睛。

於是,她日夜祈禱,希望擁有一雙藍色的眼睛。但事與願違,有一天酗酒後的父親強暴了她,導致她懷孕。墮入痛苦深淵的佩克拉在人們的流言蜚語中,和母親變本加厲的虐待下,她最終精神失常出現了幻覺,深信自己已經擁有了一雙美麗的藍眼睛。

佩科拉如同文章開頭的那粒不能發芽的金盞花種子,還沒來得及成長就已經夭折。她的命運讓人唏噓,回想文章,這個可憐的女孩,她稚嫩的生命正是陷入了「鏡像世界」和「欲望缺失」製造的悲劇。

鏡像世界:構建自我的努力失敗,導致佩科拉產生了自卑情結

佩科拉是一個11歲的黑人小姑娘,家境貧寒,父親常年酗酒,母親是跛足,在白人家庭中做工。佩科拉從一出生,就成了母親和眾人眼中又黑又醜的小孩,不被人們喜歡。

母親及眾人都喜歡像白人童星秀蘭·鄧波兒那樣的女孩。覺著只有白皙的皮膚,金色的頭髮,藍色的眼睛,才是幸福的基礎,這種審美觀浸染著他們的生活。

當佩克拉照鏡子的時候母親對她說:「你很醜」

母親是佩科拉成長中的第一面鏡子,她對自己長相的感受,需要通過母親這面鏡子的照見來獲得,健康的自我也需要通過母親這面鏡子來構建。但母親忽略了自己黑皮膚的事實,不僅用白人的審美尺度來看待自己,也用白人的審美標準來衡量佩科拉。

法國的精神分析學家雅克·拉康的鏡像理論認為:

6—18個月的嬰兒在鏡子前看到「我」的鏡像,即產生一種完形的格式塔圖景。個人主體通過另一個他人鏡像關係認識自己。這個他人是一個虛幻的影像,而且這個虛幻的影像實現了他者對自我的取代。也就是說,嬰兒誤將鏡中的鏡像這一影像當成了真正的我。

當佩科拉將母親鏡中的映像「醜陋的自我」認作是自己的時候,她也就將自身置於他者的位置上,鏡中影像被她認為是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她自己也站在了他者的角度來審視自身。

慢慢地,佩科拉讓他者取代了自我,把「醜陋的自我」當成了真正的自己,致使佩科拉想從母親鏡像裡構建自我的努力也失敗了。

在學校裡,佩科拉是班裡唯一一個單獨使用雙人課桌的人,只有全班同學集體回答問題的時候,她才會有資格站起來回答。就連去商店買東西,老闆也會遲疑地接過她遞過來的硬幣,生怕碰觸到她的手。

拉康認為,在自我主體成長的過程是被一個個虛無的「他者」強暴的過程。這一鏡像最初是鏡子中「我」的影像,後來則慢慢變成「我」周圍眾人的目光、面相、形體行為構成的反射的鏡式形象。

佩科拉通過自己的眼睛來理解這個社會,又從周圍眾人的目光來認識自己,但她的自我卻一次次被眾人用無聲的目光「強暴」,「醜陋的自我」始終是眾人通過形體語言反射出來的鏡式形象。

母親及眾人的這些「鏡子」,就像《白雪公主》裡後母面對的魔鏡,代表著一種社會聲音和判斷。在這個鏡像世界裡,她得不到自我的確認,找不到自我,也意味著自己無所歸宿。

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認為:

自卑情結是指當個人面對一個他無法適當對付的問題時,他表示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這時出現的就是自卑情結。

面對鏡像世界裡的打擊和磨難,每個人所能承受的心理壓力與負面情緒都是有限的,如果無法通過適當的方式宣洩出來,勢必會加重心理負擔,影響人格發展。對於人格正在構建中的佩科拉來說,這種心理負擔很容易滋生自卑情結,進而陷入到偏執的精神世界中。

佩科拉母親,本應履行指導孩子成長的職責,正確引導孩子遇到的煩惱,那麼,孩子就會樹立健康的自我,克服內心的自卑,慢慢就會從鏡像世界中走出來。但佩科拉母親連自己恰當的位置都找不到,又怎麼會給女兒的成長做正確的引路人呢?

隨著佩科拉的成長,她的自卑情結始終得不到有效的消除,越聚越深,直至牢牢地控制著她。

畢淑敏說,分裂的實質常常是不能自我接受。佩科拉顯露出對藍色眼睛的極度渴望,意味著她想逃離自卑情結,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只是這種偏狂的逃離方式,使她不惜失去理智,生活在扭曲的幻想世界裡不能自拔。

欲望缺失:將欲望與幻想投射到藍色眼睛上,是強行建立自我與他者的認同

佩科拉的父母經常無視被嚇的瑟瑟發抖的佩科拉,用拳腳相加來解決夫妻間的矛盾。

母親常年在白人僱主家裡幹活,早已把愛轉移到了白人家庭。兒時的佩科拉在白人僱主家裡,不小心打翻了熬果醬的鍋,母親不關心她是否被燙傷,反而對她腳踢拳打後,將受到驚嚇的僱主家的白人小孩抱在懷裡百般愛撫。

即便佩科拉遭到了父親的強暴,她不僅不保護自己的女兒,反而否認事實,對她進行毒打。

佩科拉雖然父母雙全,但她過早地承受了不該遭受的心理痛苦和身體傷害。在她目光所及之處,沒有愛她的人,沒有可依賴的人,也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這些被母親漠視的情感,被她深深地埋進了潛意識,也為她後來的精神失常埋下了伏筆。

拉康認為,欲望不但有需要的特徵, 即它總是朝向對象, 尋找對象, 以求滿足;而且它又有需求的特徵, 即它總是面向他人的, 希冀得到他人的認可。人始終是在追尋某種性狀某個形象而將他們視為自己的自我,這種尋找的動力是人的欲望,從欲望出發去將心目中的形象據為「自我」,這不能不導致幻想、導致異化。

在家中,佩科拉需要愛,她的需求始終是面向母親的,並希望得到母親的認可。但是,佩科拉的這種欲望不可能是需要,因為這種需要本身就是一種缺乏,永遠也得不到滿足。最終只會是母愛永遠的缺失,和自己長久的傷心。

這種欲望的缺失,讓佩科拉在心理上如同一個孤兒。因而母親希望擁有白人外貌特徵的欲望,就成為了佩科拉妄圖消弭「醜陋的自我」,成為"重生的自我",希冀獲得母親認可的欲望。

於是,她為自己構建了一個虛幻的、以自我意識為中心的世界,並將自己禁錮在這個牢獄中。當她把欲望與幻想投射到藍色眼睛上,試圖強行建立自我與他者的認同,通過藍色眼睛來替代他者實現自我的超越時,她卻混淆了彼此的界限,致使自己終日沉浸在藍色眼睛的世界中再也走不出來。

「漂亮的眼睛。漂亮的藍眼睛。大而藍的漂亮眼睛。」

作者通過語言的一次次強化,真實地映射出了佩科拉將欲望寄託到藍色眼睛上的無奈和心酸。

她單純地認為擁有一雙藍色的眼睛,就可以迴避現實,就像童話裡說的那樣,從此就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殊不知虛幻和真實這兩個世界始終是同時對立存在的。當她割裂了與真實世界的聯繫,那麼她的虛幻世界也遲早會毀滅。

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是造成佩科拉悲劇命運的幫兇

多年以來,對黑人女性的壓迫和歧視始終存在於白人的潛意識中。生活在那裡的黑人女性們為了在這片惡劣的土地上生存,漸漸放棄了自我,被潛在的白人價值觀異化。

這種長達上百年的種族歧視意識已經根深蒂固,他們帶給女性的傷害,從生理到心理一直從未間斷。作為幫兇的白人,那種由來已久的優越性心理,正是一種意識的種族基因傳承。

勒龐在《烏合之眾》中寫道:

所有有意識的行為都只不過是遺傳基因控制下的無意識,深淵中的隱秘心理活動的產物,或許永遠也不會有人能夠在他的有生之年,得以一窺潛意識的暗黑世界的真相,基於在這個深層次結構之中的是生物無數個世代傳承相對的不計其數的共同特徵,正是這些永遠也不為我們所知的共同特徵構成了一個種族的先天秉性。

由於這種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使人們用語言和行動成為了製造佩科拉悲劇命運的人的幫兇。

佩科拉的命運悲劇帶給我們的思考和啟示

佩科拉執著於自己的相貌,以他人的審美標準作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標,為了幻想中的藍色眼睛最終走向了瘋癲。反觀現實中,也有不少女孩被長相困擾,因而這部作品也給現實中的我們帶來了諸多思考和啟示。

①認識自我,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佩科拉只有11歲,正是對外界好奇探索的年齡,對美的認識懵懂膚淺。她從小膚色黑,眼睛小,就認為眾人眼裡的白皮膚,藍眼睛才是美,從而陷入到對擁有藍色眼睛的幻想裡不能自拔。但那是基因上的差異,無論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實現。

來自泰國的名模梅雅,她長著高額頭、塌鼻子、雙眼間距過寬、頭髮稀疏沒有眉毛、嘴唇偏厚而且外翻嚴重,臉還是歪的。這種長相根本不符合現在社會的審美觀,她也因此被人們欺負和孤立。但梅雅卻絲毫不在意別人的眼光,經過努力,成為了世界頂級超模,並收穫了一個幸福的婚姻。

佩科拉和梅雅一樣,都因為自小被人認為醜陋,遭人歧視。但她倆卻走向了不同的命運軌跡,兩者的區別就在於,一個否定了自我;一個接納了自我。

因而,在我們成長的路上,需要認識真正的自我,就不會陷入美的誤區。

②培養自己的愛好,實現自我價值

佩科拉經常長時間地坐在鏡子前,看鏡子裡的自己,沉溺在擁有藍眼睛的幻想裡。這種過於執著的關注,和不切合實際的幻想,讓她失去了人生的目標和方向。

哲學家羅素說,幸福的獲得,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消除了對自我的關注。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都會不可避免地遇見關注自己長相的某個階段,但隨著自己認識的提高,那個階段最終會成為豐富我們人生歷程的一種經歷,促使我們更加成熟。

因而,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如繪畫、音樂、書法、寫作……等等,堅持不懈,讓它成為一種習慣,由內而外地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體現自己的自我價值。那麼,遇見情緒困擾時,就可以將關注點轉移到這些興趣上來,也就不會受到長相的困擾。

③保持自己的思想,不盲目從眾

佩科拉拼命地喝白色的牛奶,和吃包裝紙上印有白人女孩瑪麗·琴頭像的糖果,她天真地以為這樣做,就能儘快實現自己擁有藍色眼睛的願望。

在讀者看來,這種迷戀已經成為一種執念,讓她徹底失去了自我。

莎士比亞說過,人們可以支配自己的命運,若我們受制於人,那錯不在命運,而在我們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對自己的長相有諸多不滿意,這些被自己看作了「缺點」,這些「缺點」讓自己自卑,這些「缺點」也讓自己討厭。

隨著時代的進步,國際潮流影響著女性們的日常,美容業的蓬勃發展,更是給每個愛美的女性提供了改變「缺點」的途徑。但女性在追求美的道路上,要保持自己的思想,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不盲目跟風,不被他人影響,才不會成為外貌的奴隸。

結語:

莫裡森在《藍色的眼睛》裡,用生動的語言將佩科拉的命運悲劇和一個被長相困擾的小女孩形象真實地呈現在讀者眼前,讀罷讓人唏噓,引人發省。

這部作品自發表以來,對文章的評論和解析層出不窮。在讀者看來,如果僅從故事層面去解讀,人們只會為佩科拉的命運嘆息。但如果結合當今現實社會,便會帶給我們諸多思考和警醒,汲取主人公悲劇命運的成因,才能避免陷入長相的誤區再出現佩科拉的悲劇。

相關焦點

  • 諾貝爾文學獎: 藍的眼睛 The Bluest Eye
    The Bluest Eye《藍的眼睛》是美國作家託妮·莫裡森創作的長篇小說,講述的是發生在1941年俄亥俄州洛林市某個黑人社區一個11歲的黑人小姑娘皮科拉的悲劇生活。媒體評論「莫裡森在小說中以豐富的想像力和富有詩意的表達方式使美國現實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充滿活力。」
  • 創造鏡中世界,用鏡像酶製造出鏡像DNA
    Zhu)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製造了一種蛋白的鏡像形式,可以行使兩個最基本生命功能:複製 DNA 並將其轉錄為 RNA。來自麻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分子生物學家 Jack Szostak 認為,這項工作使得製造鏡像生命形態前進了「一小步」。他的哈佛同事 George Church 補充道,「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裡程碑。」
  • 讀一本好書——《最藍的眼睛》
    還是現實來的實在,還是疼痛最能讓人感覺活著,讓黑暗吞噬虛假的人,換回世間最美好的那一抹朝霞,不為天公美,只為人懂情!自人誕生於世,並通過勞動有了意識後,便不可自控的走向了邪惡的深淵。黑人女作家託妮·莫裡森在《最藍的眼睛》中完美的應用了這一點,她告訴所有在壓迫中的黑人:種族歧視並非只是其他種族的另眼相待,亦是自己陋習敗俗的傳承。故事中佩克拉的自卑、喬利的性變態、寶琳的放縱易變,無一不體現著黑色人種這個種族自身的畸形價值觀、人生觀,這些人物的塑造在無形中讓黑人認識到自身的糟粕並為之反思。
  • 兩個幾何世界:鏡像對稱如何連接幾何世界?
    這個首先由物理學家觀察到的幾何關係,是當代數學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該領域被稱為鏡像對稱,指的是兩個看起來很遙遠的數學宇宙似乎以某種方式準確地反映彼此。自第一次觀察到這種對應後——即一邊的一組數字與另一邊的一組數字完全相匹配——數學家發現了更多複雜的鏡像關係的實例:太空人和他的妹妹不僅一起跳躍,他們還會同時揮手和做夢。最近,鏡像對稱的研究出現了新的變化。
  • 被稱為「西伯利亞的藍眼睛」的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被稱為「西伯利亞的藍眼睛」的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每年進入冬季的結冰期以後,因為純淨的水質結凍的湖水成為「藍冰」,無數旅行者因為目睹了純淨藍冰的圖片,而對冬日的貝加爾湖心懷嚮往。必遊景點TOP51、貝加爾湖:世界上最古老、最清澈、最深的湖,被譽為「西伯利亞的藍眼睛」2、奧利洪島:如果說貝加爾湖是西伯利亞的明珠,奧利洪島就是這顆明珠的心臟3、喀山聖母大教堂伊爾庫茨克唯一的東正教教堂,華麗的外形和鮮豔的顏色仿佛來自於童話世界
  • 相對鏡像世界與絕對鏡像世界
    而近代最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在其《精神現象學》中把「絕對精神」作為了自己哲學的最基本概念。所以,所謂的鏡像世界,可以理解為每一個人自己對世界的認知,也就是個體的認知世界或精神世界。然而這個概念是一個相對概念,是在闡述人與人之間內在認知和精神世界的相對不同。由於每個人對外在物質層面和自己內在精神層面的不同認識,所以其實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鏡像世界中。
  • 土耳其藍眼睛Blue Eyes (or Evil Eye) Beads——藍眼睛石
    土耳其藍眼睛又稱之為土耳其之眼,或者惡魔之眼,藍眼睛的標準稱呼是「美杜莎之眼」,美杜莎是希臘神話中的女妖,傳說她能將任何直視她眼睛的人瞬間石化,變成一個一動也不能動的石像。「美杜莎之眼」被抽象成圓形魚眼狀的裝飾物。
  • 魔獸世界的巨龍都很悲劇,尤其冰霜巨龍和紅龍最慘
    魔獸世界的巨龍都很悲劇,尤其冰霜巨龍和紅龍最慘 從《魔獸爭霸3》開始,龍作為敵人的歷史就沒斷過
  • 馬瑞芳經典作品推薦,《藍眼睛 黑眼睛》最受讀者歡迎
    《藍眼睛 黑眼睛》豆瓣評分:7.7作品簡介:小說廣泛描寫了八十年代初的大學生活,並通過校園深刻折射社會。生動精彩地描寫了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倫理觀念釀成的一幕幕纏綿悱惻的愛情悲劇......書友點評:這書有些像紅樓夢,但比紅樓夢差遠了。2.
  • 才疏學淺還欲望過大,人生悲劇就已經註定
    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在各種各樣的物質刺激下,人們的欲望也是越來越大。如果一個人有才有德,欲望強大也能夠跟才德相配。那他的人生有這樣正面的刺激,愈發會有更好的發展。但是,如果一個人沒有什麼才能,品德也一般化,卻有很大的欲望,或者說是過高的理想,那麼對他本人來說,那將會是一個悲劇。目標過大,想要的結果得不到,內心就會痛苦。
  • 研究稱美麗藍眼睛源自一萬年前基因突變(圖)
    研究稱藍眼睛源自基因突變性感女星安吉莉娜·茱麗為什麼有的人眼球是藍色的?據英國《每日電訊報》近日報導,這是因為一場發生在1萬年前的基因突變。負責進行這項研究的哥本哈根大學教授漢斯·艾貝格爾表示:「最開始的時候,大家的眼睛都是棕色的。」這些藍眼睛人的祖先很可能來自黑海地區東部或者西北部,那裡的人類在6000到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農業遷徙運動,遷到了歐洲北部。艾貝格爾認為,藍眼睛人的祖先很可能來自阿富汗北部。他指出,基因突變影響了一種被稱為OCA2的基因,隨後這些人的眼球就從棕色變成了藍色。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德克薩斯最藍的眼睛
    為什麼會這麼感動,我想,可能是因為「德克薩斯最藍的眼睛」。  《德克薩斯最藍的眼睛》(The Bluest Eyes In Texas)是羊毛衫樂隊主唱Nina Persson單飛時的一首作品,也是電影《男孩不哭》裡的插曲。沒錯,就是片中那位想把B班的英勇故事賣給好萊塢的經紀人提到的電影:「嘿,有一個大人物對你們的故事有興趣。猜猜是誰?希拉蕊·斯萬克!
  • 最「神奇」的村落,白皮膚藍眼睛高鼻梁,卻堅稱是中國人
    導語:最「神奇」的村落,白皮膚藍眼睛高鼻梁,卻堅稱是中國人世界由200多個國家,每個國的地理環境、文化習俗與歷史傳統都所有不同,這就造成了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所以,在學習工作之餘,從一個國家到另外一個國家,在旅途中釋放身體與精神的壓力,收穫這個精彩的世界。近來年,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異國遊成為了一種熱門俄羅斯、泰國、日本等國家,受到國人的熱捧,這些國家離中國比較近,而且與其它國家相比,這些國家的文化是我們相對比較熟悉的,所以這些國家每年都會接收中國大量的遊客。
  • 鏡像世界即將到來!AR帶給人類的又一驚喜
    它將人們進行數位化,使人們的行為和人際關係受制於算法的力量,並且由Facebook和微信所主導。我們現在正處於第三個平臺的黎明,這個平臺將把世界其他地方都進行數位化。在這個平臺上,所有東西和所有地方都將是機器可讀的,並受制於算法的力量。誰主宰了這個偉大的平臺,誰就會成為歷史上最富有、最有權勢的人和公司。
  • 中國最特殊的地方,當地人藍眼睛高鼻梁,堅決稱自己是中國人!
    中國最特殊的地方,當地人藍眼睛高鼻梁,堅決稱自己是中國人!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隨著國家的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條件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且如今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所以很多人喜歡出去旅遊,尤其是出國遊特別的流行,西方的外國人大多都是藍眼睛高鼻梁的,而且皮膚也特別的白皙,其實在我國有一個地方,當地居民也是藍眼睛高鼻梁的白皮膚人。
  • 貝加爾湖,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被稱為「西伯利亞藍眼睛」!
    貝加爾湖的稱謂標籤非常多,歐亞大陸最大的淡水湖,世界第七大湖,世界最深的湖,西伯利亞的藍眼睛。貝加爾湖也有許多其他的名字,都帶有「海」的意思。貝加爾湖是由地層斷裂陷落而成,3000萬年前從海洋中隔離而成,至少有2500萬年的歷史,可以算是世界最古老的湖之一,經過長時間雨水的稀釋,變為淡水湖。李健的一曲《貝加爾湖畔〉使無數的中國人有了一遊貝加爾湖的願望。
  • 印尼「藍眼睛」部落刷屏!網友:這是真實存在的人類嗎?
    >造就「高顏值」①亞裔絕美藍眼睛這個部落裡,有部分族人因患有罕見的瓦登伯革氏症候群(2號染色體的畸變),因此雖身為亞裔,卻擁有獨特的藍眼睛②紅色頭髮紅髮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發色「強化基因」,原來這才是我們和運動奇才之間的距離!
  • 那些超美的基因突變——藍眼睛
    藍眼睛和星爆圖案藍眼睛是我們基因組中的最新突變。大約在一萬年前,這意味著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結束之前,還沒有出現藍眼睛的人。無論藍眼睛有何用途,藍眼睛在繁殖自己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功,在很短的時間內,其佔世界人口的比例從零增加到15%。其實我們都是從藍眼睛開始的,然後在它們成熟時通常在子宮內時眼睛就長出了色素。有些嬰兒出生時是藍眼睛的,但在出生的頭幾個月中變成綠色,灰色,淡褐色或棕色。
  • 分享 | 探索鏡像神經元
    ——LESLIE BROTHERS鏡像神經元 (mirror neurons) 是大腦皮層中的一種特殊感覺—運動神經元。鏡像神經元的最主要功能是他人動作意圖的理解。這一結論主要來自於恆河猴的研究。
  • 鏡像世界
    一款非常新穎有趣的消除類手機遊戲推薦給大家,下載鏡像世界這款休閒益智類手機遊戲能夠感受到非常激情的遊戲體驗,清新簡約的遊戲畫面讓玩家們十分享受,還有各種無與倫比的元素讓玩家們愛不釋手,只要你有時間就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