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挖回月壤,美上將要求發動太空戰:15年後中美將勢均力敵

2020-12-10 千字視界

近日我國航天領域又傳來了好消息,嫦娥五號成功採集到2千克月壤,目前已經踏上了返程的旅途,讓世界各國都為之感到震撼,不過一些國家也開始趁此機會拋出威脅論。據《華爾街日報》12月8日報導,美軍聯席會議參謀長馬克·米利上將最近正在呼籲美國發展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力量,認為隨著中國在軍事領域的投入,大國競爭已經演變為大國戰爭,倘若我們不重視那麼中國將在2035年獲得匹敵美國的軍事實力。

按照這位參謀長的說法五角大樓必須要為防止15年後中美勢均力敵而做準備,即在太空和網絡行動中發動對中俄的進攻或防禦,阻止他們在這些領域發展實力。從報導來看近期很多美國官員都在炒作類似的言論,之前被譽為「反華先鋒」的盧比奧就將中國比作世界未來最大的國家安全威脅,認為我國正在不遺餘力的加速崛起。


顯然為了渲染「中國威脅」,美國政客們都徹底失去了理智,實際上他們的相關言論完全是在顛倒黑白,70多年以來中國從積貧積弱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靠的是和平發展而不是殖民、侵略和擴張,更何況中國始終奉行防禦性國防戰略,從來不走爭霸路線,不存在成為世界最大國安全威脅的說法。

在太空領域中國也是提倡遵守國際法規,認為太空資源應該為全人類共有,在此前中國天和號空間站官宣時,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負責人就向外界明確表示會向世界開放,願意接納其他國家的科研人員,這種做法不僅是對國際規則的踐行,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包容、開放的民族精神,我們始終願意與各國共同進步,願意為人類宏偉的航天事業造福。


因此美國政客口中的「中國威脅」站不住腳跟,美國智庫學者認為,五角大樓和情報界正在通過大打「新冷戰」牌來索要國會撥款,在最新披露的五角大樓發展計劃中,美海軍未來10年將年均採購12艘至15艘軍艦,將自身實力再提升一個臺階。但是今年的新冠疫情給美國帶來了嚴峻的經濟危機,政府預算也被迫大幅縮減,這讓五角大樓艦艇計劃面臨擱置的風險,為了儘快實現預定目標,五角大樓只能想方設法逼迫國會撥款。


不過美國渲染「中國威脅」的根本目的還是推動構建對華包圍圈,隨著白宮遏華戰略的全面落實,美國需要鼓動更多地國家同美軍一起攪局,倘若能夠讓他們感受到中國崛起的危險,那麼自然就願意跟美軍共同攪局,這也美國常用的招數。


針對美國屢屢渲染所謂「中國威脅」,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此前曾發出警告,敦促美方摒棄冷戰思維,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發展。要知道在21世紀任何冷戰思維都是開歷史的倒車,作為當今世界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美國理應擔負責任來,同中方攜手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而不是將中國看做大敵。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採回的月壤將展出!放大40倍後月壤顆粒長這樣:一睹為快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帶回了月球正宗「土特產」——月壤,這也是人類時隔44年再次獲得月球樣品。
  • 嫦娥五號攜月壤圓滿落幕,美為何強烈要求共享月壤?俄專家真敢說
    此前嫦娥五號承載著國人們的希望飛向外太空的同時,也是在向外界證明中國的嫦娥探月技術相對來說已經非常成熟,儘管嫦娥五號「回」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但它並沒有讓國人失望。美國雖說對此也非常關注,但更多的還是對嫦娥五號從太空攜帶回來的2公斤月壤感興趣。嫦娥五號早在開採月壤的時候,美國相關媒體就爆出美國想讓中國分享月壤,如今這樣的聲音再次傳出,中國暫時還未做出任何回應。
  • 嫦娥五號挖的月壤有多珍貴,登月多次的美國也搶著要,給還是不給
    尤其是美國,在上個世紀美國就已經通過了審計開始了逐步登月的計劃,前後7次載人登月(其中有6次成功),共計帶回了381.7Kg的月壤,前蘇聯也通過多次無人探測器取回了330g月壤。「嫦娥之父」歐陽自遠曾在蜜月期時,美顧問布熱津斯訪華時向我國贈送了1g月球巖石,就是當時這麼珍貴的月壤,還被一分為二,一半放在了北京天文館進行展覽(下圖中只能通過放大鏡才能看到的月巖),一半放在了科學院進行研究。地質學家在歐陽自遠是擔任月巖研究的負責人,他相信這0.5g月巖一定會改變命運。
  • 嫦娥五號攜月壤升空!美國提前發來賀電:希望對美分享這一喜悅
    但登月計劃不僅僅只屬於美國,我們國內航天科技不斷成熟之際,嫦娥五號帶著使命和任務飛往了太空。耗時幾周時間後,嫦娥五號已經開始攜帶挖好的月壤升空進行交會對接等任務。 嫦娥五號執行的三大步驟分別為「繞、落、回」 任務,能否在20天後成功著陸回到內蒙古,也考驗我們國內航天科研人員的技術水平。
  • 嫦娥五號為啥只挖2公斤月壤
    嫦娥五號將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為啥只挖2公斤月壤】著陸月球後,嫦娥五號將在月面工作約兩天,主要任務就是挖土。科學家給嫦娥五號提出的挖土目標是,約2公斤。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只有2公斤?好不容易去一趟月球,幹嗎不多挖點土帶回來?
  • 嫦娥五號回來了!不僅去月球挖了「土」,還帶回了「玉兔」
    上升器和著陸器兩者搭配工作,它們會一起與軌道器和返回器分離,然後降落月球,之後,著陸器負責完成打鑽採樣、機械臂抓取採樣等任務;任務完成後,著陸器會將月壤(月球土壤)樣本交給上升器,上升器會帶著月壤樣本離開月球,而著陸器則會留下,正式「移民」月球。
  • 嫦娥五號挖的月球土壤為何如此搶手?登月6次的美國也喊話求分享
    ,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都已經向我國提出了請求,迫切希望能夠獲得一份嫦娥五號採集的月壤樣本,以便搭車開展月球相關的科學研究。老美這是什麼迷幻操作!那麼,這次嫦娥五號挖回的土有什麼不同,或蘊藏著什麼秘密,為何如此搶手?還被要求公開數據?
  • 嫦娥五號挖的月球土壤為何如此搶手?登月6次的美國也喊話求分享
    嫦娥五號這次的登月之旅不同以往,不再僅滿足於登陸。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在月球上採樣和返回,計劃挖取約2公斤的月球巖石和土壤樣本。雖然嫦娥五號還在路途中,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都已經向我國提出了請求,迫切希望能夠獲得一份嫦娥五號採集的月壤樣本,以便搭車開展月球相關的科學研究。
  • 嫦娥五號挖2公斤月壤,美俄兩國求著想要,有何科學價值和意義?
    在探測火星之餘,我們在探測月球上也是步步為營,我們終於實現了「盼月亮」這一偉大工程,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還要帶回至少2公斤的月壤,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凡,科學價值極高,就連美國和俄羅斯也急著想要我們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我今天要講的話題是,嫦娥五號即將挖回2公斤月壤,為什麼美國俄羅斯急著想要呢?這2公斤月壤有何重要的科學價值呢?對我們又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呢?
  • 嫦娥五號 挖塊「月亮」帶回來
    它用了十幾年時間,花了將近500億美元,終於成功登月,還帶回了381千克的月球土壤(簡稱月壤)。這場競賽,改變了美國。為了探月,美國的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這場競賽,也改變了全世界。在太空,上廁所不方便。科學家發明了尿不溼,後來,全世界的寶寶都用上了它;在太空,沒有新鮮蔬菜,科學家發明了脫水蔬菜,後來,它成了方便麵的最佳夥伴。
  • 長徵五號重800多噸 嫦娥五號重8噸 為什麼只挖2公斤月壤呢?
    這不,就有網友質疑:去一次月球那麼難,為什麼長徵五號起飛重量達800多噸,嫦娥五號重量達8噸,卻只挖兩公斤月壤呢?怎麼不多挖點?引言從1969年到1972年,美國六次阿波羅計劃,共從月球表面上帶回了總重量約為381.7公斤的月球巖石和其它沙塵等樣本。
  • 嫦娥五號推遲3年強勢回歸,只為取兩公斤月壤?載人雄心無法掩飾
    ,工程立項僅三年嫦娥一號即實現繞月探測,早在嫦娥三號完成落月任務前兩年旨在完成第三步「回」任務的嫦娥五號就已於2011年5月正式立項。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長徵五號,那麼嫦娥五號也就無從談起。長徵五號作為一款新研火箭需要通過實際發射驗證才能承運高價值的嫦娥五號,按照計劃2017年7月2日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完成發射經過可靠性驗證後,當年11月長徵五號就將執行嫦娥五號發射任務,但遙二任務的失利導致後續發射計劃推遲。
  • 嫦娥5號發回月壤照,俄發現中俄月壤圖片顏色同美國差異
    12月4日,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月球的背景下發回地球一張五星紅旗的照片,這是中國國旗第三次出現在月球上,是第一次動態展示,這張圖片在全球各大網絡媒體和社交媒體上刷屏。 觀察過程中,國際觀察人士發現了一些中國嫦娥探月工程不同的地方,比如說嫦娥五號著陸地點、比如說月軌交會對接技術、比如說中國的月球基地項目—月宮一號已經準備就緒等等。 還有一部分的觀察的角度不太一樣,他們細細比較中國此次登月取回月壤同此前美蘇登月取回月壤的異同之處,觀察在40多年後,中國人登月帶來的新的變化。
  • 「嫦娥五號」帶回2千克多的月壤,終於不再用0.5克來發論文了
    嫦娥五號帶回2公斤多的月壤到底多不多?1978年,中美建交初期,取完樣品之後,嫦娥五號要將樣品」,於2004年立項。2006年2月,國務院頒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明確將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列入國家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中國探月工程規劃為繞、落、回三期。
  • 長徵五號達800多噸,為何嫦娥五號只挖2公斤月壤?不浪費嗎?
    這不,就有網友質疑:去一次月球那麼難,為什麼長徵五號起飛質量達800多噸,嫦娥五號卻只挖兩公斤月壤呢?怎麼不多挖點?只挖這麼點不浪費嗎?此外月壤當中有著很重要的燃料氦-3,氦-3是一種非常好的核聚變材料,月球上氦-3的儲量大概有100萬到500萬噸,而地球上僅僅只有15噸左右,這麼強烈的對比,這麼大的量,這麼多的能源儲備非常誘惑人。
  • 嫦娥五號-目標月壤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如果成功的話中國將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取回月球樣本的國家。目前飛行狀態良好,兩次軌道修正均按預期達成。
  • 嫦娥五號成功升空後,美國果然開始陰陽怪氣,還想來分走月壤樣本
    11月24日我國探月工程又迎來一個裡程碑,嫦娥五號探測器被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隨後各國航天人士相繼發來祝賀,而美國宇航局(NASA)也果然開始陰陽怪氣起來儘管NASA官方沒有發出賀電,但是他們副局長祖布臣當天以個人名義對嫦娥五號升空表達祝賀,只是他表達得意思和NASA差不多,也是要求中國能夠分享月壤樣本,希望每個人都能從研究這些珍貴的貨物中受益。
  • 月亮之上 嫦娥五號如何挖運土樣
    原標題:月亮之上 嫦娥五號如何挖運土樣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嫦娥的「手臂」指哪挖哪挖土無疑是件揮汗如雨的體力活。嫦娥五號挖土的畫風又是如何?在月面超過100攝氏度的高溫考驗下,它克服了測控、光照、電源等方面的條件約束,舒展長臂,高高舉起了挖土鏟……此處需註明的是,嫦娥五號的挖土鏟,可跟咱們在生活中用到的不一樣。
  • 嫦娥五號今天挖到的土,日後用來做什麼?
    而在落月近6小時後,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根據此前計劃,嫦娥五號將在48小時內,完成總計2公斤的月球採樣任務。成功著陸在月球後,嫦娥五號探測器將開展為期約 2 天的月面工作,主要任務之一便是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本。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由於涉及技術尖端又複雜,加上意義重大,這次在月球「挖土」,到底怎麼挖,成為一大看點。 為此,科研人員為嫦娥五號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
  • 上海「特級技師+90後技師」合力,助嫦娥五號「投遞」月壤
    在38萬千米的高空中,嫦娥五號正在「打包」一份來自月球的「快遞」。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中國即將用自己「訂製」的月壤,開啟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