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移民到美軍少將
美國東部時間5月11日,美國首位華裔陸軍將軍、百人會前任會長傅履仁因心臟病突然發作,在馬裡蘭州國家海軍醫學中心去世,享年75歲。消息傳出後,全世界的華人華僑為之悲痛。
傅履仁1934年9月12日出生於北京,父親傅涇波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美國最後一任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政治秘書。1950年,15歲的傅履仁隨母親從北京輾轉香港來到美國。傅履仁隨家人來到美國後,在華盛頓完成了中學教育。他在學校品學兼優。中學畢業後,傅履仁就讀美國喬治敦大學求學,本想應徵入伍,成為一名軍官,但當時他尚未加入美國國籍。從喬治敦大學畢業後,傅履仁進入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學習。臨近畢業的時候,他終於收到了徵兵通知,加入了陸軍。而這個時候,他正準備結婚。
在喬治敦大學讀二年級時,傅履仁在一個聚會上認識了還在讀高中的宗毓珍,兩人後來結為伉儷。宗毓珍出生在蘇州,1937年來到美國。宗家有5個女兒,號稱「五朵金花」,宗毓珍排行老三,她最小的妹妹,就是後來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美國廣播公司擔任女主播的宗毓華。傅履仁笑著說:「我認為我太太是五朵金花中最漂亮的!」他們的一子一女均是律師。
原本在美軍3年的服役,最後成了33年的職業。1984年,長期任職陸軍軍法處的傅履仁晉升為準將,同時擔任軍法處民事法律部門助理總監。1989年再升為少將軍銜,成為美國第一位華裔陸軍將軍。期間他創建了美軍第一個環保法部門和採購欺詐法部門。 1991年執掌陸軍軍法處總監,也是美軍波斯灣戰爭中陸軍參謀長的法律顧問。33年的軍旅生涯中,傅履仁屢獲傑出服務獎、國防部高級服務獎和軍團優異獎等。
促進中國和美相互理解
1993年,傅履仁以少將軍銜退役。退休後的傅履仁積極參與中美兩國之間的經貿和政治活動,先後擔任麥道中國公司總裁和波音中國公司執行副總裁等職位。2004年獲美國華裔先鋒獎,2006年被推選為美國華裔精英組織百人會會長,2008年獲美國移民局傑出公民獎以及全美亞太裔律師協會開拓者獎。
2006年接任美國華人精英團體百人會會長。百人會於1989年由貝聿銘、馬友友以及40名其他傑出的美籍華人創辦,是一個由美籍華裔傑出人士組成的非政治、非盈利組織。百人會現已經成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華人民間團體之一。其會員已增加到149人,總部設在紐約。會員名單中可見到這些華裔名流:雅虎創始人楊致遠、美國唯一的華裔州長駱家輝、著名社會活動家陳香梅、神探李昌鈺、好萊塢著名電影導演吳宇森、著名音樂家譚盾、著名流行病研究專家何大一等。
擔任百國人會會長後,傅履仁不敢懈怠,他開始在中美之間穿梭。因為他清楚地知道,百人會的「兩大使命」之一就是促進中美的相互理解。百人會創立至今在推動中美關係方面所作的貢獻:鑑於美國民眾對中國了解甚少,1993年百人會委派某研究所進行「美國民眾對中國的看法」民意調查,並在次年訪華時將調查結果告之中國政府;2005年百人會做的「美國人對華態度」民意調查,包括國會在內的美國機構都很關注;2001年和2005年,傅履仁將軍和沈堅白先生先後率團訪問中國,拜會中國領導人,並就中美關係以及兩岸關係交換意見。
傅履仁希望在任期間能在華盛頓地區、在美國國會提高百人會的聲望和影響力。他說,讓美國國會增加對中國的認識非常重要。「有一些國會議員是沒有護照的,他們從來沒出過國,在制定對華政策的時候要依靠他們的助手。」他強調,百人會將會增強在國會工作的力度,協助國會成員了解中國的現狀。
將司徒雷登歸葬於中國土地上
傅履仁為自己樹立了崇高的目標,畢其一生致力於司法公正、美中關係和家族榮耀。傅履仁的家族與美國有著不解之緣。他手中有一張大約50年前的照片,那是傅家父子與司徒雷登老人在美國華盛頓的合影。相片中,傅履仁拉著司徒雷登的手,與父親一起攙扶著這位老人。在中國,司徒雷登是盡人皆知。傅履仁笑著說:「毛澤東那篇著名的《別了,司徒雷登》,讓中國人都知道了司徒雷登。」傅履仁的父親傅涇波,曾擔任過原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秘書。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傅涇波隨司徒雷登回到美國。
司徒雷登與傅家一直交從甚密。傅履仁出生在北京,傅家祖上是滿族正紅旗人。早年傅涇波曾就讀於燕京大學,作為司徒雷登的學生,他一邊讀書,一邊幫助司徒雷登工作,曾經當過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的校長秘書。「1920年的一天,司徒雷登對我父親說,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把燕京大學辦成一所中國化的大學,一所生根於中國、為中國服務、有中國人管理和支持的大學。」傅履仁說:「父親與司徒老人為中美關系所作出的努力,由於受時代局限,未能完成。」司徒雷登後來的歲月貧病交加,全賴傅家為其養老送終。
1962年,司徒雷登在華盛頓逝世,傅履仁的父親傅涇波為他辦理了後事。在遺囑中,司徒雷登表示希望自己的骨灰能夠被送回中國。但由於種種原因,司徒雷登的心願未能實現。而這也成為傅涇波多年以來還未完成的一項艱巨的任務壓在心頭。經傅履仁等人的努力,他們得到中國政府的批准,將司徒雷登的骨灰於2008年11月17日在其出生地杭州安放。燕京大學校友會演奏了《星條旗永不落》和《奇異恩典》)兩首歌曲。傅履仁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這是一個半世紀後兌現的承諾,司徒雷登大使和我的父親現在可以安息了。"(老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