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華裔空間站站長焦立中: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2020-12-03 人民日報人民網

  焦立中身上有很多個「第一」:第一位完成太空行走的華裔太空人、第一位為總統選舉從太空投票的太空人、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擔任過國際空間站站長的華裔太空人。2005年,在結束最後一次太空任務數月後,焦立中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退役,開始人生的新階段。

  呼號「山東」的空間站站長

  焦立中做太空人的夢想是從50年前「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開始的「那天很熱,家裡又沒有冷氣,父親把黑白電視放在後院,我通過電視看到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站在了月球上。」焦立中回憶說,「從那時起,做太空人的夢想便在我心裡紮根,雖然說不上是日思夜想,但我從來沒有忘記我要做什麼。我後來學化工、進企業,所有努力都是為了實現這個夢想。」

  1989年,已經快30歲的焦立中終於向NASA遞交了申請,經過嚴格的面試篩選,焦立中如願成為NASA的一員,開始了自己的太空人生涯。

  1994年7月8日,焦立中乘坐「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進入太空執行任務。1996年,焦立中再入太空,並走出太空梭執行艙外任務,成為首位漫步太空的華裔太空人。

  在2000年乘坐「發現者」號太空梭執行第三次太空任務後,2004年10月,焦立中第四次遨遊太空,搭乘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進駐他參與建造的國際空間站,成為有史以來首位華裔空間站站長。擔任站長期間,他用「山東」作為自己的呼叫代號。「當時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呼號。想到山東是父母出生、成長的地方,我便用了這個代號。」

  焦立中介紹說,國際空間站的工作計劃在升空前就已經詳細制定好,精確到每一分鐘。「我大部分的休息時間都在看地球、拍照片,畢竟飛上太空是我從小的夢想,在太空中用肉眼看地球的感覺很不一樣。」焦立中笑稱,「如果那時候有推特,我應該會開一個帳號每天分享照片。」

  用自己的故事激勵下一代

  在NASA任職期間,焦立中一共執行4次升空任務,在太空停留的總長達到229天,其中包括總計約36小時的6次太空行走。「在第四次上太空時,我就知道這是最後一次了。我在NASA已經工作15年,各種任務都經歷過,當時我已經快46歲,應該做點別的事情了。」2005年,焦立中退役,結束了自己的太空人生涯。

  作為幾十億地球人中少有的曾到過外太空的一員,「回到地球」後的焦立中並沒有覺得地面生活平淡無趣,而是積極地做了不少嘗試:與私人公司合作開發太空旅遊、協助公司搞空間探索商業化、在大學任職教授太空相關課程。

  「現在我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在做教育,當年我被阿波羅登月的故事激勵,去做了太空人,現在我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故事激勵下一代。」焦立中介紹,今年暑假,他會和常春藤訓練營合作開展一個火星營地項目,焦立中將用視頻會議形式接入營地,分享他在國際航天站的生活,回答孩子們關於太空、宇宙空間站、火星等種種問題。

  他說:「我要傳達的信息並不一定是每個人都要立志做太空人,最重要的是要找出自己的興趣所在,並以此來引領自己的人生。」

  在採訪過程中,焦立中數次提到「夢想」和「興趣」,「小朋友不知道想做什麼沒關係。多去看多去了解。去看看自己喜歡什麼。當你有了目標,就會引導自己的人生。因為發現興趣之後,學習就變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

  儘管焦立中已從NASA退役,但他仍積極關注著航天領域的發展。無論是太空旅遊、載人登月、移民火星,他都抱有熱情和期待。

  「我們現在抬頭看月亮,知道上面有兩個太空人,在那裡爬環形山、探月海,那種感覺定能激發下一代的夢想,就像我小時候那樣。」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對話華裔太空人焦立中:夢想是最好的禮物
    中新社北京4月14日電 題:對話華裔太空人焦立中:夢想是最好的禮物中新社記者 劉旭圖為焦立中。受訪者供圖焦立中身上有很多個「第一」:第一位完成太空行走的華裔太空人、第一位為總統選舉從太空投票的太空人、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擔任過國際空間站站長的華裔太空人。2005年,在結束最後一次太空任務數月後,焦立中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退役,開始人生的新階段。日前,中新社記者在北京見到焦立中,聽他講述太空夢的萌起與傳遞。
  • 空間站首位華裔站長焦立中專訪:想和楊利偉見面
    13日,記者專訪了美國華裔太空人焦立中,請他詳談了他對「發現」號的看法,及他如何從孩童時看到「阿波羅」登月而萌發當太空人夢想到真正成為一名太空人乃至國際空間站站長的心路歷程。  焦立中:我在第一年進行第一階段的初級訓練,第二年要進行飛行訓練,但我後來到國際空間站工作則經受了三年半的訓練。開始時學俄文,先在俄羅斯待1個月,然後又來休斯敦待1個月,就這樣在俄羅斯和休斯敦之間來回穿梭。此外還需要學習國際空間站的作業系統和知識。
  • 華裔太空行走第一人焦立中獲授山東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華裔太空行走第一人、首位國際空間站華裔站長焦立中博士10月12日上午被山東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 美國華裔太空人焦立中:給出艙活動打100分(圖)
    我國太空行走成功 美國華裔太空人焦立中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點評太空行走  中國太空第一步焦立中打100  本報訊(記者王燕)昨天下午,我國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地完成了中國的首次太空行走。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遠在美國的華裔太空人焦立中,他給這次出艙活動打了滿分——100分,並發來了祝賀信,希望通過本報向航天員表達自己的祝福。  「我今天凌晨5點就起來了,睡不踏實。」北京時間今晨記者致電焦立中時,他說,昨天專門查了翟志剛出艙行走的時間。  焦立中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名擔任國際空間站站長的華裔太空人。
  • 裔太空人焦立中:我們只是在宇宙中開了個聚會
    焦立中  焦立中:我們只是在宇宙中開了個小Party  焦立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張永遠的笑臉,無論在演講中、回答問題時、談話的過程、照相前的準備、還是在接受訪問的時候,他總是會露出笑容。即使一個問題他已經重複回答過了幾十次,他依舊會笑臉相迎。
  • 快訊:俄羅斯聯盟號搭載首位擔任國際空間站站長的日本太空人升空
    人民網東京11月7日電(趙松)北京時間7日12時14分,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從位於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升空。聯盟號本次搭載包括擔任「站長」的日本太空人若田光一在內的3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這是日本太空人首次擔任國際空間站站長職務,日本媒體對本次發射進行了大量報導。
  • 華裔太空人焦立中述衷腸:愛吃餃子、想見楊利偉
    中新網洛杉磯5月27日電(記者賈國榮) 國際空間站首位華裔指揮長焦立中返回地球後,近日在舊金山向美國華文媒體和華人中學生傾述衷腸----喜歡成龍功夫片、愛吃餃子、想見楊利偉......美國《僑報》對他的思緒觀感和生活摯愛加以專訪報導。
  • 美國首位華裔將軍傅履仁的傳奇人生
    美國東部時間5月11日,美國首位華裔陸軍將軍、百人會前任會長傅履仁因心臟病突然發作,在馬裡蘭州國家海軍醫學中心去世,享年75歲。消息傳出後,全世界的華僑華人為之悲痛。  傅履仁1934年9月12日出生於北京,父親傅涇波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美國最後一任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政治秘書。
  • 太空人焦立中迷上太空攝影 環球一周拍2萬多張
    國際空間站每92分鐘繞地球軌道運行一圈,在這個過程中,他拍下了24,000多張地球照片,這些照片可以為地球的科學研究提供幫助。作為「遠徵十隊」的華裔指揮官,焦立中所執行的主要太空任務,就是大量拍攝各種有關氣象、大氣現象以及地理、人造和天然界標的照片。  在距離230英裡的上空拍攝地球照片,需要超級「速記」能力。焦立中說:「身在太空就意味著自己要學會控制身體和相機。
  • 人民日報-人民網
    版權聲明 《人民日報》(電子版)的一切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PDF、圖表、標誌、標識、商標、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讀者提供的任何信息)僅供人民網讀者閱讀、學習研究使用,未經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將《人民日報》(電子版)所登載、發布的內容用於商業性目的
  • 星海浩瀚, 宇宙幽深.他是太空行走華裔第一人!
    漂浮太空  雖然焦立中被人無數次問過他在太空的經歷和感受,但他依然回味深長地對記者講了太空留給他的最深刻的印象:在太空裡,飛行器每90分鐘繞軌道一周,因此焦立中每45分鐘就會看到一次日出或日落,這是讓常人難以想像的經歷。當他漂浮在太空中看地球的時候,四周的一切如夢似幻,如同在做夢。
  • 巴西首位華裔將軍:感謝流淌著中國人的血(圖)
    他不僅有著1/2的華人血統,更是巴西的首位華裔將軍。  在肩章上再添「一星」  8月下旬,李安尼來到北京。這位已經榮休的三星中將,仍在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勤勉於社會工作。  此番來中國,李安尼的身份是巴西裡約熱內盧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訪問團團員。他將隨訪問團進行一系列拜會。
  •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調研指導在人民日報社引起熱烈反響
    19日上午,總書記首先來到人民日報社,同報社員工親切交流,勉勵大家不忘初衷、堅定信念,把報紙辦得更好;通過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平臺發送語音信息,向全國人民致以元宵節的問候和祝福;在人民網演播室通過視頻同人民日報記者連線,與福建寧德市赤溪村村民交流。   「總書記您好」「歡迎總書記」「總書記辛苦了」……在報社編輯樓,在新媒體大廈,此起彼伏的歡呼聲匯成熱情的海洋。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 從王贛駿到盧傑 美4位華裔太空人的太空足跡(圖)
    就以太空行業而言,休斯敦太空中心的唐鑫源博士所研發的貝塔纖維製作的宇宙飛行服,構成人類登月畫面,還有支持太空出勤任務的地面控制中心,及航天業中無數的華裔科技工程人員,他們都是幕後的工作者。    美國進入「太空梭」階段,華裔除了「幕後的工作者」,還出現「前臺英雄」;在太空人團隊之中,先後有四位華裔菁英獲選執行徵空任務,他們依序是:王贛駿、張福林、焦立中和盧傑。
  • 美國密西根大學迎來首位華裔副校長
    原標題:美國密西根大學迎來首位華裔副校長   新華網芝加哥12月17日電(記者邵莉)美國密西根大學17日宣布,任命胡仕新為該校科研副校長。胡仕新由此成為這所美國著名公立大學歷史上首位華人副校長。密大著名校友包括美國前總統福特、華裔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谷歌創辦人拉裡·佩奇等。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