裔太空人焦立中:我們只是在宇宙中開了個聚會

2020-12-03 搜狐網

  焦立中

  焦立中:我們只是在宇宙中開了個小Party

  焦立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張永遠的笑臉,無論在演講中、回答問題時、談話的過程、照相前的準備、還是在接受訪問的時候,他總是會露出笑容。即使一個問題他已經重複回答過了幾十次,他依舊會笑臉相迎。就算以後再沒機會上天,他也豁達地表示「太空中的活動空間太狹小了,我願意把機會讓給沒有太空經歷的其他太空人。」

  祖籍山東的焦立中在太空中的名字就叫「山東」,這也就是美國宇航局在太空呼叫他的代號。接觸多了,就會很容易感受焦立中山東大漢的豪爽性格。

  文/古嘯天

  北京時間2005年4月25日早晨6時08分,一艘俄羅斯聯盟號飛船降落在哈薩克斯坦阿爾卡雷克市,標誌著首位華裔太空站站長焦立中的最後一次太空之旅的結束。

  焦立中的妻子凱倫在莫斯科星城苦苦等待的同時,他遠在北京的叔叔焦祖光也在等待著好消息。據焦祖光回憶,焦立中小時候並不是特別聰明,不過他對機器有一種痴愛,特別善於擺弄和修理機器,這估計就是焦立中以後能夠熟練進行各種太空實驗的起點。甚至有一次,焦立中應叔叔的請求,教他學開車,幸虧焦立中手疾眼快剎住車,從而避免了一起交通事故。

  焦立中多次談到了自己航天夢的起因,「我在8歲的一天,從電視裡看到美國人乘坐『阿波羅13號』首次登上月球的盛況,自那時起,當一名太空人就成了我的夢想。」對於為何能夠從一個化學工程學博士轉變為一名太空人,他說天賦、努力和持之以恆對太空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條件。

  從1989年開始,他就參與了高級航天材料的開發,之後獲得工程學等方面成就數不勝數。焦立中在各種飛機上經過長達2000多小時的飛行後,在1994年、1996年和2000年三次乘太空梭飛行進入太空,多次獲得美國航天局獎勵。

  對於焦立中來說,多次的飛行還徹底改變了他對於人類、戰爭、環境以及我們自己的地球的認識。「地球的每一部分都非常的漂亮,而且總是以自己的方式。每次我飛過那些動亂的地區時,我知道那裡的人們正在發生戰爭,也有的人非常飢餓,但是從太空中看地球總是非常的和平、美麗。這種印象在我的腦海裡怎麼也不能消失,這讓我對生命以及地球生命產生了深深的思考。我對生命更加充滿感激,我更加意識到保持博大視野思考是如何的重要。就我而言,看問題的眼光跟以前相比要大了些,不再為小事情而計較。我思考著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東西。」

  苦練中文盼合作

  2003年,楊利偉飛天成功的消息傳到休斯頓,焦立中馬上給他寄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賀信,並附上自己的照片。「我覺得這太棒了!我由衷地恭喜他!我希望中國繼續太空探索。也許有一天我們能開展國際合作,我能為之出一份力。」

  在接受中國記者採訪時,焦立中多次表示希望能與楊利偉見面,共同交流在太空中的體驗和技術問題。焦立中四五年前就開始關注中國的航天計劃,對中國的太空探索前景非常看好,特別期待美中兩國能儘快在航空航天領域開展合作。

相關焦點

  • 對話華裔太空人焦立中:夢想是最好的禮物
    受訪者供圖焦立中身上有很多個「第一」:第一位完成太空行走的華裔太空人、第一位為總統選舉從太空投票的太空人、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擔任過國際空間站站長的華裔太空人。2005年,在結束最後一次太空任務數月後,焦立中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退役,開始人生的新階段。日前,中新社記者在北京見到焦立中,聽他講述太空夢的萌起與傳遞。
  • 首位華裔空間站站長焦立中: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焦立中身上有很多個「第一」:第一位完成太空行走的華裔太空人、第一位為總統選舉從太空投票的太空人、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擔任過國際空間站站長的華裔太空人。2005年,在結束最後一次太空任務數月後,焦立中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退役,開始人生的新階段。
  • 太空人焦立中迷上太空攝影 環球一周拍2萬多張
    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23日報導,和大多數旅行者不一樣,美國太空人焦立中(勒羅伊·焦)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在太空拍攝地球照片。國際空間站每92分鐘繞地球軌道運行一圈,在這個過程中,他拍下了24,000多張地球照片,這些照片可以為地球的科學研究提供幫助。作為「遠徵十隊」的華裔指揮官,焦立中所執行的主要太空任務,就是大量拍攝各種有關氣象、大氣現象以及地理、人造和天然界標的照片。
  • 美國華裔太空人焦立中:給出艙活動打100分(圖)
    我國太空行走成功 美國華裔太空人焦立中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點評太空行走  中國太空第一步焦立中打100  本報訊(記者王燕)昨天下午,我國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地完成了中國的首次太空行走。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遠在美國的華裔太空人焦立中,他給這次出艙活動打了滿分——100分,並發來了祝賀信,希望通過本報向航天員表達自己的祝福。  「我今天凌晨5點就起來了,睡不踏實。」北京時間今晨記者致電焦立中時,他說,昨天專門查了翟志剛出艙行走的時間。  焦立中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名擔任國際空間站站長的華裔太空人。
  • 從王贛駿到盧傑 美4位華裔太空人的太空足跡(圖)
    就以太空行業而言,休斯敦太空中心的唐鑫源博士所研發的貝塔纖維製作的宇宙飛行服,構成人類登月畫面,還有支持太空出勤任務的地面控制中心,及航天業中無數的華裔科技工程人員,他們都是幕後的工作者。    美國進入「太空梭」階段,華裔除了「幕後的工作者」,還出現「前臺英雄」;在太空人團隊之中,先後有四位華裔菁英獲選執行徵空任務,他們依序是:王贛駿、張福林、焦立中和盧傑。
  • 前NASA太空人:外星人一定存在
  • 太空人焦立中走入常春藤夏令營變身科學導師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3月31日報導:提到太空探秘,很多人的腦海中會浮現出穿著厚重製服的太空人在浩瀚宇宙中暢遊太空的情景,他們站在宇宙科學的最前沿,帶領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過程令人心動神往。這個周末,首位在太空行走的前NASA華人太空人、國際空間站指揮官焦立中博士,接受常春藤夏令營的邀請變身為他們的STEM課程代言人專程來到上海為家長和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太空觀摩課。  講座中,焦博士表示,從小熱愛太空的他已經在太空中成功完成了長達6個半月的飛行任務,在國際空間站中指揮他的團隊完成了各項重要有趣又極具挑戰性的科學試驗。
  • 非裔退役太空人:我不怕去太空,但怕被警察攔下
    利蘭·梅爾文仍然記得1982年的那一天,他的命運可能走向不同的方向:成為囚犯或是太空人。2008年,國際空間站,利蘭·梅爾文(中)與佩姬·惠特森(右三)等人在俄羅斯艙段合影梅爾文呼籲人們包容團結。就像在空間站,如果太空人們不齊心協力,很有可能會死亡。
  • 非裔退役太空人:我不怕去太空,但我怕被警察攔下
    他曾受邀去俄羅斯艙段聚餐,在那裡,他見到了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族裔的太空人。邀請他的人是佩姬·惠特森,國際空間站的第一位女指令長。就像在空間站,如果太空人們不齊心協力,很有可能會死亡。在宇宙中,人類就是一個整體,一個包含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文明。正是團結協作讓人們能夠在地球上生存、登陸月球並且探索火星。
  • 三位國際知名太空人寄語:對中國航天員談談太空心得
    三位國際知名太空人向中國航天員發來寄語,暢談並分享他們太空旅行的心得和體驗。  ——俄羅斯資深航天員謝爾蓋·克裡卡廖夫  俄羅斯航天集團載人航天計劃執行主任謝爾蓋·克裡卡廖夫是一位資深航天員,曾6次進入太空、創造過太空累計停留世界紀錄並榮獲「俄羅斯英雄」稱號。  克裡卡廖夫介紹說,航天員在太空中的感受是獨一無二的。
  • 首位印度裔美國太空人卡爾帕娜·喬拉
    卡爾帕娜·喬拉(照片:美聯社)卡爾帕娜·喬拉是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印度裔美國人,也是為數不多的女性太空人之一。
  • 美前太空人:中國成功登月背對美國意味著啥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8日刊文,原題:太空人:中國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對我們意味著什麼作者為焦立中博士。焦立中是一家激勵、培訓和教育公司的執行長和聯合創始人。1990年至2005年,他曾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執行過四次太空任務,還曾作為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的副駕駛前往國際空間站。文章稱,美國政府應重視太空探索項目,否則將失去太空探索領域領頭羊的地位。
  • 國際空間站面臨生死存亡,我國重要性被突出,美太空人:過去錯了
    事故發生時,一艘載有俄羅斯太空人和一名美國太空人的俄羅斯聯盟MS-10宇宙飛船正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起飛。當太空飛行器的第一級和第二級分離時,第一級火箭的一個助推器沒有正確分離,因為電雷管沒有爆炸,助推器擊中了火箭。核心,導致火箭發射第二階段關閉,最終發射任務失敗,兩名太空人不得不啟動緊急逃生系統,安全降落在哈薩克斯坦。
  • 在太空中開一槍,子彈會飛到宇宙邊際嗎?太空人現身說法
    只是哪怕如此,其實人類的基礎科學也停止了100多年的時間了。如果人類在宇宙中開了一次槍,子彈會不會飛出太陽系呢?如果人類的飛船一直無法離開太陽系,那子彈藉助槍膛的力量會不會離開太陽系呢?子彈有沒有可能不會被太陽系鎖住?其實這個問題早在2004年的時候,就已經有美國太空人現身說法了。
  • 如果在太空中開一槍,子彈會飛到宇宙邊際嗎?美太空人現身說法
    文/行走天涯如果在太空中開一槍,子彈會飛到宇宙邊際嗎?美太空人現身說法自從蘇聯開啟了探索太空宇宙的旅程以來,我國和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開始大力的發展航空航天的科技技術。只是哪怕如此,其實人類的基礎科學也停止了100多年的時間了。就比如說人類原以為將腳部邁入到了外太空之後,人類可以用很短暫的時間離開太陽系,去往太陽系內的任何一顆星球上。然而實際上人類花了如此漫長的時間,也沒有離開太陽系,甚至也許再給人類更長的時間,人類也不一定能夠離開,人類就如同被控制在了地球上一樣。
  • 如何成為太空人?他們有什麼嚴格要求?太空最年輕的太空人是誰?
    在美國,以旅行高度超過海拔80公裡的人被稱為太空人。國際航空聯合會(FAI)定義的宇宙飛行則需超過100公裡。到2004年4月18日為止,按照美國的定義共計440人,在太空裡度過了一共27,082個全體乘員天(crew-day,美國的定義),在太空中散步共享了98個全體乘員天。
  • 在未知的宇宙裡,我們都是懂浪漫的太空人
    浩瀚無垠的宇宙,總是能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激發著我們的探索欲望它是是夢幻的、神秘的、震撼的心懷宇宙的人,天生就具有探險精神對未知世界充滿了嚮往同時,他們還很懂浪漫小禮醬探索到了一些有關宇宙的禮物今天,讓我們一起「變身太空人」在浪漫的宇宙裡,盡情地遨遊吧!
  • 在我們的宇宙中,有什麼可怕的事實?
    美國宇航局NASA在馬裡蘭州的研究科學家發現了一系列星系團以驚人的速度在天空中移動。專家推斷說,「除非它們正經歷著來自宇宙界限以外的東西給予的強烈拉力,否則星系團應該沒理由以如此驚人的速度移動。」希望美國宇航局在當我們時間窮盡時能夠給我們一個提示,因為我們中的一些人還有盒子沒完成...
  • 他既是一位太空人,也是聖經教師!今年,他前往了國際空間站!
    載人龍飛船也成為自太空梭退役以來,美國宇航局有能力再次將自己的太空人從美國本土發射到國際空間站。在這些太空人中,現年44歲的維克多·格洛弗,是歷史上首位執行長期太空任務的非裔太空人。格洛弗也是一位基督徒,每周會在教會為父母們教授一門聖經課程。
  • 星海浩瀚, 宇宙幽深.他是太空行走華裔第一人!
    漂浮太空  雖然焦立中被人無數次問過他在太空的經歷和感受,但他依然回味深長地對記者講了太空留給他的最深刻的印象:在太空裡,飛行器每90分鐘繞軌道一周,因此焦立中每45分鐘就會看到一次日出或日落,這是讓常人難以想像的經歷。當他漂浮在太空中看地球的時候,四周的一切如夢似幻,如同在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