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圓」,是咱中國人一點一點拼出來的

2020-11-26 網易新聞

2020-11-24 09:47:48 來源: 央視一套

舉報

  今天(23日)下午,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宣布紫雲縣、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沿河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望謨縣等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貴州全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這也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

  

  新聞多看點

  NEWS MORE

  從832個貧困縣到「清零」

  2014年,全國832個貧困縣名單公布,涉及22個省區市。其中,貧困縣覆蓋率最高的是西藏,全區74個縣都是貧困縣。當時,全國貧困縣的面積總和佔國土面積一半,全國大約每三個縣中就有一個是貧困縣,完全沒有貧困縣的省份只有9個。

  從2016年開始,我國貧困縣逐年脫貧,退出數量在2019年達到峰值。連續7年來,我國每年減貧人口都在1000萬人以上,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至2019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降至0.6%。

  今年初,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對2019年底未摘帽的52個貧困縣實施掛牌督戰。截至11月23日,這52個縣全部脫貧摘帽。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早安,地球村丨這個「圓」,是咱中國人一點一點拼出來的!
  • 拼多多告訴你:家鄉的月亮也很圓!
    這個留學生名叫趙閆,原本已從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碩士畢業,並且拿到綠卡、擁有一份高薪工作,卻毅然回到故鄉新疆的農村,甩了高跟鞋、扔了綠卡,脫下紅妝,換上農裝,當起了一名「新農人」——種棗、辦廠、辦合作社,帶領家鄉棗農共同致富。要為巾幗鼓掌!網友們紛紛為這個90後姑娘拍手點讚:太牛了,赤子之心令人欽佩!
  • 六年級數學:圓的面積,學生:一點也不難 教師:做對題才是真會
    六年級數學:圓的面積,學生:一點也不難 教師:做對題才是真會學過圓的周長之後,緊接著是圓的面積。對於六年級的學生而言,圓的面積要比圓的周長難一點,難就難在要求半徑的平方,這個算起來比較麻煩。先學習一下圓的面積公式:S=π×(r^2)。解讀:圓的面積等於圓周率π乘以半徑的平方。公式記住是第一步。先看一看基礎題的填空題,長方形的長是πr,寬是r,最後得出圓的面積公式S=π×(r^2)。一個圓的直徑(或半徑)擴大到原來的n倍,面積就擴大到原來的nxn(n的平方)倍,這個要記住。
  •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公式原來是這麼推導出來的
    面積S=πr.r一個圓的位置在哪裡?取決於圓心,但圓的大小取決於半徑。圓上任意一點與圓心的連線所形成的線段,就是圓的半徑。所以說圓會有無數條半徑,也有無數條直徑,直徑等於兩倍半徑。圓的直徑也是圓的對稱軸,因此圓的對稱軸也是無數條。所以如果知道一個圓增加多少周長,就可以知道它增加後的半徑或直徑。
  • 妹子知道你對前邊的人字拖感興趣,但是咱也得矜持一點呀!
    2、估計一輩子都是單身狗3、妹子,就這點小東西,還缺斤少兩的4、我等著你,等你開拖拉機從這裡路過的時候,我從下面蹦出來,嚇你一跳,哈哈哈5、哥們,開推土機玩漂移,你果然是一個老司機啊6、  你這是想省勁呢
  • 日本人:中國人最厲害的一點,就是他們從來不會在乎血統!
    時代在不斷的變遷著,這個世界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國家,在歷史長河不斷的變遷當中,各人種各民族融合交匯,形成了如今的中國,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形態,並且保持至今。
  • 科技日曆 | 地球是圓的?麥哲倫用生命證明了這一點
    當然,當時也有人從蛛絲馬跡中找到了「地球是圓的」的可能性。比如公元前6世紀的畢達哥拉斯、公元前2世紀的託勒密。不過,由於他們只能用一些觀察結果加上數學推論來論證這一說法,人們的直覺卻是走在平底上,「地圓說」並沒有市場。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重新發掘了古希臘的文學、科學學說,其中就包括了「地圓說」。
  • 鴿子養少一點,比賽成績好一點
    首先說明一下,這主要還是對於不是主要養鴿子賣錢的鴿友,有買賣肯定要把排面做起來的,但是對於多數的工薪鴿友或者時一些只是養鴿比賽玩的土豪鴿友來說,養鴿子少一點
  • 慢一點,沒關係
    人生就像馬拉松比賽,拼的就是耐力和心態。好的心態能讓你遇事寵辱不驚,不顏於色,好心態能讓走的更順利。為了這個冥冥中的召喚,它決定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財富,並且變賣了所有的家當,帶上了換來的七個金幣。但是它覺得自己遊得太慢,後來他看到了鰻魚背上的鰭,於是就用四個金幣買了下來。
  • 德國專家:中國人最聰明的一點,就是能用蟑螂和蚊子賺錢
    相信大家都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確實,地球上有200多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而我們生活在自己的家鄉,很多人甚至連自己的省份都沒有走出去過,自然沒有體驗過其他方面的特色,其實多出去走走看看能夠開拓自己的視野,增加自己的見識!中國就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我們有很多其他國家不能理解的技術,比如中醫,比如針灸,這些東西都是外國人很難理解的!
  • 小一點,全一點,快一點——360氮化鎵充電器總是多「一點」
    這樣一個在網上搜不到什麼資料的科學家,他也不曾想到這個偶然發現的元素,在一百多年後的充電領域發揮了這麼重要的作用。這裡體現出360的嚴謹工匠精神,不僅將三口承載參數一一闡述清晰,而且將各種負載搭配數據也呈現出來,便於用戶做最適合的搭配選擇。PS:然而以我對國人的了解,絕大多數人買到電子設備都不會去看說明書的……還好在GaN的技術加成下,充電效率足夠支持。
  • 印度人:肯定會搶光,中國人:清醒一點
    印度人:肯定會搶光,中國人:清醒一點。「幹了這碗恆河水,來生還做印度人」,這句網絡流傳已久的調侃一直是人們對印度水質的印象。為4億印度人和居住在印度居民提供幾乎一切水源的「母親河」卻是全世界汙染最嚴重的水域,以前,總聽說,恆河裡面摻雜著城市汙水,動物糞便,農藥化肥,工業廢水甚至屍體骨灰。但很快就有人出來解釋:恆河只是下遊髒,喜馬拉雅山脈中的上遊還是很清澈的。
  • 南極旅遊的一點信息
    沿途遇到一些去過南極的中國人,加之自己的經歷還有和船組聊天:現在幾乎南極每條船上都有會中國遊客。我們船上一共8個,含4個香港人(一共110人)。日韓之類其他亞洲國家人則相當少。烏斯懷亞主街上溜達1小時,100%遇到中國人。現在去南極跟去非洲一樣,是常規路線。 個人意見每個人一生都應該來一次,體驗實在太好了。
  • 《葉問4》無需盲目崇洋,其實外國的洋月亮並沒有那麼圓
    看完《葉問4》感觸頗深,葉問在唐人街對華人總會會長萬宗華說:外國的月亮不比國內圓。「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圍城》葉問4票房突破了10億大關,這部也是葉問系列電影的票房之最了,剛剛看完電影《葉問4》,感覺這部電影是很出色的,非常值得一看,一部電影是否好看,要看情節和故事,《葉問4》這邊電影情節雖然沒有很多曲折,但是也是很合理的,這部電影展示出來的愛國情懷、打鬥場面都非常燃,當然這部電影不是一部為了愛國而愛國的電影,而是武術裡面體現的高尚偉大的愛國、
  • 婚姻裡的深層次矛盾原來大都是這樣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的
    婚姻裡的深層次矛盾原來大都是這樣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的01婚姻是一個矛盾體,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慢慢積攢起來的那些深層次的矛盾,最後將婚姻變得面目全非,甚至分崩離析。女人總是那麼感性,很多時候,她不是直接要求男人怎麼樣,而是善用暗示的方法,她希望男人可以主動一些,不需要自己張口要求這個要求那個,男人就可以及時發現自己的需求並加以回饋。而男人則理性得多,他們秉承的理念是:你有什麼要求可以儘管提出來,可以明說,暗示我是看不懂的,我也沒有那麼多精力和時間去猜,生活很複雜,簡單一點不好嗎?為什麼每天要費勁兒的猜測一個女人的心思呢?
  • 小提琴家張樂:有一點苦,帶一點甜
    梅紐因還說了一句預言:三十年後,世界樂壇將充滿中國人,「那時候中國的古典音樂真的很落後,剛剛起步,他能說出這個話來,很大膽,但也挺準確的。」梅紐因的話點燃了張樂的夢想之火,他渴望音樂,渴望從中國走向世界。15歲,張樂遠渡重洋,去英國參加了梅紐因國際青少年小提琴比賽並獲獎。
  • 為了心靈的守望,慢一點再慢一點
    當我們在無窮無盡的打拼與磨鍊中逐漸堅強,我們的水性似乎已經早已融入了這個社會的海洋,於是我們便隨波逐流,搏擊波浪。而這個片刻的寧靜與安逸,一直以來是不是被你深藏於心靈?曾幾何時,我們可否將它遺忘?  在滾滾紅塵中,我們活的是那樣累,追名逐利。既有成功後得意的瘋狂,也有失敗後被冷落的沮喪。
  • 漢字故事:談「方」:為人就得「方」一點,不要太「圓」
    古人以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地方」一詞由此而來。但是「方圓」的「方」並非是方的本義。方的本意是兩船並列。後引申為竹木編成的筏。《莊子山木》:「方舟而濟於河。」《漢書酈良其傳》:「蜀漢之果,方船而下。」
  • 日本人:中國人最可怕的一點,就是連這種劇毒植物都能用來賺大錢
    在中國人的手下,很多無法食用,無法利用的東西,都變得有價值了起來,就算是物種入侵並且泛濫的生物,在中國人手裡,這都是一些不可多得的財富,就有日本人表示:中國人最可怕的一點,就是連這種劇毒植物都能用來賺大錢。
  • 三種觀點碰撞,第二種更靠譜一點
    哪怕到了現代,龍也被中國人看作是聖潔之物,不容蔑視。而我們中國人更是把自己稱作是龍的傳人。那麼問題就來了,龍真的存在嗎?被中國人信奉了那麼多年的龍,是不是確有其物?在分析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可能需要借鑑來自於民間的很多種不同的傳說。因為事實上到現在從來也沒有人見到過龍真正的樣子,大多數都只是道聽途說。有些甚至還只是從神話故事或者典籍中延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