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線-結構生物學的未來之光》講座邀請-上科大光子科學論壇系列講座

2021-03-01 APXPS

上海科技大學大科學平臺發展研究部搭建的光子科學論壇已經成功舉辦四期,參與人次共計近1700人次。第五期將於5月9日(周六)上午10:00舉行,我們邀請到了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執行所長劉志傑教授,開展題為 「X射線 - 結構生物學的未來之光」的在線講座。歡迎感興趣的老師和同學積極參加Zoom ID:92833497515。

 

在人類認識生命的漫長過程中,每次突破性進展幾乎都與物理學的進步密不可分。X-射線的應用導致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提出,同時開啟了現代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催生了一個輝煌的新學科– 結構生物學。獲得生命體中核酸分子、蛋白質分子及它們複合物分子的原子解析度三維結構是認識生命現象的重要途徑之一。隨著X射線光源技術的不斷突破,X-射線晶體學為人類破解了十幾萬個生物大分子的三維結構。相信最新的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一定會為生命科學開啟更加燦爛的新篇章。

 

劉志傑教授長期從事人體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研究,他於2013年調入上海科技大學並與Ray Stevens教授共同創建iHuman研究所,現任執行所長,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劉教授及團隊於2016年在Cell雜誌發表與肥胖、神經退行性疾病、成癮及肝纖維化相關大麻素受體CB1的研究成果併入選當年的Cell十佳論文。隨後在2017-2020年期間連續發表與GPCR相關的2篇Nature和3篇Cell研究論文。他現任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晶體學會理事,國際生物結晶組織(IOBCr)理事、亞洲晶體學會理事,國際學術期刊JMB及IUCr J 編委。

往期系列講座精彩內容回顧:

劉志,自由電子雷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神秘大咖,X射線吸收譜及前景:用於現代能量存儲的現代軟X射線光譜

陳宇林,Developing New Experimental Tools for  Visualizing and Controlling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Matter

江玉海,超快強場物理探測技術與科學問題

封面圖為大麻素受體CB2與G蛋白複合物浮於免疫細胞和神經細胞的藝術展示圖。該圖由Julie Liu設計繪製

相關焦點

  • 【科學講座】陸由俊:黑洞與引力波
    2019年4月18日晚7點,中國科學院大學科學前沿進展名家系列講座Ⅳ第200講在玉泉路校區階一4教室如期舉行。本次講座的主題是「黑洞與引力波」。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引力波天體物理」研究團組首席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陸由俊老師生動地向同學們介紹起黑洞與引力波。
  • MPlant在線講座—學科前沿系列(一)Soybean Genomics and Green Revolution
    為促進學術交流、分享植物科學最新進展,Molecular Plant 和 Plant Communications 編輯部聯合組織了「MPlant在線講座—前沿技術系列」,已邀請了10多位知名專家在線講解了最新技術進展、與年輕學者和研究生分享和交流了許多技術細節。
  • 【講座預告】納米超構表面光學透鏡:未來之眼——香港理工大學蔡...
    【講座預告】納米超構表面光學透鏡:未來之眼——香港理工大學蔡定平教授 2020-07-08 0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與進化系列講座 · 夏季學期總結
    )是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術交流講座,現由生態學系一批優秀青年教師牽頭籌辦,下設EES alpha和EES beta兩個系列講座。EES alpha系列,主要面向低年級研究生和本科生,邀請校內師生分享自己的科研經歷,由研究生舉辦;EES beta系列,邀請國內外優秀學者進行學術報告,於2018年由學院老師升級加設。
  • 長春應化所舉辦高分子科學系列講座講
    應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邀請,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工程重點實驗室汪勇教授、丹麥科技大學Jens Wenzel Andreasen博士和東京都立大學的Kotohiro Nomura教授於9月13日到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進行學術訪問,並做客「高分子科學系列講座第147講、148講、149講」,分別為應化所的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們做了題為「兩親嵌段共聚物的選擇性溶脹介孔化」、
  • 第三屆中國科大「墨子論壇」生命科學與醫學分論壇舉辦
    分論壇設立了4個分會場,涵蓋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生物學、植物與生態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方向。分論壇期間,與會者還實地考察了生命科學學院公共實驗平臺、實驗動物中心、臨床醫學院和附屬第一醫院,親身感受生命科學與醫學部事業蓬勃發展的良好氛圍。
  • 天文館2020年公眾科學講座系列之七
    北京天文館2020年公眾科學講座系列之七一帶一路北科大講堂科普講座Public Outreach Science Seminar 2020Beijing Planetarium談天說地Speaking of Space講座題目:HELLO!
  • Nano Letters | Global Science Lecture在線系列講座
    )"系列活動。這一系列講座每月舉辦一次,屆時將由納米科學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為我們講述納米科學激動人心的進展。每次活動將包含兩場主題報告以及一場職業初期研究人員的報告。我們期望能夠在納米技術領域開展一場關於應對全球挑戰的深刻討論,期待您的加入。
  • 【講座預告】微納結構熱輻射調控及應用--西湖大學仇旻教授
    【講座預告】微納結構熱輻射調控及應用--西湖大學仇旻教授 2020-06-24 14: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鄧子新院士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
    鄧子新院士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講述「合成生物學驅動天然產物藥物創新的發展方向」清華新聞網4月14日電 4月7日,生命科學聯合中心承辦的第40期「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在清華大學醫學科學樓B323舉行。
  • 學而不已 | 一周講座概覽[1109-1115]
    >主講人:Bruno Schapira(艾克斯-馬賽大學)時間:11月9日 14:00地點:理科一號樓1114【北京大學圖書館「一小時講座」數據素養系列】數據獲取與合理利用主講人:唐勇時間:11月9日 19:00(含半小時答疑及上機實習)地點:用戶培訓中心304
  • 【科學講座】傅伯傑:地理學:從知識、科學到決策
    2018年5月15日晚7點,科學前沿進展名家系列講座Ⅱ第71講在玉泉路校區禮堂舉行。本次講座的主題是「地理學:從知識、科學到決策」,主講人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傅伯傑。傅院士在這次講座中,概述了地理學的基本知識,詳細介紹了地理科學的發展,並闡述了地理學與決策的關係。
  • 今日份 | 線上講座「分時·播單」
    13:30 || 11月3日 | 學術講座:東亞共同體的緣起與現狀 || 常州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 http://wyxy.czu.cn/2020/1030/c6307a89195/page.htm15:00 ||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百川交匯」主題學術論壇第九期之二十六 印度離散族群的超國家主義(韓國全南... || 廣西民族大學 || http://www.gxun.edu.cn
  • 科學前沿講座——蒲慕明院士講述大腦的可塑性
    2019年4月25日下午4點20分,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教二106教室,國際著名神經生物學家,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中心主任蒲慕明院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講座。此次講座主題是《大腦的可塑性》,由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郎明林教授主持,生物物理研究所孫堅原研究員對蒲院士進行了介紹。
  • 曹曉風教授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
    曹曉風教授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講述高等植物的表觀遺傳調控清華新聞網5月28日電 5月14日,生命科學聯合中心承辦的第28期「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在清華大學醫學科學樓舉行。研究發現轉座子中DNA甲基化和組蛋白H3K9的甲基化存在自身增強的正反饋調節,DNA甲基化酶CMT3可通過識別並結合H3K9上的甲基進而給DNA加上甲基化,增強轉座子沉默效應。有趣的是在基因區域同樣存在組蛋白甲基化酶KYP介導的H3K9甲基化,但去甲基化酶IBM1/JMJ25可及時去除基因上的H3K9甲基化修飾從而維持基因的正常表達。
  • 生命科學學院開展「連線自然科學 感悟學術人生」系列講座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鵬琳 徐平宜 周瑋婷 鍾賽越)近期,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第三十三期團校開展了「連線自然科學 感悟學術人生」系列講座,邀請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陳凌懿教授、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系系主任丁丹教授立足生命科學專業,線上線下相結合,面向全校「物質科學與可持續發展」大類學生分享科研經歷。
  • 【精彩回放】【11月16日】SmartMat系列講座(三十四)暨TJMOS分子光電科學系列論壇(五十三)
    11月16日,受 SmartMat編委會、TJMOS分子光電科學實驗室、科研雲、能源學人邀請,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Paolo Samorì教授通過bilibili(嗶哩嗶哩Samorì教授在本次講座中回顧了其在2D材料的功能化方面的發現,描述用於健康監測的高靈敏度壓力和應變傳感器的製作,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法來生成基於2D材料的多功能塗層、泡沫和具有預先編程性能的納米複合材料,以應對電子、傳感和能源應用領域的關鍵全球挑戰。
  • GSAA「研究生是怎樣煉成的」系列講座-工學院專場
    上一期的理學院專場講座中,院長、教授們和在讀研究生們風趣幽默地向大家介紹經驗,與同學們熱情互動答疑,同學們收穫頗豐,講座圓滿落幕。GSAA「研究生是怎樣煉成的」系列講座第二場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專場來啦!!!
  • 【科學講座】莊國強:微生物相互作用及氮循環調控
    2018年11月8日晚7點,中國科學院大學科學前沿進展名家系列講座Ⅲ第170講在玉泉路校區階一4教室如期舉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莊國強研究員深入淺出地為同學們介紹了環境生物技術以及氮循環功能微生物的調控。
  • 2020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舉行 科學家...
    央廣網上海11月28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江倩倩)科學與藝術是人類文明的奇蹟,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雙翼。上海交通大學第七屆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簡稱科藝活動)如期開幕,這是科學界與藝術界一年一度的盛會,國內外知名科學家、藝術家代表和科藝愛好者們齊聚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共研科學藝術融合與創新這一深刻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