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漫遊者已經完成了他們在月球第20天的科學任務。任務的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漫遊車在月球另一端位於馮·卡曼火山口的日出後,於7月14日恢復活動。著陸器在7月26日晚上10:20斷電,而玉兔二號已在下午12:34大約提前10個小時前進入休眠狀態。
完成20個月球日!玉兔二號儀器在火山口重要發現 專家:直接證據
根據中國月球探索計劃的說法,玉兔二號繼續其計劃的著陸器著陸西北方向的旅程。自2019年1月降落在月球的遠端以來,月球車在農曆月期間覆蓋了27.64米,總計490.9米的路程。
中國月球探索計劃稱,嫦娥四號的所有科學儀器(包括著陸器上的低頻天文學有效載荷和用於分析月球表面成分的光譜儀)均運行良好。
完成20個月球日!玉兔二號儀器在火山口重要發現 專家:直接證據
在6月14日至6月27日,玉兔二號在它的中心含有相對反射材料的小火山口打卡,根據科學宣傳刊物刊登消息,這很可能與去年引起廣泛關注的發現類似,但最近被科學家證實最有可能是衝擊熔融玻璃。
7月9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還使用了另一臺玉兔二號儀器(探地雷達)的數據對馮·卡爾曼火山口進行了首次深度觀測。
完成20個月球日!玉兔二號儀器在火山口重要發現 專家:直接證據
雷達以60 MHz和500 MHz兩個頻率工作。二月份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另一篇論文使用高頻數據揭示了玉兔二號下面低至40 m的三個不同層。新論文使用的低頻數據可提供更深的外觀,介於52至328 m之間。
探測結果表明,來自主要撞擊的掩埋噴出物至少被四層不同的熔巖流覆蓋。數據提供了大約3850到32億年前的多個巖漿充填事件的直接證據,這些事件可能發生在混沌時代。
「玉兔2號」月球車首次觀察到月球深處的深層地下結構。
圖片詮釋:
左側(a)是嫦娥四號著陸點的雷達圖。
圖(b)顯示了使用圖像增強技術重新解釋的同一雷達圖。
遍歷路徑的累計長度為933.7英尺(284.6米)。
黃線代表增強的地下回波;
淡藍色的線是微妙的邊界,表示「條紋」方向和清晰度方面的差異;
虛線表示位置的較高不確定性。
研究人員利用這些讀數和較早的論文來建立馮·卡曼火山口的可能歷史,並指出哪些撞擊事件可能造成了特定的地下地層。
完成20個月球日!玉兔二號儀器在火山口重要發現 專家:直接證據
太陽能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將於8月11日當地日出後24到48小時之間醒來,開始月球日第21天。由於缺乏陽光,為了保護地球,太空飛行器在大約每14.5天的農曆夜間之前斷電。抵禦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