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德國U型潛艇老照片,內部結構複雜令人瞠目結舌

2020-12-06 歷史百家爭鳴

德國U型潛艇一直是德國的秘密武器,在一戰和二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1906年,德國第一艘U型潛艇建造成功,是以柴油發動機為動力的,圖中的潛艇為UB-100型潛艇,是1917年在德國漢堡製造的

該圖為UB-100型潛艇的電控制室,以現在的技術來看,這艘潛艇的控制室操作太麻煩了,但是在百年前的一戰時期,卻是非常先進的,畢竟當時還沒有晶片這些技術,全部靠手動操作

該圖片是控制室從前往後拍的照片,如果沒有說明書,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開關按鈕是用來做什麼的。

1918年7月,UB-110潛艇在哈特萊普爾附近附近襲擊了一隊商船,由於商船較多而撞上了其中的商船沉沒

1918年9月,這艘德國潛艇被打撈上來,安置在英國海軍的船塢,由於其在一戰中給協約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因此這艘潛艇被英國拆解,以研究其內部構造

此圖為第三艙船員的儲物櫃,邊上還有很多閥門,德國其實考慮的還是非常周全的

前魚雷艙的正面照片,帶有編號的4個武器艙應該就是填裝魚雷的,雖然看起來非常的雜亂,但卻能比較清楚的找到相應的位置

這張是安放魚雷的近景,四個魚雷管上都有編號,壓力表、潛望鏡、控制壓力的手輪一應俱全,可以說這裡作戰的核心區域

魚雷艙向後看的照片,將魚雷吊裝到位的裝置就在艙頂上,看到這麼複雜的潛艇,再想想當時的中國,還處在軍閥混戰時期,差距真是巨大啊。

這艘德國UB-110潛艇並沒有受到嚴重的損傷,只要進行簡單的維修就可以重新投入戰爭中去,不過它現在在英國人手裡,據資料記載,英國曾經想通過拆解和研究對該潛艇進行仿製,但終究由於太過複雜而沒有成功,而德國U型潛艇經過改進,在二戰中給盟軍造成了難以承受的巨大損失

相關焦點

  • 百年前德國U型號潛艇:內部構造複雜令人嘆服,英國拆解仿造失敗
    【正在被拆解的U型潛艇】這組照片原版收藏於英國的泰恩威爾檔案博物館,反映的是1918年一艘德國SM UB-110潛艇(下稱U型潛艇)停靠在英國沃爾森德碼頭,當時英國正在拆解德國潛艇,企圖以此來仿造,但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因為這艘潛艇實在太複雜了,以當時英國擁有的技術根本無法仿造。
  • 德國U型潛艇,是如何在大西洋上叱吒風雲的?
    1939年9月德國依靠強大的裝甲戰車,還有大量坦克對波蘭發起了蓄謀已久的突襲,波蘭在德軍的強大攻勢下兵敗如山倒,潰不成軍!同年,因為德國攻擊波蘭,英法兩國也被捲入了這場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德軍依靠強大的陸軍,以及強悍的裝甲部隊,把周邊的對手輪流揍了個遍,幾乎每戰必勝。英國和法國在戰場上節節敗退,最後被趕到了敦刻爾克,上場了一場史詩級的大撤退。
  • 二戰風雲:德國U型潛艇,大西洋上的惡狼!
    1939年9月德國依靠強大的裝甲戰車,還有大量坦克對波蘭發起了蓄謀已久的突襲,波蘭在德軍的強大攻勢下兵敗如山倒,潰不成軍!同年,因為德國攻擊波蘭,英法兩國也被捲入了這場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德軍依靠強大的陸軍,以及強悍的裝甲部隊,把周邊的對手輪流揍了個遍,幾乎每戰必勝。英國和法國在戰場上節節敗退,最後被趕到了敦刻爾克,上場了一場史詩級的大撤退。
  • 鄧尼茨的狼群,德國U型潛艇一覽
    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潛艇戰,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德國海軍的狼群。德國人依靠極高的工業效率在短短幾年內建造了超過1100艘正規潛艇,且不說其成效如何,僅這個數字就是前無古人的。那麼鄧尼茨手中到底有多少種潛艇可玩呢?恐怕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
  • 納粹德國潛伏於大洋之下的狼群,U型潛艇部隊是如何建立的?
    而另一方面他們也秘密的同民間公司合作,研發魚雷使用的磁觸發引信,甚至於在1933年設立了「反潛防禦學校」。 乍一看你覺得這是進行反潛訓練的地方,實際上是訓練新的潛艇艇員,為日後重建的德國潛艇部隊儲備足夠的水兵。
  • 一部經典的歷史戰爭電影,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潛艇作品,值得一看
    是德國導演彼德森揚威國際影壇的作品。尤爾根普洛斯咯,克勞斯溫奈曼領銜主演,本片有三個版本分別為劇場版149分鐘導演,導演剪輯版209分鐘,藍光終極版293分鐘將近五個小時的電影,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潛艇作品。2010年《帝國》雜誌將該片評為史上最偉大的一百部電影的第二十五名。可謂是一部公認的經典。
  • 央視曝光中國AIP潛艇內部畫面,十年前就已經媲美德國212潛艇
    央視曝光中國潛艇AIP艙室內況,乾淨整潔媲美德國212潛艇世界最強常規潛艇當然屬德國。早在今年泰國海軍的招標說明大會上,就有一張世界主要常規潛艇性能排名表,德國潛艇高居第一名,元級潛艇外貿版排第二名,這也說明中國近年在潛艇技術上發展不錯,進步巨大。
  • 《從海底出擊》:二戰時期,德國潛艇部隊戰鬥力到底如何?
    在這個背景下,德國海軍精英鄧尼茨提出了發展潛艇部隊的思路(他本人在一戰時是德國潛艇艇長指揮官,曾被俘,是一個傳奇人物),採用「狼群戰術」攻擊敵人——組建潛艇小分隊,集中多個潛艇輪番攻擊目標艦船。這種戰術在大西洋海戰初期,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一時間,德國潛艇部隊和鄧尼茨成為了「英雄」,受到希特勒和德國納粹的大力吹捧。
  • 一戰時這艘德國潛艇上鬧鬼:揭秘流傳了100年的幽靈潛艇傳說
    圖片:這就是西方傳說中鬧鬼的那艘UB-65號潛艇。根據傳說,鬧鬼的這艘潛艇是德國在一戰中研製生產的一艘叫UB-65號的潛艇,這是一艘UBIII型潛艇。還有一次內部施工,3名工人被無故鎖在一個艙室中,恰巧又遇上有毒煤氣洩漏,3名工人中毒身亡。從此,厄運就伴隨著這艘潛艇。圖片:建造時鋼軌從鎖鏈上掉下。當潛艇建成後,第一次出海試航過程中,一名潛艇艇員被巨浪卷下海,再也找不到了。
  • 二戰德國的U型潛艇,究竟有多麼恐怖?
    1935年,希特勒宣布恢復徵兵制,並大力擴充德國軍隊,德國開始擁有《凡爾賽和約》禁止擁有的海軍潛艇、裝甲部隊和空軍,所以至此《凡爾賽和約》名存實亡,等於已經被德國撕毀。當年6月,德國的第一艘戰後潛艇——U-1艇下水,僅僅花費三個月時間,德國就成立了「韋迪根」潛艇部隊,由大名鼎鼎的海軍指揮官:鄧尼茨領導。截止到年底,德國就已經擁有24艘U型潛艇。
  • 希特勒的「狼群」,二戰德國潛艇艦隊的重建之路
    同年德國與英國籤署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該條約允許德國擁有約為英國皇家海軍45%的規模,潛艇數量則完全相當。考慮到英國人在1914至1918年期間痛苦不堪的戰爭回憶,這一條約的達成顯然令人大跌眼鏡。1936 年,德國又秘密籤署了《倫敦潛艇條約》,條約聲明德國潛艇戰時將尊重國際法,營救沉沒船隻的船員。
  • 1918年的魯登道夫攻勢,德國在發動進攻前都有哪些優勢和準備?
    在1918年初,德國人就已經醞釀起了新的一場攻勢,這場攻勢由德國陸軍副總參謀長,埃裡希·馮·魯登道夫上將策劃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一口氣把協約國打敗,至少也要把英國人趕出戰場。為此,德軍在1917年儲備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資,為的就是1918年這一仗。和俄國的停戰讓他們在東線的部隊可以回調至西線,在實際兵力上已經佔據了優勢地位。
  • 二戰多國都有潛艇,為何德軍的U型潛艇讓人生畏?
    U型潛艇是德國在兩次大戰裡的海上作戰利器,一戰期間雖然潛艇性能還不太滿意,仍然取得了優秀的戰果,到了二戰時,德軍發起的潛艇戰甚至一度讓英國物資供給維持在危險水平上。當時歐洲幾個大國都有各自的潛艇部隊,為什麼德軍的U艇能取得如此成績,讓盟軍感到害怕呢?
  • 性能雞肋的二戰後德國袖珍潛艇 性能甚至不如前輩U艇
    德國雖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非正義的失敗方,但是德國在二戰中軍工產業卻不乏亮眼表現。比如令人印象深刻的投入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Me-262、地面戰場上所向披靡的「虎」式、「黑豹」坦克以及大洋裡神出鬼沒的U艇「狼群」。德國海軍的水面艦隊在二戰中被英國皇家海軍所壓制,但是其龐大的潛艇部隊卻險些扼斷英國海上生命線,讓盟軍損失慘重頗為頭疼。
  • 全新技術,德國潛艇遠洋戰略思想集中體現,二戰德國「IX級」潛艇
    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戰前開發的「II級」和「VII級」潛艇都是小型近岸潛艇,鄧尼茨認為這種小型潛艇組成的艦隊對海戰不會有重大影響,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志在大洋,因此著手開發用於遠洋作戰的新一代大型遠洋潛艇,這就是「IX」級(9級)潛艇。
  • 二戰德國潛艇技術有多牛?直接影響戰後美國潛艇發展
    海軍通過測試和逆向工程對兩艘德國的XXI型潛艇U-2513和U-3008進行了研究。對項目提出了四個目標——增加潛艇的電池容量,簡化潛艇結構,增加通氣管,改進火控系統。▲德國XXI型潛艇U-2513號最早的GUPPY I改裝了2艘潛艇"鸚鵡魚"號和"甲魚"號,都由樸次茅斯海軍造船廠建造。從外部看,改進了指揮塔、潛望鏡和雷達桅杆支架的外形,為了減少水動力阻力,取消了其中一個潛望鏡。沒有安裝通氣管,甲板炮及其相關容器被移除。在指揮塔的頂部安裝了一部SV雷達。
  • 15張令人不安的詭異老照片
    不知為何,老照片就像神奇魔法一樣富有吸引力,因為有許多的老照片,不管我們怎麼看,似乎總能看出許多故事或者是詭異的位置謎團。1、一名男孩和玩偶的老照片2、生命之吻1967年,一名電工試圖挽救他觸電的同事。
  • 潛伏在大西洋底的幽靈,二戰德國潛艇部署
    到1939年夏,德國海軍共擁有57艘潛艇,其中46艘具備出海作戰能力,主要是隸屬於7個潛艇分艦隊的II型近岸潛艇。德國海軍制訂了龐大的潛艇建造計劃,試圖短時間內迅速提高潛艇服役數量。但直到1942年8月至1943年8月期間,也僅有100艘潛艇同時在海上作戰。
  • 解析潛艇單雙殼體結構優劣 為何美蘇出現不同發展模式?
    潛艇結構圖  現代的潛艇結構的發展大致分為兩個類型,分別為單殼體結構與雙殼體結構。單殼體結構就是以一層殼體承受艇外壓力,維持艇內氣壓。雙殼體結構則是在一層殼體外面再加裝一層殼體,這層殼體被稱為外殼體,輕殼體通常也被稱為非耐壓艇體。
  • ...首次製造出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時期流感病毒的3D結構模型...
    2018年7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病毒樣顆粒(VLPs)是一種基於蛋白質的結構,其能模擬病毒並與抗體進行結合,由於VLPs並不具有感染性,因此其或許就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疫苗應應對多種感染性疾病,包括流感等;目前關於流感VLPs的細節研究人員認識非常少,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