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MOOC學院網友watterfall的「日常思考的科學」課程筆記。
這是我最喜歡的心理學實驗,第一次看到它是在《讓創意更有粘性》的書上,而在《日常思考的科學》這門課程上,再次重溫。實驗來自於伊莉莎白·牛頓(Elizabeth Newton),她通過這個實驗獲得了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的博士學位,課程中採訪的是她的導師Lee Ross。
這個實驗很簡單,敲擊音樂的節奏來猜歌曲的名字。歌曲單上有25首眾人皆知的歌曲,敲擊者選擇一首歌曲敲出它的節奏來,聽者去猜歌曲的名字。實驗的結果是120首歌曲的敲擊中,只有3首被猜中,命中率只有2.5%,或者說每40首歌曲中只有一首被猜中。可是如果讓敲擊者預測聽者猜中的概率,他們預測聽者會有50%的概率猜中。而這個實驗也被重複了多次。
這就是就是著名的」知識的詛咒「實驗。敲擊者在敲擊的同時,在自己的腦中同步演奏著音樂,所以他們誤認為聽者會很容易猜到,可是聽者卻聽不到敲擊者腦中的音樂,他們聽到的只是一些雜亂的敲擊聲。
當我們獲得知識,就難以想像自己無知時的場景。最後引用《讓創意更有粘性》書中的原文:「敲擊者/聽眾試驗每天都在世界各地重演。CEO和一線員工、老師和學生、政客和投票者、商人和消費者、作家和讀者都可以看成敲擊者和聽眾。所有這些群體之間都需要持續不斷的溝通,但是如同敲擊者和聽眾一樣,他們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信息不對稱。當一個CEO討論開放股東價值時,他的腦中有一首職員聽不到的曲子。」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右上角分享↗
點擊「閱讀原文」到達「日常思考的科學」課程頁面,了解更多關於思考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