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和光不是從太陽到達地球的唯一東西

2020-12-03 科技與我們同在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科技與我們同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熱和光不是從太陽到達地球的唯一東西。

太陽風

熱和光不是從太陽到達地球的唯一東西,還有太陽風——一個亞原子粒子波動的暴風。這些帶電的物質碎片經由太陽的磁場以極快的速度拋入太空。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靠地球自身的磁場屏蔽了這些風和由它們帶來的影響。但太陽風仍然有破壞通信衛星的能量,並在極地創造出閃耀奪目而色彩斑斕的極光。

向外颳大風的恆星

與陽光一樣,太陽風來自太陽,能刮到太陽系的所有行星。但是,與陽光不同的是,太陽風是無形的,由帶電粒子組成,並隨太陽11年的活動周而變化。太陽風是日冕——圍繞太陽的熱的電離氣體區域—的延伸。在超過100萬攝氏度的高溫下, 日冕物質移動的速度足夠快,可以逃脫太陽的引力,逃離的速度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約100萬噸/秒。只是為何日冕這麼熱仍是個謎—要知道太陽表面的溫度只有大約6000氏度。不過太陽觀測衛星已經確定了其中一些磁場路徑,太陽風的一部分通過這些路徑逃逸到行星際空間。

在太陽外層大氣中有兩種類型的磁場,它們都隨著一般的太陽活動而波動。第一種類型是一個「閉」場。磁力線從太陽表面冒出來,形成環形延伸進日冕,然後返回到表面。就像籠子裡的門閂,閉場約東著日冕氣體。第二種磁場中的磁力線是開放的。它們穿過日冕延伸進太空中。太陽風能夠穿過這些磁場的門。太陽風在某個方面類似於地球上的風:兩者都是由大氣變化產生的狂風。日冕氣體拋射通常與太陽耀斑爆發、太陽黑子和太陽暗條相一致。

吹向太空

太陽風的熱氣體持續向太空中擴展。因為太陽引力向後的拉拽效應隨距離而減小,太陽風實際上在越遠的地方跑得越快。當太陽風到達地球時,速度為800000千米/小時。在這個階段,日冕氣體非常稀薄—每164立方釐米只有幾百個質子和電子。然而,它仍然足夠強大,可產生一些戲劇性效果。從大多數角度看,地球的磁場保護著我們免受太陽風帶電粒子的轟擊。但在南北兩極,磁力線向下延伸到地球表面。太陽風通過開放磁場離開太陽,現在又進入了地球的上層大氣。由於太陽風的離子在遠高於地面的地方撞擊空氣中的分子,它們釋放的能量產生出壯觀的光線秀—極光太陽風以將近1600000/小時的速度掠過外圍的行星,並會隨著擴散的越來越薄而持續加速,最後會跑到遠遠超出冥王星軌道的地方。在100倍於地球到太陽距離的地方(冥王星到太陽距離的2倍多),太陽風最後終於與星際介質中幾乎感覺不到的稀薄氣體融合在了一起。這個點(日球層頂)標誌著太陽系的最後邊界。

日球層

太陽把自己緊緊包在一個自己造成的磁性等離子泡中心,這個泡叫做日球層。日球層由太陽風和太陽的磁場組成,其延伸遠遠超出了行星的範圍。它令太陽系中充滿了細碎的塵埃物質,這些物質會接觸所有的行星和衛星。只有當飛船到達日球層頂時(日球層的邊界以及太陽系與星際空間的分界線),我們才知道日球層究竟有多麼巨大。

時間之風

在探測器冒險進入星際空間之前,我們沒有證據證明日球層的存在。一些科學家認為太陽不僅僅是發出光和熱,還發出粒子,而多數粒子因為太陽引力太大而無法擺脫。因此,當水手2號檢測到一個在所有方向上充滿了太陽系空間的粒子毯(太陽風)從太陽流出來時,人們對太陽系的認識加深了。太陽風是等離子體,是一種超熱的帶電粒子流,它通過太陽的高速狂風爆發出來,依賴於太陽表面的活動。沒有人確切知道太陽風究竟能吹多遠,據估計會超過100個天文單位(AU),換句話說就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00倍。這意味著日球層距太陽的距離遠遠超出了最遙遠的行星冥王星——它離太陽只有40AU。

日球層也標示出太陽磁場的變化巨大程度。在接近太陽表面的地方,磁場是如此之強,以至於從沸騰的太陽表面爆發而出的等離子體只會被拖回去。但磁場間有縫,太陽風可以通過縫逃逸。當太陽風逃逸出去時,等離子體粒子的電荷攜帶著太陽的磁場一起遠去。所以,磁場可以延長到太陽風本身那麼長。當然,太陽風跑得越遠,磁場就越弱,但在60AU處的日球層電流片(分隔太陽南北磁場的邊界),仍然能被太空飛行器探測到。

越來越稀薄

來自旅行者號和先驅者號探測器的數據表明,在日球層最遙遠的地方還發生著其他變化。從巨大的太陽引力束縛中解脫出來後,太陽風跑得越來越快,並且粒子流之間的速度差異越來越小,因為氣體會與跑得快或慢的粒子相結合。太陽風也會變稀薄,稀薄得如同真空狀態。兩個旅行者號探測器可能會告訴我們太陽風將變得如星際物質般稀薄的地方,那裡標誌著日球層的終點。

相關焦點

  • 不管太陽熱不熱,地球的熱,不來自於太陽的熱
    我們對太陽的普遍認識就是認為太陽是一個在核聚變的東西就是如果太陽是一個非常熱的&34;,那麼按理來說你離太陽越近應該越熱。我們這個地球上離太陽更近的是山頂,按理來說山頂應該更熱,就是說&34;是最熱的地方,但事實上並不是。
  •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冷到不行,為何太陽光照到地球卻能變熱呢?
    這涉及到了一個熱傳遞的概念,熱傳遞包括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主要是溫差所引起的熱能傳遞的現象。 在太空中,主要涉及到的熱傳遞是熱輻射。一般來說,熱輻射是通過可見光和紅外線來傳播的。此外,熱輻射在傳播的時候是不需要依靠任何介質的,所以熱輻射是太空中唯一一種熱傳遞方式。
  • 同在太陽下,為什麼太空寒冷而地球卻很熱?
    以上就是溫度和熱量之間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知道熱量是會從一個高溫系統到低溫系統發生轉移,這其實就是熱傳遞的過程,一般我們會認為傳遞熱量必須要存在介質碰撞以交換粒子動能或者存在能量載體的交換,但往往我們會忽視掉交換能量載體這一項,因此就產生了如題所說的疑問,太空是真空的太陽熱量如何傳遞給地球?就像暖水瓶瓶膽中是真空的,可以保溫一樣。
  • 為什麼陽光會到達地球,能夠感受到光和熱,但在太空中它是黑暗和...
    為什麼太陽到達地球,能感受到光和熱,但在太空中它是黑暗和寒冷的?   光通過熱核作用反應,是一種輻射能。越接近光源的輻射,它感覺越熱,它離開光源的輻射越多,它感覺越暗和越冷。這與離開近日點的光源的距離有關。
  • 太陽讓地球熱了起來,為什麼日地之間卻還是冰冷的呢?
    為什麼太陽讓我們的地球溫暖了起來,但是太空卻仍然是一片冰涼呢?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地球熱起來了 ,為什麼太空卻一點都不熱呢?那這些溫度是如何到達地球的呢?為什麼沒有在太空中就消失了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的一個概念就是熱的傳遞。
  • 太陽有多熱?活了多久?光多久到達地球?這10個答案告訴您
    太陽也許是我們太陽系中最重要的部分。畢竟,它是恆星的中心。除了為我們提供光能來種植食物和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提供營養外,太陽還為我們標誌著時間的流逝。這個近乎完美的球體由超熱氣體組成,其重力將太陽系保持在一起。
  • 夏至過後,地球將於7月4日到達遠日點,為什麼卻越來越熱?
    夏至過後,地球繼續遠離太陽,大約在7月4日達到遠日點。那為什麼天氣反而越來越熱?一、地球繞日公轉軌道和近日點、遠日點。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每年完成一圈。但其公轉的軌道並不是標準的圓形,而是略微橢圓。每年的1月初,地球離太陽最近,也就是在近日點,距離太陽大約1.471億公裡;每年的7月初,地球離太陽最遠近,也就是在遠日點,距離太陽大約1.521億公裡。兩者相差約500萬公裡。二、地球自轉軸和夏至、冬至。
  • 太陽哪個地方最熱?到底熱到什麼程度?
    給我們的地球帶來熱量與生命的太陽是一個巨大的氣球。這些氣體主要是氫氣和氦氣,但太陽還含有少量其他元素,比如氧、碳、氮、鎂和鐵。太陽的中心每秒鐘會發生數百萬噸氫氣的爆炸,這稱為「核聚變」。 核聚變將氫轉化為氦,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種聚變使產生的熱量和光線最終到達地球。你那邊夏天有多熱?美國的夏天,很多地方的溫度都超過了 37.7℃。
  •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很冷,可為何太陽光照到了地球卻能變熱?
    你拿東西到太陽近距離處,接受的太陽輻射太強,溫度會很高,多數物體都會氣化。很矛盾,太陽一米處溫度低,但是卻不能測量,因為測量工具都燒壞了。腦子裡還有點印象,太陽,就像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氣(好像是小學課本)。地球的質量大小所產生的引力正好合適,既能吸住氣體不許它們向外逃逸到太空,又不過度吸引使它們形成不了氣態而凝聚成固態。
  • 太陽那麼熱,什麼東西能靠近它而不融化?
    太陽那麼熱,什麼東西能靠近它而不融化?這個季節只能靠空調「續命」,如果走在外面感覺要被太陽「曬死」,我們都知道太陽的威力,離太陽越近溫度越高,那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物質能夠跟太陽對抗,能接近太陽不融化,甚至能隔絕太陽的熱度。
  • 宇宙溫度低到零下270度,為什麼到達地球的太陽光反而變熱了?
    太陽系之所次平凡,那是因為它誕生了生命星球地球,而地球又後來又隨著人類的誕生升級為文明星球。那麼地球為什麼能夠誕生生命?能夠誕生智慧生命人類,這裡我們不得不提一個重大功臣,它就是我們白天可見的太陽。雖然我們經常說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不會有生命的誕生,但是往更深層來看,沒有太陽提供的光和熱,液態水不會形成,各種生命所需要的物質不會形成,自然也不會有人類的誕生。
  • 太陽是地球能量的來源,為何太陽能夠散發光和熱?
    ,而地球上的一切,幾乎都來源於太陽。  植物通過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生產出獨特的食物,動物通過植物間接攝取到太陽的能量,而肉食動物則通過其他動物,更加間接地攝取太陽的能量。  雖然太陽的能量會在這個過程中流失很大一部分,但是追根溯源,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幾乎都依靠太陽的能量在地球上生活!
  • 為什麼太陽光在太空中那麼冷,到達地球後反而變熱了?科學家解答
    尤其是在冬天,太陽光照到的地方總是給人以暖洋洋的感覺,而太陽光沒有照射的地方總是有一種冰冷的感覺。太陽光由太陽發出,太陽在大多數人眼中是一個蘊含大量光和熱的火球,那麼你是否知道,太陽光其實在經過太空的時候並沒有給太空帶來太多的熱量,但太陽光到達地球之後,卻會讓地球上的生物感到十分溫暖。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太陽發出強烈閃光 等離子云已經到達並覆蓋地球
    太陽發出強烈閃光 等離子云已經到達並覆蓋地球(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本周初,太陽發出了強烈的閃光,導致離子云被噴入太空。到12月10日,等離子云已經到達並覆蓋地球。俄羅斯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太陽x射線天文學實驗室解釋說,大約在莫斯科時間凌晨四點,地球與密集的太陽氣體接觸。等離子云的速度約為每秒600公裡。 從太陽到地球(1.5億公裡)途中,噴出的氣體從初始溫度100萬度冷卻到僅30萬度。據悉,太陽能物質將包圍地球大約一天。
  • 假如太陽不再為地球提供光與熱,地球的溫度會低到什麼程度?
    地球上大部分的熱量,都是來自太陽的輻射,帶來光與熱!無時不刻都在發生著太陽向外輸送能量,據不完全的數據統計,大概有22億分之一可以到達地球。正是因為太陽的這些恩賜,才讓地球有這麼好的適宜人類居住的環境。毫不誇張的說,地球獲得的這一切,幾乎走絕大半是太陽的功勞,當之無愧。
  • 人類可以到達離太陽多近的地方?NASA:大氣層
    太陽是我們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它在長達46億年時間裡,為我們地球提供源源不斷的光和熱,孕育著萬物生靈。然而,太陽中心的溫度卻高達1500萬攝氏度,就連表面也有著接近6000攝氏度的高溫,是名副其實的死亡地帶。
  • 太陽有多熱?它是由什麼組成的?
    給我們的地球帶來熱量與生命的太陽是一個巨大的氣球。這些氣體主要是氫氣和氦氣,但太陽還含有少量其他元素,比如氧、碳、氮、鎂和鐵。 太陽的中心每秒鐘會發生數百萬噸氫氣的爆炸,這稱為「核聚變」。 核聚變將氫轉化為氦,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種聚變使產生的熱量和光線最終到達地球。
  • 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多久?
    問:今天的問題是:太陽光到達地球或銀河系中的其他行星需要多長時間呢?太陽光在太陽系之外傳播了多遠呢?與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相比,太陽到底有多大? 且聽一下分曉。答:太陽光從太陽表面射出後大約需要8.3分鐘才能到達地球。
  • 比預期熱10倍,到達地球的太陽風異常炎熱,或就是它導致全球變暖
    他們一邊調取了衛星的監測數據,一邊又通過現有理論進行計算,結果發現,太陽風到達地球時的實際溫度是預測溫度的10倍。強烈的太陽風會破壞電力、通訊設施,會嚴重影響在軌衛星的運作,同時我國科學家楊學祥也指出,強烈的太陽風是全球變暖的重要推手。太陽風為何會如此熾熱?是什麼未知能量在給予它源源不斷的熱量嗎?它又為什麼會推動全球變暖呢?
  • 地球溫度由太陽傳遞而來,為何太陽到地球之間的太空卻是冰冷的?
    筆者/冰辰書生前言當夏天來臨,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熱。烈日當空照,太陽公公拼命地燃燒自己,將熱量帶到地球,溫暖著我們,但有些時候也會讓我們熱到不行。或許我們會有這樣的疑問,太陽在向地球傳遞熱量的時候,為什麼熱量到達地球會讓我們覺得熱?而熱量從太陽到地球這段距離是如此寒冷,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真相吧!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常識,太陽溫度是非常高的。